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20日 星期三

糖尿病患看牙幾十年沒完沒了

  一位兒子帶著罹患糖尿病的媽媽來看牙,7、8年前曾進行牙周病手術治療,並做了全口金屬瓷牙套,結果一年多後的某天,吃東西時牙齒一咬,霎時間牙根斷 了3、4根,這才驚覺不妙,原來暗藏在牙套裡的牙齒已經腐爛,想要重新品嚐食物美味,就必須重新徹底治療。
  這位媽媽當初是以傳 統翻瓣方式進行牙周開刀手術,心中一直存有恐懼感,結果聽信醫師建議,選擇製作全口鈷鎳合金固定式牙套,但因為有糖尿病、高血壓及心臟病等慢性病,末梢神 經傳導不佳,加上牙周病菌未清創乾淨,反而引發接觸性牙周炎,最後結局難以收拾,必須將全部的牙套拆掉。牙醫師呂睿庭表示,這一來一往經過全口重建、拔 牙,待牙周病治療完畢、牙周組織狀況穩定,始進行植牙,前後又花一年多光景才完成。
  通常牙周病植牙否必須仰賴醫師的專業判斷, 如果牙床骨已被病菌侵襲嚴重,就算牙周治療完畢,也可能因為植入的牙根不穩固導致咬合不佳,產生植體牙周炎,最妥當的作法是重建骨床、補骨粉,將地基打穩 後再進行植牙工程,呂睿庭醫師提醒,進行補骨之前,必須先徹底清創,最後再審慎評估,針對美觀、咬合等功能做全方位的設計,完工後仍須定期回診,以確保植 牙後的穩定性以及口腔的衛生狀況,才能免於陷入看牙的惡性循環中。
  當真牙已不敷使用,就必須裝上假牙套保護,協助恢復正常咀嚼 功能,但假牙種類選擇多,若患者本身為罹患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切忌使用含有劣質金屬的牙套,才能避免引發接觸性牙周炎,牙周病菌增生,更不利牙周組織的 健康,牙醫師建議應該使用不易產生牙菌斑的全瓷冠牙套為佳。
  依照正規醫療程序,慢性病患者在手術前必須先測量血壓、血糖值,有 的患者躺上診療台便開始緊張,影響正常的數值時,診所會建議休息半小時之後,再測量一次,直到確定血壓、血糖在標準範圍內,才能進行手術治療。牙醫師何擇 榮表示,若有服用骨質疏鬆藥物的患者,並非與植牙絕緣,而是應切實遵照醫囑,在植牙前必須先暫停服藥一段時間,患者應該建立自覺性,尋求專業的牙醫師診 治,養成定期回診保養的習慣,看牙從此不用再害怕。

(摘自:植牙、 人工植牙 交流網)



參考文獻:
1。 徐振祥 2012 缺牙人的希望 認識「人工植牙」
2。 陳敏傑 潘惠玲 陳朝寶 朱毓仁 為人工植牙打造一個良好的地基
3。 張浩陞 2005 認識人工植牙

資料來源:回不到昨天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48&News_Class_ID=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