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統計,95的國人都有每天潔牙的習慣,但為什麼還會有牙菌斑,導致一口爛牙?多半是因為「不會清潔牙齒」。
我刷了一輩子牙,怎麼可能不會刷牙?」牙科門診中常有蛀牙或牙周病掉牙的患者,對牙醫師傳授正確的潔牙方式感到不以為然。牙醫師說,雖然多數民眾知
道要注意口腔衛生,但觀念正確且做得徹底的人並不多見。以下一些護齒小技巧,修正了民眾常見的錯誤潔牙觀念,相當實用也值得參考。
1.改良式貝氏刷牙法
許多人刷牙時,牙刷伸進口中,豪邁的上下橫刷一通,再用清水漱清泡沫,便大功告成,就連偶像戲中也常有俊男美女用這樣的刷法。其實,經常用牙刷猛力狂刷,
容易磨損牙齒表面,也無法徹底清除到藏污納垢的死角,目前國際牙醫學界建議的刷牙方法是「改良式貝氏刷牙法」,重點在刷牙時刷毛與牙面成45°~60°
(刷上排牙時刷毛略向上呈仰角,刷下排時刷毛略向下),涵蓋一部分牙齦,輕輕地兩顆兩顆橫向來回刷,至少各刷10次,再把鬆動的牙垢往下刷(下排牙往上
刷)除了牙齒的外側外,牙齒內側也是一樣的刷法至於咬合面則是輕輕地橫刷。一口牙要刷得清潔溜溜,差不多得花上10分鐘左右。
2.選對牙刷輕鬆上手
牙刷應選擇刷頭小、刷毛挺直但柔軟,才好在口腔中迴轉,且能夠清除牙垢又不致傷害牙齒與牙齦。牙刷最好能置於乾燥通風處,避免黴菌滋生使用一段時間後,如果出現刷毛彎曲、外岔、脫落,或底部卡有菜屑、髒污,就應該立即更換。
3.敏感牙齒可用牙膏輔助
有敏感性牙齒的人,常會害怕牙齒酸痛而隨便刷一刷,長期潔牙不完全易使牙齒受損加劇,這類患者若能使用抗敏感牙膏,對口腔清潔工作的執行與症狀的改善都會有幫助。
現有的抗敏感牙膏主要有兩類,一類是添加檸檬酸鉀或硝酸鉀等,以防堵神經細胞間的傳導,來降低敏感性牙齒的刺痛感。一種是添加了氯化鍶或氟化物,可塞住琺瑯質上的小裂縫,使暴露的牙本質小管變小,避免神經暴露在冷、熱等刺激下引起酸痛。
4.避免用牙粉或粗鹽刷牙
有些人不想用含化學成分的牙膏,而以牙刷沾粗鹽來刷牙也有人為了牙齒美白,選擇以牙粉來潔牙。牙醫師提醒,這兩種物品所含的顆粒粗糙,沾附刷洗時靠著摩擦
力可使牙齒表面達到清潔效果,但如果力道未能拿捏好,反倒容易磨損牙齒表面的琺瑯質,以及傷害到牙齦的健康,所以並不建議使用。
5.善用牙間刷與牙線
除了使用牙刷刷牙外,牙齒與牙齒間的鄰接面與牙縫部位,也應該使用牙線或牙間刷才能徹底清潔乾淨。
使用牙線時約取40~50公分長,以雙手的拇指及食指固定並操控,先將牙線兩端輕拉以滑進牙縫,至牙齦溝處與牙齒鄰接面,以「C」字形的拉法沿著牙面刮除
牙菌斑,且牙縫左右兩邊都要清潔。而牙線棒或牙籤操作時,受限於材質與可應用的角度有限,刮除牙菌斑的效果都遠不及牙線來得好,因此一般還是建議以牙線來
輔助潔牙較佳。
至於牙間刷則適用於有明顯牙縫、補綴物下端或矯正中的牙齒凹陷處,它可以清潔一般牙刷不易刷洗到的部位,是牙周病患者重要的輔助潔牙工具之一。
6.每天至少1次徹底潔牙
吃過食物或喝下含糖飲料後立即刷牙,是最理想的口腔衛生維護方法倘若無法做到的話,每天至少1次徹底潔牙是絕對必要的。研究顯示,牙菌斑生長於不潔的牙
面,經過清除後,可於24~48小時內再度堆疊形成且逐漸鈣化,因此,如果每天都能有至少1~2次完整的刷牙潔牙,將可有效阻斷牙菌斑累積,避免對牙齒健
康形成持續性的傷害。
7.輕刷舌頭,防臭除斑
舌頭上的舌苔容易卡住微細的食物殘渣,因此也常成為細菌的溫床。在每天刷牙時不妨也輕輕刷洗一下舌頭,除了可降低牙菌斑的生成,還能減少口臭薰天的情形。
8.漱口水及嚼無糖口香糖無法取代刷牙
市售漱口水不外乎具有抗菌、含氟或口氣清新的效果,適用於老年人、身心障礙者或手術後暫時不便刷牙的患者,以及準備出門約會想有好口氣的人。而無糖口香糖
是以代糖取代蔗糖,加上人體咀嚼時會分泌唾液,有利沖刷掉部分食物殘渣,且口腔酸鹼值也會轉變為較不利牙菌斑生長的偏中性環境,所以,對齲齒的防範有部分
助益。不過,由於嚼無糖口香糖與用漱口水都無法完全去除掉口腔中堆積的牙菌斑,因此只能當做是口腔清潔的輔助品,無法完全取代刷牙及牙線的使用。
9.主副餐合併,減少用餐次數
細菌混合食物殘渣與唾液形成的牙菌斑,會使原本偏中性的口腔環境轉為酸性環境,造成牙齒表面脫鈣,直至刷牙後口中酸鹼值改變,牙齒才又轉為再鈣化的修復
期。所以如果每天頻繁進餐且常吃甜膩糕點,牙齒將長時間暴露於易脫鈣的環境中,恐加速琺瑯質崩解與窩洞的形成。因此,喜歡吃甜點的人,不妨把點心安排在餐
前或餐後一起食用,減少每天用餐的次數。
10.少吃甜食與過酸食物
精製食品、含糖量高及容易黏牙的食品,如糖果、巧克力、蛋糕、餅乾、洋芋片、汽水或可樂、冰淇淋等食品,都容易助長牙菌斑的形成,平時應該盡量少吃,且應
在吃完後馬上刷牙。而太酸的飲料,像水果醋或檸檬汁等容易造成牙釉質流失,嚴重者甚至可能傷及牙本質與牙髓,所以最好還是不要經常飲用。
11.多吃新鮮高纖蔬果
富含纖維質的食物,如根莖類食物、蔬菜、水果等,在咀嚼時有助於清除牙菌斑,以及殘留於牙縫間的食物殘渣,達到清潔牙齒的功能而起司及鮮奶富含牙齒再鈣化所需的磷酸鈣,也應適度食用。另外,足夠的水分攝取有助沖淡口腔內的食物殘渣,減少牙菌斑堆積的機會。
12.每半年1次專業洗牙
每天正確刷牙可以避免牙菌斑堆積,防止牙結石形成,但某些牙齒部位,可能因角度問題不易充分刷洗而容易產生牙結石,此時便需要至牙科接受專業洗牙以去除牙
結石。目前健保提供13歲以上民眾,每半年1次的洗牙服務。牙結石清除乾淨後,短時間內牙齒對於冷或酸可能較敏感,但通常一段時間後即可自然改善,而牙結
石去除後,可避免牙齦持續發炎,使牙齦與牙周組織更健康。
13.植牙、假牙一樣要防牙菌斑
不管是 人工植牙 或是裝置牙橋、全口假牙,如果沒有好好維持口腔衛生,任由牙菌斑在口腔中滋長,細菌仍會侵襲到牙根與齒槽骨之間,造成牙齦炎或牙周病,嚴重時連植牙都會動搖而需拔除,所以就算是滿口假牙的人,確實維護口腔衛生還是很重要。
14.全口塗氟防乳牙齲齒
雖然小朋友的乳牙會隨著成長發育換為恆牙,但從小一口爛牙,會影響咀嚼功能、營養攝取以及咬字發音等。而根據調查發現,台灣學齡前兒童乳牙齲齒率高達
51.5,要教導幼兒做到正確刷牙相對不易,因此目前衛生單位與牙醫學界也積極推動幼兒每半年接受一次全口塗氟。一般建議持續至小朋友第二顆大臼齒完全長
出為止,約可降低30~40的乳牙齲齒率。
15.定期接受口腔檢查
定期口腔檢查可以及早發現口腔疾病,及早接受必要矯正治療。通常嬰幼兒與學齡兒童因牙齒正處於萌發或換牙階段,建議應每隔3個月至半年接受一次口腔檢查,而青少年及成年以後則建議每隔半年至1年,應接受至少一次的口腔檢查及洗牙。各階段的口腔檢查重點如下:
6歲以下嬰幼兒期:此階段務必由父母或成人照顧者負責為孩子刷牙,不宜完全交由幼兒自行清潔,牙醫師在檢查時會特別注意孩子有無奶瓶性齲齒、顏面與咬合發育是否正常,並指導父母阻斷孩子咬手指等不良口腔習慣,以免影響牙齒萌發。
6~13歲學齡兒童:檢查口腔衛生習慣、乳牙換牙狀況、有無齲齒、顏面發育及有無咬合不良、牙齦是否良好等。
13~18歲青少年期:牙齒大都已換為恆齒,檢查有無咬合不良或齒列不整,是否有齲齒、年輕型牙周病等,以及早矯治。
成年人:檢查有沒有牙周病、齲齒、缺牙、假牙使用狀況與口腔黏膜異常或腫塊。
老年人:檢查有無牙周病、缺牙、假牙使用狀況、口腔黏膜異常或腫瘤、牙根齲齒等。
參考文獻:
1。 林俐妏 人工植牙的牙周考量
2。 陳佳炎 2009 人工植牙面面觀
3。張浩陞 2005 認識人工植牙
資料來源:長春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178&News_Class_ID=&Page=1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 印象牙醫位於台北市中山區行天宮斜對面,提供植牙、人工植牙、假牙植牙、牙齒矯正、牙齒美白、牙周病治療等服務,不論是植牙費用、植牙價格詢問,皆貼心為您服務,為優質的台北植牙、台北人工植牙、台北市植牙、台北市人工植牙診所之一。
2014年6月29日 星期日
牙菌斑的危險性
口腔清潔工作沒做好,就會形成牙菌斑,而牙菌斑是細菌的安樂窩,不但會導致蛀牙、牙齦炎,若患 牙周病 ,得到心肌梗塞、中風等疾病的機率比較高。
我們用嘴巴品嚐美食,與人溝通並表達喜怒哀樂,嘴巴妙用無窮且不可或缺!但很多人可能從未留心,每天三餐外加點心、飲料以及進進出出的空氣,正好為 口腔內的細菌提供充足的養分,且在這溫暖潮濕的環境中,更是有利於細菌的滋生。而如果輕忽口腔清潔,讓口中細菌叢生,將形成怎樣可怕的景象呢?
牙菌斑如何形成?
根據科學家研究發現,人體口腔中的常見細菌約有500~700種,雖然之中有些可以與人體和平共處,但也有某些菌種一旦坐大,便會侵害牙齒及牙周組織的健康,而這些菌種的安樂窩就是惡名昭彰的「牙菌斑」。
想像一下,將器皿靜置在污水中一段時間,器皿表面會形成一層黏黏的薄膜同樣地,在清潔狀況不佳的口腔中,細菌以食物殘渣、剝落的口腔細胞及唾液中的糖蛋白為養分,黏附在牙齒表面與縫隙內茁壯成淡黃色薄膜狀的菌落,也就形成了所謂的牙菌斑。
口腔中不同部位的牙菌斑各有其不同的菌落,牙釉質齲齒處的牙菌斑以變形鏈球菌為大宗牙本質齲齒處除了變形鏈球菌外,也常見乳酸桿菌而牙根齲齒處的牙菌斑則多為放射菌種牙齦溝處的牙菌斑菌種更多,常見有細梭形桿菌、革蘭氏陰性菌、螺旋桿菌、放射菌等。
牙菌斑堆積的病變
牙菌斑在牙齒表面、齒縫間堆疊壯大,細菌分泌的毒素還會引發牙齦組織內一連串的免疫反應,造成牙齦、牙周、牙體的病變,甚至引起口腔黏膜及身體其他器官的病變。
1.牙結石
長期沒有被清除的牙菌斑會和唾液內的鈣及其他物質結合,一邊堆積一邊從內側開始變硬,不久之後,就整個變成像石頭般粗糙的牙結石,且成形後,就無法再用牙刷來去除。牙齦底下沈積的牙結石容易造成更多牙菌斑堆積,是造成牙周病惡化的主因,同時也會引發難聞的口臭。
2.牙齦炎
牙根、牙縫容易卡住食物殘渣,往往是牙菌斑群聚壯大的部位。當牙菌斑的勢力變得龐大,便會侵襲鄰近的牙齦組織,造成牙齦紅腫、肥厚,但痛感並不明顯,所以 患者在初期多不自覺,有些患者是刷牙時發現牙齦出血,求診牙科後才知道自己患有牙齦炎。此時期若能及早治療,並徹底改善口腔衛生,牙齦炎是有機會痊癒的。
3.牙周病
牙周病是牙齒週圍組織(包含牙齦齒軟組織以及齒槽骨與牙周韌帶)的病變,它會造成牙齦萎縮、腫脹、長膿?、流血,齒縫變大,牙齒搖搖欲墜且咬東西時酸軟無力等。而除了牙齒地基動搖引發的掉
牙危機外,另一項令患者困擾的是,牙周病的患者常有牙齦和牙齒間剝離形成囊袋,每每進食後食物殘渣容易掉入囊袋,在其中發酵並助長細菌滋生,而使患者發出 濃厚的口臭,有時甚至引發囊袋膿腫、發炎等情形。根據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的調查顯示,台灣9成以上的成年人患有或輕或重的牙周病。
4.蛀牙
牙菌斑內的細菌與黏附在牙齒上的醣類食物作用,產生大量有機酸,破壞牙齒表面的琺瑯質,造成牙齒脫鈣,引發齲齒空洞。小朋友的蛀牙常發生在牙齒咀嚼面,原 因在於未能好好刷除掉齒溝上的牙菌斑。牙縫兩側也是一般人容易發生蛀牙的部位,因為刷牙常刷不到這些部位,必須輔助使用牙線或牙間刷才能確實清除。至於牙 根蛀牙則多發生在有牙周病的中老年人身上,特別是牙齦萎縮導致牙根外露的部位,若有牙菌斑攀附滋生,再加上唾液變少,往往便會迅速出現齲洞。
5.其他疾病
口腔健康不佳,也會影響全身健康。近年來陸續有醫學研究顯示,牙周病患者發生心肌梗塞與中風的機率是一般人的3倍孕婦若有嚴重牙周病,發生早產或新生兒體 重過輕的機率是一般正常孕婦的7~10倍口腔衛生狀況不佳或有牙周病的臥床老人,較易罹患吸入性肺炎等。雖然其間的作用機轉還不甚明朗,但相關性的證實已 提醒著我們,要遠離這些危險,千萬不可忽視口腔的衛生與健康。
參考文獻:
1. 林顯書 2005 老年人牙齒第二春 人工 植牙 的應用
2. 林輔誼 2011 植牙臨床案例解析演講筆記
3. 廖榮彥 2008 Bicon 植牙系統簡介
資料來源:長春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177&News_Class_ID=&Page=1
我們用嘴巴品嚐美食,與人溝通並表達喜怒哀樂,嘴巴妙用無窮且不可或缺!但很多人可能從未留心,每天三餐外加點心、飲料以及進進出出的空氣,正好為 口腔內的細菌提供充足的養分,且在這溫暖潮濕的環境中,更是有利於細菌的滋生。而如果輕忽口腔清潔,讓口中細菌叢生,將形成怎樣可怕的景象呢?
牙菌斑如何形成?
根據科學家研究發現,人體口腔中的常見細菌約有500~700種,雖然之中有些可以與人體和平共處,但也有某些菌種一旦坐大,便會侵害牙齒及牙周組織的健康,而這些菌種的安樂窩就是惡名昭彰的「牙菌斑」。
想像一下,將器皿靜置在污水中一段時間,器皿表面會形成一層黏黏的薄膜同樣地,在清潔狀況不佳的口腔中,細菌以食物殘渣、剝落的口腔細胞及唾液中的糖蛋白為養分,黏附在牙齒表面與縫隙內茁壯成淡黃色薄膜狀的菌落,也就形成了所謂的牙菌斑。
口腔中不同部位的牙菌斑各有其不同的菌落,牙釉質齲齒處的牙菌斑以變形鏈球菌為大宗牙本質齲齒處除了變形鏈球菌外,也常見乳酸桿菌而牙根齲齒處的牙菌斑則多為放射菌種牙齦溝處的牙菌斑菌種更多,常見有細梭形桿菌、革蘭氏陰性菌、螺旋桿菌、放射菌等。
牙菌斑堆積的病變
牙菌斑在牙齒表面、齒縫間堆疊壯大,細菌分泌的毒素還會引發牙齦組織內一連串的免疫反應,造成牙齦、牙周、牙體的病變,甚至引起口腔黏膜及身體其他器官的病變。
1.牙結石
長期沒有被清除的牙菌斑會和唾液內的鈣及其他物質結合,一邊堆積一邊從內側開始變硬,不久之後,就整個變成像石頭般粗糙的牙結石,且成形後,就無法再用牙刷來去除。牙齦底下沈積的牙結石容易造成更多牙菌斑堆積,是造成牙周病惡化的主因,同時也會引發難聞的口臭。
2.牙齦炎
牙根、牙縫容易卡住食物殘渣,往往是牙菌斑群聚壯大的部位。當牙菌斑的勢力變得龐大,便會侵襲鄰近的牙齦組織,造成牙齦紅腫、肥厚,但痛感並不明顯,所以 患者在初期多不自覺,有些患者是刷牙時發現牙齦出血,求診牙科後才知道自己患有牙齦炎。此時期若能及早治療,並徹底改善口腔衛生,牙齦炎是有機會痊癒的。
3.牙周病
牙周病是牙齒週圍組織(包含牙齦齒軟組織以及齒槽骨與牙周韌帶)的病變,它會造成牙齦萎縮、腫脹、長膿?、流血,齒縫變大,牙齒搖搖欲墜且咬東西時酸軟無力等。而除了牙齒地基動搖引發的掉
牙危機外,另一項令患者困擾的是,牙周病的患者常有牙齦和牙齒間剝離形成囊袋,每每進食後食物殘渣容易掉入囊袋,在其中發酵並助長細菌滋生,而使患者發出 濃厚的口臭,有時甚至引發囊袋膿腫、發炎等情形。根據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的調查顯示,台灣9成以上的成年人患有或輕或重的牙周病。
4.蛀牙
牙菌斑內的細菌與黏附在牙齒上的醣類食物作用,產生大量有機酸,破壞牙齒表面的琺瑯質,造成牙齒脫鈣,引發齲齒空洞。小朋友的蛀牙常發生在牙齒咀嚼面,原 因在於未能好好刷除掉齒溝上的牙菌斑。牙縫兩側也是一般人容易發生蛀牙的部位,因為刷牙常刷不到這些部位,必須輔助使用牙線或牙間刷才能確實清除。至於牙 根蛀牙則多發生在有牙周病的中老年人身上,特別是牙齦萎縮導致牙根外露的部位,若有牙菌斑攀附滋生,再加上唾液變少,往往便會迅速出現齲洞。
5.其他疾病
口腔健康不佳,也會影響全身健康。近年來陸續有醫學研究顯示,牙周病患者發生心肌梗塞與中風的機率是一般人的3倍孕婦若有嚴重牙周病,發生早產或新生兒體 重過輕的機率是一般正常孕婦的7~10倍口腔衛生狀況不佳或有牙周病的臥床老人,較易罹患吸入性肺炎等。雖然其間的作用機轉還不甚明朗,但相關性的證實已 提醒著我們,要遠離這些危險,千萬不可忽視口腔的衛生與健康。
參考文獻:
1. 林顯書 2005 老年人牙齒第二春 人工 植牙 的應用
2. 林輔誼 2011 植牙臨床案例解析演講筆記
3. 廖榮彥 2008 Bicon 植牙系統簡介
資料來源:長春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177&News_Class_ID=&Page=1
2014年6月22日 星期日
分享人工植牙兩大步驟
種植牙的治療過程主要分為兩個大的步驟:
第一步:醫生會詳細諮詢患者的病史,健康狀況,並做全身和口腔的必要檢查,如拍口腔全景X片、測血壓、查血常規等等,以了解缺失區的骨質和骨量,以確定是否適合手術,再製訂相關的方案。
方案既定,即在專門的無菌室,在局麻下,用特製專用種植機在牙槽骨上製備孔洞,然後將人工材料製作的種植體植入上頜或下頜缺牙部位的牙槽骨內,再將牙骨床內嚴密縫合。
7-10天拆線後,原先戴著的假牙經醫生調整後仍可繼續佩戴,所以不影響外觀與生活。
接下來就是進入骨癒合期,等待第二次手術。
種植體植入後,上頜一般6個月,下頜一般3個月的骨癒合期,若植入時進行了植骨等手術,骨癒合期則相應延長。
第二步:4-6個月後,再在局麻下用特製的手術器械在植入種植體相對應的牙齦上旋切一個小口,暴露種植體上端后,安裝癒合基台(即使植入頜骨的種植體穿出牙齦),傷口不用縫合,軟組織會在三週內成形。
當軟組織袖口成形後,醫生會用一永久性基台替換下癒合基台。
7-10天后即可修復取模,製作種植橋架與義齒。
這個過程一般10天左右,試戴成功後即可使用您的種植牙了。
參考文獻:
1. 張浩陞 2005 認識 人工植牙
2. 鄭偉立 2005 牙科新知~談人工植牙
3. 陳佳炎 2009 人工植牙面面觀
資料來源:健康醫事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176&News_Class_ID=&Page=1
第一步:醫生會詳細諮詢患者的病史,健康狀況,並做全身和口腔的必要檢查,如拍口腔全景X片、測血壓、查血常規等等,以了解缺失區的骨質和骨量,以確定是否適合手術,再製訂相關的方案。
方案既定,即在專門的無菌室,在局麻下,用特製專用種植機在牙槽骨上製備孔洞,然後將人工材料製作的種植體植入上頜或下頜缺牙部位的牙槽骨內,再將牙骨床內嚴密縫合。
7-10天拆線後,原先戴著的假牙經醫生調整後仍可繼續佩戴,所以不影響外觀與生活。
接下來就是進入骨癒合期,等待第二次手術。
種植體植入後,上頜一般6個月,下頜一般3個月的骨癒合期,若植入時進行了植骨等手術,骨癒合期則相應延長。
第二步:4-6個月後,再在局麻下用特製的手術器械在植入種植體相對應的牙齦上旋切一個小口,暴露種植體上端后,安裝癒合基台(即使植入頜骨的種植體穿出牙齦),傷口不用縫合,軟組織會在三週內成形。
當軟組織袖口成形後,醫生會用一永久性基台替換下癒合基台。
7-10天后即可修復取模,製作種植橋架與義齒。
這個過程一般10天左右,試戴成功後即可使用您的種植牙了。
參考文獻:
1. 張浩陞 2005 認識 人工植牙
2. 鄭偉立 2005 牙科新知~談人工植牙
3. 陳佳炎 2009 人工植牙面面觀
資料來源:健康醫事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176&News_Class_ID=&Page=1
植牙7大注意事項
植牙 市場日漸擴大,民眾面對五花八門的宣傳話術,花了大把鈔票,對植牙卻一無所知,判斷不明往往被騙。患者必需瞭解成功植牙七部曲,從牙周檢查治療 牙周病 )、進行骨質評估(補骨技術)、照全口電腦斷層、製作手術範本、現場監看系統安全無誤、骨整合檢測安全有保障、咬合不順植牙必敗,以及牙周維護長長久久,這植牙七部曲缺一不可,成功植牙需要詳細的療程與諮詢,才能確保治療順利。
1、植牙前需做牙周檢查(治療牙周病)
植牙時,輕微的牙周病僅侵犯牙齦,若不及早治療則會蔓延至深部而破壞周膜、齒槽骨與骨質。有牙周病的人在植牙前一定要先將牙周病治療好,否則牙周病的細菌很可能會沿著植體侵襲牙床骨,以致骨質流失,植體周圍的地基不見了,植牙便會失敗。
2、植牙前進行骨質評估(補骨技術)
植牙前應該進行骨質評估,通常缺牙愈久,缺骨情形就會愈嚴重,一旦齒槽骨寬度不夠,那麼在植牙前,最好先做引導骨再生長,或是骨重塑生長,骨再生, 讓牙床骨的條件足夠植牙。一般來說,是以人工合成骨粉,或去除病原的動物異種骨來做補骨的動作;必要時植牙甚至必須透過全身麻醉,自患者的下巴或智齒後方 齒槽骨進行自體取骨移植。
3、植牙前要做照全口電腦斷層
植牙前置作業還有一項不可或缺的是,照全口電腦斷層評估骨質立體位置,可幫助牙醫師精準在植牙時瞭解病患口腔的狀況,使植牙不用再如同“盲人摸象”一般,並能減低病患對植牙手術的恐懼。
4、植牙前製作手術範本
植牙時醫師將手術定位範本製作精良,可使牙床骨的植體位置趨吉避凶地往較佳的方向定位,在植牙時減少手術中突如其來的變數。
5、植牙時要現場監看系統安全無誤
植牙手術最怕有意外!專家表示,植牙可能的意外是在上顎怕鼻竇打穿、在下顎怕打到下顎神經,所以精良的監看系統是必須的,植牙臨場監看系統讓醫師邊植邊看,可更精準的將植體植到應到位的地方,不怕植太深,產生意外;植太淺,植體不穩固容易失敗。
6、植牙後骨整合檢測安全有保障,咬合不順植牙必敗
植牙植體種好了,醫師會依其經驗判定骨質是否足以可裝 假牙 ,現在有骨整合檢測的新式儀器,可以判定骨質生長密度與速度,可做更科學、精確與快速的判斷。咬合不順,植牙必敗。植牙手術因為需依骨頭現狀,而調整植入 位置,所以在口腔中的植體是依循骨頭多寡,以及疏密度而有傾斜不正的狀況,此時假牙的咬合設計就非常重要,否則植牙就算成功,在2至3年內也會因咬合不正 而宣告失敗,所以選擇有全口重建經驗的醫師就非常重要。
7、植牙後牙周維護長長久久
植牙後首重牙齒清潔保養,因植牙仍像真牙一般,會遭受牙周病侵襲。若發生軟組織或硬組織問題時,無法及時做適當處理,可能會造成有病的植體,甚至成為失敗的植體。因此植體牙周的部份,也需運用雷射去做術後保養,就能迅速、有效的清除植體上的污染物。
植牙失敗常見原因是骨整合失敗及細菌感染,前者起因於人工牙根與周遭骨頭不能密合,後者即與口腔衛生有關。因此,遵照以上植牙致勝七部曲,就能擁有第三套好牙。
參考文獻:
1. 張浩陞 2005 認識人工植牙
2. 鄭偉立 2005 牙科新知~談人工植牙
3. 陳佳炎 2009 人工植牙面面觀
資料來源:健康醫事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175&News_Class_ID=&Page=1
1、植牙前需做牙周檢查(治療牙周病)
植牙時,輕微的牙周病僅侵犯牙齦,若不及早治療則會蔓延至深部而破壞周膜、齒槽骨與骨質。有牙周病的人在植牙前一定要先將牙周病治療好,否則牙周病的細菌很可能會沿著植體侵襲牙床骨,以致骨質流失,植體周圍的地基不見了,植牙便會失敗。
2、植牙前進行骨質評估(補骨技術)
植牙前應該進行骨質評估,通常缺牙愈久,缺骨情形就會愈嚴重,一旦齒槽骨寬度不夠,那麼在植牙前,最好先做引導骨再生長,或是骨重塑生長,骨再生, 讓牙床骨的條件足夠植牙。一般來說,是以人工合成骨粉,或去除病原的動物異種骨來做補骨的動作;必要時植牙甚至必須透過全身麻醉,自患者的下巴或智齒後方 齒槽骨進行自體取骨移植。
3、植牙前要做照全口電腦斷層
植牙前置作業還有一項不可或缺的是,照全口電腦斷層評估骨質立體位置,可幫助牙醫師精準在植牙時瞭解病患口腔的狀況,使植牙不用再如同“盲人摸象”一般,並能減低病患對植牙手術的恐懼。
4、植牙前製作手術範本
植牙時醫師將手術定位範本製作精良,可使牙床骨的植體位置趨吉避凶地往較佳的方向定位,在植牙時減少手術中突如其來的變數。
5、植牙時要現場監看系統安全無誤
植牙手術最怕有意外!專家表示,植牙可能的意外是在上顎怕鼻竇打穿、在下顎怕打到下顎神經,所以精良的監看系統是必須的,植牙臨場監看系統讓醫師邊植邊看,可更精準的將植體植到應到位的地方,不怕植太深,產生意外;植太淺,植體不穩固容易失敗。
6、植牙後骨整合檢測安全有保障,咬合不順植牙必敗
植牙植體種好了,醫師會依其經驗判定骨質是否足以可裝 假牙 ,現在有骨整合檢測的新式儀器,可以判定骨質生長密度與速度,可做更科學、精確與快速的判斷。咬合不順,植牙必敗。植牙手術因為需依骨頭現狀,而調整植入 位置,所以在口腔中的植體是依循骨頭多寡,以及疏密度而有傾斜不正的狀況,此時假牙的咬合設計就非常重要,否則植牙就算成功,在2至3年內也會因咬合不正 而宣告失敗,所以選擇有全口重建經驗的醫師就非常重要。
7、植牙後牙周維護長長久久
植牙後首重牙齒清潔保養,因植牙仍像真牙一般,會遭受牙周病侵襲。若發生軟組織或硬組織問題時,無法及時做適當處理,可能會造成有病的植體,甚至成為失敗的植體。因此植體牙周的部份,也需運用雷射去做術後保養,就能迅速、有效的清除植體上的污染物。
植牙失敗常見原因是骨整合失敗及細菌感染,前者起因於人工牙根與周遭骨頭不能密合,後者即與口腔衛生有關。因此,遵照以上植牙致勝七部曲,就能擁有第三套好牙。
參考文獻:
1. 張浩陞 2005 認識人工植牙
2. 鄭偉立 2005 牙科新知~談人工植牙
3. 陳佳炎 2009 人工植牙面面觀
資料來源:健康醫事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175&News_Class_ID=&Page=1
2014年6月15日 星期日
分享正確的刷牙方式
刷牙能清除牙齒表面的牙菌膜,我們該在每天早上起床及晚上睡前刷牙,徹底清除牙菌膜以預防牙周病。
牙刷斜放在牙齦邊緣
由於牙菌膜容易積聚在牙齦(牙肉)邊緣的齦溝內,因此刷牙時要把牙刷斜放在這位置。
必須有次序地刷牙
1. 先刷下排牙齒的外側面,把牙刷斜放在牙齦邊緣,以兩至三顆牙齒為一組,用適中力度來回移動牙刷。
2. 然後刷牙齒的內側面,重複以上動作。
3. 刷門牙內側面的時候,要把牙刷直立放置,用適中力度從牙齦刷向牙冠。
4. 接著刷咀嚼面,把牙刷放在咀嚼面上前後移動。
5. 最後,重複以上動作,清潔上排牙齒的外側面、內側面和咀嚼面。
注意事項
除了要掌握刷牙技巧外,也要選用合適的 牙刷 和 牙膏 。
刷牙只能清潔牙齒表面的牙菌膜,要清除牙齒鄰面的牙菌膜就要使用 牙線 或 牙線叉 。
只要方法正確,做得夠徹底,先刷牙或先用牙線都能有效清潔牙齒。
刷牙時常遇到的疑難及它的解決方法項
刷毛難以觸及某些牙面:
有些刷毛難以觸及的牙面,例如下排牙齒近舌頭的內側面及參差不齊的牙齒,是較難清潔的。解決方法是用刷頭細小的牙刷或 單頭牙刷 清潔有關部位。
刷牙時想嘔吐:
有些人刷牙時刷到某些部位會想嘔吐,要改善這情況,可選用刷頭細小的牙刷刷牙。
刷牙時牙齦出血及疼痛:
由於牙菌膜積聚引致牙齦發炎,刷牙時就會有牙齦出血及疼痛的情況。可選用軟毛牙刷清除積聚在該位置的牙菌膜,發炎的現象就會逐漸消失,牙齦亦會回復健康。
參考文獻:
1. 張浩陞 2005 認識 人工植牙
2. 鄭偉立 2005 牙科新知~談人工植牙
3. 陳佳炎 2009 人工植牙面面觀
資料來源:牙齒俱樂部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174&News_Class_ID=&Page=1
牙刷斜放在牙齦邊緣
由於牙菌膜容易積聚在牙齦(牙肉)邊緣的齦溝內,因此刷牙時要把牙刷斜放在這位置。
必須有次序地刷牙
1. 先刷下排牙齒的外側面,把牙刷斜放在牙齦邊緣,以兩至三顆牙齒為一組,用適中力度來回移動牙刷。
2. 然後刷牙齒的內側面,重複以上動作。
3. 刷門牙內側面的時候,要把牙刷直立放置,用適中力度從牙齦刷向牙冠。
4. 接著刷咀嚼面,把牙刷放在咀嚼面上前後移動。
5. 最後,重複以上動作,清潔上排牙齒的外側面、內側面和咀嚼面。
注意事項
除了要掌握刷牙技巧外,也要選用合適的 牙刷 和 牙膏 。
刷牙只能清潔牙齒表面的牙菌膜,要清除牙齒鄰面的牙菌膜就要使用 牙線 或 牙線叉 。
只要方法正確,做得夠徹底,先刷牙或先用牙線都能有效清潔牙齒。
刷牙時常遇到的疑難及它的解決方法項
刷毛難以觸及某些牙面:
有些刷毛難以觸及的牙面,例如下排牙齒近舌頭的內側面及參差不齊的牙齒,是較難清潔的。解決方法是用刷頭細小的牙刷或 單頭牙刷 清潔有關部位。
刷牙時想嘔吐:
有些人刷牙時刷到某些部位會想嘔吐,要改善這情況,可選用刷頭細小的牙刷刷牙。
刷牙時牙齦出血及疼痛:
由於牙菌膜積聚引致牙齦發炎,刷牙時就會有牙齦出血及疼痛的情況。可選用軟毛牙刷清除積聚在該位置的牙菌膜,發炎的現象就會逐漸消失,牙齦亦會回復健康。
參考文獻:
1. 張浩陞 2005 認識 人工植牙
2. 鄭偉立 2005 牙科新知~談人工植牙
3. 陳佳炎 2009 人工植牙面面觀
資料來源:牙齒俱樂部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174&News_Class_ID=&Page=1
了解牙周病的嚴重性
牙周病 是由黏附在牙齒表面的牙菌膜所引起的。如果口腔衛生欠佳,牙菌膜就會長期積聚在牙齦邊緣。牙菌膜裏的細菌會分泌毒素,刺激牙齒周圍的組織,例如牙齦、牙周膜和牙槽骨等,引致牙周病。
如果牙菌膜積聚,牙齦邊緣會出現發炎徵狀,造成輕微牙周病(即牙齦炎)。若身體抵抗力下降,身體組織癒合能力欠佳,牙周組織包括牙齦、牙周膜和牙槽骨等就會遭受破壞,情況就會惡化,形成嚴重牙周病(即牙周炎)。
牙齦炎〈輕微牙周病〉
如果牙齒沒給徹底清潔,牙齦邊緣及牙齒鄰面就長期積聚牙菌膜。牙菌膜內的細菌會分泌毒素刺激牙齦,引致牙齦發炎。牙菌膜亦會被唾液(口水)鈣化,形成牙石。由於牙石的表面十分粗糙,因此導致更多牙菌膜積聚,使牙齦持續發炎,甚至有機會惡化成嚴重的牙周病。
牙周炎〈嚴重牙周病〉
如果仍然沒做好口腔護理,發炎的情況會持續,導致原本緊附於牙根表面的牙齦與牙根分離,形成一個空間,稱為「牙周袋」。這空間更易讓食物殘渣、牙菌膜和牙 石堆積,使牙周組織持續受破壞,引致牙周炎。牙齦邊緣可能有膿液滲出,甚至長出牙瘡,牙齦和牙槽骨亦會慢慢萎縮,以致部分牙根外露,增加患牙根蛀壞的機 會。
如果牙周炎繼續惡化,牙周組織包括牙齦和牙槽骨會受到嚴重的破壞,以致牙槽骨萎縮,牙齒因而失去支撐,變得鬆動和出現移位,最後甚至脫落。
參考文獻:
1。 陳敏傑 潘惠玲 陳朝寶 朱毓仁 為人工 植牙 打造一個良好的地基
2。 張維仁 人工植牙里程碑 轉換型基台人工植牙
3。 廖榮彥 2008 Bicon 植牙系統簡介
資料來源:牙齒俱樂部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173&News_Class_ID=&Page=1
如果牙菌膜積聚,牙齦邊緣會出現發炎徵狀,造成輕微牙周病(即牙齦炎)。若身體抵抗力下降,身體組織癒合能力欠佳,牙周組織包括牙齦、牙周膜和牙槽骨等就會遭受破壞,情況就會惡化,形成嚴重牙周病(即牙周炎)。
牙齦炎〈輕微牙周病〉
如果牙齒沒給徹底清潔,牙齦邊緣及牙齒鄰面就長期積聚牙菌膜。牙菌膜內的細菌會分泌毒素刺激牙齦,引致牙齦發炎。牙菌膜亦會被唾液(口水)鈣化,形成牙石。由於牙石的表面十分粗糙,因此導致更多牙菌膜積聚,使牙齦持續發炎,甚至有機會惡化成嚴重的牙周病。
牙周炎〈嚴重牙周病〉
如果仍然沒做好口腔護理,發炎的情況會持續,導致原本緊附於牙根表面的牙齦與牙根分離,形成一個空間,稱為「牙周袋」。這空間更易讓食物殘渣、牙菌膜和牙 石堆積,使牙周組織持續受破壞,引致牙周炎。牙齦邊緣可能有膿液滲出,甚至長出牙瘡,牙齦和牙槽骨亦會慢慢萎縮,以致部分牙根外露,增加患牙根蛀壞的機 會。
如果牙周炎繼續惡化,牙周組織包括牙齦和牙槽骨會受到嚴重的破壞,以致牙槽骨萎縮,牙齒因而失去支撐,變得鬆動和出現移位,最後甚至脫落。
參考文獻:
1。 陳敏傑 潘惠玲 陳朝寶 朱毓仁 為人工 植牙 打造一個良好的地基
2。 張維仁 人工植牙里程碑 轉換型基台人工植牙
3。 廖榮彥 2008 Bicon 植牙系統簡介
資料來源:牙齒俱樂部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173&News_Class_ID=&Page=1
2014年6月8日 星期日
植牙手術後的知識分享
Q1.植牙後來拆線前的等待期如何處理與照顧?
一般來說植牙後至拆線的等待期約7-10天,但建議可等到2周(14天),讓 軟組織(牙肉)癒合的更健全點再拆線,這段期間可以使用未含酒精成份的 漱口水清潔傷口;其它鄰牙部分可以正常的使用牙刷、牙膏清潔即可。
Q2.為何我植牙會失敗?
一般來說植入人工牙根骨整合3-6個月接出支台齒(支柱)製作假牙後,即 完成植牙程序,若於這段期間失敗大都為患者本身骨條件問題或初期感染 而導致失敗,但若是因咬合受力一陣子或數年後植體鬆動而導致失敗大都 為後期因口腔清潔問題而產生感染或周圍炎甚至有可能是因為假牙受力 太大而產生骨頭吸收而失敗,但最主要原因還是要由執刀醫師由口內狀 況與X光片評估來回答比較客觀。
Q3.人工牙根因咬合受力太大要怎麼辦?
一般來說會將斷裂之人工牙根取出等待骨頭狀況良好再植入一支新的人
工牙根重新製作假牙,但若不想取出也可考慮讓它沉睡在骨頭內,但此缺牙處則必須以其它方式製作假牙膺復。
Q4.為何會造成咬合受力太大,我要注意什麼?
可由2個方向來思考,一為醫師端,其假牙製作會依照患者之咬力分析來製作假牙,但有可能因假牙設計問題產生受力過大而導致使人工牙根承載力量太強而 失敗;另一個思考的方向為患者端,倘若患者本身有異常骨疣(就是於口腔內多出骨突的狀況)或異常牙齒磨耗(磨牙);或是人稱"國字臉"(其兩頰肌肉較發 達,相對的咀嚼力量較大),這些都比較容易造成咬合力量過大,但醫師會依照個人狀況,來調整咬合力量大小來製作假牙。
Q5.我做完植牙接上假牙後為何對咬牙會疼痛?
其因素很多,有可能是對咬牙因蛀牙、感染或牙齒斷裂,更或者是牙周病,但亦有可能因 人工植牙 的假牙咬合調整問題,所以因立即回診請醫師再做適當的評估與治療。
Q6.植牙後我應如何保養它?
患者花了大把鈔票植牙無非是想達到長期的使用功能,除了應有正確的咀嚼習慣,還需保持健康的植牙周圍牙齦組織,並把它當作是自然牙一樣照顧它,且配合有效的植牙清潔工具與方法來維護它。最重要的是每3-6個月定期回診檢查。
Q7.醫師說我的支台螺絲斷了怎麼辦?
一般醫師們的處置方式有2種。
1. 利用器械把植體周圍已骨整合完成的骨頭修磨掉,使其兩者分離,再把植體夾出;缺點:修磨骨頭時間長,破壞骨頭範圍大。
2. 利用取斷掉螺絲器械,很精細的使其反轉取出斷掉螺絲,雖為最佳之方式,但成功率為70-80%。
註:建議假牙製作醫師使用”支台體與中央螺絲分開的支台體零組件”,如此一來在未來的維護保養與清潔甚為方便,而且也比較不容易有斷裂之疑慮。
參考文獻:
1。 張文輝 美齒與科
2。 吳宛霖 2007 認識植牙
3。 徐振祥 2012 缺牙人的希望 認識「人工植牙」
資料來源:cosm-lion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172&News_Class_ID=&Page=1
一般來說植牙後至拆線的等待期約7-10天,但建議可等到2周(14天),讓 軟組織(牙肉)癒合的更健全點再拆線,這段期間可以使用未含酒精成份的 漱口水清潔傷口;其它鄰牙部分可以正常的使用牙刷、牙膏清潔即可。
Q2.為何我植牙會失敗?
一般來說植入人工牙根骨整合3-6個月接出支台齒(支柱)製作假牙後,即 完成植牙程序,若於這段期間失敗大都為患者本身骨條件問題或初期感染 而導致失敗,但若是因咬合受力一陣子或數年後植體鬆動而導致失敗大都 為後期因口腔清潔問題而產生感染或周圍炎甚至有可能是因為假牙受力 太大而產生骨頭吸收而失敗,但最主要原因還是要由執刀醫師由口內狀 況與X光片評估來回答比較客觀。
Q3.人工牙根因咬合受力太大要怎麼辦?
一般來說會將斷裂之人工牙根取出等待骨頭狀況良好再植入一支新的人
工牙根重新製作假牙,但若不想取出也可考慮讓它沉睡在骨頭內,但此缺牙處則必須以其它方式製作假牙膺復。
Q4.為何會造成咬合受力太大,我要注意什麼?
可由2個方向來思考,一為醫師端,其假牙製作會依照患者之咬力分析來製作假牙,但有可能因假牙設計問題產生受力過大而導致使人工牙根承載力量太強而 失敗;另一個思考的方向為患者端,倘若患者本身有異常骨疣(就是於口腔內多出骨突的狀況)或異常牙齒磨耗(磨牙);或是人稱"國字臉"(其兩頰肌肉較發 達,相對的咀嚼力量較大),這些都比較容易造成咬合力量過大,但醫師會依照個人狀況,來調整咬合力量大小來製作假牙。
Q5.我做完植牙接上假牙後為何對咬牙會疼痛?
其因素很多,有可能是對咬牙因蛀牙、感染或牙齒斷裂,更或者是牙周病,但亦有可能因 人工植牙 的假牙咬合調整問題,所以因立即回診請醫師再做適當的評估與治療。
Q6.植牙後我應如何保養它?
患者花了大把鈔票植牙無非是想達到長期的使用功能,除了應有正確的咀嚼習慣,還需保持健康的植牙周圍牙齦組織,並把它當作是自然牙一樣照顧它,且配合有效的植牙清潔工具與方法來維護它。最重要的是每3-6個月定期回診檢查。
Q7.醫師說我的支台螺絲斷了怎麼辦?
一般醫師們的處置方式有2種。
1. 利用器械把植體周圍已骨整合完成的骨頭修磨掉,使其兩者分離,再把植體夾出;缺點:修磨骨頭時間長,破壞骨頭範圍大。
2. 利用取斷掉螺絲器械,很精細的使其反轉取出斷掉螺絲,雖為最佳之方式,但成功率為70-80%。
註:建議假牙製作醫師使用”支台體與中央螺絲分開的支台體零組件”,如此一來在未來的維護保養與清潔甚為方便,而且也比較不容易有斷裂之疑慮。
參考文獻:
1。 張文輝 美齒與科
2。 吳宛霖 2007 認識植牙
3。 徐振祥 2012 缺牙人的希望 認識「人工植牙」
資料來源:cosm-lion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172&News_Class_ID=&Page=1
植牙手術前的知識分享
Q1.種植人工 植牙 的優缺點?
優點: 不必修磨自然鄰牙。 可保持缺牙區的骨頭寬度與高度。
缺點: 治療費用偏高與治療時間比製作傳統 假牙 長。 手術前執刀醫師會較刻意的去了解患者本身的身、心狀態是否適合植牙,並更進一步照射X光片了解患者植牙區的骨寬、高度的條件狀態。
Q2.人工植牙後可使用多久?
倘若你的自然牙齒照顧的不錯,植牙後就如同自然般的照顧即可,倘若你不在乎自己的牙周維護清潔,植牙後仍有植體 牙周病 的問題,不是問你可使用多久,而是試問你想照顧它多久;依經驗亦有患者使用超過30-40年的案例,亦有3-4年以內就掉出來了,愛護它,把它跟自然牙齒般當寶照顧就對了。
Q3.請問我缺3顆牙齒要植幾顆?
一般來說缺3顆可植3顆人工牙根,亦可植入2顆人工牙根,以牙橋方式接出3顆假牙呈現,但實際狀況仍需依你的執刀醫師做更好的植牙評估。
參考文獻:
1。 賴元隆 許博榕 羅佐良 張夏青 2012 植牙位置導引器於直接植牙手術之研究-座標轉換
2。 廖榮彥 2008 Bicon 植牙系統簡介
3。 林顯書 2005 老年人牙齒第二春 人工植牙的應用
資料來源:cosm-lion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171&News_Class_ID=&Page=1
優點: 不必修磨自然鄰牙。 可保持缺牙區的骨頭寬度與高度。
缺點: 治療費用偏高與治療時間比製作傳統 假牙 長。 手術前執刀醫師會較刻意的去了解患者本身的身、心狀態是否適合植牙,並更進一步照射X光片了解患者植牙區的骨寬、高度的條件狀態。
Q2.人工植牙後可使用多久?
倘若你的自然牙齒照顧的不錯,植牙後就如同自然般的照顧即可,倘若你不在乎自己的牙周維護清潔,植牙後仍有植體 牙周病 的問題,不是問你可使用多久,而是試問你想照顧它多久;依經驗亦有患者使用超過30-40年的案例,亦有3-4年以內就掉出來了,愛護它,把它跟自然牙齒般當寶照顧就對了。
Q3.請問我缺3顆牙齒要植幾顆?
一般來說缺3顆可植3顆人工牙根,亦可植入2顆人工牙根,以牙橋方式接出3顆假牙呈現,但實際狀況仍需依你的執刀醫師做更好的植牙評估。
參考文獻:
1。 賴元隆 許博榕 羅佐良 張夏青 2012 植牙位置導引器於直接植牙手術之研究-座標轉換
2。 廖榮彥 2008 Bicon 植牙系統簡介
3。 林顯書 2005 老年人牙齒第二春 人工植牙的應用
資料來源:cosm-lion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171&News_Class_ID=&Page=1
2014年6月2日 星期一
淺解植牙前的相關知識
Q1.植牙會痛嗎?
植牙患者對於手術這2個字總是以恐懼而無限想像來面對,事實上並沒那 麼恐怖啦,它就如同拔牙般的概念只是一是植入,一是拔除,只要上適 當的麻醉藥後就不會有疼痛感,若有些許痛感則再請你的植牙醫師補上 麻藥即可。
Q2.植牙後要等多久才能接上假牙?
一般來說以正規的時間而論,下顎骨因較硬則以2-3個月為主,上顎骨則 因較軟則需等待5-6個月才能接出假牙受力,但也常因患者條件不足而施 以補骨手術,則等待骨癒合時間必須往後延長;C22植體為特殊的噴砂+酸蝕處理,則能加快骨整合速度降低骨整合時間,是不 錯的選擇產品,但不妨多比較找出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品牌。
Q3.植牙的步驟是如何?
不外乎是切、翻、縫,麻醉後一開始為切開牙肉,再加以將牙齦(肉)翻開, 露出齒槽骨,選擇骨鑽由小至大加以鑽孔擴大後置入適當型號的人工 牙根,並縫合。如需加以附加手術步驟,如補骨術、上顎提升術則會增 加些許手術步驟與時間。C22植體為自攻螺紋設計,將可以縮短手 術步驟與時間,降低患者張口時間性長的不舒服感受。
Q4.植牙3-6個月後接出的步驟?
一般來說植牙時醫師有可能採用2種方式,一為露頭式癒合方式(Transmucosa healing)、一為埋入式癒合方式(Submergence healing),不管如何骨癒合 時間一到皆會接出一支柱(支台體)並於支柱上製作一假牙配載即完成植牙工作,患者對於時間性的快慢定義皆不相同,平心而論不管手術時間或骨癒合時間都需以 執刀醫師評估為主,產品或材料是提供一種方法解決,一切都要以患者條件優劣為基準,長期穩定的功能性與美觀性才是花大錢後最需要考慮的因素。
Q5.植牙是全身麻醉還是局部麻醉?
一般來說有99%以上的患者,植牙都只在診所診間或醫院施以局部麻醉即可完成植牙。
Q6.骨條件不好是否可以植牙?
若骨條件不好的患者,執刀醫師會先在植牙區內施以補骨手術以重建骨脊的高度或寬度再施以植牙手術,但骨條件好或不好是否可植牙,其問題亦攸關執刀醫師技術與植體材料和補骨材的好壞,建議可與你的執刀醫師多討論。
Q7.植牙手術前醫師都如何評估?
首先醫師會先瞭解你的健康狀況: 患者是否有影響術中與術後傷口癒合的疾病。 口腔內是否有未接受治療的發炎現象與組織。 藉由X光片如評估你是否有足夠的骨寬度或深度植牙,如全口X光或電腦斷層分析。 取出你的下、上對咬牙模型做咬合分析。
Q8.想植牙,但鄰牙有牙周病可否植牙?
台灣國民成人牙周病問題達九成之高,若要在鄰牙有牙周病的區域植牙,失敗風險一定偏高,因為有可能鄰牙牙周病細菌群會造成植體周圍炎,導致失敗,所 以建議先治療好口腔內的牙周病再予以植入人工牙根,然而常有牙周病問題而不加以改善之患者,建議仍不適接受植牙的治療,畢竟花大錢若無法照顧好 人工植牙 仍舊無法如患者期待一樣。
Q9.為何植牙總是那麼貴?
植牙並非謹只看見材料費多寡,畢竟每套系統價格都相差不遠,植牙的手 術費用、材料成本及執刀醫師日後對植牙的照顧與維護才是整個價值性的 附加成本,執刀醫師在植入後的長期追蹤維護必定會收取較高之費用。
Q10.台灣目前銷售的植牙品牌如何辨別?
一般來說,市面上植牙系統皆大同小異只要選擇主流設計,基本上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存在,消費者若要以植牙的品牌來選擇使用與否,在此可建議以現行的基本主流為參考點有二:
1. 植牙體本身的表面處理: 一般來說現行的主流為噴砂+酸蝕表面處理,而非20幾年前的單純噴砂表處技術,其噴砂+酸蝕表面處理最大優點為處理後可增加植牙體與骨頭的表面接觸面積。
2. 植牙體的產地國別: 有些消費者很在乎它使用植牙體的出產國家,目前台灣進口的植牙系統可分為4大類:
一為歐美系統一線品牌,二為歐美系統二線品牌,三為韓國品牌,四為台灣自有品牌. 台灣每年約有20萬顆植牙體的使用數量,卻因價格關係有將近1/3韓貨充斥著台灣植牙市場,相信也有很多消費者是信任醫師的技術不知其所使用的是韓國植牙品牌。
目前台灣既然已有國產的自有品牌植牙系統,何需花相同的費用選擇其它國家二線的品牌呢?!就如同手機市場定位般,美國I Phone/台灣HTC/韓國三星,大部份選擇I Phone的主因是因為品牌,但同為智慧型手機的消費群中更多是選擇台灣宏達電子品牌的而非韓國的三星,台灣產品的競爭能力絕對是超過韓國,敬請支持國產 自有品牌C22植牙系統。
參考文獻:
1。 林輔誼 2011 植牙臨床案例解析演講筆記
2。 黃敬傑 植牙手術及器械介紹
3。 賴元隆 許博榕 羅佐良 張夏青 2012 植牙位置導引器於直接植牙手術之研究-座標轉換
資料來源:cosm-lion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170&News_Class_ID=&Page=1
植牙患者對於手術這2個字總是以恐懼而無限想像來面對,事實上並沒那 麼恐怖啦,它就如同拔牙般的概念只是一是植入,一是拔除,只要上適 當的麻醉藥後就不會有疼痛感,若有些許痛感則再請你的植牙醫師補上 麻藥即可。
Q2.植牙後要等多久才能接上假牙?
一般來說以正規的時間而論,下顎骨因較硬則以2-3個月為主,上顎骨則 因較軟則需等待5-6個月才能接出假牙受力,但也常因患者條件不足而施 以補骨手術,則等待骨癒合時間必須往後延長;C22植體為特殊的噴砂+酸蝕處理,則能加快骨整合速度降低骨整合時間,是不 錯的選擇產品,但不妨多比較找出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品牌。
Q3.植牙的步驟是如何?
不外乎是切、翻、縫,麻醉後一開始為切開牙肉,再加以將牙齦(肉)翻開, 露出齒槽骨,選擇骨鑽由小至大加以鑽孔擴大後置入適當型號的人工 牙根,並縫合。如需加以附加手術步驟,如補骨術、上顎提升術則會增 加些許手術步驟與時間。C22植體為自攻螺紋設計,將可以縮短手 術步驟與時間,降低患者張口時間性長的不舒服感受。
Q4.植牙3-6個月後接出的步驟?
一般來說植牙時醫師有可能採用2種方式,一為露頭式癒合方式(Transmucosa healing)、一為埋入式癒合方式(Submergence healing),不管如何骨癒合 時間一到皆會接出一支柱(支台體)並於支柱上製作一假牙配載即完成植牙工作,患者對於時間性的快慢定義皆不相同,平心而論不管手術時間或骨癒合時間都需以 執刀醫師評估為主,產品或材料是提供一種方法解決,一切都要以患者條件優劣為基準,長期穩定的功能性與美觀性才是花大錢後最需要考慮的因素。
Q5.植牙是全身麻醉還是局部麻醉?
一般來說有99%以上的患者,植牙都只在診所診間或醫院施以局部麻醉即可完成植牙。
Q6.骨條件不好是否可以植牙?
若骨條件不好的患者,執刀醫師會先在植牙區內施以補骨手術以重建骨脊的高度或寬度再施以植牙手術,但骨條件好或不好是否可植牙,其問題亦攸關執刀醫師技術與植體材料和補骨材的好壞,建議可與你的執刀醫師多討論。
Q7.植牙手術前醫師都如何評估?
首先醫師會先瞭解你的健康狀況: 患者是否有影響術中與術後傷口癒合的疾病。 口腔內是否有未接受治療的發炎現象與組織。 藉由X光片如評估你是否有足夠的骨寬度或深度植牙,如全口X光或電腦斷層分析。 取出你的下、上對咬牙模型做咬合分析。
Q8.想植牙,但鄰牙有牙周病可否植牙?
台灣國民成人牙周病問題達九成之高,若要在鄰牙有牙周病的區域植牙,失敗風險一定偏高,因為有可能鄰牙牙周病細菌群會造成植體周圍炎,導致失敗,所 以建議先治療好口腔內的牙周病再予以植入人工牙根,然而常有牙周病問題而不加以改善之患者,建議仍不適接受植牙的治療,畢竟花大錢若無法照顧好 人工植牙 仍舊無法如患者期待一樣。
Q9.為何植牙總是那麼貴?
植牙並非謹只看見材料費多寡,畢竟每套系統價格都相差不遠,植牙的手 術費用、材料成本及執刀醫師日後對植牙的照顧與維護才是整個價值性的 附加成本,執刀醫師在植入後的長期追蹤維護必定會收取較高之費用。
Q10.台灣目前銷售的植牙品牌如何辨別?
一般來說,市面上植牙系統皆大同小異只要選擇主流設計,基本上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存在,消費者若要以植牙的品牌來選擇使用與否,在此可建議以現行的基本主流為參考點有二:
1. 植牙體本身的表面處理: 一般來說現行的主流為噴砂+酸蝕表面處理,而非20幾年前的單純噴砂表處技術,其噴砂+酸蝕表面處理最大優點為處理後可增加植牙體與骨頭的表面接觸面積。
2. 植牙體的產地國別: 有些消費者很在乎它使用植牙體的出產國家,目前台灣進口的植牙系統可分為4大類:
一為歐美系統一線品牌,二為歐美系統二線品牌,三為韓國品牌,四為台灣自有品牌. 台灣每年約有20萬顆植牙體的使用數量,卻因價格關係有將近1/3韓貨充斥著台灣植牙市場,相信也有很多消費者是信任醫師的技術不知其所使用的是韓國植牙品牌。
目前台灣既然已有國產的自有品牌植牙系統,何需花相同的費用選擇其它國家二線的品牌呢?!就如同手機市場定位般,美國I Phone/台灣HTC/韓國三星,大部份選擇I Phone的主因是因為品牌,但同為智慧型手機的消費群中更多是選擇台灣宏達電子品牌的而非韓國的三星,台灣產品的競爭能力絕對是超過韓國,敬請支持國產 自有品牌C22植牙系統。
參考文獻:
1。 林輔誼 2011 植牙臨床案例解析演講筆記
2。 黃敬傑 植牙手術及器械介紹
3。 賴元隆 許博榕 羅佐良 張夏青 2012 植牙位置導引器於直接植牙手術之研究-座標轉換
資料來源:cosm-lion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170&News_Class_ID=&Page=1
淺解植牙的材料與製作
Q1.鈦棒材有分類嗎?
有的,一般來說牙根使用的鈦棒材為醫療級純鈦並非工業用鈦,其純度皆為99%以上之醫療純鈦,其種類可分5級,1~4級皆為99%純鈦,僅差1%內含碳元素多寡,其碳元素若較多(例如4級鈦),牙根較硬適合自攻牙根 植牙 ,若碳元素較少(例如2級鈦),牙根較軟適用於需攻牙骨頭之手術步驟,手術時間稍長些,而5級鈦大多被利用於當支柱(支台體)的材料。C22為4級鈦材質,為自攻螺紋,可減少手術步驟,縮短手術時間。
Q2.我使用的牙根表面處理是如何製作?
一般來說目前牙根歷史的發展至今,表面處理延革已到一定的優質化,從40年前的機械光滑未做表面處理開始,至表面噴砂粗糙化,再到近十幾年來的噴 砂+酸蝕表面處理演進,都是為了營造出更適合骨細胞的生長孔洞與增加骨頭的表面接觸面積,目前全球主流為噴砂+酸蝕表面處理方式,而單以噴砂的表面處理已 不適用於更快更好的骨整合需求。
Q3.如何達到更快速的骨頭與牙根整合效果?
目前全球前10大植牙系統皆大都採噴砂+酸蝕表面處理技術,就依醫學臨床追蹤來看,都可以快速的使骨頭與人工牙根快速整合。
Q4.醫師說我的骨條件不好需補骨粉,那市面的補骨材有哪些呢?
一般來說補骨材可分四種 自體骨:泛指由患者本身取下的骨頭。 異體骨:指使用其它人類身上取下之骨頭。 異種骨:指使用其它物種取下之骨頭,如牛、馬…等。 合成材料:經由合成材加工製作而成的類骨產品。
Q5.醫師說我補骨後需再加阻隔再生膜並固定骨粉,其種類有哪幾種?
一般阻隔再生膜可分為可吸收性及不可吸收性再生膜,其功能都是為了防止骨粉流失而固定骨粉,以及阻隔纖維軟組織長入骨粉空間造成防礙骨頭生長與形成,至於哪種比較好則需依補骨位置的需求,使用不同類型的再生膜,各有優缺點。
Q6.什麼樣的植體設計比較好嗎?
一般來說可分為3大類: 平面對平面的內外角設計(Flat to Flat design)。
平台轉移內縮的設計(platform switching design)。 一體成形的設計(One pace design)。以上3種系統各有優缺點,但就以文獻上及主流面來說平台轉移內縮設計依長期被追蹤的報告,骨吸收的距離的確少很多。C22植體就是以平台 轉移內縮為設計。
Q7.我所選擇的牙根成品哪一國家比較好?
牙根車床技術我想每一生產國都應有一定的標準化產品,尤其台灣車製能力又是世界前3大實力,所以應該是以植牙體的品管與表面處理優越及加工精密度好壞為考慮的基準點之一,但大品牌不一定能植出好作品,選擇好的植牙醫師才是關鍵。
Q8.聽說牙根表面孔洞大小越小越好,骨愈合越佳?
基本上市面上已有製作出奈米孔洞大小的表面粗糙度,但國外學者指出最適合骨母細胞生長的孔洞約1-1.5um的微米大小,孔洞過於細小不見得會使得植體骨整合更好更快。
參考文獻:
1。 張維仁 人工植牙里程碑 轉換型基台人工植牙
2。 張文輝 美齒與科
3。林顯書 2005 老年人牙齒第二春 人工植牙的應用
資料來源:cosm-lion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169&News_Class_ID=&Page=1
有的,一般來說牙根使用的鈦棒材為醫療級純鈦並非工業用鈦,其純度皆為99%以上之醫療純鈦,其種類可分5級,1~4級皆為99%純鈦,僅差1%內含碳元素多寡,其碳元素若較多(例如4級鈦),牙根較硬適合自攻牙根 植牙 ,若碳元素較少(例如2級鈦),牙根較軟適用於需攻牙骨頭之手術步驟,手術時間稍長些,而5級鈦大多被利用於當支柱(支台體)的材料。C22為4級鈦材質,為自攻螺紋,可減少手術步驟,縮短手術時間。
Q2.我使用的牙根表面處理是如何製作?
一般來說目前牙根歷史的發展至今,表面處理延革已到一定的優質化,從40年前的機械光滑未做表面處理開始,至表面噴砂粗糙化,再到近十幾年來的噴 砂+酸蝕表面處理演進,都是為了營造出更適合骨細胞的生長孔洞與增加骨頭的表面接觸面積,目前全球主流為噴砂+酸蝕表面處理方式,而單以噴砂的表面處理已 不適用於更快更好的骨整合需求。
Q3.如何達到更快速的骨頭與牙根整合效果?
目前全球前10大植牙系統皆大都採噴砂+酸蝕表面處理技術,就依醫學臨床追蹤來看,都可以快速的使骨頭與人工牙根快速整合。
Q4.醫師說我的骨條件不好需補骨粉,那市面的補骨材有哪些呢?
一般來說補骨材可分四種 自體骨:泛指由患者本身取下的骨頭。 異體骨:指使用其它人類身上取下之骨頭。 異種骨:指使用其它物種取下之骨頭,如牛、馬…等。 合成材料:經由合成材加工製作而成的類骨產品。
Q5.醫師說我補骨後需再加阻隔再生膜並固定骨粉,其種類有哪幾種?
一般阻隔再生膜可分為可吸收性及不可吸收性再生膜,其功能都是為了防止骨粉流失而固定骨粉,以及阻隔纖維軟組織長入骨粉空間造成防礙骨頭生長與形成,至於哪種比較好則需依補骨位置的需求,使用不同類型的再生膜,各有優缺點。
Q6.什麼樣的植體設計比較好嗎?
一般來說可分為3大類: 平面對平面的內外角設計(Flat to Flat design)。
平台轉移內縮的設計(platform switching design)。 一體成形的設計(One pace design)。以上3種系統各有優缺點,但就以文獻上及主流面來說平台轉移內縮設計依長期被追蹤的報告,骨吸收的距離的確少很多。C22植體就是以平台 轉移內縮為設計。
Q7.我所選擇的牙根成品哪一國家比較好?
牙根車床技術我想每一生產國都應有一定的標準化產品,尤其台灣車製能力又是世界前3大實力,所以應該是以植牙體的品管與表面處理優越及加工精密度好壞為考慮的基準點之一,但大品牌不一定能植出好作品,選擇好的植牙醫師才是關鍵。
Q8.聽說牙根表面孔洞大小越小越好,骨愈合越佳?
基本上市面上已有製作出奈米孔洞大小的表面粗糙度,但國外學者指出最適合骨母細胞生長的孔洞約1-1.5um的微米大小,孔洞過於細小不見得會使得植體骨整合更好更快。
參考文獻:
1。 張維仁 人工植牙里程碑 轉換型基台人工植牙
2。 張文輝 美齒與科
3。林顯書 2005 老年人牙齒第二春 人工植牙的應用
資料來源:cosm-lion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169&News_Class_ID=&Page=1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