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顆牙齒裡面都有一個空間,即所謂的牙髓腔。牙髓腔中有牙髓,其中包含神經、血管、淋巴及一些其他的組織分佈。牙齒的外層有琺瑯質及象牙質來保
護牙髓。若琺瑯質或象牙質受到侵害破壞,細菌就會經由此保護漏洞往內侵犯牙髓,造成牙髓一連串的病變,導致牙髓充血、發炎,牙齒痛,最後牙髓壞死、腐敗、
化膿,還可能進而導致牙根間外周圍組織病變。
根管治療,俗稱抽神經,就是牙醫師將有病變的牙髓腔打開,將其內發炎、壞死的牙髓組織用各種器械移除乾淨,並將牙髓腔內(包含牙髓腔壁)消毒,清理乾淨,最後再以牙膠針等物把牙髓腔緊密地封填起來。
根管治療後的牙齒必須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確定無症狀後,才能進行後續的牙齒重建治療。將缺損齒質重建的方法有二種。一種是利用填補材直接將窩洞填
補起來;另一種則是在牙齒外做上牙冠,將牙齒套起來。根管治療後的牙齒要能被保留,根管治療才有意義。而利用填補材直接填補的方法雖簡單方便,卻不持久。
因此多數牙醫師對於根管治療後的牙齒一般多數建議做補綴治療。
根管治療後的牙齒,有的原本齵齒嚴重,齒質缺損很多,或因根管治療需要將牙髓腔打開,以便於將髓腔清除乾淨,因而使牙齒本身喪失一些齒質。且做完根
管治療的牙齒,失去了牙髓腔中神經、血管、淋巴等營養供應,使得牙齒本身變得較脆易斷裂。而牙齒在飲食、咬合所承受的力量,前牙通常要承受十到三十公斤的
力量,後牙則可能承受到五十至七十公斤的力量。
綜合上面所述,若根管治療後的牙齒,沒有做補綴物加以保護起來,那麼牙齒本身容易因過大的咬合力量而斷裂,這樣就失去做根管治療的意義了!所以做完根管治療的牙齒通常會做牙套保護。
做完根管治療的牙齒,牙醫師通常會建議做牙冠套起來,而做完治療的牙齒,齒質保留的多寡,也影響是否需做柱心。
柱心即俗稱打釘子。當牙齒的齒質剩下不多時候,若要做牙冠,則必須在牙根內打釘子,做上冠心,以做出牙齒必要的 假牙 支撐部分。
對於前牙而言,若保留的齒質夠多,做完根管治療後可以考慮不做假牙,簡單的填補即可。但做完根管治療的牙齒通常會慢慢變色,在前牙可能會影響美觀,
若病人在意的話,可做上金屬瓷牙或全瓷冠。要做這兩種牙冠,需要修磨掉的齒質較多,牙齒齒質會喪失較多,此時就需要做柱心與冠心了。因此前牙做牙冠及柱心
冠心,主要是為了美觀問題,或是因為齒質剩下太少的緣故。
對後牙來說,後牙做完根管治療最好一定要做上牙冠,否則將來承受咬合力量時,牙齒斷裂的機會很大。做完根管治療的後牙若是要做單一的牙冠或是要做牙
橋的之支柱牙,只要所剩齒質足夠,則不需做柱心與冠心,但若做完根管治療的後牙是要做為局部活動假牙的支柱牙,則無論齒質多寡,最好做上柱心與冠心。
以前如果牙齒蛀牙蛀到牙髓腔,由於當時根管治療的技術並不發達,牙齒幾乎難逃拔掉的命運。現在的根管治療技術日新月異,相對的也大大的提高牙齒保存
的機率。在做根管治療時,齒質的去除愈保守愈好,以便保留多一些齒質。而無論齒質保留的多寡,做完根管治療的牙齒最好做上牙套,來保護牙齒承受咀嚼的力
量,減少斷裂的機會,最終達到保留自身牙齒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廖榮彥 2008 Bicon 植牙 系統簡介
2。 張文輝 美齒與科
3。 2006 人工植牙新知
資料來源:kmuh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231&News_Class_ID=&Page=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