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31日 星期日

植牙前先注意牙周病

植牙完成後,新植入的牙齒類似自然牙齒,而且植牙經過計畫擬定,不論是單純的植牙還是植牙搭配傳統假牙,植牙把新牙齒放在口內適當位置時,考慮到生 物力學、口腔條件等,相較於傳統假牙,損壞機率較低,患者也很容易適應習慣,恢復咀嚼、支撐力,但必須把新牙齒當作自己原本的牙齒來看待,並注意清潔。

植入的牙齒雖然不會像自然牙齒一樣蛀壞,但要留心「水土保持」,嚴重的牙周病將造成植牙鬆動,或極少見的植牙斷裂。

植牙壞了可以修復,螺絲鬆了可以再鎖緊、斷了可以換,假牙壞了可以重作,適當的保養與維修,植牙可以長久使用。但口腔清潔一定要做好。

許多人一聽到手術,就聯想到病房、全身麻醉、開膛剖腹,所以心生恐懼。植牙雖然也需要手術,但屬於門診可以施行的手術,植牙雖然需要麻醉,但屬於局部麻醉,主要目的是讓患者在手術過程中不會感到疼痛。另外,現今影像診斷進步、植牙技術成熟,植牙手術屬於低風險的外科手術。

至於疼痛,若植入方式及手術時間控制良好、術後適當給藥,植牙後有人僅感覺輕微、可以接受的疼痛;少數病人因體質差異或當時身體狀況,在術後頭幾天比較疼痛。

植牙的技術精細且進階,傳統假牙的治療焦點大多不脫離牙齒,但植牙不然,醫師面對患者不同的口腔條件,必須視個別情況設計手術及治療步驟,如修補骨骼、鼻竇增高等,不是單純只「種」假牙就好。

建議民眾植牙前,除了打聽醫師技及口碑,也應對醫師選擇的人工牙根、植體、材料及設備有基本了解。

國內植牙價格與國外相較,並不昂貴,國內傳統假牙每顆價格大約是6千至3萬元,但歐美卻是4萬到9萬元,這樣的落差,造成植牙價格不低的印象。



參考文獻:
1. 張浩陞 2005 認識 人工植牙
2. 鄭偉立 2005 牙科新知~談人工植牙
3. 陳佳炎 2009 人工植牙面面觀

資料來源:健康醫藥

植牙



分享植牙後的8大注意事項

如何照顧剛植好的牙齒?新竹縣竹北市維成牙科院長表示, 植牙 後病患要遵照醫師囑咐,維持充分睡眠及休息,有任何不適應立即回診。

植牙後要注意的事項包括:

1.不可用舌頭舔血塊,也不可吸吮傷口,避免引起更多流血和疼痛,而且容易感染發炎。

2.植牙後不可喝酒或用力漱口、洗熱水澡。第二天起,於飲食過後用漱口水或是潔淨冷開水、食鹽水漱口,牙刷避免觸及植牙部位。

3.遵照醫師囑咐按時服藥,植牙後應該盡量維持充分睡眠及休息,多飲用水分和多補充鈣質。

4.植牙後食用鬆軟及較涼的食物,避免用植牙部位咀嚼,禁忌進食太熱或刺激性食物。

5.如植牙後第二天仍感覺麻痛,以及植牙後第三天仍腫脹疼痛,應立即回診所複診。

6.植牙後24小時內用冰袋間接敷於患處,敷15分鐘,休息15分鐘,然後再敷。大約重複2至3次即可,防止出血及腫脹。假如48小時候仍有腫脹者,可用溫熱毛巾間接敷至消退為止。

7.如出血不止或有疑問,應立即回診,請求醫師處理或解釋。

8.如有縫線,兩周左右後返回門診拆線。



參考文獻:
1。 徐振祥 2012 缺牙人的希望 認識「人工植牙」
2。 陳敏傑 潘惠玲 陳朝寶 朱毓仁 為人工植牙打造一個良好的地基
3。 張浩陞 2005 認識人工植牙

資料來源:健康醫藥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191&News_Class_ID=&Page=1



2014年8月17日 星期日

植牙與假牙應該要如何選擇?

調查顯示,十二歲以上國人平均缺五.六顆牙,其中十二~六十四歲人口平均缺三.五顆牙,缺一顆牙的比例僅有四十四%,而六十五歲以上甚至平均缺十四.八顆牙,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台北市牙科植體學學會主任委員表示,咀嚼是消化的第一步驟,而缺牙必定會影響咀嚼功能及消化系統,長期下來吸收有問題,會造成營養不良。

此外,缺牙也會使前後牙齒前傾及後歪,而缺口上端的牙則會往下掉,甚至連齒槽骨也會位移,進而影響臉部外觀。多數人也會因缺牙而缺少笑容,造成人際關係疏離及心理障礙。

冒皺紋、下背痛 都是缺牙惹的禍

愛吃甜食、不愛刷牙是一般人對造成蛀牙根深蒂固的觀念,牙醫診所醫師則表示,蛀牙是一種退化性疾病,速食快餐以及咖啡店林立,飲食西化的結果使得營養失衡,導致礦物質過度流失,才是造成蛀牙的主因,預防蛀牙應從均衡飲食著手。


缺牙不補對人的體態及骨骼都會造成影響,牙醫診所醫師指出,臉部距離會因缺牙縮短,使皺紋出現而顯出老態。

而因為缺牙習慣靠單邊咀嚼,會使顳顎關節承受過大壓力,長期下來可能導致頭蓋骨位移,進而影響脊椎,出現下背疼痛、脖子長期酸痛、頭痛等情形,因此缺牙一定要立刻補齊。
植牙、假牙 補缺牙兩大招

牙醫師對缺牙的處理方式有植牙及假牙兩種,而假牙又分為活動假牙及固定假牙。

台北市牙科植體學學會主任委員表示,缺牙太多的民眾,可能無法採取固定牙橋作義齒,只能選擇活動假牙或 人工植牙

活動假牙優點是價格便宜,全口約二至四萬元,但咬合較差,無法咬硬物。而固定假牙則需損傷左右兩側真牙來協助固定,對牙齒產生更大的破壞,而植牙是最接近真牙的結構,不但能忘了假牙的存在,也能自然的開口說話及進食。

植牙的費用一顆大約在六~十二萬之間,但需要四~六個月的時間復原,因此時間上也要能夠配合,最重要的是患者口腔狀況,要有足夠的骨頭及牙齦高度,目前補骨及補牙肉的技術都相當進步,只要做好術前評估,大多數的人都可進行植牙。

牙醫診所醫師則表示,植牙需植入金屬牙根,而口腔內的金屬物質會與唾液中的電解質產生電效應而引起特定病徵和病理組織。此外,植牙除了傷口有感染風險,其 他像是傷口出血、疼痛、腫脹、癒合不良,或因併發症及手術效果不如預期,必要時還需再度施以手術及其他治療,因此她主張採用非侵入性的活動假牙對患者較為 安全也比較健康。

九種狀況 不適合植牙、固定假牙

植入人工牙根會產生傷口,因此癒合能力較差的人並不適合植牙,牙醫診所醫師舉出九種不適合植牙的類型。

有不良口腔癖好的人,如嚼檳榔或夜間磨牙者,會咬斷牙冠,造成假牙的崩壞。抽菸者因尼古丁會妨礙傷口癒合,也會幫助厭氧菌孳生。血糖沒控制好的糖尿病患者,傷口不易癒合。

懷孕期間的婦女,植牙可能讓準媽媽情緒緊張影響胎兒健康,甚至造成流產。發育中青少年,因骨質尚未固定也不適合植牙。口腔衛生差的民眾,容易因牙周病使植牙失敗。

癌症患者因放射線會使骨頭壞死,失敗率高,此外,其身體修復能力已經不好,無法負荷細胞被攻擊,而植牙的金屬成分會讓身體的免疾系統對外來物質進行攻擊。

骨頭喪失過多者,也因缺乏固定基礎而不適合植牙。

不過,台北市牙科植體學學會主任委員認為除了孕婦與發育中的青少年外,絕對不適合植牙的民眾仍在少數,現在的補骨技術已經相當純熟,骨頭喪失的患者只要先進行補骨手術,植牙成功率仍高。

而磨牙者可以在入睡前帶上咬合板,吸菸及嚼檳榔的民眾只要能減少食用量,植牙效果就能獲得很好的控制。

糖尿病只要能控制好血糖也不是問題,癌症患者在放射線療程結束並向主治醫師諮詢許可後,仍可進行植牙。

術前評估、術後保養很重要

植牙成功後其咬合能力最接近真牙,不過,要增加其成功率,術前評估、術後保養都很重要。

臨床上有出現植體穿出鼻竇的狀況,台北市牙科植體學學會主任委員表示,植牙前一定要評估患者的身體狀況及口腔狀況,牙齒骨骼是一種用進廢退的概念,缺牙時 間愈久,骨骼流失就會愈嚴重,因此缺牙的患者應盡可能即早將牙齒補齊,如齒槽骨高度、寬度不足,必須先補骨才能進行植牙。

由於上顎後牙區的上方是上顎竇(又稱為鼻竇),若是口腔內齒槽骨嚴重萎縮或先天上顎竇較大,會使得植牙時牙床骨深度不夠承載人工牙根,而發生植體穿出鼻竇的情形。只要術前確實做好詳盡的評估,這樣的意外是可以避免的。

他特別提醒,術後的保健工作是影響植牙維持時間的重要關鍵,如果口腔衛生沒有做好,不但細菌容易附著造成植體周圍發炎,也會導致骨頭破壞,植體因骨質不佳 無法支撐而鬆脫,導致植牙的使用壽命減少,因此用牙線、牙間刷、牙刷做好日常清潔及三個月~半年定期回診,是延長植牙壽命的不二法門。

對於缺牙病患,牙醫診所醫師建議採用安全性最高的活動假牙,其次是固定假牙,而決定採用植牙的民眾,牙醫診所醫師提醒,一旦有植體植入就要更注重營養均衡,才能讓植體周圍的骨頭長得健康,給植牙穩固的支撐。



參考文獻:
1. 張浩陞 2005 認識人工植牙
2. 鄭偉立 2005 牙科新知~談人工植牙
3. 陳佳炎 2009 人工植牙面面觀

資料來源:鄭慧菁

印象牙醫


只要有缺牙就要盡快處理

牙齒是一個人的門面,一旦缺牙又沒做口腔重建,2、3年下來,缺牙前後方的牙齒可能會往中間空隙傾斜,造成牙齒排列不整齊,不僅食物容易卡縫,也會增加潔牙難度,引起蛀牙或 牙周病

此外,缺牙的對咬牙(也就是缺牙位置若在下顎處,同位置上方牙齒即為對咬牙),由於缺牙緣故,失去相對力道咬合,牙齒容易向咬合面長,如果將對咬牙與同排旁邊牙齒比較,兩者外觀如階梯會有高低落差,且此處也較容易卡食物。

別以為只有上顎的對咬牙會往下長,如果對咬牙出現在下顎位置,即使地心引力也無法阻止對咬牙往上生長。一旦對咬牙變長,此時做 牙齒矯正 、治療缺牙,口腔重建,都得耗費較多的時間與精力。有時為了讓缺牙區有足夠空間製作 假牙 ,醫師會視情況把對咬牙磨短、重新設計咬合面;若對咬牙太長,甚至得利用矯正器將對咬牙往生長的反方向施力壓下去,一旦矯正效果不佳,醫師也會考慮在骨頭內打骨釘,輔助局部矯正。

缺牙影響咬合 甚至臉型不對稱

缺牙1、2顆沒矯正,易致牙齒位移,如果缺牙顆數太多,人為了講話或吃東西會自動調整舌頭、符合缺牙空間,長期可能造成相關口腔組織變化,例如舌頭 體積變大。另外,缺牙太多、長期只用單側咀嚼咬合,也可能造成顳顎關節疼痛,甚至肩頸酸痛等不適症狀;尤其缺牙區域沒有重建,在缺乏牙齒與齒槽骨支撐的情 況下,該側臉頰有可能消瘦,整張臉不對稱、笑起來甚至還會歪一邊,有些人還因缺牙不敢大笑,進而影響社交、婚姻或求職等日常生活工作。

一開始缺牙需一段時間學習用舌頭彌補缺牙空間,在還沒適應學會發音方式前,部分民眾講話可能會「漏風」或口齒不清。而且隨著缺牙時間一久,咬合高度 降低,有可能造成口腔過度閉合、下巴前突,臉上皺紋加深、嘴角下垂,整個人易顯老態。另外,缺牙也會降低咀嚼效率,造成部分民眾無法進食,長期飲食不均衡 易致營養不良,增加全身性疾病發生機率。

乳牙缺牙也要處理

學齡前兒童缺牙也要注意,不少家長常認為反正乳牙掉了,以後還會長出恆牙,不見得要處理;但放任不管有可能影響日後恆牙生長,造成牙齒排列不整齊。 此外,一旦乳牙嚴重感染,傷害到恆牙的牙胚,未來恐長出缺陷恆牙。因此,家長一旦發現孩子乳牙缺牙,可諮詢兒童牙科醫師,看看是否需要製作假牙,或是配戴 金屬環的「臨時空間維持器」等方式來維持恆牙萌發所需要的空間。

缺牙治療方式多 各有優缺點

常見缺牙治療可分傳統的固定式牙橋、懸臂式假牙、小範圍活動假牙、全口假牙以及 植牙 等方式。由於各種假牙並沒有健保給付,皆是自費的治療,而各式假牙的費用差異主要來自醫師所使用的技術與假牙的材質,因此可依醫師建議與自身需求,與醫師充分溝通後再選擇適當的方式。

通常缺牙1、2顆時,會採用固定式牙橋。固定式牙橋主要是取缺牙的前牙及後牙作為支撐,將前後牙磨小而做3至4顆相連的假牙,原理如同橋樑一樣,用來取代中間缺空的牙齒。

固定式牙橋是一項歷史悠久的治療方法,在當做支撐的牙齒狀況良好的情況下,若能好好保養可以使用很久,優點是費用比人工植牙較便宜,如果是3單位牙 橋的話約3萬元至9萬元左右(自費掛號費另計),但牙橋必須修磨缺牙區的前後牙齒以提供所需要的材料厚度,一般至少得磨掉1至1.5毫米 (mm),有時牙齒磨太多反而造成神經外露,患者易有牙齒敏感或酸痛感覺。此外,接受牙橋治療的人容易牙齒刷不乾淨,一旦牙橋與牙齒之間的交接面遭到細菌 入侵,連帶影響到前後牙齒的健康,恐讓原本只有1顆缺牙惡化成壞3顆牙。

懸臂式假牙是因為缺牙區的前方或後方沒有可提供支持的牙齒,因此只好利用缺牙一端的1或2顆牙齒當作支撐、類似槓桿原理,以健康前或後牙來承擔缺牙 區的咬力,其缺點與固定式牙橋相同,健康牙齒也得磨小;而且吃東西長期單靠一端的牙齒力量支撐,有可能加速健康牙齒的耗損及斷裂,所以並非人人適合做懸臂 式假牙,醫師事前須視患者的牙齒條件及咬合習慣、力道等而設計懸臂,如果本身習慣咬硬物者,就不適合做懸臂式假牙。

小範圍活動假牙類似牙橋,但它能讓病人自由拆卸,優點是費用較固定牙橋便宜,一般約1萬5至3萬五左右(自費掛號費另計),即使得修磨牙齒也不會修 太多,不會造成神經外露需抽神經的程度。但小範圍活動假牙也有缺點,除了吃完東西得拿下來清洗外,由於活動式假牙可自由拆卸,較易發生假牙鬆脫情形,較適 合修復前牙缺牙區,不建議作為後牙區缺牙治療,以免假牙被食物黏起,一不小心誤食進入食道或呼吸道,恐造成生命危險。

植牙 不傷前後牙

另外,植牙也是治療缺牙的常見方式,主要透過植入人工牙根、進一步做固定假牙。首先將人工牙根種入缺牙區的齒槽骨,需等2-4個月讓骨頭癒合,再在穩定的人工牙根上面進行假牙製作,療程約4個月到半年不等。
植牙優點是不必傷害前後方的健康牙齒,可保留前後牙的組織完整,且人工牙根是種在骨頭裡面,如果骨頭癒合良好其實不容易壞掉;缺點是價格昂貴,植一顆牙至少要8到10萬元(此費用尚未包含術前各種骨質相關檢查與自費掛號費),若需要補骨手術或使用更美觀的材質則費用更高。

不過,有些情況也會影響到人工牙根的耐用性,甚至人工牙根會掉出來,例如本身骨頭質地不好的人,未有足夠時間讓骨頭癒合。有抽菸習慣者,菸裡面的尼 古丁也會影響人工牙根在骨頭內的癒合。此外,吃太硬的食物、磨牙或嚼檳榔而沒做保養,刷牙未徹底清潔造成口腔細菌感染等,這些因素皆會造成植牙療程失敗。

此外,骨質疏鬆症雖不會影響人工牙根的植牙成功率,但病患若服用雙磷酸鹽類的治療骨鬆藥物時,國外文獻指出,服藥超過3年易產生骨頭癒合能力變差等副作用,也不利植牙治療。

缺牙重建後 潔牙更重要

注重個人口腔衛生是擁有健康牙齒的不二法門。缺牙重建療程結束後,應做好口腔的日常清潔保養。例如裝置固定假牙者建議除了牙刷外,也需用特殊的牙線 或牙間刷輔助潔牙,此外牙刷可挑選單束毛牙刷,如此才能將缺牙區兩側的齒頸部刷乾淨。口內有固定式牙橋的人可以使用「穿引式牙線」、即俗稱的超級牙線或三 合一牙線,它可透過較堅硬的尼龍前端穿入牙橋及牙肉交界處,然後用中段的海綿部分去清潔牙橋底部與牙根部分;牙縫較大的地方則用牙間刷,就能將牙齒刷乾 淨。



參考文獻:
1. 張浩陞 2005 認識人工植牙
2. 鄭偉立 2005 牙科新知~談人工植牙
3. 陳佳炎 2009 人工植牙面面觀

資料來源:聯合書報社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189&News_Class_ID=&Page=1



2014年8月10日 星期日

有缺牙越快處理越好

一般人總認為缺牙僅僅是少了幾顆牙齒,對於整體咀嚼功能影響不大。 奇美醫學中心牙醫部口腔贋復科主任說,一旦牙齒喪失後,鄰近的牙齒會往缺牙區傾倒,對咬的牙齒也會往缺牙區過度生長,長期忽略的結果,不僅影響到咀嚼功能,也會因為空間的喪失造成日後製作義齒的困難。

醫生指出,對於缺牙的治療方式,傳統的方法,經常必須修磨鄰近的牙齒製作義齒來支撐缺牙的部位,常常要犧牲完整的齒質,並且會造成術後牙齒的敏感。 他說,隨著缺失牙齒的範圍越大,修磨的牙齒也越多,固定義齒連接牙齒的顆數目越多,不僅影響到義齒本身的精密度,口腔清潔的困難度也相對提高。另一方面, 當缺失的牙齒太多,必須用活動義齒取代固定義齒時,前者的先天穩定性不佳,往往是病人配戴活動義齒的最大阻力!

醫生認為,以往必須以活動義齒解決的缺牙問題,隨著技術的進步,這些病人可以藉由 人工植牙 來製作固定義齒,不但免除了配戴活動義齒的困擾,而且同時提昇升了咀嚼的效能。而對於本來必須修磨鄰近的牙齒來製作固定義齒以支撐缺牙的病例,由於人工植 牙的輔助,不但可以保留鄰牙的齒質,而且人工植牙義齒是單獨的,口腔的清潔比起連接多顆的傳統固定義齒簡單許多。而對於全口義齒的病人,人工植牙也可以搭 配精密的裝置,增加活動義齒的支撐與穩定度,提高病人配戴的意願。

奇美醫學中心牙醫部口腔贋復科主任醫生表示:術前的詳細評估與完備的治療計畫是人工植牙成功的關鍵。隨著電腦斷層技術的進步,可以更精確評估病人齒 槽骨的條件,加上骨粉材料的改良及植體表面處理技術的進步,對於齒槽骨條件比較差的病人,以人工植牙來解決缺牙的問題,再也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醫生強調,不要忽略牙齒是消化系統的第一個關卡,缺牙常常導致咀嚼效率的降低,食物常常因為缺牙而未能充分咀嚼,經年累月無形中增加胃腸的負擔,別讓今日的缺牙也成為以後消化系統出問題的元凶!



參考文獻:
1。 陳敏傑 潘惠玲 陳朝寶 朱毓仁 為人工植牙打造一個良好的地基
2。 張維仁 人工植牙里程碑 轉換型基台人工植牙
3。 廖榮彥 2008 Bicon 植牙系統簡介

資料來:民生報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188&News_Class_ID=&Page=1





分享如何評估自己是否需要植牙

病患缺牙的治療計畫有許多種, 植牙 、活動 假牙 、傳統固定式假牙都是很好選項,植牙需要手術,處理難度較高,要時間等骨頭癒合,相對的費用也較高,病患自己的身體也有可能不適合植牙,優點是不需修磨自 然牙,而且真的增加基柱來咬東西吃飯,缺牙區齒槽骨不易萎縮;活動假牙的好處是不需或極少修磨自然牙齒,費用最為低廉,缺點是有許多人戴不習慣,缺牙區齒 槽骨易萎縮,壓迫牙肉牙齦易發炎;傳統固定假牙費用居中,它的優點是病患會較易習慣,製作時間較植牙快,缺點是需大量修磨自然牙齒,缺牙區齒槽骨易萎縮; 常見病患問醫師說有沒有一勞永逸,永久的治療方法,我的回答是…只要是人都會生病,不論是假牙真牙,使用久了都會壞,植牙也是會壞的,而且植完之後維護和 維修的費用相對也高,所以病患有缺牙的情形,可以想一想自己的經濟情況、時間、習慣、身體狀況、請醫師做口腔檢查與醫師討論最適合自己的治療計畫。

通常完美的情況並不多見,如「立即拔牙,立即植牙,隨即有牙,植牙立即受力」,「三合一、五合一、十合一植牙手術,許多次手術一次到位完成」,在接 受醫療資訊廣告時必須了解所介紹的醫療資訊並不適用於每一個人,而且有時也不可能,舉例來說,一個人蓋房子需十天,不代表十個人蓋可以一天完成,因為還要 等水泥乾,植牙同樣也必須需要時間等骨頭及牙齦(即牙肉)長好,常見病患的期許認知和醫師做出的步驟結果有極大的落差時,醫療爭議就產生了,醫療資訊廣告 可能用很多方式呈現,呈現出來的方式可能深深的吸引你,有時那是醫師和診所花錢買關鍵字、請公關、或行銷公司在搜尋、網站、部落格作出來的人氣,要謹慎思 考那是不是夢幻植牙,須知醫師的專業能力不是靠華麗的文字堆疊出來的,而是醫師的口碑、專業證照、學經資歷、繼續教育時數、所受何種專業訓練才是肯定對病 患專業處理能力的指標。

骨質疏鬆、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等…全身系統疾病可能須與醫師討論適不適合植牙;牙脊萎縮、 牙周病 …可能須先補骨處理或治療牙周病後才能植牙;抽菸、嚼食檳榔等壞習慣…可能先戒掉或停一陣子才適合植牙,有些藥物的服用也會影響植牙手術,如服用阿斯匹靈 等抗凝血藥劑或福善美等治療骨質疏鬆的藥劑或針劑……,會影響手術過程及結果;植牙也會有風險,這林林總總必須先和醫師討論,先做身體檢查、口腔檢查、放 射線甚至電腦斷層檢查,做好植牙評估,才能與醫師討論配合共同做成植牙治療計畫。

衛生福利部於民國 100 年 4 月 1 日公告植牙為手術,依醫療法 64 條規定,醫師必須於手術前向病患說明手術風險,並於告知病患同意後,請病患簽署手術同意書與麻醉同意書,中華民國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為此製作了植牙與麻 醉說明書,內容針對病患植牙前、中、後會碰到的問題及風險做了詳盡的說明,通常上顎植牙時有可能造成上顎竇感染或口鼻相通的特別風險,下顎植牙時有可能會 有傷到頦神經或下顎齒槽骨神經的特別風險,這些風險及你的植牙醫師如何避免風險,你必須請你的醫師於植牙前向你詳盡解釋。

植牙就像口腔內蓋房子一樣,自己買房前會花心思時間仔細考慮詢問,買房後裝潢時也會仔細與設計師討論材料品質與格局,植牙前應該也一樣,房子住的不滿意還可以換間住,在自己口腔植牙好了,花了錢又不滿意,還與醫師造成爭議,最後要重新處理,就悔不當初了,因此要謹慎。



參考文獻:
1。 廖榮彥 2008 Bicon 植牙系統簡介
2。 張文輝 美齒與科
3。 2006 人工植牙新知

資料來源:財團法人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187&News_Class_ID=&Page=1



2014年8月3日 星期日

分享引發牙周病的原因

不良習慣雖然不是引發牙周病的主要因素,但它會影響牙周病的治療效果,甚至可以加速牙周病的發展,這些不良習慣大體可包括以下幾種:

    (1)偏嚼習慣。它可以使廢用側牙齒表向堆積大量牙菌斑、牙結石,從而引發牙周病。同時慣用側牙齒可出現嚴重磨耗,造成塞牙,引發或加重牙周病。

    (2)偏食習慣。它可造成蛋白質和維生素A、C、D的缺乏,從而引發或加重牙周病。

    (3)夜磨牙、緊咬牙。它可造成牙齒的嚴重磨耗,加重牙周組織負擔,可造成食物嵌塞,或使原有的牙周病變加重。

    (4)咬嘴唇、咬筆、咬指甲、張口呼吸等。這些都可加重牙周組織的負荷,還可使前牙移位,出現塞牙等症狀,或使牙周組織原有病變加重。

    (5)吸煙習慣。吸煙對全身骨胳都有影響,可加重骨骼的吸收,牙槽骨的吸收是牙周病的一個病變過程。

    (6)職業習慣。如補鞋匠、木工等在工作時,習慣用牙咬鐵釘、鞋針或線等,對牙體及牙周均有損害,如牙冠出現缺口或前牙出現松動、移位等。

    因此,患有牙周病的患者尤其應當注意糾正已養成的不良習慣,只有這樣,才能鞏固牙周病的治療效果。無牙周病的人,也應當戒除以上習慣,以免牙周組織受損。



參考文獻:
1。 吳宛霖  2007 認識植牙
2。 陳敏傑 潘惠玲 陳朝寶 朱毓仁 為 人工植牙 打造一個良好的地基
3。 廖榮彥 2008 Bicon 植牙系統簡介

資料來源:新華網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186&News_Class_ID=&Page=1




掉牙的主因並非是年紀

牙痛、牙病在過去被認為是小毛病,無關緊要,到了老年,牙周組織萎縮,牙根暴露以致牙齒松動、脫落,也當作是"老掉牙"的現象,不以為然。那麼人老了,就一定要掉牙嗎?

其實並非完全如此。恰恰相反 ,許多人到八、九十歲,牙齒照樣很好,"老"而不掉牙;而有些人四、五十歲時,還不到"老"就掉牙了,原因何在?現代臨床醫學研究表明,牙齒不是"老"掉的,而是 牙周病 所致。由此看來防治牙周病是保護牙齒健康、延長牙齒壽命的重要措施。牙周病是牙周圍組織疾病的統稱,包括牙周炎、牙齦炎等,其發生原因很多,除了平時對口腔衛生不重視、機體免疫功能低下等因素外,從中醫學角度來看牙周病的發生與腎虛的關係非常密切。

早在明代有位張景岳的醫家,在《景岳全書》中指出"腎虛而牙病者,其病不在經而在臟,蓋齒為骨之所終,而腎則主骨也,故曰腎衰則齒豁,精固則齒堅,凡不由蟲而齒為病者,必腎氣之不足。

"現代醫學研究,據有關牙周病與腎虛的動物實驗結果報道,發現腎虛症大白鼠的牙齦炎症明顯,牙周纖維排列紊亂,牙槽骨吸收造成牙骨質細胞不活躍,證 實了腎虛與牙周病間的因果關係。用了補腎藥物治療後,動物的造牙骨質細胞活躍度增加,牙周膜主纖維排列清晰,成纖維細胞活躍,說明藥物有利于牙周組織再生 作用。

由此看來防治牙周病,首先要注意口腔衛生保健,必須認真刷牙或漱口,做到每日刷牙或漱口四次(清晨及每餐後),每次時間不少于3分鐘。同時,調養腎 精治療腎虛也至關重要。人到中老年,腎虧精損,服用某些補腎固齒類中藥方劑,可以扭"虧"為"盈",起到防治牙周病、堅固牙齒的效果。其次,定期作口腔檢 查、定期潔牙。只要治療及時,方法得當,效果還是很好的。這樣到老了還會有健康、穩固的牙齒。

世界衛生組織倡導保護牙齒的"8020"運動,要求人們到80歲時仍然保留20顆牙齒,目的在于通過延長牙齒的壽命來保證長壽和提高生命質量。由此 看來,"老掉牙"是可以避免的,愛牙護齒從現在做起,老來可有滿口好牙;既使已經掉了幾顆牙的人,"亡羊補牢猶未晚",只要積極治療牙周病,剩下的牙還可 以發揮咀嚼功能。


參考文獻:
1。 吳宛霖  2007 認識 植牙
2。 陳敏傑 潘惠玲 陳朝寶 朱毓仁 為人工植牙打造一個良好的地基
3。 廖榮彥 2008 Bicon 植牙系統簡介

資料來源:新華網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185&News_Class_ID=&Pag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