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8日 星期一

分享保護好牙齒的小方法

刷牙、使用牙線能夠保護牙齒,防止齲壞;一旦牙齒表面的牙釉質被腐蝕,齲損將沿硬度較低的牙本質快速進展,這個時候需要牙科醫生填補齲齒。專家提醒 大家:「只要發現齲洞,不管大小、深淺、部位一定要及時修補。因為,齲齒不會消失,只會越來越嚴重,空洞越變越大,還會傷及牙神經,造成劇烈疼痛。到時即 使補了牙也會影響咀嚼,還容易掉。」

由於齲齒起初沒有症狀,建議成年人每隔半年做一次詳細的牙齒檢查。發現齲齒:牙籤難以 拔出來所謂齲齒就是俗稱的蟲牙、蛀牙,別以為小孩子才容易有蛀牙,牙醫師說,齲齒可出現於任何年齡段的人。當食物嵌塞在牙齒縫、牙齒的窩溝中,而細菌能將 食物中的糖分解、發酵後產生酸性物質,對牙齒造成腐蝕,此時,牙齒便出現了缺洞。但是,早期的齲齒因為齲洞小,不容易被發覺,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有齲齒呢? 牙齒表面黑黑的,是否就是齲齒呢?牙醫師說,牙齒表面發黑,有時只是黑色素沉澱,但是,如果當用牙籤去扎這些地方,只要稍微有「阻滯」,有被卡住的感覺就 代表存有齲洞。如果發現有食物塞在牙齒洞裡,這就是明顯的齲洞了,一定要及早上口腔科做牙齒填充。

一般而言,齲洞最容易最早在牙齒的窩溝處出現。但是,老年人的牙齒齲變多發生牙根,因為牙根容易堆積食物,形成楔缺牙損,醫學上稱為「根面齲」。當然,發現最佳齲齒的方法是每隔半年做一次口腔檢查。很多單位年終體檢不查這個項目,大家得自己上口腔科做檢查。

牙齒有洞不補會怎樣

早日補牙:深齲填充效果差我們牙齒裡層的物質叫做牙本質,牙本質小管的結構是放射狀態的,外面小裡面大,如果不及早填充,細菌會順著小管進入裡面,導致齲洞越來越大,越來越深,越接近牙神經組織而出現牙齒劇烈疼痛。

牙 醫師介紹,我們俗稱的「牙洞越來越大」,在醫學上看則代表齲齒不同的進程,有不同的特徵和處理方法,分為前齲、中齲和深齲。前齲階段本人感覺不到不適,但 口腔科醫師檢查能發現齲洞;如果不加處理,牙齒進一步受到腐蝕,會變得敏感,出現牙齒敏感症狀,「進口」的食物一出現溫度、酸鹼度、冷熱改變就容易酸痛不 止,這個階段叫中齲,此時仍然可以通過填充牙齒而徹底改善問題,補牙後,咀嚼功能完全不受影響,且永久不會再次齲變。再發展下去就到深齲了,因傷及牙神 經,牙齒會有劇烈疼痛,此時即便補牙,因細菌深入到牙本質小管,不能徹底清除乾淨,最終還可能有牙髓炎,出現陣發性疼痛。即使補了牙,牙齒也受不了力,咬 硬物時容易還會疼痛。這正是很多人說自己補了牙後牙齒還痛,牙齒仍然敏感的原因。此外,因難以固定,填充物很容易掉。

有 時,從前齲到深齲的惡化進展神速,專家說:「有些人牙齒條件差,鈣化差牙齒軟的人,出現齲齒後,有時3~6個月就會出現疼痛,出現牙髓炎。」「有齲洞儘早 填充,這是治療齲齒的唯一方法。」專家強調。目前,填充牙齒的材料有銀汞、樹脂類、複合樹脂、玻璃離子聚合粘固粉等,該如何選擇呢?是否按價格自由選擇 呢?牙醫師說,價格並非主要考慮的因素,選擇什麼材料,主要看功效與需填充的牙齒部位。一般前齲用最基本的銀汞材料就行,而出於美觀考慮,填充前牙牙縫則 選擇樹脂材料。小孩的齲齒也得補小孩子乳牙遲早要換,所以很多家長對孩子的蛀牙乾脆置之不理。牙醫師認為,這是錯誤的,小孩有齲齒也得及早做填充。因為, 小孩子的第一磨牙不會替換。此外,萬一爛牙爛到牙根,造成炎症會影響恆牙坯胎的發育。



參考文獻:
1. 廖榮彥 2008 Bicon 植牙系統簡介
2. 張文輝 美齒與科
3. 2006 人工植牙 新知

資料來源:壹讀

印象牙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