2014年2月23日 星期日

蛀牙之治療與預防

一、蛀牙是人類最普遍的疾病

        蛀牙(齲齒)是人類最常見的疾病。在台灣的國小學生中,牙齒有蛀牙的比率高達九成以上。成年人裏患有蛀牙的比率亦超過九成五。因此稱蛀牙為人類最常見的疾病一點也不為過。

二、蛀牙是細菌引起的疾病

        蛀牙是一種細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在我們的口腔裏大部分的細菌對人體並沒有害處,但是其中的少數幾種卻會引起蛀牙。蛀牙要發生,首先必須口腔內有牙齒。當 會引起蛀牙的細菌附著在牙齒的表面時,細菌會利用我們飲食而殘留於口腔的醣類繁殖,同時產生大量的強酸。此強酸會引起牙齒表面的牙釉質產生脫鈣腐蝕的現 象,脫鈣的牙釉質表面呈不透明白色。當牙齒表面的脫鈣腐蝕現象繼續惡化,牙齒表面的牙釉質即破裂形成蛀洞,牙釉質內層的牙本質也同時發生脫鈣腐蝕的現象。 此時,牙齒可能並沒有任何臨床症狀,也可能對冷熱食物與甜食輕微敏感。

        如果牙齒表面齲蝕的蛀洞沒有即時填補,蛀洞將繼續擴大深入牙本質,造成牙髓組織因細菌感染而引起牙髓發炎。此時,冷熱食物與甜食將引起牙齒明顯而持續的酸 痛,最後造成牙髓壞死。因此,在細菌還沒進入牙本質深層而造成牙髓組織壞死之前,應將蛀洞內齲蝕的牙齒齒質清除乾淨,然後以復形材料填補窩洞。填補後的牙 齒也應保持良好衛生並定期檢查,以減少蛀牙再度發生。

導致蛀牙的原因很多,但較廣為人們所知的是化學寄生或生酸學說:

在牙齒表面往往會有上皮細胞、細菌和食物的殘渣存留(若堆得肉眼可見時稱作白垢),其內若有生酸細菌(如乳酸菌、鏈球菌、酵母菌、葡萄球菌…等)貯 積的話,當醣類食物(碳水化合物)進入則生酸菌會放出酵素來分解糖類食物,而產生酸性物質,這些酸會溶解並軟化牙齒表面,導致牙齒的無機部份產生脫鈣和有 機物質遭受破壞的現象。

由上所述整個蛀牙形成三大要素:

1.生酸細菌 2.酵素 3.接受酵素作用的物質(如醣類食物)。

因此我們只要去除其中任何一個要素,就能防止蛀牙的發生。

造成蛀牙除了生酸學說之外,還有一些其他因素也可導致蛀牙,例如:

1.牙齒本身是否健康,會直接影響蛀牙率。母親妊娠時營養的不足,會直接影響胎兒的牙齒,懷孕過程中,藥物及感染病也會造成胎兒牙齒的不健康。小孩生長過程罹患疾病及營養不足也會影響其本身牙齒的健康。
2.唾液(口水)中所含PH值、唾液的黏度、抗菌性等也會影響蛀牙率。
3.牙齒本身形態上的特徵:深而窄的咬合面溝或者頰面或舌面的小點,食物、細菌殘渣都很容易積留其內,因而這些區域容易發生蛀牙。
4.牙齒的位置:牙齒的位置如果不正常(齒列不整)的話,很容易使食物、細菌、及碎屑存留,那麼發生蛀牙的機率就會增大。若牙齒有正常而適當的排列,蛀牙的機會則會較低。

總之我們若能防止以上種種因素的發生,則蛀牙率必然會減低。

三、蛀牙的治療

        在填補牙齒上的齲蝕窩洞之前,必要時可對牙齒實施局部麻醉,以減輕治療過程可能產生的酸痛感覺。治療時先以高速與慢速手機之鑽針將齲齒之齒質清除乾淨,然 後以復形材料填補。前牙由於美觀因素,通常以複合樹脂為宜。後牙通常以銀粉填補。銀粉於臨床上使用已數十年,是最方便、經濟、安全與有效之填補材料。

若因美觀因素,後牙亦可以複合樹脂填補。但是複合樹脂之使用條件比較嚴格,並非所有牙齒皆可適用。當齲齒蝕窩洞過大而危及殘留牙齒齒質時,應考慮以冠蓋體或鑄造之金屬牙冠或陶瓷牙冠修補牙齒,以避免殘留的牙齒破裂。

四、蛀牙可以預防

        由於,只要有牙齒就有可能會發生蛀牙。因此,填補好的牙齒仍然可能會發生蛀牙。蛀牙的發生必需有足夠的會引起蛀牙的細菌,附著在牙齒的表面,同時也必需有 醣類供給細菌產生強酸腐蝕牙齒。如果能減少細菌附著在牙齒的表面,同時減少供給醣類給細菌,即可預防蛀牙的發生。因此,飯後睡前正確使用含氟牙膏刷牙,並 使用牙線清除牙間牙垢,可減少細菌附著在牙齒表面。三餐之間不吃零食,可減少供給醣類給細菌產生強酸腐蝕牙齒。除此之外,定期口腔檢查,可早期發現早期治 療蛀牙,效果最好。以窩隙封劑將容易齲蝕的後牙咬合面封閉,也可有效減少後牙蛀牙。每半年做全口牙齒塗氟,亦可增強對蛀牙的扺抗力。

五、牙齒之其他疾病

        除了蛀牙外,牙齒之其他疾病如牙齒齒頸部不當磨損或腐蝕,牙齒咬合面過度磨耗,牙冠部分斷裂等皆可考慮以復形材料填補,或以冠蓋體或鑄造之金屬或陶瓷牙冠修補牙齒,以恢復牙齒原來的形態與功能。



參考文獻:
1。 徐振祥 2012 缺牙人的希望 認識「 人工植牙
2。 張維仁 人工植牙里程碑 轉換型基台人工植牙
3。 林顯書 2005 老年人牙齒第二春 人工植牙的應用

資料來源:貓吃草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142&News_Class_ID=&Page=1




了解牙周病狀況與如何治療

        牙周病 和蛀牙是口腔內常見的兩大疾病,國人罹患率皆高達百分之九十以上,因此對於牙周病的真相,您不可不知。

1.何謂牙周病:
        牙周泛指牙肉及齒槽骨,也就是牙齒周圍的構造,它的角色有如大廈的地基,而牙齒就是大廈的主體。牙周病就好比地基出了毛病,雖然大廈主體沒有問題,但卻因土石不斷的流失,而致搖搖晃晃,隨時有坍塌的可能。

2.牙周病之症狀:
        牙周病是確確實實的慢性病,無痛是其特徵。從初期之刷牙流血,中期之長牙包、口臭、牙肉萎縮,到末期的牙齒動搖,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嚴重的牙周病和蛀牙, 在同一個病人的口腔內,有時並不會同時存在,常使病患忽略了牙周病,以為沒有蛀牙就是正常,因而延誤治療時機。細菌是牙周病的禍首,附著在牙齒上,逐漸鈣 化沈積成牙結石,同時放出毒素侵害牙周,終致牙齒脫落。由於它呈現慢性惡化的特質,遇上某些特殊的情形,如抽煙、牙肉纖維化等,牙肉也並不一定會流血或紅 腫,使得牙周病的發現,不可只靠民眾的肉眼和感覺,而必須依賴牙醫師的定期精密檢查,因此和您的牙醫保持密切的合作,十分重要。

3.牙周病的治療:
        依病情之輕重,牙周病的治療時間也長短不一,基本上它不是一顆顆的治療,而是全口的治療,其診治時間也因此較長。初步治療包括超音波洗牙,及以手操作不同 的器械做牙根深部的清除工作,另外也需要病患維持良好的口腔衛生。若有需要,可藉由手術治療,做更深層的處理,並適時重建失去的齒槽骨和其他牙周組織。

4.治療後的考慮:
         牙周治療後,因牙肉消腫,會有牙齦萎縮,牙根暴露,對冷熱敏感等現象。手術後的牙縫變大,牙齒暫時性的搖動等情形,亦屬正常反應。對冷熱過敏的現象會逐漸 消去,牙齒經過復原期後,也會再重新穩固。至於牙縫變大,雖會屯積食物殘渣,但反過來說,更方便病患在家利用各種工具,清除牙根表面附著的細菌。



參考文獻:
1。 廖榮彥 2008 Bicon 植牙 系統簡介
2。 張文輝 美齒與科
3。 2006 人工植牙新知

資料來源:貓吃草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141&News_Class_ID=&Page=1




2014年2月16日 星期日

植牙經驗的重要性

人工植牙 經驗好壞常常取決於醫師的技術及植牙過程的感受,你曾有過什麼特別的人工植牙經驗嗎?好的植牙經驗夠換來一口美麗貝齒,但不好的人工植牙經驗卻可能帶來不可抹滅的噩夢。

想要擁有一個美好的植牙經驗,事前的諮詢相對重要,除選擇豐富人工植牙經驗的醫師、完善的醫療設備及醫護人員也是缺一不可。


植牙經驗分享

以下有兩則植牙經驗,可以跟大家分享,希望您能藉由這些案例,作為未來植牙前的經驗參考。

植牙經驗案例一:恐怖的植牙經驗!

病患在國外進行植牙,在植牙進行前一晚吃了一顆安眠劑,植牙當天再吃了一顆,原本預計睡醒手術就可結束,但一個多小時過後,麻藥退去手術卻尚未完成,只好 再補麻醉針,前後費時近四個小時,比預計的多了將近四倍的時間。植牙手術不順利的主因是醫師植入的位置不對,醫師必須將人工牙根取出重新鑽入,由於患者的 主治醫師很粗魯,不顧病人的感受,讓病患整個植牙過程的經驗很不愉快。

 由案例一的植牙經驗可看出,植牙前詳細檢查及醫師的經驗皆會影響植牙過程的流暢度。提醒您,在選擇植牙診所時,除了醫師的植牙經驗外,醫術及對病人的關懷度也是一樣重要的。

植牙經驗案例二:不良的快速植牙,造成牙齦萎縮

  現代人追求省時快速的變美方式,「快速植牙」便成為台灣牙醫界近幾年新潮流,但根據統計,近兩成快速植牙患者陸續出現牙齦萎縮、植體鬆脫的嚴重失敗經驗,植牙患者植牙植成了長短腳,枉受無齦之苦。

快速植牙的失敗經驗導致牙齦萎縮,會讓牙齒看起來長短不一、牙縫變大,牙齦與牙齒比例不協調,不僅影響美觀,如果牙齦萎縮問題持續加重,更會造成「全口牙齒大崩盤」的可怕後果。

植牙手術的過程是循序漸進的,千萬不要貪圖一時的便捷,而換來更嚴重的齒顎問題。


植牙經驗的成敗可預知

一、.是否提供植牙專門手術室

  若醫師已有多年植牙經驗且有足夠植牙手術相關知識,基本上都會在診所內部闢一個獨立診間做為植牙手術室,以確定進行植牙手術時不會受到外界干擾及避免開放 空間細菌感染導致植牙手術失敗。若是你諮詢植牙時沒有看到這樣的設備,可能表示這間診所的植牙病人不多,所以沒有做這樣的空間規劃,這時候你可能就得再考 慮了。

二、有無全口X光設備

   全口X光設備價值不斐,因此並非每一間牙醫診所都會斥資購買。可是,不論是單顆或大區域植牙手術的成功率都與鄰牙及整體口腔狀況有密切關聯,因此全口X光 設備是非常必要的。全口X光一照,所有牙齒問題都一目瞭然,神經、鼻竇相關位置也都清清楚楚,若是你諮詢的牙醫診所只讓你照照單顆的牙齒部位就可以確認治 療計畫的經驗,那麼植牙手術風險可就大大增加!

三、植牙醫師執照及累積經驗的重要性

  植牙技術在牙醫領域當中是屬於比較高階的學問,因此是沒有涵蓋在牙醫師的學校教育裡面的,醫師們都是畢業之後透過學校或業界課程再進修習得相關植牙技術, 因此課程完畢之後相關機構一定會發予證書,證明醫師已取得足夠學分或已通過考試,通常醫師們會將證書公佈在展示櫃上,所以決定植牙前最好看看你的醫師有沒 有植牙證書喔!更重要的是別忘了看看醫師結業的時間,這樣可以判斷醫師的植牙經驗夠不夠長。

四、成功案例的多寡

  硬體的空間與植牙證書雖然是選擇植牙醫師的第一個門檻,可是誰也難保有這些東西的就是植牙經驗豐富或有良好口碑的醫師。最好的方式就是請醫師秀一些之前植 牙過的案例給你看,同時問醫師是不是可以找與你類似的案例給你參考,如果醫師推託或支吾其詞,不能很有自信馬上拉出一連串案例與圖片,那就表示醫師植牙經 驗有限,這時不管醫師說得再天花亂墜或價格上多優惠,都必須三思而後行。

五、醫師對於植牙療程步驟是否清楚

  每一位病患的口腔狀況不盡相同,當然醫師會給的療程計畫也不一樣,可是如果你發現醫師在與你溝通時對療程步驟、完成時間、價格都很模稜兩可,這樣也可能那 樣也不排斥,什麼都是看狀況,那麼顯然你的醫師對治療計畫並沒有十足的把握,可能還要再問學長或前輩才能下定論,這樣你很有可能變成醫師的實驗品,遇到這 種醫師還是要小心為妙。


豐富的植牙經驗最為重要

  一間診所如果只擁有精密的儀器設備,醫師卻缺少相關的植牙經驗,就如同一個人擁有光鮮的外在,但肚子卻空無墨水般,若您選擇了這類牙科就診,風險將相對增高,想要擁有一個愉快的植牙經驗,慎選醫師及診所將是重點之一。



參考文獻:
1。 吳宛霖  2007 認識植牙
2。 陳敏傑 潘惠玲 陳朝寶 朱毓仁 為人工植牙打造一個良好的地基
3。 廖榮彥 2008 Bicon 植牙系統簡介

資料來源:奇摩知識+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140&News_Class_ID=&Page=1



分享四種判斷植牙的要點

人類天生有兩套牙齒,乳牙和恆牙,小時候長乳牙,等我們長高長大後,臉便跟著變大,乳牙顯得太小,咬合力也不足,因此功成身退,恆牙更會取代原有的乳牙。

而恆牙能用多久呢?因個人牙質和保養而定了!有人很在乎口腔衛生,牙齒還是不好,有人根本不愛刷牙,卻到七老八十還有一口好牙。這只能怪老天不公平了,大家知道嗎?鯊魚這種動物每天都在掉牙,每天也在長牙,隨時都有一口好牙。如果人像鯊魚,牙醫就失業了。

人類自古就想盡辦法在找乳牙恆牙外的第三套牙,在缺牙上補牙,近代即使科學發達,牙醫也僅能用不堪一擊的殘根當底座,或利用鄰牙當支撐,來修復缺牙。

隨著科學技術的成熟,目前發展出人工 植牙 的新技術,做為人類的第三套牙齒,人工植牙技術其實正在改變我們生活的方式,這種技術,讓新的牙齒看起來、感覺起來、咬起來都和原本自己的牙齒幾乎一樣。

缺了牙齒很久的人,恢復又可以隨心所欲吃東西的感覺,牙齒看起來自然,顏面凹陷的輪廓還能一併改善,可以恢復自信的笑容,也難怪若您有缺牙煩惱時,牙醫診所的人工植牙推薦總是比一般傳統 假牙 來的好。

但植牙技術的優劣可非醫師自己說說就算數的,如何在廣大植牙汪洋大海中,找到值得信賴的植牙推薦,讓需補牙的患者也能笑的燦爛,活出自信來。


植牙推薦判斷要點1:非大醫院便是好

現在有很多醫療院所皆能提供植牙服務,需要做植牙手術的患者,如何找到了解自己牙齒問題的牙醫師?一般皆會有大間醫院才有良醫的想法,到大醫院接受植牙手 術總是比較安心可靠,但是卻往往因為門診等候時間長,所需的費用也較高,讓想植牙的人打了退堂鼓,進而尋求身邊曾做過植牙手術的人的意見,而推薦的理由總 是五花八門,更讓人眼花瞭亂無所適從。


植牙推薦判斷要點2:非價格高便是好

人工植牙的價格很難有一個明確的價目表,人工植牙的新技術, 植牙價格 要價5~12萬 不等,價格落差很大,主要原因在於植體使用的材質不同。

若是因為價格考量而選擇費用較低廉的診所植牙,或是定價高便是高品質的判斷來做為植牙選擇的考量,都無法全面性的做為自己植牙的選擇。價格低廉的植體通常無法保障其品質優劣,標榜最新科技的價格昂貴的植體更非就是合適自己的植體種類。


植牙推薦判斷要點3:非一次治療即終身適用

人工植牙手術後需要定期維護,並進行牙齒植體周圍組織的維護,並更需特別注意牙齒植體周圍組織的清潔,只要確實做好口腔衛生保養與定期回診檢查,人工植體可以陪伴你走過下半輩子。

人工植牙的定期保養是很重要的,需要進行牙齒植體周圍組織的維護。

平時居家的保養,內容上跟維護正常牙齒的方式相同,而維護工具則包括軟毛牙刷、一般牙線、粗牙線、牙間刷等,甚至可以選擇超音波牙刷、沖牙機,都可以達到清潔牙齒植體周圍組織的效能。


植牙推薦判斷要點4:非標榜好便是好

什麼是人工植牙!如何選擇有保障完善、完整診療系統的醫療院所,便從自己 對植牙的知識開始了解起。

人工植牙的新技術開始為大眾所接受後,成為最佳的熱門話題,但是植牙到底要花多少錢、需要多少時間治療及恢復、在口腔內補進去的到底是什麼內容物, 需要植多少牙才夠等等的問題,皆是由醫師來判斷,相信醫師專業的同時,也必須為自己的認知補充正確觀念,而非盲目地從廣告上、網路上選擇琳瑯滿目的植牙推 薦,標榜便宜快速的植牙技術,避免導致傷牙傷財傷心的情況。



參考文獻:
1. 張浩陞 2005 認識人工植牙
2. 鄭偉立 2005 牙科新知~談人工植牙
3. 陳佳炎 2009 人工植牙面面觀

資料來源:奇摩知識+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139&News_Class_ID=&Page=1






2014年2月9日 星期日

一起來了解不同植牙材質的差異

人工植牙 費用其實很難有一個固定的標準,因為每個病患的牙齒狀況都不盡相同,所需接受的療程也會不一樣,再加上病患植牙可以選擇不同品牌的植體,所以如果真的想要準確知道人工植牙的費用或價格,應該先讓醫師看診後,才會有比較準確的評估。

目前,本診所的植牙金額約介於五至六萬,又依選擇的材質不同而有不同的植牙費用。

植牙價格的差異也和使用的材質有關,人工植牙所使用骨粉依材質不同可分為四種:

第一種是自體移植骨,就是患者本身的骨質,可以從口腔內取得,但通常量會比較少;或口腔外取得,量相對會比較大;

第二種是異體骨移植材料,這是用人類的骨頭,但不是同一個體的骨頭,經過一些生化處理用在人類的身上;

第三種是異種骨移植材料,這是來自其他動物的骨質;

第四種是人工骨質,是由生物科技合成的骨頭。

至於補骨骨粉的選擇,是以自體移植骨為首要的選擇。 雖然人工植牙宛如是醫師給患者的第三套牙齒,但是任何手術都存在有一定的風險,植牙也不例外。

因此,慎選有受過專業訓練的合格牙醫師,並在設備齊全的牙醫診所或醫院接受植牙,才能使人工植牙的效期長長久久,亦更為安全。

而且,並非接受人工植牙後就一勞永逸,每日保持正確的口腔清潔,並且定期作口腔健康檢查,才是維持牙齒健康的不二法門。



參考文獻:
1。 吳宛霖  2007 認識植牙
2。 陳敏傑 潘惠玲 陳朝寶 朱毓仁 為人工植牙打造一個良好的地基
3。 廖榮彥 2008 Bicon 植牙系統簡介

資料來源:奇摩知識+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138&News_Class_ID=&Page=1




淺解假牙與植牙的價格差異

人工 植牙 價格約介於五到十萬元不等,而一般 假牙 的價格約五千元起跳。

人工植牙的價格雖然較一般假牙安裝高出許多,但是由於人工植牙的維護和真牙相似,只要維持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定期看牙醫,人工植牙是可長期使用的。

而一般假牙必須磨損健康真牙,往往容易造成齒槽骨吸收、牙齦萎縮,因此,從長遠所獲得的堅固性、便利性及健康利益等多方面來看,人工植牙反而是一種較經濟實惠的選擇。

一般人面對缺牙的狀況時,會因受限於傳統的觀念及費用的考量,而選擇作活動式假牙或固定式假牙。但是在臨床上卻發現,活動式假牙時間配戴較長後,容易出現牙齦受傷、齒槽骨萎縮、蛀牙等情況,這是因為活動式假牙僅僅固定在牙齦上的關係。

另外,固定式假牙欲作一顆假牙,必須磨除兩側健康牙齒來當牙橋,長久下來兩側被磨損的牙齒,容易引發蛀牙甚至造成 牙周病 的危險。

而相較之下,人工植牙則是將無菌的鈦合金植體植入齒槽骨內,固定性及咬合力都較傳統假牙為佳,也不必修磨犧牲掉兩邊的牙齒,反而是一種較安全的選擇。

目前人工植牙在歐美國家已相當普及,但國人對人工植牙仍然較為陌生,甚至仍有許多人採取排斥的態度。

根據牙醫學會的統計,台灣目前植牙五年成功率已高達95﹪,可見台灣人工植牙技術已相當成熟。 人工植牙與一般假牙的維持時間也有很大差距,一般假牙使用年限平均較短;而人工植牙與真牙很相似,只要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定期接受口腔檢查,植牙體就能使用很久很久。



參考文獻:
1。 吳宛霖  2007 認識植牙
2。 陳敏傑 潘惠玲 陳朝寶 朱毓仁 為人工植牙打造一個良好的地基
3。 廖榮彥 2008 Bicon 植牙系統簡介

資料來源:奇摩知識+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137&News_Class_ID=&Pag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