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30日 星期六

牙齒越洗牙縫越大?牙醫破解洗牙4迷思

洗牙是洗掉什麼?關鍵在清除惱人牙結石!

醫師表示,事實上,政府每半年給付一次的洗牙療程,正確名稱又叫做「結石刮除」。主要是希望透過超音波震動儀器的協助,來清除民眾平時刷牙時,因清潔不易導致食物殘渣與唾液中的細菌混合堆積成牙垢,在日積月累下便在牙根表面形成的頑固、粗糙的牙結石。

藉此避免細菌大量沾附於上,形成牙菌斑;而牙菌斑便是導致牙周病,引起牙齦炎、牙周炎的關鍵禍首。所以,透過定期的「洗牙」,不僅有助預防及治療牙周病。同時,也有幫助檢查口腔健康有無異狀的功用。

擔心洗牙破壞牙齒?牙醫師破解4常見疑惑!

臨床上卻發現,有不少民眾因害怕洗牙時器械所發出的聲響,以及擔憂上述謠傳而不願就醫洗牙。為了讓大家了解定期洗牙的重要性,特別針對民眾常見的4大疑惑,加以解釋說明:

疑惑1/洗牙會把牙縫越洗越大?

網路上有不少網友反應,覺得洗完牙後,自己牙縫好像突然變大了;難道洗牙會把牙縫越洗越大?醫師指出,這完全是民眾的誤會!洗牙後之所以讓人容易有牙縫變大的感覺,是因為在洗牙的過程中,牙醫師把堆積在牙齦表面、牙縫間的牙結石透過超音波震動方式震碎、清除;而使得舌頭在碰觸牙齒時,不再受到牙結石干擾,可直接碰觸牙縫所致。因此,這些牙縫是本身早已存在的,與洗牙並無關連。
疑惑2/洗牙會把琺瑯質越洗越薄?
牙齒琺瑯質(牙釉質)並沒有民眾想像的這麼脆弱!事實上,若以硬度來看,琺瑯質的硬度可是骨頭的34倍之高。所以,在正常的超音波震動洗牙器械的使用下,根本不可能對其產生傷害,也不會進一步破壞牙齒,民眾不需過度擔憂。
疑惑3/洗牙會讓牙齒敏感問題惡化?
牙齒之所以容易在洗牙後覺得特別敏感、易感到牙齒酸痛,主要是因為透過超音波震動把堆積於牙根、牙縫間的牙結石清除後;會使牙根暴露、牙齒接觸敏感性物質的面積突然變大所致,並非洗牙造成牙齒敏感的發生。
而這樣的情況一般來說只有洗牙後的23天內才會出現。因此,只要在洗牙後,短期內盡量避免接觸過冷、過熱、高糖份的食物;並堅持每餐後刷牙與用牙線清潔牙齒、每隔幾小時可用溫鹽水漱口,使牙齒有個適應過程,症狀自然就能得到緩解。
疑惑4/人人都可以洗牙嗎?
雖然適度清除牙結石確實有助於口腔保健!不過,牙齒也並非人人都能洗,針對某些特殊慢性病患者,例如,有肺結核、急性肝病等急性傳染病的患者,應等到疾病控制後再洗牙,以防止病情傳染他人。此外,孕婦特別是懷孕前期者,也建議最好不要洗牙。
【醫師小叮嚀】:
最後,醫師也提醒,想要防止牙齦炎、牙周病、牙周炎、齲齒等口腔問題找上門,根據個人口腔狀態每3個月到半年進行1次洗牙治療,來幫助清除堆積於牙根表面的牙結石、降低牙菌斑的堆積,便是有效防範的好方法!
參考文獻:
1. 張浩陞 2005 認識人工植牙
2. 鄭偉立 2005 牙科新知~談人工植牙
3. 陳佳炎 2009 人工植牙面面觀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假牙、植牙PK戰 哪種比較好?

很多人會問「我缺的這幾顆牙,做假牙好還是植牙好?」
一般來說,如果缺牙太多,可能無法採取固定牙橋作義齒,只能選擇活動假牙或人工植牙。

活動假牙優點是價格便宜,全口約24萬元,但咬合較差,且無法咬硬物,且會因有異物感而覺得不舒服。

人工植牙價格較貴,不過咬合力較佳,可達正常牙齒的8成,日常生活、咀嚼一般食物都沒有問題但美觀且實用,可說是人類的第三套牙。選擇何種假牙?端看經濟與需求的考量。

植牙技術的興起,雖彌補了以往假牙不美觀及咬合力不佳的缺點。不過植牙畢竟是侵入性手術,且價格不便宜,最好當然莫過於保留自己原有的牙齒,植牙是不得不的選項之一。

1.牙齒出問題 多從蛀牙起

一般人的牙齒出問題通常從蛀牙開始,這時可以先補牙,將牙齒蛀掉的洞補起來,避免繼續惡化。若是未及時補牙,細菌則會往下侵蝕牙髓神經,這時就必須進行所謂的「根管治療」,將壞死的神經拔除,再製作牙冠將壞牙套住,如果沒有製作牙冠,由於牙齒已經變得脆弱,很容易因為一不小心就裂開,這時就只好把整顆牙拔掉。

2.只缺一顆牙 做固定假牙

醫師說,如果只缺一顆牙,可以裝置固定假牙,將缺牙兩邊的牙齒磨掉一些當作橋墩,再做成牙橋,療程大約一至兩星期,缺點是必須磨掉原來健康的牙齒,而且被當作橋墩的牙齒間常因縫隙不好清理,導致蛀牙或牙周病。

3.缺牙較多者 戴活動假牙

若是缺牙較多,可戴活動假牙,但固定性不佳,有人會覺得咀嚼功能不佳且有異物感,因此在經濟許可狀況下,常轉而植牙。

醫師說,植牙若是能在術前妥善評估,醫師植牙技術夠好,咬合力幾乎等同於健康的牙齒。由於植體與骨頭緊密結合,咀嚼功能也比假牙好,更可免除磨掉健康牙齒的顧慮,缺點則是花費不貲,治療期達36個月。

4.植牙的壽命 關鍵在保健

植牙成功後等於是擁有人生的第3副牙齒,不過醫師特別提醒,術後的保健工作是影響植牙維持時間的重要關鍵,如果口腔衛生沒有做好,不但細菌容易附著造成植體周圍炎,也會導致骨頭破壞,植體因骨質不佳無法支撐而鬆脫,導致植牙的使用壽命減少,因此做好日常清潔及定期回診,是延長植牙壽命的不二法門。


參考文獻:
1. 張浩陞 2005 認識人工植牙
2. 鄭偉立 2005 牙科新知~談人工植牙
3. 陳佳炎 2009 人工植牙面面觀
資料來源:元氣網
印象牙醫

2017年9月29日 星期五

All-on-4一日全口速定植牙疑慮 專管師有問必答

一名40多歲女性,患有嚴重牙周病,上顎幾乎無牙、下顎多顆缺牙,長期配戴活動假牙,平常都不敢開口笑,原本非常害怕看牙齒的她,經由專管師安撫情緒,慢慢能夠定期回診治療,醫師進一步建議採取All-on-4一日全口速定植牙;如今,牙齒恢復美觀,每次回診臉上充滿笑容,看牙也不再感到恐懼。

專管師專業諮詢與安撫情緒 女病患放心治療

牙醫療程專案管理師指出,該患者非常害怕看牙醫,才導致牙齒、牙周狀況不良,第一次到診間諮詢時,顯得非常緊張、焦慮,醫師問診也都沒有回應,後續經由專管師持續地線上通訊軟體做即時療程問題諮詢,和電話聊天關懷、安撫情緒,終於慢慢放下心中顧慮,進而選擇相信醫師制定的治療計畫,積極配合回診治療。

All-on-4一日全口速定植牙 牙齒立即恢復美觀

這名患者先接受了牙周治療後,醫師考量患者口腔狀況,以保留患者自然牙為第一,於是建議她上顎採取All-on-4一日全口速定植牙,而下顎就以多顆植牙的導引式植牙手術方式。專管師陳郁婷表示,術後當天,她患者先裝上臨時的固定式假牙,牙齒立即恢復美觀與進食;後續經過610次回診,大約半年的時間,再裝上正式假牙,順利完成植牙療程。

全口重建疑慮多 專管師隨時解答

選擇全口重建的患者,幾乎都是非常害怕看牙,對於All-on-4一日全口速定植牙療程充滿許多疑慮;專管師觀察發現,包括手術的成功率、手術如何進行、手術時間、療程時間,以及術後是否腫脹、疼痛,能否正常上班、進食等問題;其實,當患者治療或牙齒有任何問題、疑慮,隨時都能找到專管師獲得詳細的解答。

專管師解釋,All-on-4一日全口速定植牙療程,相較於單顆植牙,對於齒槽骨的需求量較低,即使長期缺牙、配戴活動假牙的患者,也都不需要補骨來等待46個月的骨頭生長時間;另外,手術當天即可裝上臨時固定式假牙,恢復正常的咀嚼功能。

專管師掌控植牙療程 患者個人小管家

專管師進一步說明,由於全口重建療程較複雜,專管師會負責管理患者的牙齒狀況、治療程序、過去治療資料統整,以及手術療程的詳細說明、問題討論;另外,協助患者預約看診時間、安排治療時間表,讓患者順利完成療程;術後持續追蹤患者的牙齒狀況,並教導正確清潔,就像是植牙患者個人專屬的牙醫小管家。

參考文獻:
1. 張浩陞 2005 認識人工植牙
2. 鄭偉立 2005 牙科新知~談人工植牙
3. 陳佳炎 2009 人工植牙面面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植牙後勤保養 成功率可達9成5

當缺牙時如果置之不理,可能會有牙齒跑位、咬合改變、甚至是臉型與關節肌肉的改變。
因此為了解決局部缺牙或全口缺牙的問題時,植牙就變成當前最夯的話題,惟植牙的保養與定期回診,更會影響植牙成功率。
奇美醫學中心牙醫部贋復科醫師指出,當病人在做植牙諮詢時,常會遇到病人提出「植牙可以用多久?」的問題,這個問題並沒有一個標準答案,植牙並非完美,跟自然牙相比,它仍然有些限制存在,植體本身周邊缺乏像自然牙之牙周韌帶,因此在感覺神經的傳遞上比較不敏銳,所以吃東西感覺較遲鈍外,也無法像避震緩衝器一樣,可以將力道緩衝,因此在吃東西的選擇上要避免給予太大的咬力。
其次,植體與牙齦組織的接合也與自然牙不同,所以在抗菌能力上抵抗力較差。再者,植牙也會因為病人本身是否屬於高危險族(比如有牙周病、吸菸、控制不當糖尿病、不當咬合、吃檳榔..等)和不同缺牙的原因,而影響植牙的成功率。
況且植牙也有可能生病,發生植體周圍感染或螺絲鬆動、斷裂、瓷裂等狀況。此外,針對植牙成功率為何?根據研究顯示,如果口腔健康的病人沒有抽菸等不良習慣,並能在人工植牙完成骨整合接上假牙後,能遵從牙醫師教導的口腔清潔照護,是有機會像文獻所說,高達95%以上的成功機率,因此口腔衛生可以保持良好,並養成定期回診保養檢查的習慣,植牙才可以用很久。
舉案例說,一名患者因為上顎植牙支持的假牙出現問題求診,經臨床口內檢查發現上顎現存有兩隻植體,右上顎的植體基台是裸露在口內,而左上顎植體是癒合帽覆蓋,另外於下顎有一組橫跨左右兩側的長徑距固定義齒,並於固定義齒內側發現布滿厚厚的牙結石,依據牙周及影像學檢查,診斷為廣泛性重度牙周病。經詢問後發現病人本身是屬於牙周病病人,口腔清潔不佳,也沒有按時在原本醫師處回診,植牙出現問題後才警覺後續保養的重要。
另名患者在植牙前被診斷為重度牙周病病人,透過牙周治療、補骨到植牙重建,不僅恢復臉型、咀嚼功能,同時也重拾自信心。而病人除了改進以前的口腔衛生照顧習慣外,也願意配合醫師定期回診,目前植體及其假牙使用狀況良好。
植牙要用得久,有賴牙醫師與病人的密切配合,缺一不可。呼籲民眾在享受植牙帶來的好處時,千萬別忽略定期回診保養的重要,才不會花了錢既傷神又傷心。
參考文獻:
1. 張浩陞 2005 認識人工植牙
2. 鄭偉立 2005 牙科新知~談人工植牙
3. 陳佳炎 2009 人工植牙面面觀
資料來源:NOW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