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的牙齒對身體健康非常重要。可是幼兒口腔衛生卻很容易被爸爸媽媽所忽視,人們總覺得乳牙遲早要換掉,因此對乳牙的健康不重視,其實這是非常錯誤的。下面就和大家一起來了解幼兒齲齒的知識和防治方法。家長一起來關心。
一、嬰幼兒齲齒的危害
1、乳牙齲齒會導致疼痛,從而咀嚼功能降低,胃腸消化吸收減弱,造成偏食和食慾不振等,導致機體營養不良,生長發育受到影響。
2、嬰幼儿期是兒童學習語言的時期,完整的乳牙有助於孩子掌握正確的發音。
3、齲齒引起乳牙早失,致使相鄰牙向缺隙處移位,造成咬合關係紊亂,牙列不齊。
4、乳前牙區嚴重的齲蝕,一張口就是一排“豆豉牙”黑呼呼,這使有些孩子羞於開口,不願意張口說話,對孩子的心理髮育很不利。
二、保護寶寶牙齒易犯的錯誤
1、含著奶瓶睡覺
由於人在睡眠時唾液分泌減少,口腔的自潔作用會大大減弱。含著奶瓶入睡,殘留在口腔內的液體會成為口腔內致齲細菌的極佳培養基。另外,液體中的碳水化合物會被細菌分解產酸,侵蝕牙齒,使牙齒脫礦溶解,形成齲齒。
2、吃零食過度
過多地吃零食除了影響寶寶的正常飲食,還有許多害處。其中最嚴重的問題莫過於增加患齲齒的風險。因為一般孩子愛吃的零食往往富含蔗糖。增加進食的頻率,也就增加了患齲齒的風險。
3、寶寶自己刷牙
因為刷牙是一個精細動作,而小寶寶的能力是有限的。因此,整個學齡前期,家長都應該幫助孩子清潔牙齒。如果父母的工作忙,早上時間短,那麼晚上也一定要幫寶寶刷牙。
4、不做口腔檢查
嬰幼兒第一次口腔檢查應在第一顆牙齒萌出後,最遲在12個月之前。通過口腔檢查,可以了解是否存在不良的餵養習慣,是否存在早期的口腔病損,防患於未然。口腔保健最強調的便是以預防為主,早發現、早治療。只有從小就開始定期做口腔檢查,才能真正做到這一點。
三、如何預防寶寶齲齒?
1、胎兒期
由於乳牙的牙胚是在胎兒6~7週開始形成的,因此母親妊娠期的健康狀況和營養狀況必然和孩子的牙齒有關。母親應適當補充各種營養物質,促進孩子牙齒硬組織的形成和鈣化。
另外,某些藥物會影響牙胚發育,還有可能造成唇齶裂等畸形,因此,孕婦必須在醫生指導下謹慎服藥。
2、嬰幼兒期
嬰兒由於各種飲食中含豐富的醣類與碳水化合物,因此提供了容易患齲齒的環境。家長應特別注意餵養方式,切忌讓孩子含奶瓶睡覺。最好在每次哺乳後或每天晚上由媽媽用手指纏上紗布或使用市售指套牙刷,蘸清水輕輕擦洗乳牙的牙面,清除食物殘渣及菌斑。
3、幼兒期及學齡前期
孩子3歲左右乳牙全部萌出,此時家長就應教孩子刷牙,建立每天早晚兩次刷牙的衛生習慣。正確刷牙方法是,採用豎刷法,將牙刷放在牙齦部位,上牙往下刷,下
牙往上刷,並按照一定的順序刷牙,從後向前,從左到右,刷完牙齒外側,刷內側,再刷咀嚼面,刷完上牙刷下牙,每個牙面刷8~10次,刷完全口牙齒需要3分
鐘。
4、學齡期
兒童6歲左右乳牙開始脫落,恆牙逐漸萌出。此時要特別注意六齡齒。六齡齒對兒童頜面部的發育,保持上下牙齒的咬合關係、維持面部的形態都是非常重要的。要保護好孩子的“六齡齒”,最好的方法就是帶孩子去醫院做窩溝封閉的防齲治療。
參考文獻:
1。 陳姿淳 植牙
2。 陳敏傑 潘惠玲 陳朝寶 朱毓仁 為人工植牙打造一個良好的地基
3。 吳宛霖 2007 認識植牙
資料來源:我愛家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113&News_Class_ID=&Page=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