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先生近來發現,辦公室的同事似乎都對他「保持距離」,每次他話還沒講完,對方就要找理由「快閃」,或是說話時神色有異,讓他不禁心裡直犯嘀咕。直到跟太太抱怨同事沒禮貌,太太才含蓄的告訴他:「你最近口氣比較不好聞......」,他才發現是口臭替自己的人際關係扣分。
周
遭有人口氣不好,一般人通常不好意思直接告知對方有口臭,多半是左閃右躲、憋氣不呼吸,草草結束對話了事。也因此,不少人在職場不順心、甚至相親碰壁,卻
不知自己哪裡不好,過了一段時間才由親近的親友告知可能是「口氣不好」惹禍。但也有些民眾則是嚴重口臭,連自己講話時都聞得到。
口中氣味難聞有些是短暫性的,像是食用了大蒜、韭菜、洋蔥、咖哩等味道較重的食物,只要在重要場合前避免、或是進食後多刷幾次牙,氣味多半就會減輕、消失,不至於造成太大的困擾。
還
有生理性引起的暫時性口臭,有些民眾會發現,早上起床時口中味道較重,但往往刷過牙就能回復正常。另外,有些藥物也會造成口中氣味改變,像是一些戒酒藥
物,或是具有口乾副作用的藥物,服用後因口水分泌減少而改變口腔環境,都可能導致口臭。這種情況只要停止服藥就可以改善。另外酒精、濫用安非他命、抽菸等
因素也都是發生口臭的原因。
口臭多半是口腔疾病引起
但有些民眾的口臭卻是因為疾病引起,若
不妥善治療,口臭的問題就會持續存在。根據國外統計,口臭的原因85%到90%來自牙科或口腔內疾病,5%到10%來自鼻子相關疾病,3%來自扁桃腺發
炎,另外還有1%則是因為糖尿病、腎臟病、上呼吸道疾病等引起。因此一旦有口臭,最重要的是找出背後的原因,檢查口腔狀況是第一步。
人的口腔中至少有700多種細菌存在,就算每天刷牙刷得再乾淨,也難以達到「無菌狀態」。更何況不少國人平時視看牙為畏途,忽略口腔衛生,因此嘴裡有蛀牙者不在少數。臨床上也發現,大部分有口臭的患者,都有輕重程度不一的 牙周病 。
衛生署曾做過調查顯示,國內40歲以上成人,逾9成都有牙周病,這些數據都顯示國人輕忽口腔衛生,口臭自然也很普遍。
追
查這些臭味的來源,元兇往往是蛀牙和牙周病。因為蛀牙的蛀洞卡了食物殘渣、牙結石的牙菌斑堆積、牙周病造成發炎、牙根被吸收所產生的牙周囊袋,都會導致細
菌叢生,細菌很容易在嘴裡「作怪」,把食物殘渣、或是來自唾液、牙齦溝等的蛋白質當成「養分」,當細菌分解蛋白質時所產生揮發的硫化物,就成為口中難聞氣
味的來源。
舌頭也易藏污納垢
另外臭味的來源也可能是舌頭。舌頭的表面凹凹凸凸,並非一片平
滑,特別於舌頭後方,很容易「藏污納垢」,因此有口臭的患者,刷牙時一定要順便刷舌苔,往往可以改善口臭的氣味。有一份報告指出,刮除舌苔後,75%
口臭可改善,刷牙只善30%,因此,對於有口臭困擾者,移除舌頭上的菌落更為重要。
口臭的氣味有點難形容,有點像是臭蛋
味,或是類似阿摩尼亞的氣味、硫磺味等,雖然國外有有儀器可以分析口內揮發的氣體,或是由專門的醫師請患者呼氣後,以鼻子確認一分鐘,醫師並以0到5分對
氣味評分等方式判定口臭,不過在國內還是以患者自覺不對勁、和他人告知而求診居多,醫師於門診診斷上並沒有做相關的檢測。
有
口臭往往會令人處於尷尬的窘境,因此有些人平時猛嚼口香糖、不斷噴口腔噴劑,就怕跟旁人近距離接觸時,口氣不夠清新,帶給周遭人不好的印象。門診中偶爾也
會發現一些過度擔憂有口臭、影響人際關係的民眾,怎麼檢查也沒發現異狀,卻總自覺嘴巴裡有味道,甚至已經跑了好幾家醫院都沒異常。此時往往是患者自己太過
緊張、神經質引起。
定期洗牙、治療口腔疾病可除臭
要趕走惱人的口臭,首先可從檢查口腔疾病做起。在門診中可以看到不少民眾口腔衛生做的不好,拖到牙齒痛到受不了、才不得不看牙醫。即使健保提供民眾定期洗牙的福利,但願意定期向牙醫報到的民眾並不多。
由於牙周病及蛀牙的根管治療,往往需要一段時間的治療,不能因為覺得麻煩、怕痛而中斷療程,否則很可能因此前功盡棄,讓口腔狀況越來越糟。
光漱口難以消除細菌
平
時要養成良好的口腔清潔習慣,維持口腔衛生。很多人吃東西後僅仰賴以水漱口,其實是錯誤的觀念,因為細菌緊緊的黏著在牙齒表面,光是漱口根本無法消除牙齒
上的細菌。另外,有些市售的漱口水產品,可減少產生氣味的細菌,也有幫助抑菌的效果,但漱口水僅是扮演輔助的角色,仍不能忽略最基本的刷牙。
除
了每天刷牙,並可選用含有抑菌成分「三氯沙」(triclosan)或氧化亞錫成分的牙膏。刷牙時不僅要刷牙齒表面,也要刷到牙齦與牙齒的交接處。對於牙
刷不容易清潔的牙縫,更要搭配正確的使用牙線,不過養成使用牙線習慣的民眾並不多。不少民眾覺得有食物殘渣卡住牙縫時才用,但牙線的功能並非主要去除食物
的殘渣,而是去除容易堆積於齒縫的牙菌斑,因此不僅應養成餐後潔牙的習慣,而且每個牙縫都要清。
養成使用牙線習慣
同
時使用時牙線應貼緊牙縫,上下刮除,而非前後拉鋸移動。牙周病患者可能還需搭配牙間刷的使用。有口臭的患者,舌頭的清潔是另一個重點,除了有些牙刷的刷頭
背面有特殊設計,還可以使用舌刮,刮去舌苔。不少人刷牙1、2分鐘就結束,其實若仔細完成刷牙、使用牙線、舌刮、牙間刷等步驟,可能得花10分鐘左右的時
間,才能徹底清潔。
正確潔牙之外,每半年更應找牙醫師洗牙,對悄悄堆積的牙結石來個大掃除,也檢視牙齒狀況。另外有些拔過智齒的民眾,也要注意臼齒後方的牙肉比較厚、刷牙時不容易清潔到,也容易卡食物殘渣。
至
於不少人常用的牙籤、牙線棒,都不是理想的潔牙工具。長期以牙籤剔牙,可能讓牙縫變寬、戳傷牙齦。牙線棒則可能因為重複使用同一段牙線,把牙菌斑帶往其他
牙齒,最好還是回歸使用牙線。經過口腔檢查,若發現非口腔疾病引起口臭,而是其他疾病因素,例如有糖尿病,應好好控制血糖,才能解決口臭的困擾。
由於牙周病、蛀牙是發生口臭最主要的原因,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不僅能擁有一口好牙,也能降低口臭發生的機率。除了口腔疾病引起,口臭還可能是其他疾病的徵兆,因此當發現親近的家人口氣不夠芬芳,不妨善意提醒,及早治療。
參考文獻:
1。徐振祥 2012 缺牙人的希望 認識「人工 植牙 」
2。張浩陞 2005 認識人工植牙
3。黃敬傑 植牙手術及器械介紹
資料來源:全民健康基金會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284&News_Class_ID=&Page=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