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是進食的第一道關卡。口腔功能不良的老人,在食物的選擇及烹調上會受到很大的限制,而影響其營養狀況,因此如何注意銀髮族日常生活口腔的保健相當重要,以下提醒幾項重點:
1. 應預防口臭、蛀牙及牙周病:老人平時可選用細刷頭、刷毛軟硬中等的牙刷或電動牙刷,刷牙時將牙刷斜放在牙面與牙肉之間。除了選用含氟牙膏,應增加刷牙的次數與每次刷牙的時間,如三餐飯後。如有配戴活動假牙者,清潔前應先取下。
2.
著重假牙的清潔與維護:每天刷淨假牙的每一處地方是假牙護理的首要條件。每晚睡覺前應提醒老人把假牙取下清潔,並置於清水中浸泡。牙刷的選擇,可使用刷
毛稍硬的一般牙刷或假牙專用牙刷,再配合洗淨消毒藥錠使用效果更佳,切勿用牙膏刷假牙。若配戴假牙時感不適或太鬆,就應更換。
3. 定期的口腔健康檢查:平時如發覺牙齒有酸痛感應立即就醫診治。基於預防勝於治療的觀念,沒有牙痛不適,老人也應每半年檢查口腔,以便及早診治牙患,除去牙結石,維護口腔健康。
4. 養成進食好習慣:應戒除嚼檳榔、叼煙斗、喜歡吃硬的食物......等不良的習慣。及早開始關心家中老人的口腔保健,不但能減少口腔疾病的發生,更能維護老人進食的能力,使其吃得順暢,活得健康。
參考文獻:
1. 張浩陞 2005 認識 人工植牙
2. 鄭偉立 2005 牙科新知~談人工植牙
3. 陳佳炎 2009 人工植牙面面觀
資料來源:pchome
印象牙醫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 印象牙醫位於台北市中山區行天宮斜對面,提供植牙、人工植牙、假牙植牙、牙齒矯正、牙齒美白、牙周病治療等服務,不論是植牙費用、植牙價格詢問,皆貼心為您服務,為優質的台北植牙、台北人工植牙、台北市植牙、台北市人工植牙診所之一。
2016年6月28日 星期二
小寶寶的牙齒成長時間與照護方式
◆ 從懷孕開始
懷孕第四至第六週乳牙就開始形成,孕婦應注意均衡的飲食,有充足的營養才能有健康的乳牙!
◆ 寶寶出生時
二十顆乳牙的牙冠大部份己形成,只是還沒有長出來而已!
◆ 寶寶六個月大時
乳牙開始萌出,牙齒一長出來就應讓經常以乾淨的紗布清潔牙齒,預防蛀牙!
◆ 小心奶瓶性龋齒
不要讓寶寶食奶瓶入睡,奶瓶餵食後應該清潔寶寶的牙齡,不當的奶瓶餵食方法會導致瀰漫性的蛀牙齒
◆學齡前兒童
1.蛀牙發生前就應該開始口腔檢查,如此可以使小孩較容易適應牙科治療。
2.教導兒童刷牙及用牙線來清潔牙齒。
3.注意兒童零的選擇,避免高醣類的甜食並減少零食的量與次數。
4.乳牙-有蛀牙就應該馬上治療。
◆學齡兒童
1.小孩應該已學會如何清潔自己的牙齒。
2.乳牙應治療保持完整,以避免影響顏面骨骼的發育與恆牙的生長。
3.六歲時開始換牙,換牙期更應該定期口腔檢查,以免造成不正咬合。
4.新長出的牙可以塗氟及用防蛀封劑來增強牙齒對蛀牙的抵抗力。
參考文獻:
1. 鄭偉立 2005 牙科新知~談人工 植牙
2. 陳佳炎 2009 人工植牙面面觀
3. 陳健誌 人工植牙在牙科治療計畫中之影響
資料來源:csh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354&News_Class_ID=&Page=1
懷孕第四至第六週乳牙就開始形成,孕婦應注意均衡的飲食,有充足的營養才能有健康的乳牙!
◆ 寶寶出生時
二十顆乳牙的牙冠大部份己形成,只是還沒有長出來而已!
◆ 寶寶六個月大時
乳牙開始萌出,牙齒一長出來就應讓經常以乾淨的紗布清潔牙齒,預防蛀牙!
◆ 小心奶瓶性龋齒
不要讓寶寶食奶瓶入睡,奶瓶餵食後應該清潔寶寶的牙齡,不當的奶瓶餵食方法會導致瀰漫性的蛀牙齒
◆學齡前兒童
1.蛀牙發生前就應該開始口腔檢查,如此可以使小孩較容易適應牙科治療。
2.教導兒童刷牙及用牙線來清潔牙齒。
3.注意兒童零的選擇,避免高醣類的甜食並減少零食的量與次數。
4.乳牙-有蛀牙就應該馬上治療。
◆學齡兒童
1.小孩應該已學會如何清潔自己的牙齒。
2.乳牙應治療保持完整,以避免影響顏面骨骼的發育與恆牙的生長。
3.六歲時開始換牙,換牙期更應該定期口腔檢查,以免造成不正咬合。
4.新長出的牙可以塗氟及用防蛀封劑來增強牙齒對蛀牙的抵抗力。
參考文獻:
1. 鄭偉立 2005 牙科新知~談人工 植牙
2. 陳佳炎 2009 人工植牙面面觀
3. 陳健誌 人工植牙在牙科治療計畫中之影響
資料來源:csh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354&News_Class_ID=&Page=1
2016年6月20日 星期一
淺解人工植牙的費用來源
人工植牙
近年來在台灣十分盛行,但植牙費用相較於以往的假牙高上許多,讓很多想植牙的患者望之卻步,但仔細比較起來,國外植一顆牙需要十二萬至十六萬台幣,而國內
植一顆牙平均六萬至十萬不等,植牙費用比較起來確實相對便宜許多。但一提到人工植牙手術的費用問題,仍是讓很多植牙患者觀望不前,而遲遲不敢下決定。
為什麼人工植牙手術的費用這麼高?是許多植牙患者在面臨植牙手術時,都會有的疑問,以下我們詳細說明了植牙費用高昂的原因,可讓您在面對植牙手術費用時有個參考依據。
一、 植牙手術設備高昂:每位植牙病患在進行人工植牙手術之前,醫師都會先透過3D電腦掃描儀器,確認植牙患者齒槽骨的狀況,以模擬植牙患者口腔內的情況。藉由 3D電腦掃描儀器,可清楚看到下顎齒槽神經叢,以便選擇適當直徑與適當長度的植牙植體進行手術,才不會壓迫到神經,造成病人嘴唇麻痺和根尖骨頭穿孔的後遺 症。此外,植牙手術所需的鑽頭,每使用一段時間後,也需定期換新,這些植牙手術設備無形中便增加了植牙手術的成本,讓植牙價格比一般牙科醫療要花上更多費 用。
二、 植牙手術所需材料價格不斐:人工植牙手術,最重要的便是植牙植體,人工植體目前在材質上差異不大,主要是用鈦金屬(Titanium)或鈦合金 (CPTI)製造成各種不同形狀螺絲的人工植體,再用臨床小手術種植在病患的牙槽中。醫師會依照不同的植牙區域,選擇不同的植牙植體。基本上好的人工植體 是必需經過衛生署檢驗核可,才有基本安全保障。目前欣鴻人工植牙會館是採用市面上衛生署檢驗合格並與醫學中心同等級的德國ANKYLOS、瑞士ITI、以 及Biocare、Sky等人工植牙系統,提供各國高級植體,保證植牙品質。
三、 健保不補助:植牙費用所費不貲的最大原因在於健保不補助,在健保局的規定下,人工植牙手術屬於自費的項目,所以並不列入補助的範疇內。而各縣、市政府機關 雖對於低收入戶長者提供假牙補助,但若要補助植牙,所需經費龐大,政府機關預算有限,恐無力負擔,因此需要進一步評估。
目前自體齒移植是唯 一健保給付的植牙手術,所謂的自體齒移植是將智齒拔除並移植到缺牙位置,通常使用在第一或第二大臼齒拔牙,自體齒移植後大約等3至6個月,骨細胞會往上 長,將移植的智齒牙根包覆住,即恢復咀嚼功能。移植後的智齒有牙周韌帶,比假牙、植牙更能緩衝咀嚼力道,觸感更逼真,且有健保給付,只要繳掛號費、部分負 擔,比作假牙便宜,效果卻媲美植牙。但是必需在智齒完好無缺的情況下才可以實施,因此並非所有人皆適用。
台灣人工植牙診所的植牙費用有高有低,每間牙醫診所的植牙價格也不一,提醒各位植牙患者,在植牙前可先了解診所所使用的儀器設備,是否有定期的汰舊換新;植牙的植體是否經過衛生署檢驗核可,才能確保植牙的品質安全有保障。
參考文獻:
1. 林輔誼 2011 植牙臨床案例解析演講筆記
2. 黃敬傑 植牙手術及器械介紹
3. 吳宛霖 2007 植好牙
資料來源:clubimplant
印象牙醫
為什麼人工植牙手術的費用這麼高?是許多植牙患者在面臨植牙手術時,都會有的疑問,以下我們詳細說明了植牙費用高昂的原因,可讓您在面對植牙手術費用時有個參考依據。
一、 植牙手術設備高昂:每位植牙病患在進行人工植牙手術之前,醫師都會先透過3D電腦掃描儀器,確認植牙患者齒槽骨的狀況,以模擬植牙患者口腔內的情況。藉由 3D電腦掃描儀器,可清楚看到下顎齒槽神經叢,以便選擇適當直徑與適當長度的植牙植體進行手術,才不會壓迫到神經,造成病人嘴唇麻痺和根尖骨頭穿孔的後遺 症。此外,植牙手術所需的鑽頭,每使用一段時間後,也需定期換新,這些植牙手術設備無形中便增加了植牙手術的成本,讓植牙價格比一般牙科醫療要花上更多費 用。
二、 植牙手術所需材料價格不斐:人工植牙手術,最重要的便是植牙植體,人工植體目前在材質上差異不大,主要是用鈦金屬(Titanium)或鈦合金 (CPTI)製造成各種不同形狀螺絲的人工植體,再用臨床小手術種植在病患的牙槽中。醫師會依照不同的植牙區域,選擇不同的植牙植體。基本上好的人工植體 是必需經過衛生署檢驗核可,才有基本安全保障。目前欣鴻人工植牙會館是採用市面上衛生署檢驗合格並與醫學中心同等級的德國ANKYLOS、瑞士ITI、以 及Biocare、Sky等人工植牙系統,提供各國高級植體,保證植牙品質。
三、 健保不補助:植牙費用所費不貲的最大原因在於健保不補助,在健保局的規定下,人工植牙手術屬於自費的項目,所以並不列入補助的範疇內。而各縣、市政府機關 雖對於低收入戶長者提供假牙補助,但若要補助植牙,所需經費龐大,政府機關預算有限,恐無力負擔,因此需要進一步評估。
目前自體齒移植是唯 一健保給付的植牙手術,所謂的自體齒移植是將智齒拔除並移植到缺牙位置,通常使用在第一或第二大臼齒拔牙,自體齒移植後大約等3至6個月,骨細胞會往上 長,將移植的智齒牙根包覆住,即恢復咀嚼功能。移植後的智齒有牙周韌帶,比假牙、植牙更能緩衝咀嚼力道,觸感更逼真,且有健保給付,只要繳掛號費、部分負 擔,比作假牙便宜,效果卻媲美植牙。但是必需在智齒完好無缺的情況下才可以實施,因此並非所有人皆適用。
台灣人工植牙診所的植牙費用有高有低,每間牙醫診所的植牙價格也不一,提醒各位植牙患者,在植牙前可先了解診所所使用的儀器設備,是否有定期的汰舊換新;植牙的植體是否經過衛生署檢驗核可,才能確保植牙的品質安全有保障。
參考文獻:
1. 林輔誼 2011 植牙臨床案例解析演講筆記
2. 黃敬傑 植牙手術及器械介紹
3. 吳宛霖 2007 植好牙
資料來源:clubimplant
印象牙醫
人工植牙的植體與骨粉的的選擇
人工植體目前在材質上差異不大,醫師會依照不同 植牙 區域,選擇不同的植體。基本上好的人工植體是必需經過衛生署檢驗核可,才有基本安全保障。一般植牙收費價格除了植體本身,還包含了診所採用的儀器、醫師的醫療技術、診所其他成本等。
選 擇較有知名度的人工植牙體品牌,主要是這些廠牌的植體都經過較長的臨床測試,植牙的成功率高,反觀新開發的植體因為尚未有較多的數據,不建議使用。選擇植 體不見得名牌就適合自己,但也不要為了省荷包,選擇費用低廉的診所接受治療,而誤使用到未經核可的植體。未經過美國藥物食品檢驗局或台灣衛生署檢驗核准的 植體,品質不但沒有保障,還可能賠上自己的健康。
人工植體種類
人工植牙雖然近幾年才開始風行,但已有數十年的發展時間,因此植牙方式及植體也有許多不同種類。目前較常見的人工植牙,理論上可分骨整合式和纖維整合式兩種。
(一)骨整合式人工植牙
所謂骨整合式人工植牙,植體是採用釘狀或柱狀,深深植入牙床骨內,待骨頭慢慢痊癒與植體密合變成堅實的人工牙根,患者也可在人工牙根上接好接頭,製作 假牙 。人工植體植入後約需等待約3~6個月的時間。
骨整合式植體也有不同材質之分,可分為純鈦金屬或鈦合金製成,各家廠商在其表面做金屬表面處理各有不同,使骨細胞易附著密合。
(二)纖維整合式人工植牙
纖維整合式人工牙根,則多採用刀片狀植體,植入等待時間較短,數週即可裝假牙。理論上這類植體並非與骨密合,而其外包一層軟組織,受力後亦使人工牙根動搖,成功率較低現已被淘汱不用。
目前人工牙根都以成功率較高之骨整合方式進行較多,但在牙床骨很薄的患者,柱釘狀植體無法固著者,則可選擇片狀,架於齒槽骨上,但其成功率亦較低。
人工植體材質
人 工植牙主要是用鈦金屬(Titanium)或鈦合金(CPTI)製造各種不同形狀螺絲的牙根,用臨床小手術種植在病患的牙根中。因為鈦金屬(CPTI), 種植在病患的齒骨中,因為鈦金屬(CPTI)與人體骨骼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Biocompatible),牙槽骨可以和人工牙根(CPTI)結合在一起 不會互相排斥。牙醫師稱這種現象為“骨整合”Osseointegrate,這種“骨整合”能與真牙一樣的承受咀嚼咬合力。
如果病患是單顆缺牙或部份缺牙,首先植體本身必須與健康的骨組織緊密結合在一起,“骨整合”可以維持牙根的健康,讓人工植牙體成為支柱,上端再做個固定牙冠(牙套),就能咀嚼自如,也能解決戴假牙的不舒適感。
人 工植牙必須正確地將植體安插到齒槽骨內,且在植牙手術中,骨組織不能高於47度C的高溫,不然就會導致骨細胞壞死。人工植牙不單只是在齒槽骨上開個洞,隨 隨便便將人工牙根放進去就好。人工植體(CPTI),與一般的螺絲釘十分不同,一般螺絲釘鎖入之後,只會越來越鬆,而人工牙根(CPTI)在植入齒槽後卻 會越變越緊。牙醫師必須先有周密的思考,再與治療團隊討論,最後才能決定治療的方法。
現代植牙技術日新月異,卅多年前的植 牙技術是以五根鈦金屬種植在下顎無牙病患者的齒槽骨,必須等待三至六個月骨骼癒合後,再裝上全口假牙,至少必須耗費八個月時間。現在只要骨頭良好的情況 下,治療時間大大的縮短,現在植牙手術極為便利,患者可以在植牙當日裝上臨時義齒或牙橋(Temporary Denture or Fix Bridge)。現代植牙手術的優點有二:(1)不需要再作第二次手術,可減少風險和治療費用。(2)可以更快的使用永久性的義齒。
人工植體-骨補骨術
骨補骨術較新式且複雜的手術,醫師通常使用四種骨移植材料(Graft Material):
1.自體骨移植:(Autografts)
2.人造骨移植:(Alloplastic Grafts Material)
3.異質骨移植:(Allografts)
4.異種骨移植:(Xenografts)
以上四種植體材料,各有利弊,使用方法也不同,另有軟組織移植等(Soft-Tisrue grafting)。
植牙的成功與否,除了病人本身的條件是否符合適應症,例如牙床骨的質與量、解剖構造的考量、吸菸與否、病人有無磨牙習慣、 牙周病 及口腔衛生習慣佳否有關外,所使用的植體材質及植體形狀的選擇皆很是關鍵之一。
植體與牙床骨是否維持長期穩定狀態,除了植體本身的品質外,植牙後期的咬合狀況處理情形,以及植體牙周維護是否合宜,也會影響牙床骨是否持續喪失,導致植體鬆動、斷折、脫落。
參考文獻:
1. 張維仁 人工植牙里程碑 轉換型基台人工植牙
2. 2006 人工植牙新知
3. 陳姿淳 植牙
資料來源:clubimplant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352&News_Class_ID=&Page=1
選 擇較有知名度的人工植牙體品牌,主要是這些廠牌的植體都經過較長的臨床測試,植牙的成功率高,反觀新開發的植體因為尚未有較多的數據,不建議使用。選擇植 體不見得名牌就適合自己,但也不要為了省荷包,選擇費用低廉的診所接受治療,而誤使用到未經核可的植體。未經過美國藥物食品檢驗局或台灣衛生署檢驗核准的 植體,品質不但沒有保障,還可能賠上自己的健康。
人工植體種類
人工植牙雖然近幾年才開始風行,但已有數十年的發展時間,因此植牙方式及植體也有許多不同種類。目前較常見的人工植牙,理論上可分骨整合式和纖維整合式兩種。
(一)骨整合式人工植牙
所謂骨整合式人工植牙,植體是採用釘狀或柱狀,深深植入牙床骨內,待骨頭慢慢痊癒與植體密合變成堅實的人工牙根,患者也可在人工牙根上接好接頭,製作 假牙 。人工植體植入後約需等待約3~6個月的時間。
骨整合式植體也有不同材質之分,可分為純鈦金屬或鈦合金製成,各家廠商在其表面做金屬表面處理各有不同,使骨細胞易附著密合。
(二)纖維整合式人工植牙
纖維整合式人工牙根,則多採用刀片狀植體,植入等待時間較短,數週即可裝假牙。理論上這類植體並非與骨密合,而其外包一層軟組織,受力後亦使人工牙根動搖,成功率較低現已被淘汱不用。
目前人工牙根都以成功率較高之骨整合方式進行較多,但在牙床骨很薄的患者,柱釘狀植體無法固著者,則可選擇片狀,架於齒槽骨上,但其成功率亦較低。
人工植體材質
人 工植牙主要是用鈦金屬(Titanium)或鈦合金(CPTI)製造各種不同形狀螺絲的牙根,用臨床小手術種植在病患的牙根中。因為鈦金屬(CPTI), 種植在病患的齒骨中,因為鈦金屬(CPTI)與人體骨骼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Biocompatible),牙槽骨可以和人工牙根(CPTI)結合在一起 不會互相排斥。牙醫師稱這種現象為“骨整合”Osseointegrate,這種“骨整合”能與真牙一樣的承受咀嚼咬合力。
如果病患是單顆缺牙或部份缺牙,首先植體本身必須與健康的骨組織緊密結合在一起,“骨整合”可以維持牙根的健康,讓人工植牙體成為支柱,上端再做個固定牙冠(牙套),就能咀嚼自如,也能解決戴假牙的不舒適感。
人 工植牙必須正確地將植體安插到齒槽骨內,且在植牙手術中,骨組織不能高於47度C的高溫,不然就會導致骨細胞壞死。人工植牙不單只是在齒槽骨上開個洞,隨 隨便便將人工牙根放進去就好。人工植體(CPTI),與一般的螺絲釘十分不同,一般螺絲釘鎖入之後,只會越來越鬆,而人工牙根(CPTI)在植入齒槽後卻 會越變越緊。牙醫師必須先有周密的思考,再與治療團隊討論,最後才能決定治療的方法。
現代植牙技術日新月異,卅多年前的植 牙技術是以五根鈦金屬種植在下顎無牙病患者的齒槽骨,必須等待三至六個月骨骼癒合後,再裝上全口假牙,至少必須耗費八個月時間。現在只要骨頭良好的情況 下,治療時間大大的縮短,現在植牙手術極為便利,患者可以在植牙當日裝上臨時義齒或牙橋(Temporary Denture or Fix Bridge)。現代植牙手術的優點有二:(1)不需要再作第二次手術,可減少風險和治療費用。(2)可以更快的使用永久性的義齒。
人工植體-骨補骨術
骨補骨術較新式且複雜的手術,醫師通常使用四種骨移植材料(Graft Material):
1.自體骨移植:(Autografts)
2.人造骨移植:(Alloplastic Grafts Material)
3.異質骨移植:(Allografts)
4.異種骨移植:(Xenografts)
以上四種植體材料,各有利弊,使用方法也不同,另有軟組織移植等(Soft-Tisrue grafting)。
植牙的成功與否,除了病人本身的條件是否符合適應症,例如牙床骨的質與量、解剖構造的考量、吸菸與否、病人有無磨牙習慣、 牙周病 及口腔衛生習慣佳否有關外,所使用的植體材質及植體形狀的選擇皆很是關鍵之一。
植體與牙床骨是否維持長期穩定狀態,除了植體本身的品質外,植牙後期的咬合狀況處理情形,以及植體牙周維護是否合宜,也會影響牙床骨是否持續喪失,導致植體鬆動、斷折、脫落。
參考文獻:
1. 張維仁 人工植牙里程碑 轉換型基台人工植牙
2. 2006 人工植牙新知
3. 陳姿淳 植牙
資料來源:clubimplant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352&News_Class_ID=&Page=1
2016年6月7日 星期二
植牙完成後的修護保養
就像任何功德圓滿故事,有大家所期待的美好結局、從此主人翁都能夠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植完牙後,是不是也能夠從此就過著想吃就吃的無憂
無慮的日子?每位植牙醫師所被賦予的使命與任務便是如此,當把假牙植入口腔內,是希望在患者的照顧、牙醫的協助之下,能夠獲得可好好使用長久的植牙。可是
事與願違,不是所有的植牙都能夠陪主人走到最後的日子。
植完牙不照顧,三個月內就會出問題
根 據研究,植牙在不理想的照顧下,最快可能在三個月內就出了問題!前提是,植牙一旦完成,如果適應期過了,能夠開始有正常的咀嚼,當然有些植牙也許連這一關 都沒辦法進入考核;但是若植完牙,都一直沒有辦法達到正常的咀嚼,有必要跟植牙的醫師討論。但如果說植牙後使用了一段時間才出問題,這問題要怎麼樣來界 定?是誰的問題?因為每個當事人照顧植牙的心態都不一樣。
我用防微杜漸的觀念、預防的角度,再次提醒每位接受植牙的朋友:
不要以為植牙是身外之物,錯了!
植牙一種植進牙床、齒槽骨,便與身上血液循環系統一起互動,不是單是口內之物,跟放在嘴巴裡的活動假牙隨時可以拿出來,或是像固定式假牙,要拆的時候還可以拆得下來,植牙是侵入性手術,跟身體健康要有非常親密的結合,這些都意味著必須對植牙賦予極大的關注。
如果植完牙,發現刷牙時會出血、有溢膿現象,都請找牙醫師做診治;有時牙齦邊緣有一點白白的狀況不見得是溢膿,可能是牙菌斑或者是食物的殘渣,不需要過度的驚慌。
植牙的正確使用
植 牙應該能夠自然而然的取代自然牙的咀嚼,特別是剛拔完牙不到半年就可以做重建的話,基本上能夠很快的適應,如果是拔牙後失牙比較久,就要花比較多時間,因 為鄰近跟對咬牙環境的改變,或者是因為肌肉的協調性都需要一點時間來適應。當然最好的建議,是一開始就能用暫時假牙來做適應的過程。
在 正式假牙做好之前,暫時性假牙可以做調整,在高度上可以加減,在型態上跟舌頭的關係、跟臉頰的平衡,也可以再做一些增減,所以最好能利用暫時假牙來調適, 因為等裝上正式假牙再調整就比較不容易。主要是植牙並不像自然牙有所謂的懸吊系統,突然一下子咬到飲食中夾雜的骨頭或小石子等硬物的危險是比較大的,建議 以先有自然牙的位置來做咀嚼,然後過濾不必要的意外後,讓咀嚼功能適應上能達到跟自然牙很接近、能在不經意的咬到硬東西時,避免造成植牙不必要的傷害。
不能忽視的回診
一般我們植牙完成後,都會跟患者做未來回診規劃,剛開始都是以三個月來做追蹤。第一年,我們希望觀察幾期的三個月時間,如果狀況大致上都穩定,會建議拉長到半年,半年也穩定的話,再兩年之後,會進行一年期的追蹤,有些患者就自此可以自己照顧了。
但 最重要的是,希望患者都能夠在3-6個月中間,以不超過一年的回診追蹤是最理想,希望別等到不舒服時,或問題拖到不能再拖時,才找醫師搶救,這是很重要的 定期追蹤保養的觀念。有時候植牙產生問題不見得能夠完全在知覺性上做得到,以防微杜漸的角度來說,都希望平均要有6個月一次的追蹤,如果是常有一些小困 擾,就會進入3個月一次的追蹤。
約診通常是以兩倍或者二分之一的約診法來保持植牙維護的穩定,譬如本來是三個月穩定後就改 成六個月,再穩定通常超過兩年,就再改成一年來追蹤保養。如果出了問題,就會把原來的約診時間降低一半,例如三個月就變六個禮拜,半年就變三個月,以這樣 的追蹤時間來做為捕捉下一次產生問題中間所需要的時間。希望最好是在問題發生之前,就進入到追蹤保養的回診時間裡,不要等問題先發生了,那約診永遠追不上 發生時間的重要契機。
整個回診的計畫非常重要,而且需要醫師跟患者一起來共同完成,不單純只是患者的責任或醫師的責任,一 般來說,及早發現譬如出血、出膿、不舒適或疼痛、容易塞牙縫等等問題,就有必要做檢查,希望能夠以快速檢查的方式,來保養植牙術後的問題。這也考驗到醫師 的耐心以及有沒有用心來針對患者的植牙問題,給予適當的處置。
參考文獻:
1. 張維仁 人工植牙 里程碑 轉換型基台人工植牙
2. 2006 人工植牙新知
3. 陳姿淳 植牙
資料來源:元氣網
印象牙醫
植完牙不照顧,三個月內就會出問題
根 據研究,植牙在不理想的照顧下,最快可能在三個月內就出了問題!前提是,植牙一旦完成,如果適應期過了,能夠開始有正常的咀嚼,當然有些植牙也許連這一關 都沒辦法進入考核;但是若植完牙,都一直沒有辦法達到正常的咀嚼,有必要跟植牙的醫師討論。但如果說植牙後使用了一段時間才出問題,這問題要怎麼樣來界 定?是誰的問題?因為每個當事人照顧植牙的心態都不一樣。
我用防微杜漸的觀念、預防的角度,再次提醒每位接受植牙的朋友:
不要以為植牙是身外之物,錯了!
植牙一種植進牙床、齒槽骨,便與身上血液循環系統一起互動,不是單是口內之物,跟放在嘴巴裡的活動假牙隨時可以拿出來,或是像固定式假牙,要拆的時候還可以拆得下來,植牙是侵入性手術,跟身體健康要有非常親密的結合,這些都意味著必須對植牙賦予極大的關注。
如果植完牙,發現刷牙時會出血、有溢膿現象,都請找牙醫師做診治;有時牙齦邊緣有一點白白的狀況不見得是溢膿,可能是牙菌斑或者是食物的殘渣,不需要過度的驚慌。
植牙的正確使用
植 牙應該能夠自然而然的取代自然牙的咀嚼,特別是剛拔完牙不到半年就可以做重建的話,基本上能夠很快的適應,如果是拔牙後失牙比較久,就要花比較多時間,因 為鄰近跟對咬牙環境的改變,或者是因為肌肉的協調性都需要一點時間來適應。當然最好的建議,是一開始就能用暫時假牙來做適應的過程。
在 正式假牙做好之前,暫時性假牙可以做調整,在高度上可以加減,在型態上跟舌頭的關係、跟臉頰的平衡,也可以再做一些增減,所以最好能利用暫時假牙來調適, 因為等裝上正式假牙再調整就比較不容易。主要是植牙並不像自然牙有所謂的懸吊系統,突然一下子咬到飲食中夾雜的骨頭或小石子等硬物的危險是比較大的,建議 以先有自然牙的位置來做咀嚼,然後過濾不必要的意外後,讓咀嚼功能適應上能達到跟自然牙很接近、能在不經意的咬到硬東西時,避免造成植牙不必要的傷害。
不能忽視的回診
一般我們植牙完成後,都會跟患者做未來回診規劃,剛開始都是以三個月來做追蹤。第一年,我們希望觀察幾期的三個月時間,如果狀況大致上都穩定,會建議拉長到半年,半年也穩定的話,再兩年之後,會進行一年期的追蹤,有些患者就自此可以自己照顧了。
但 最重要的是,希望患者都能夠在3-6個月中間,以不超過一年的回診追蹤是最理想,希望別等到不舒服時,或問題拖到不能再拖時,才找醫師搶救,這是很重要的 定期追蹤保養的觀念。有時候植牙產生問題不見得能夠完全在知覺性上做得到,以防微杜漸的角度來說,都希望平均要有6個月一次的追蹤,如果是常有一些小困 擾,就會進入3個月一次的追蹤。
約診通常是以兩倍或者二分之一的約診法來保持植牙維護的穩定,譬如本來是三個月穩定後就改 成六個月,再穩定通常超過兩年,就再改成一年來追蹤保養。如果出了問題,就會把原來的約診時間降低一半,例如三個月就變六個禮拜,半年就變三個月,以這樣 的追蹤時間來做為捕捉下一次產生問題中間所需要的時間。希望最好是在問題發生之前,就進入到追蹤保養的回診時間裡,不要等問題先發生了,那約診永遠追不上 發生時間的重要契機。
整個回診的計畫非常重要,而且需要醫師跟患者一起來共同完成,不單純只是患者的責任或醫師的責任,一 般來說,及早發現譬如出血、出膿、不舒適或疼痛、容易塞牙縫等等問題,就有必要做檢查,希望能夠以快速檢查的方式,來保養植牙術後的問題。這也考驗到醫師 的耐心以及有沒有用心來針對患者的植牙問題,給予適當的處置。
參考文獻:
1. 張維仁 人工植牙 里程碑 轉換型基台人工植牙
2. 2006 人工植牙新知
3. 陳姿淳 植牙
資料來源:元氣網
印象牙醫
植牙的好處與需要注意了解的第方
植牙 ,大部分人以為是植入一顆牙齒,之後它會慢慢長出來,這是一個很大的謬誤!
事實上,植牙有幾個步驟,是把一個植入體放進牙床裡,就像我們的自然牙,可以看到的部分,並不是植入的牙根;植牙其實植入的是牙根,主要結構是來自於鈦的合成金屬,植入之後再藉著適當時機,跟牙床骨合而為一,然後再把 假牙 的套件,慢慢的從齒槽骨上方、牙肉中間置入、在上方做出假牙。
談起植牙,不少朋友直覺第一個是「滿好的」、第二個是「頂快的」、第三個是「持久性不錯吧」、第四個是「一勞永逸」的耐用。
植 牙是不是比較好的選擇?我想不見得,植牙嚴格講起來是不得已的選擇,在某些情形下,植牙可能是比較好的選項之一,在沒有辦法再用其他方式來進行治療時,只 好選擇這種侵入性的治療方式。保存自然的口腔結構,特別是自然牙的齒質,是在抉擇中最必須去做的考量,植牙種進牙床是有它的好處,但當慢慢地隨年紀增長, 將不免面臨許多健康問題,身體必須跟著一起承受,包括發炎、感染......譬如生病後,一些身體組織的衰弱,都會造成植牙同時受到波及。
植牙的好處,對全口無牙患者來說受益最大,因為已經沒法忍受長期以來活動假牙所帶來的不便,且活動假牙的製做,已經面臨到牙床很不理想的挑戰,齒槽骨的流失或者軟組織的一些增生,造成活動假牙沒辦法固定,相形之下,植牙是屬於比較好的選擇。
另外,對連續缺牙偏在某一側的後牙都缺下,沒有辦法用傳統的固定假牙,來延伸做成橋體,所以植牙的確是比較好的考量。但牙齒與牙齒之間的缺牙,或是某些程度美觀區的缺牙來說,則有必要進一步評估,植牙是不是比較好的選擇。
植牙是不是最好的
植 牙是取代缺牙其中一種方案,是不是最好,要看情形,如果在不傷害自然牙的情形下取代,是比較理想的選擇,但是如果可以不植牙,是不是也是另外一種考量?在 臨床上,我以「在我的家人」身上做最好的牙科醫療態度思考,不是幫他們植牙、而是幫他們不要植牙!這就是提醒各位讀者朋友:預防的重要。
植牙一般取代的都是已經蛀得太厲害的蛀牙、嚴重 牙周病 留不下來的牙齒、一些咬裂的牙齒。
如果在發現蛀牙尚可以處理階段、或牙周病可以治療階段、或是牙齒一有裂傷就先去做修補;這些處置都可以把自然牙留下來。我認為,這才是最好的牙科治療的選擇!
植牙不是最快的假牙製做方式
除非把所有的牙齒都一起拔掉,植牙可能可以最快的重建全口的牙齒,但是如果是置換單顆牙時,可能植牙反而是比較需要花一些時間的。
植 牙之前如果要拔牙,這傷口可能需要等一段時間,兩三個月、甚至超過這時間,才能夠進行植牙。植完之後,不是馬上就能受力,特別是植牙如果是單顆或者是一兩 顆,通常沒有跨過一個牙弓,左右兩側很難同時立即受力,所以在植牙的治療裡,除非是選擇把所有的自然牙都一併去除,然後同時把植牙放進去,才能達到最快的 效果。
發生在美觀區的蛀牙問題,牙床骨條件還是好的,可能可以比較快的把植牙放進牙床,暫時取代門面上缺牙的燃眉之急。植牙大概在這兩種情況下,會有可能比做傳統固定假牙或活動假牙來得比較快些。
植牙絕對不是一勞永逸
植 牙有些常會面臨到的問題,譬如說瓷會崩落,甚至固定植牙冠的螺絲鬆脫,也許發生周圍組織萎縮或流失,譬如牙肉退縮了、骨質流失了、跟鄰牙的縫隙產生了變 化,因為植牙植入到齒槽骨裡,受到了鄰近牙齒繼續萌發的影響,造成跟旁邊牙齒的接觸點、或者咬合高度發生變化,這些都是可能發生的。
植牙不外乎就是解決缺牙替代方的一種,但是從來沒有保證「今天植入的這顆牙能完全不變」。變,很可能是植牙本身有變化,也可能是周遭的環境產生的變化。所以對植牙不要有過度的期待,植牙並不是植入後,便一勞永逸不會出問題的產品。
所 以植牙並不是最好解決問題牙的辦法,從醫療的角度來看,植牙更不是一勞永逸的產品或醫療,完成後就不會有問題。牙醫們慢慢發現,植牙所衍生的問題,可能是 目前來講在牙科裡最棘手的,若從維修的角度去看植牙,的確患者所付上的代價,還是必須告知。因此植牙後的維護,必須重視,特別是植牙並非種進身體後就可不 管它,必須得好好的定期保養,才是植牙能如所預期的達到「物盡其用」。
我始終強調──就一位植牙醫師而言,「會植牙,就要會維護、會修理,不然就不要植!」對病患而言,一旦植牙就要有「維修配套措施」,若能有專職維護人力每3-6個月定期幫忙維護保養,才是健全的植牙系統、全民的福祉;這也凸顯出植牙患者,極需要口腔衛教人力的協助。
植牙雖然可能是取代缺牙最好的醫療方式,我依舊要在此提醒:如果還沒有「妥善治療牙周問題」之前,就貿然植牙,就像把豪宅蓋在地質正在流失的山坡地一樣,未來很可能會因為牙周炎等擴散或併發,造成了植牙失敗。
參考文獻:
1. 廖榮彥 2008 Bicon 植牙系統簡介
2. 張文輝 美齒與科
3. 黃敬傑 植牙手術及器械介紹
資料來源:元氣網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350&News_Class_ID=&Page=1
事實上,植牙有幾個步驟,是把一個植入體放進牙床裡,就像我們的自然牙,可以看到的部分,並不是植入的牙根;植牙其實植入的是牙根,主要結構是來自於鈦的合成金屬,植入之後再藉著適當時機,跟牙床骨合而為一,然後再把 假牙 的套件,慢慢的從齒槽骨上方、牙肉中間置入、在上方做出假牙。
談起植牙,不少朋友直覺第一個是「滿好的」、第二個是「頂快的」、第三個是「持久性不錯吧」、第四個是「一勞永逸」的耐用。
植 牙是不是比較好的選擇?我想不見得,植牙嚴格講起來是不得已的選擇,在某些情形下,植牙可能是比較好的選項之一,在沒有辦法再用其他方式來進行治療時,只 好選擇這種侵入性的治療方式。保存自然的口腔結構,特別是自然牙的齒質,是在抉擇中最必須去做的考量,植牙種進牙床是有它的好處,但當慢慢地隨年紀增長, 將不免面臨許多健康問題,身體必須跟著一起承受,包括發炎、感染......譬如生病後,一些身體組織的衰弱,都會造成植牙同時受到波及。
植牙的好處,對全口無牙患者來說受益最大,因為已經沒法忍受長期以來活動假牙所帶來的不便,且活動假牙的製做,已經面臨到牙床很不理想的挑戰,齒槽骨的流失或者軟組織的一些增生,造成活動假牙沒辦法固定,相形之下,植牙是屬於比較好的選擇。
另外,對連續缺牙偏在某一側的後牙都缺下,沒有辦法用傳統的固定假牙,來延伸做成橋體,所以植牙的確是比較好的考量。但牙齒與牙齒之間的缺牙,或是某些程度美觀區的缺牙來說,則有必要進一步評估,植牙是不是比較好的選擇。
植牙是不是最好的
植 牙是取代缺牙其中一種方案,是不是最好,要看情形,如果在不傷害自然牙的情形下取代,是比較理想的選擇,但是如果可以不植牙,是不是也是另外一種考量?在 臨床上,我以「在我的家人」身上做最好的牙科醫療態度思考,不是幫他們植牙、而是幫他們不要植牙!這就是提醒各位讀者朋友:預防的重要。
植牙一般取代的都是已經蛀得太厲害的蛀牙、嚴重 牙周病 留不下來的牙齒、一些咬裂的牙齒。
如果在發現蛀牙尚可以處理階段、或牙周病可以治療階段、或是牙齒一有裂傷就先去做修補;這些處置都可以把自然牙留下來。我認為,這才是最好的牙科治療的選擇!
植牙不是最快的假牙製做方式
除非把所有的牙齒都一起拔掉,植牙可能可以最快的重建全口的牙齒,但是如果是置換單顆牙時,可能植牙反而是比較需要花一些時間的。
植 牙之前如果要拔牙,這傷口可能需要等一段時間,兩三個月、甚至超過這時間,才能夠進行植牙。植完之後,不是馬上就能受力,特別是植牙如果是單顆或者是一兩 顆,通常沒有跨過一個牙弓,左右兩側很難同時立即受力,所以在植牙的治療裡,除非是選擇把所有的自然牙都一併去除,然後同時把植牙放進去,才能達到最快的 效果。
發生在美觀區的蛀牙問題,牙床骨條件還是好的,可能可以比較快的把植牙放進牙床,暫時取代門面上缺牙的燃眉之急。植牙大概在這兩種情況下,會有可能比做傳統固定假牙或活動假牙來得比較快些。
植牙絕對不是一勞永逸
植 牙有些常會面臨到的問題,譬如說瓷會崩落,甚至固定植牙冠的螺絲鬆脫,也許發生周圍組織萎縮或流失,譬如牙肉退縮了、骨質流失了、跟鄰牙的縫隙產生了變 化,因為植牙植入到齒槽骨裡,受到了鄰近牙齒繼續萌發的影響,造成跟旁邊牙齒的接觸點、或者咬合高度發生變化,這些都是可能發生的。
植牙不外乎就是解決缺牙替代方的一種,但是從來沒有保證「今天植入的這顆牙能完全不變」。變,很可能是植牙本身有變化,也可能是周遭的環境產生的變化。所以對植牙不要有過度的期待,植牙並不是植入後,便一勞永逸不會出問題的產品。
所 以植牙並不是最好解決問題牙的辦法,從醫療的角度來看,植牙更不是一勞永逸的產品或醫療,完成後就不會有問題。牙醫們慢慢發現,植牙所衍生的問題,可能是 目前來講在牙科裡最棘手的,若從維修的角度去看植牙,的確患者所付上的代價,還是必須告知。因此植牙後的維護,必須重視,特別是植牙並非種進身體後就可不 管它,必須得好好的定期保養,才是植牙能如所預期的達到「物盡其用」。
我始終強調──就一位植牙醫師而言,「會植牙,就要會維護、會修理,不然就不要植!」對病患而言,一旦植牙就要有「維修配套措施」,若能有專職維護人力每3-6個月定期幫忙維護保養,才是健全的植牙系統、全民的福祉;這也凸顯出植牙患者,極需要口腔衛教人力的協助。
植牙雖然可能是取代缺牙最好的醫療方式,我依舊要在此提醒:如果還沒有「妥善治療牙周問題」之前,就貿然植牙,就像把豪宅蓋在地質正在流失的山坡地一樣,未來很可能會因為牙周炎等擴散或併發,造成了植牙失敗。
參考文獻:
1. 廖榮彥 2008 Bicon 植牙系統簡介
2. 張文輝 美齒與科
3. 黃敬傑 植牙手術及器械介紹
資料來源:元氣網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350&News_Class_ID=&Page=1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