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22日 星期日

兩大植體失敗原因:植牙手術不當、植體周圍炎

植牙後更要注意口腔衛生清潔,以免發生植體周圍炎,讓「貴森森」的植牙費用付諸流水!菸齡超過20年的50歲吳先生,花費30萬元做4顆牙齒的 人工植牙 ,但由於抽菸習慣和口腔清潔不當,半年前出現「植體周圍炎」,人工牙根外露、牙齒搖搖欲墜,幸好經及早治療,才保住人工植體。

口腔衛生不佳 植體周圍炎就醫增2成

別以為植完牙後就可以一勞永逸!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口腔醫學部牙周病科醫師表示,近年來植牙人數快速增加,門診因植體周圍炎回診患者激增2成。植體周圍炎又稱「植體的牙周病」,發生原因是植牙後沒有定期回診檢查,加上口腔清潔不當,導致牙菌斑附著在植體表面,長時間就會造成植體周圍炎。

根據統計,單一植牙部位罹患「植體周圍黏膜炎」的機率是50%,而罹患「植體周圍炎」的機率約12%至40%,植牙後沒有回診是有回診患者的2.5倍以上。其實,人工植體周圍因沒有牙周韌帶及相關血管構造,對細菌的抵抗力較差,植牙後更需要做好平常保養及清潔,並定期到醫院追蹤、檢查,尤其有抽菸的患者需特別留意,才不會白白浪費人工植牙的費用,並能夠延長植牙的壽命。

2大植體失敗原因:植牙手術不當、植體周圍炎

植牙成功率並非百分百。牙醫師表示,植體失敗分早期和後期,早期植體失敗常發生在剛完成植牙手術後,大多是因為植牙手術不當、患者本身有系統性疾病或因咬合問題所造成。後期植體失敗易發生在植牙手術完成1年以後,剛開始不會有疼痛感,慢慢因植體周圍骨頭流失,繼而流血或化膿需要盡快接受治療。

治療植體周圍炎的方法類似牙周病治療,由於金屬性的植體不能用洗牙機洗牙,只能以塑膠結石刮刀去除牙垢及牙結石,或者用氣動式噴砂器械進行植體表面菌斑清除,並讓牙菌斑不易附著。再利用雷射光纖針對植牙體死角部位,進行清潔,如有必要會搭配服用抗生素。若是嚴重狀況,就要開刀割開牙齦,進行引導骨再生等植體周圍骨手術。


參考文獻:
1. 黃敬傑 植牙手術及器械介紹
2. 張浩陞 2005 認識人工植牙
3. 鄭偉立 2005 牙科新知~談人工植牙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印象牙醫

一起了解口腔保健的三大關鍵

「每一天早晚都要刷牙」這一句話大家朗朗上口,但是,你知道嗎?根據英國一項研究發現,每一天刷牙並不夠,因為以牙刷進行物理性潔牙,只能清潔約25%的口腔,剩下的75%都是牙刷難以處理的部位,像是牙齦、舌頭、臉頰內面等。

「明明每天都認真刷牙了,為什麼還是有蛀牙?」這是常見的刷牙迷思,只靠刷牙並不能完全預防蛀牙,因為蛀牙是指引起蛀牙的細菌在適當的酸性環境下,有充足的時間使牙齒脫鈣並蛀蝕,所以牙齒清潔與否、細菌滋生、口內酸鹼值與時間長短,都是影響因子。

口腔保健三大步驟:刷牙、使用牙線、使用漱口水

什麼才是完整而徹底清潔牙齒的做法?牙醫師表示,在日常的口腔保健上,務必注重三大步驟:刷牙、使用牙線、使用漱口水。除此之外,正確的潔牙方法和時機也很重要。除了起床和睡前,三餐飯後也要養成潔牙習慣,才是有效完成日常口腔的清潔工作。

牙醫師指出,在口腔保健的三大步驟中,使用漱口水也是較新的觀念,漱口水有助清潔物理性潔牙無法清潔的死角,唯一要注意的是成分的挑選。常見的含氟化物漱口水,作用為預防蛀牙;至於減少牙菌斑、預防牙周疾病,則可分為氯己定、植物精油、CPC、Tricosan等不同成分。

預防牙周疾病 漱口水成份分的清

其中氯己定是屬藥用成分,濃度一般最好達到0.12%以上,建議必要時(如牙科手術後)短期使用,否則恐有牙齒染色、影響味覺、牙結石等副作用。至於植物精油漱口水作用為減少牙菌斑、預防牙齦炎、減緩 牙周病 發生。

預防蛀牙 保持良好飲食習慣

除了日常口腔保健重視三步驟之外,預防蛀牙也與飲食習慣有關,平時應該儘量減少攝取糖份的習慣,食物只要含有糖分,其糖分就會被牙齒表面的 牙菌膜 中的細菌分解,產生酸素。酸素會侵害牙齒,致使牙齒表層的礦物質流失,造成 蛀牙,包括甜食、汽水、果汁等高酸性飲料,都可能會對牙齒直接造成酸化,甚至容易造成胃食道逆流,逆流到口腔的胃酸,更是造成牙齒蛀牙的原因。




參考文獻:
1.  張維仁 人工 植牙 里程碑 轉換型基台人工植牙
2.  張文輝 美齒與科
3.  林顯書 2005 老年人牙齒第二春 人工植牙的應用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386&News_Class_ID=&Page=1

2017年1月15日 星期日

三大牙齦疾病 一定要當心

刷牙是開啟一天活動的「儀式」,但是常有人卻在此時發現牙齦滲血,由於這類情況往往會因出血量少,短時間即可自行止血,誤以為牙齦出血屬於正常現象,而疏忽於牙齦的照護。其實,70%牙齒脫落的原因起因於牙齦疾病,包括牙齦發炎、出血、萎縮,甚至是嚴重的牙周疾病。

牙齦出血:

造成牙齦出血的原因除了不正確的刷牙和食物咬食方式之外,其他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症或長期服用某些藥物也可能引發,但是局部牙結石還是較常見的主要原因。

如果刷牙動作不確實,或因牙齒不整齊難以清潔,容易使食物殘渣長時間存留在牙齒表面形成牙菌斑,一旦牙菌斑和唾液中的鈣離子結合,就會變成與牙齒緊密相連的牙結石,必須透過牙醫師使用器械進行洗牙才能以清除。如果牙結石長時間不清除,容易造成繼續孳生細菌,引起牙齦發炎、紅腫和出血。

牙齦萎縮:

牙齦萎縮可分為「生理性萎縮」和「病理性萎縮」兩種類型。「生理性萎縮」是指牙齦隨著年歲增長而逐漸老化退縮,牙根暴露,原因通常是因老年人咀嚼力不如從前,齒槽骨因缺乏刺激逐漸被人體吸收,密度變得稀疏,相對地影響牙齦附著的高度。

「病理性萎縮」的形成原因則包括牙結石引發的牙齦炎、假牙設計不良壓迫牙齦、牙齒排列錯位、掉牙等。

牙齦萎縮具有不可逆的特性,一旦發生就難以透過治療恢復原本健康的牙齦,但是目前仍可以經由牙科治療和正確的口腔保健習慣,延緩萎縮速度。

牙周病:

牙周病是指牙齦、齒槽骨和牙周韌帶等牙齒周圍組織的疾病,通常起因於慢性牙齦炎和牙周炎。一旦牙齦組織出現疼痛、出血等症狀,容易使細菌繼續向下侵襲牙齦下方的齒槽骨和牙周韌帶,造成牙齒地基鬆動,出現搖動、酸軟無力的現象。而且如果牙齦和牙齒之間產生剝離形成囊袋,吃完東西後的細小食物殘渣容易掉入囊袋內,和裡頭的細菌產生化學作用而產生口臭,嚴重時甚至會有膿腫、發燒等現象。



參考文獻:

1. 廖榮彥 2008 Bicon 植牙系統簡介
2. 張文輝 美齒與科
3. 2006 人工植牙 新知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印象牙醫

抗敏四部曲 守護口腔健康

你有敏感性牙齒的困擾嗎?有人誤以為吃冰,或吃酸性食物,是造成敏感性牙齒的元凶,其實,牙醫師表示,只說對了一半,冰品與酸性食物只是引發敏感性牙齒的誘因之一,最根本問題在於刷牙的方式與時間點不正確所導致。

根據臨床調查指出,台灣竟每2人就有1人患有敏感性牙齒,幾乎人人皆是「酸軟牙小敏族」,根據台大醫院牙科部調查顯示,約有5成國人患有「牙本質知覺敏感症(Dentin Hypersensitivity)」,也就是俗稱的敏感性牙齒,患有敏感性牙齒的女性,更是比男性高出1倍之多,可見敏感性牙齒對國人口腔健康的危害甚深。

刷牙太用力 牙齦明顯萎縮

1名大學畢業女生在暑假期間大啖霜淇淋,吃完後因為擔心牙齒沾甜食恐蛀牙,於是拼命用力刷牙,結果未料刷出一口大爛牙,讓原本的敏感性牙齒病情更加惡化,更糟糕的是牙齦明顯萎縮、牙根外露,只好淪為 植牙 一途。

臺灣 牙周病 醫學會專科醫師、三總醫院牙醫師表示,造成敏感性牙齒、牙齦萎縮的下場,往往與刷牙的方式、時間點,以及選擇刷牙使用的牙刷關係密切。尤其有敏感性牙齒的人,不能一味選擇軟毛牙刷,會導致潔牙不徹底,或是過度用力刷牙,若持續延誤就醫,將有可能造成牙周病,嚴重牙齒恐掉光。

預防敏感性牙齒 刷牙多注意

牙醫師提醒建議民眾,無論有無敏感性牙齒,都應選擇刷毛軟硬適中的牙刷,並遵循醫師的指示潔牙,才能避免敏感性牙齒每況愈下,造成難以挽回的悲劇。還有要注意刷牙的時機,即早上早餐後再刷牙,晚上睡前刷牙多下功夫,要徹底清潔,午餐後或晚餐後視情況刷牙即可。

【抗敏四部曲 守護口腔健康】:

1.選擇超細柔韌牙刷:挑選1支優質的牙刷才不會刷白工,刷毛軟硬度適中,讓口腔清潔事半功倍。
2.正確刷牙方式及時間:掌握正確潔牙兩分鐘時間及徹底清潔牙齒內側部位。
3.搭配使用牙線及抗敏牙膏:搭配使用牙線及抗敏感牙膏,維持良好生活習慣。
4.定期牙醫檢查:每半年定期至醫院洗牙檢查。

【藥師小叮嚀】:

藥師提醒,預防敏感性牙齒,可以透過補充保健品方式防範,例如維他命B1、B2、B6、B12等,適當補充能有效減少牙齒的疼痛及刺激。另外,也推薦民感性牙齒的患者要多補充鈣質與D3,才不容易蛀牙。



參考文獻:
1. 張浩陞 2005 認識人工植牙
2. 鄭偉立 2005 牙科新知~談人工植牙
3. 陳佳炎 2009 人工植牙面面觀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384&News_Class_ID=&Pag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