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2日 星期一

淺解植牙的材料與製作

Q1.鈦棒材有分類嗎?
有的,一般來說牙根使用的鈦棒材為醫療級純鈦並非工業用鈦,其純度皆為99%以上之醫療純鈦,其種類可分5級,1~4級皆為99%純鈦,僅差1%內含碳元素多寡,其碳元素若較多(例如4級鈦),牙根較硬適合自攻牙根 植牙 ,若碳元素較少(例如2級鈦),牙根較軟適用於需攻牙骨頭之手術步驟,手術時間稍長些,而5級鈦大多被利用於當支柱(支台體)的材料。C22為4級鈦材質,為自攻螺紋,可減少手術步驟,縮短手術時間。

Q2.我使用的牙根表面處理是如何製作?
一般來說目前牙根歷史的發展至今,表面處理延革已到一定的優質化,從40年前的機械光滑未做表面處理開始,至表面噴砂粗糙化,再到近十幾年來的噴 砂+酸蝕表面處理演進,都是為了營造出更適合骨細胞的生長孔洞與增加骨頭的表面接觸面積,目前全球主流為噴砂+酸蝕表面處理方式,而單以噴砂的表面處理已 不適用於更快更好的骨整合需求。


Q3.如何達到更快速的骨頭與牙根整合效果?
目前全球前10大植牙系統皆大都採噴砂+酸蝕表面處理技術,就依醫學臨床追蹤來看,都可以快速的使骨頭與人工牙根快速整合。

Q4.醫師說我的骨條件不好需補骨粉,那市面的補骨材有哪些呢?
一般來說補骨材可分四種 自體骨:泛指由患者本身取下的骨頭。 異體骨:指使用其它人類身上取下之骨頭。 異種骨:指使用其它物種取下之骨頭,如牛、馬…等。 合成材料:經由合成材加工製作而成的類骨產品。

Q5.醫師說我補骨後需再加阻隔再生膜並固定骨粉,其種類有哪幾種?
一般阻隔再生膜可分為可吸收性及不可吸收性再生膜,其功能都是為了防止骨粉流失而固定骨粉,以及阻隔纖維軟組織長入骨粉空間造成防礙骨頭生長與形成,至於哪種比較好則需依補骨位置的需求,使用不同類型的再生膜,各有優缺點。

Q6.什麼樣的植體設計比較好嗎?
一般來說可分為3大類: 平面對平面的內外角設計(Flat to Flat design)。
平台轉移內縮的設計(platform switching design)。 一體成形的設計(One pace design)。以上3種系統各有優缺點,但就以文獻上及主流面來說平台轉移內縮設計依長期被追蹤的報告,骨吸收的距離的確少很多。C22植體就是以平台 轉移內縮為設計。


Q7.我所選擇的牙根成品哪一國家比較好?
牙根車床技術我想每一生產國都應有一定的標準化產品,尤其台灣車製能力又是世界前3大實力,所以應該是以植牙體的品管與表面處理優越及加工精密度好壞為考慮的基準點之一,但大品牌不一定能植出好作品,選擇好的植牙醫師才是關鍵。

Q8.聽說牙根表面孔洞大小越小越好,骨愈合越佳?
基本上市面上已有製作出奈米孔洞大小的表面粗糙度,但國外學者指出最適合骨母細胞生長的孔洞約1-1.5um的微米大小,孔洞過於細小不見得會使得植體骨整合更好更快。



參考文獻:
1。 張維仁 人工植牙里程碑 轉換型基台人工植牙
2。 張文輝 美齒與科
3。林顯書 2005 老年人牙齒第二春 人工植牙的應用

資料來源:cosm-lion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169&News_Class_ID=&Page=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