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痛、牙病在過去被認為是小毛病,無關緊要,到了老年,牙周組織萎縮,牙根暴露以致牙齒松動、脫落,也當作是"老掉牙"的現象,不以為然。那麼人老了,就一定要掉牙嗎?
其實並非完全如此。恰恰相反 ,許多人到八、九十歲,牙齒照樣很好,"老"而不掉牙;而有些人四、五十歲時,還不到"老"就掉牙了,原因何在?現代臨床醫學研究表明,牙齒不是"老"掉的,而是 牙周病 所致。由此看來防治牙周病是保護牙齒健康、延長牙齒壽命的重要措施。牙周病是牙周圍組織疾病的統稱,包括牙周炎、牙齦炎等,其發生原因很多,除了平時對口腔衛生不重視、機體免疫功能低下等因素外,從中醫學角度來看牙周病的發生與腎虛的關係非常密切。
早在明代有位張景岳的醫家,在《景岳全書》中指出"腎虛而牙病者,其病不在經而在臟,蓋齒為骨之所終,而腎則主骨也,故曰腎衰則齒豁,精固則齒堅,凡不由蟲而齒為病者,必腎氣之不足。
"現代醫學研究,據有關牙周病與腎虛的動物實驗結果報道,發現腎虛症大白鼠的牙齦炎症明顯,牙周纖維排列紊亂,牙槽骨吸收造成牙骨質細胞不活躍,證
實了腎虛與牙周病間的因果關係。用了補腎藥物治療後,動物的造牙骨質細胞活躍度增加,牙周膜主纖維排列清晰,成纖維細胞活躍,說明藥物有利于牙周組織再生
作用。
由此看來防治牙周病,首先要注意口腔衛生保健,必須認真刷牙或漱口,做到每日刷牙或漱口四次(清晨及每餐後),每次時間不少于3分鐘。同時,調養腎
精治療腎虛也至關重要。人到中老年,腎虧精損,服用某些補腎固齒類中藥方劑,可以扭"虧"為"盈",起到防治牙周病、堅固牙齒的效果。其次,定期作口腔檢
查、定期潔牙。只要治療及時,方法得當,效果還是很好的。這樣到老了還會有健康、穩固的牙齒。
世界衛生組織倡導保護牙齒的"8020"運動,要求人們到80歲時仍然保留20顆牙齒,目的在于通過延長牙齒的壽命來保證長壽和提高生命質量。由此
看來,"老掉牙"是可以避免的,愛牙護齒從現在做起,老來可有滿口好牙;既使已經掉了幾顆牙的人,"亡羊補牢猶未晚",只要積極治療牙周病,剩下的牙還可
以發揮咀嚼功能。
參考文獻:
1。 吳宛霖 2007 認識 植牙
2。 陳敏傑 潘惠玲 陳朝寶 朱毓仁 為人工植牙打造一個良好的地基
3。 廖榮彥 2008 Bicon 植牙系統簡介
資料來源:新華網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185&News_Class_ID=&Page=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