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蛀牙,是大家最擔心的口腔疾病,應該要如何預防與治療?
有些人天生容易蛀牙,已經很努力潔牙了,只要一點點鬆懈,就又開始蛀牙。
蛀牙的原因很多,可能跟牙齒結構有關。幼兒牙齒剛萌發時雖然大小已經固定了,但其實琺瑯質與牙根還沒成熟,琺瑯質會持續吸收口腔內的鈣離子,在牙齒
表面形成結晶,例如吸收牛奶內的鈣,如果這時牙齒有塗氟,也會吸收氟離子,這些物質逐漸在口腔內被牙齒吸收,牙齒會比較堅硬,較不易蛀牙。
兒童牙科醫師建議,小孩在3歲之前最好接受牙齒塗氟;等恆牙第一顆大臼齒(6歲牙)長出來時,請醫師用窩隙封填劑將有凹洞的牙齒咬合面封填起來,因為牙刷清潔不到,最容易蛀牙。
有些人的琺瑯質天生就鈣化得很好,可能在母體胚胎孕育牙胚時,營養攝取很充分,天生較不會蛀牙。也跟唾液成分有關。唾液能對牙齒產生自清作用,所謂滾石不生苔,如果口水分泌量足夠,不停在口腔內流動,牙菌斑較不容易黏附在牙齒表面,如果天生唾液分泌少,就容易蛀牙了。
這也是為什麼頭頸部癌症病人接受放射線治療,唾液腺因而受到傷害,口水分泌減少後,會產生猛暴性齲齒的原因。
如果每天認真刷牙、使用牙線仍然蛀牙,很可能是沒有把原先蛀牙處清理乾淨,引發蛀牙的菌還躲在牙齒內,細菌仍會繼續往下鑽,時間久了,牙根也會蛀牙。
這時必須改變治療策略,除了使用傳統填補方式、氟膠,或許可改用假牙包覆,或使用高濃度氟漆塗在容易蛀牙的牙縫內,氟漆黏附在牙齒表面,不容易被沖掉。
家中有過敏兒的家長擔心,孩子經常牙黃黃的,是否跟使用氣管擴張劑有關,需要洗牙嗎?
很多過敏兒經常使用口呼吸,嘴巴微張,牙齒琺瑯質缺乏唾液滋潤時,比較容易被染色,因為唾液對牙齒具有殺菌與清潔的作用。
染色分成內生性與外生性,外生性的染色像是喝咖啡、茶或抽菸,食物色素容易卡在牙齒表面;另外腸病毒流行期間,口腔黏膜容易破,耳鼻喉科醫師經常會
幫小孩子塗一種用藥,如果塗的時候沒有跟牙齒隔開,會造成牙齒表面燒灼,形成一點一點黑黑的像是污漬狀,這屬於藥物性的外生性染色。
另外,小朋友在牙齒發育期間,也會因為吃某類藥物(例如四環黴素)而讓牙齒黃黃的,這稱為內生性染色。
因為食物造成的外生性染色,可藉由認真、正確刷牙把色素刷掉;如果是因為吃了抗生素導致內生性染色,就無法透過刷牙清除,必須找牙科醫師處理,「但不見得需要洗牙」。
澳洲有篇研究論文指稱漱口水因為含有酒精會致癌,消息一出,令許多人對漱口水望之怯步。
不過,許多牙醫師對這份報告持保留態度,因為無法確認罹癌是由酒精引起的。
姑且不論是否會致癌,單就牙齒保健而言,首先要了解,漱口水無法清除牙菌斑,所以無法取代刷牙、無法預防牙周病,除非使用含有氯己定(chlorhexidine)成分的漱口水,才可有效抑制細菌生長,但缺點是,會讓牙齒染色。
一般漱口水含有酒精,萬一口腔內有傷口,會很痛,且容易對酗酒者誘發喝酒的慾望,如果習慣使用漱口水讓口氣清香,「可使用不含酒精的漱口水,」醫師建議,偶爾用用即可。
國外甚至研究指稱,有些漱口水會暫時改變口腔內微生物菌種。
尤其一般漱口水內含有抗生素,會破壞口腔內好、壞菌彼此和平共處的生態系統,例如將口腔內100萬隻的菌驟減至10萬隻,可能殺掉保護口腔內的好菌,「等於把維持口腔健康的第一道防線給破壞了」。
用更明顯的例子吧,曾經有個朋友,為了避免牙周病復發,每天照三餐使用漱口水,結果牙齒仍然一團糟,朋友不解,難道這樣還無法預防牙菌斑孳生嗎﹖
「當然不行,牙齒內都長黴了,」過度使用漱口水,嚴重破壞口腔生物菌種,好菌壞菌被殺得片甲不留,最後只剩黴菌繼續孳長。
如果從預防齲齒觀點,可每週使用含氟漱口水一次,以增強牙齒抗蛀能力,「但如果已經每天使用含氟牙膏,含氟漱口水就不是必需品了,」但如果是剛萌出新牙的嬰幼兒,還無法使用牙膏時,可使用紗布沾兒童專用漱口水擦拭牙齒。
此外,也要多加注意小孩子的牙齒狀況
◎嬰幼兒期(0~6歲):每2~3個月檢查一次。
檢查重點:有沒有奶瓶性齲齒、顏面與咬合發育是否良好、有沒有不良的口腔習慣例如吸手指、吸奶嘴,容易影響牙齒萌發。
◎學齡童(6~12歲):每3~6個月檢查一次。檢查重點:齲齒與換牙狀況、顏面發育、有無不良的咬合與口腔習慣、牙齦是否良好,以避免引發青少年型牙周病。
◎青少年期(13~15歲):每6~12個月檢查一次。檢查重點:有沒有齲齒、牙周病與咬合不良。
◎成年人:每6~12個月檢查一次。檢查重點:有沒有牙周病、缺牙、假牙使用狀況與口腔腫瘤檢查。
◎老年人:每6個月檢查一次。檢查重點:牙周病、缺牙、假牙使用狀況、口腔腫瘤檢查以及有無牙根齲齒。
除了含糖飲料,還有哪些食物容易蛀牙?
▓糖果類:巧克力、口香糖、麥芽糖、棒棒糖、花生酥、太妃糖
▓糕餅類:甜甜圈、冰淇淋、蛋糕、蘋果派、夾心餅乾、鳳梨酥
▓飲料類:可樂、汽水、加味果汁、調味乳製品、運動飲料
▓其他:果醬、蜂蜜、花生醬
※建議取代食品:起司片、蘇打餅乾、三明治、葵瓜子、原味爆米花、海苔、包子、低糖分飲料、無糖分口香糖。
◎正確刷牙的方法
刷牙的方法有很多種,不論用哪種方法,只要能徹底刷乾淨即可。目前口腔衛 生教育仍以改良式貝式刷牙法當作刷牙指引:
步驟1:將牙刷放在牙齒與牙肉交接處的牙齦溝呈45度角。
步驟2:刷毛覆蓋住牙齒表面,慢慢刷向咬合面,水平短距離移動,每次約2~3顆,來回刷約15下。
步驟3:刷牙就像拖地,要有順序,否則容易忽略某塊區域,久而久之就 容 易蛀牙,例如從上顎右邊到左邊,再回到右邊,來到下顎,再從右邊刷到左邊。
◎正確使用牙線的方法
步驟1:先拉出約45公分長的牙線。
步驟2:牙線兩端固定在兩手中指的第二指節。
步驟3:雙手食指與拇指交互使用,將牙線拉入每個牙齒的鄰接面,輕輕刮除牙菌斑。
請記得,每個牙縫都有兩個鄰接面要清潔,每清潔完一個齒縫,就要換一段新的牙線。
參考文獻:
1. 張浩陞 2005 認識 人工植牙
2. 鄭偉立 2005 牙科新知~談人工植牙
3. 陳佳炎 2009 人工植牙面面觀
資料來源:知識(Konwledge)與智慧( Intelligence)天地
印象牙醫診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