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鳥兒一樣自在地遨遊天際是許多人的夢想,且會透過各種設備或科技完成,但一名19歲男生,自15歲成績一落千丈、上課不專心,且覺得同學時常在背後竊竊私語後,曠課在家,日前卻幻聽、彷彿有人告知「你會飛」,讓他從12樓一躍而下,雖然僅有輕微皮肉傷,但醫師表示這類「思覺失調症」患者應長期治療。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一般精神科醫師張祺康表示,男子在校時老覺得周遭的同學常竊竊私語,說他壞話,有被監視和跟蹤的感覺,因此曠課在家。但在家期間,媽媽發現男子有自言自語比劃、若有所思、神情恍惚等情況,帶他就醫後,卻因本身缺乏病識感,沒有按時服藥,才會導致「思覺失調症」復發,出現幻聽跳樓的情況。
思覺失調症=精神分裂症 盛行率占1%
「思覺失調症」早期被稱為「精神分裂症」,是指思考、感覺統合失調的慢性疾病,患者會因為腦中傳導物質分泌不平衡而大腦過度敏感,導致耳邊出現人聲幻聽、被害妄想,身心極度不適。
張祺康醫師表示,思覺失調症(精神分裂症)的盛行率因文化、地域而有所不同,一般國內盛行率約為1%,男性略多於女性,好發年齡落在青春期或成人早期,男性為15至25歲,女性則為25至35歲。
思覺失調症有藥可救 長期治療不復發
在抗精神病藥物使用下,可以調整腦中分泌,改善敏感,但因思覺失調症本身和體質關連性大,所以必須長期規則服藥以避免復發。
不過,即使經過藥物治療,患者在穩定期可能仍有社交退縮、話少、衛生習慣髒亂等殘餘症狀,此時可在醫療專業評估之下,嘗試進入復健體系做精神復健,例如社區型的復健中心、日間留院或康復之家,以進一步增強患者的社交及職業功能。
【小辭典/思覺失調症】
精神分裂症是包括認知、行動、感覺等方面退化和扭曲的病症,患者會出現語無倫次、幻聽幻覺的症狀,過去常被誤認為「中邪」、人格分裂,易有負面印象,因此近年來醫界倡導以思覺失調症取代精神分裂症,希望藉此讓民眾更認識這類疾病,協助患者經適當的治療而獲得穩定控制,甚至回歸社會與正常人生活。
提醒您:
自殺不能解決問題,勇敢求救並非弱者,生命一定可以找到出路。
透過守門123步驟「1問2應3轉介」,你我都可以成為自殺防治守門人。
※ 安心專線:0800-788-995(0800-請幫幫-救救我)
※ 張老師專線:1980
★《鬧鬼?》吃鬼椒辣到有幻覺
更多健康資訊請上 http://yahoo.top1health.com
轉貼來源:Yahoo 新聞
印象牙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