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齦萎縮」第一次聽到這個詞會覺得好奇,首先大家肯定會想到牙齦怎麼會萎縮呢?下面將介紹什麼是牙齦萎縮,以及當牙齦萎縮時我們該怎麼辦?
牙齦萎縮是一種因牙周病引起的常見疾病,在牙齦底部有牙結石,牙結石會造成牙齦萎縮、牙齒鬆動脫落等。牙齦萎縮分為病理性萎縮和生理性萎縮兩類,病理性萎縮主要是牙齦緣部分存在牙結石,長期沒有清理,細菌滋生刺激所致;另外,隨著年齡增長,牙齦也或多或少會萎縮牙根暴露,為生理性萎縮,不需治療,可透過平時清潔延緩。
病因
牙齦萎縮分為病理性萎縮和生理性萎縮兩類,病理性萎縮主要由以下幾種原因導致:
1.機械性牙齦萎縮
多見於橫向刷牙習慣的患者,補牙修復所導致的機械摩擦壓迫牙齦,造成牙齦和牙槽骨萎縮,多發生於一組牙或個別牙,會引發牙齦炎及導致牙周袋形成。
2.炎症性牙齦萎縮
這是我們熟知的一種狀況,主要表現為芽組織被破壞,造成牙周炎。
3.廢用性牙齦萎縮
主要由於牙齒沒有咀嚼功能,牙周組織缺乏必要的功能刺激,長期沒有使用,使牙齦、牙槽骨發生萎縮。
4.老年性牙齦萎縮
這種狀況發生在老人身上,因為老人隨著年齡的增長,牙齦也會衰老。全口牙槽骨高度降低,同時伴有牙齦萎縮,牙骨質暴露,臨床牙冠變長,而無明顯的局部因素及炎症。牙槽骨的喪失和齦軟組織的萎縮程度一致。
5.早發性牙齦萎縮
和老年性牙齦萎縮一樣,但多發生在年輕族群中,所以稱為早發性牙齦萎縮。年輕人過早出現牙齦萎縮,大多是由於飲食、藥物、生活環境污染,如食物中所含的激素、添加劑導致。
6.牙周炎
多見於牙周治療後或口腔衛生狀況改善後,牙周袋壁軟組織萎縮,使牙根暴露。
臨床表現
牙齦萎縮後,臨床牙冠變長,根面暴露,遇冷、熱、甜等刺激時有牙本質過敏現象,甚至可引起牙髓炎。同時牙本質過敏、牙間隙增大,食物容易卡在牙縫,發生於前牙的牙齦萎縮,會影響美觀。
參考文獻:
1. 徐振祥 2012 缺牙人的希望 認識「 人工植牙 」
2. 陳敏傑 潘惠玲 陳朝寶 朱毓仁 為人工植牙打造一個良好的地基
3. 張浩陞 2005 認識人工植牙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印象牙醫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 印象牙醫位於台北市中山區行天宮斜對面,提供植牙、人工植牙、假牙植牙、牙齒矯正、牙齒美白、牙周病治療等服務,不論是植牙費用、植牙價格詢問,皆貼心為您服務,為優質的台北植牙、台北人工植牙、台北市植牙、台北市人工植牙診所之一。
2016年12月25日 星期日
孕媽咪更要注意口腔健康
懷孕小心壞牙!大部分懷孕婦女患有輕重程度不一的牙周疾病,但擔心X光檢查和藥物治療會影響寶寶健康,寧願忍受口腔不適,導致口腔疾病更嚴重,甚至會增加孕婦早產或流產、新生兒易齲齒的風險。為了照護孕婦和胎兒的健康,全民健保將新增3項 牙周病 治療給付項目,其中孕婦可比平常人多1次牙結石清除的服務。
齲齒會遺傳!孕媽咪一口爛牙,新生兒蛀牙率高!
牙醫師表示,牙周病對全身健康有重大影響,特別是懷孕期間的婦女,若孕婦口腔狀況不好甚至已罹患牙周病,不僅會對孕婦本身造成影響,更會對胎兒形成垂直感染的風險,導致新生兒容易罹患齲齒等口腔疾病,甚至會造成早產和新生兒體重過輕的情況發生。
根據數據顯示,患有牙周病的孕婦比健康孕婦早產機率高了近3倍,而新生兒體重過輕的機率高了2倍,由此可知孕婦口腔保健的重要性,以及對胎兒所造成的影響。
孕期口腔狀況多 懷孕媽咪健保洗牙多1次
懷孕期間應比平常更注重口腔衛生。牙醫師指出,準媽媽們於懷孕期間因內分泌改變、偏好酸性食物及常反胃吐酸水,造成口腔狀態改變,若未能徹底維護口腔清潔,則會累積大量的牙菌斑,容易罹患蛀牙和牙齦炎。此外,若是孕婦於懷孕前的口腔狀況原本就不佳,則於懷孕期間會更加嚴重,易造成牙周病的產生。
媽媽牙齒好,寶寶才長得好!針對懷孕婦女的特殊口腔狀況,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特別新增「懷孕婦女牙結石清除」項目,為懷孕婦女多提供1次清除牙結石的服務。只要是婦女於懷孕期間,除了一般每6個月健保給付1次的口腔照護之外,間隔3個月後可享有多1次的牙結石清除服務,強化妊娠期間口腔衛生和牙周疾病的追蹤和控制,同時守護孕婦及胎兒的健康。
健保新增3給付項目 牙周照護更全面
此外,統計發現95%以上的國人罹患輕重不一的牙周疾病,為避免嚴重牙周病導致牙齒脫落,影響生活品質,健保署於原本的牙周病統合照護計畫之外,今年更規劃2.275億元預算,新增「懷孕婦女牙結石清除」、「牙周病支持性治療」和「特定牙周保存治療」及等3項健保給付項目,讓牙周病的照護更加全面,協助民眾保存自然牙,並擁有良好的口腔健康。
參考文獻:
1. 吳宛霖 2007 認識 植牙
2. 陳敏傑 潘惠玲 陳朝寶 朱毓仁 為人工植牙打造一個良好的地基
3. 廖榮彥 2008 Bicon 植牙系統簡介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382&News_Class_ID=&Page=1
齲齒會遺傳!孕媽咪一口爛牙,新生兒蛀牙率高!
牙醫師表示,牙周病對全身健康有重大影響,特別是懷孕期間的婦女,若孕婦口腔狀況不好甚至已罹患牙周病,不僅會對孕婦本身造成影響,更會對胎兒形成垂直感染的風險,導致新生兒容易罹患齲齒等口腔疾病,甚至會造成早產和新生兒體重過輕的情況發生。
根據數據顯示,患有牙周病的孕婦比健康孕婦早產機率高了近3倍,而新生兒體重過輕的機率高了2倍,由此可知孕婦口腔保健的重要性,以及對胎兒所造成的影響。
孕期口腔狀況多 懷孕媽咪健保洗牙多1次
懷孕期間應比平常更注重口腔衛生。牙醫師指出,準媽媽們於懷孕期間因內分泌改變、偏好酸性食物及常反胃吐酸水,造成口腔狀態改變,若未能徹底維護口腔清潔,則會累積大量的牙菌斑,容易罹患蛀牙和牙齦炎。此外,若是孕婦於懷孕前的口腔狀況原本就不佳,則於懷孕期間會更加嚴重,易造成牙周病的產生。
媽媽牙齒好,寶寶才長得好!針對懷孕婦女的特殊口腔狀況,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特別新增「懷孕婦女牙結石清除」項目,為懷孕婦女多提供1次清除牙結石的服務。只要是婦女於懷孕期間,除了一般每6個月健保給付1次的口腔照護之外,間隔3個月後可享有多1次的牙結石清除服務,強化妊娠期間口腔衛生和牙周疾病的追蹤和控制,同時守護孕婦及胎兒的健康。
健保新增3給付項目 牙周照護更全面
此外,統計發現95%以上的國人罹患輕重不一的牙周疾病,為避免嚴重牙周病導致牙齒脫落,影響生活品質,健保署於原本的牙周病統合照護計畫之外,今年更規劃2.275億元預算,新增「懷孕婦女牙結石清除」、「牙周病支持性治療」和「特定牙周保存治療」及等3項健保給付項目,讓牙周病的照護更加全面,協助民眾保存自然牙,並擁有良好的口腔健康。
參考文獻:
1. 吳宛霖 2007 認識 植牙
2. 陳敏傑 潘惠玲 陳朝寶 朱毓仁 為人工植牙打造一個良好的地基
3. 廖榮彥 2008 Bicon 植牙系統簡介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382&News_Class_ID=&Page=1
2016年12月11日 星期日
植牙成功還失敗?口腔衛生好壞是變因
「醫師,我有牙周病,可不可以不要拔牙?」提到拔牙,可說是不少大小朋友的夢魘!牙科醫師表示,面對惱人的牙周病問題,拔與不拔牙,對於後續口腔整體健康事關重大。到底罹患牙周病,該不該拔牙呢?且聽牙醫師怎麼說!
牙周病該不該拔牙?牙周組織破壞達7成不樂觀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牙科主治醫師表示,牙科治療主要以控制發炎為優先。倘若,治療過程當中,病患對於治療沒有反應,或效果不如預期,則應再次評估治療計劃。
一般來說,面對牙周病問題,在治療上主要是以下列考量為原則——當牙周組織破壞未達5成,則多數仍可挽救;但若牙周組織破壞已達7成以上,情況就不太樂觀,需適度考量拔牙、重建的必要性。
拔牙前要注意?醫:全面性生理評估不可少!
過往在治療上,面對牙周病問題,之所以侷限於保留自然牙齒的選項,主要是考量治療後會不會對患者咀嚼能力帶來影響,以及維持外觀的完整性。不過,隨著近年來 人工植牙 的蓬勃發展,如今牙周病治療方式與患者的生活品質也有大幅的進步。
牙醫師指出,牙醫師對於拔牙的處理,會有特別考量,包括齒槽骨脊的保存與齒間乳突的保存、整體功能,以及美觀上都需要慎重評估。因此,在決定是否拔牙、借助植牙方式,來改善牙周病問題前,患者全身的健康狀況、飲食習慣等全面性的評估絕不能缺少。
植牙成功還失敗?口腔衛生好壞是變因
除了說明選擇治療方式前需考量的因素外,牙醫師提到,在其門診經驗中,也碰過不少對於「植牙」治療效果、成功率有所疑慮患者。對於牙周病患者常有的疑問,其強調,導致植牙失敗的原因,主要細菌感染有關,而這些細菌其實與造成牙周病的細菌相當類似。
因此,為了追求植牙長期的健康與穩定,在決定植牙前,牙醫師除了應先確保患者整個口腔環境沒有太多的致病菌外,患者更應遵守醫師提醒,養成正確的口腔衛生習慣,並與醫師有良好的配合,共同來維護與保養較恰當。
參考文獻:
1. 鄭偉立 2005 牙科新知~談人工植牙
2. 林俐妏 人工植牙的牙周考量
3. 廖榮彥 2008 Bicon 植牙系統簡介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印象牙醫
牙周病該不該拔牙?牙周組織破壞達7成不樂觀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牙科主治醫師表示,牙科治療主要以控制發炎為優先。倘若,治療過程當中,病患對於治療沒有反應,或效果不如預期,則應再次評估治療計劃。
一般來說,面對牙周病問題,在治療上主要是以下列考量為原則——當牙周組織破壞未達5成,則多數仍可挽救;但若牙周組織破壞已達7成以上,情況就不太樂觀,需適度考量拔牙、重建的必要性。
拔牙前要注意?醫:全面性生理評估不可少!
過往在治療上,面對牙周病問題,之所以侷限於保留自然牙齒的選項,主要是考量治療後會不會對患者咀嚼能力帶來影響,以及維持外觀的完整性。不過,隨著近年來 人工植牙 的蓬勃發展,如今牙周病治療方式與患者的生活品質也有大幅的進步。
牙醫師指出,牙醫師對於拔牙的處理,會有特別考量,包括齒槽骨脊的保存與齒間乳突的保存、整體功能,以及美觀上都需要慎重評估。因此,在決定是否拔牙、借助植牙方式,來改善牙周病問題前,患者全身的健康狀況、飲食習慣等全面性的評估絕不能缺少。
植牙成功還失敗?口腔衛生好壞是變因
除了說明選擇治療方式前需考量的因素外,牙醫師提到,在其門診經驗中,也碰過不少對於「植牙」治療效果、成功率有所疑慮患者。對於牙周病患者常有的疑問,其強調,導致植牙失敗的原因,主要細菌感染有關,而這些細菌其實與造成牙周病的細菌相當類似。
因此,為了追求植牙長期的健康與穩定,在決定植牙前,牙醫師除了應先確保患者整個口腔環境沒有太多的致病菌外,患者更應遵守醫師提醒,養成正確的口腔衛生習慣,並與醫師有良好的配合,共同來維護與保養較恰當。
參考文獻:
1. 鄭偉立 2005 牙科新知~談人工植牙
2. 林俐妏 人工植牙的牙周考量
3. 廖榮彥 2008 Bicon 植牙系統簡介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印象牙醫
小心這六種食物會讓牙齒變黃
擁有一口健康潔白的皓齒是多數人的夢想,可想要遠離惱人的「黃板牙」窘境,到底該怎麼做才對呢?牙醫師表示,日常飲食中在攝取紅酒、咖啡、果汁等酸性、易導致色素沈積的6種地雷食物後是否正確刷牙,是影響牙齒白晰與否的重要關鍵!
不只個人牙色!含糖、酸性食物更是黃牙禍首
牙醫師表示,造成「黃板牙」產生的原因,除了和個人牙色先天差異有關外,日常飲食不當的習慣所造成染色、破壞更是不容小覷的因素。事實上,人體牙齒的琺瑯質非常脆弱。
尤其是,在長時間接觸過多酸性物質、含糖食物的情況下,恐讓琺瑯質逐漸被破壞,導致鈣化白斑發生,使得牙齒失去原先的防護能力,加劇食物中色素沈澱於牙面的可能性,讓染色效果將更加明顯。
拒絕一口黃牙!6NG易染色食物少碰
因此,如何在日常飲食中盡可能避免酸性、含糖NG食物的攝取非常重要!有鑒於此,牙醫師特別舉出,生活中容易加劇牙齒變色的6大常見食物,提供給大家參考:
NG食物1/茶類、咖啡
茶類、咖啡中所富含的單寧酸成分,有加速牙齒著色的效果,大量飲用對於牙齒的染色效果將更加明顯。
NG食物2/咖哩
濃郁香醇的咖哩是許多大小朋友的最愛,可值得注意的是,咖哩中所使用的薑黃等香料皆屬於色素含量豐富的一員,食用後若未適度漱口,相當容易沾附於牙齒表面。長久下來,恐將使牙齒越變越黃。
NG食物3/醬油
備受國人喜愛,滋味鹹香、顏色深黑的醬油也是色素含量相當高的食物,大量接觸也會增加牙齒變色的可能。
NG食物4/果汁
絕大多數的果汁性質偏酸,若長期飲用又未適度漱口、潔牙,恐造成牙齒外層的牙釉質被破壞,使琺瑯質鬆軟,讓著色性食物更易在牙齒上染。
NG食物5/紅酒
適度飲用紅酒雖然對人體好處多多,可同屬酸性食物一員、色澤鮮豔的紅酒,一樣是造成「黃板牙」的高風險因子之一。
NG食物6/碳酸飲料
擁有獨特氣泡口感的碳酸飲料是許多人的最愛。但是,牙醫師提醒,碳酸飲料含有大量的糖份及酸性物質。長期飲用,不僅容易造成牙齒表面脫鈣,破壞琺瑯質結構,更會使口腔變酸,加速「 轉糖鏈球菌」的生長,增加蛀牙、 牙周病 的發生風險,不可不慎!
降低色素沈澱!餐後30分鐘內漱口效果好
雖然避開上述食物確實有助於預防、降低色素沈澱的機會,可日常飲食中要全面禁止以上食材,不僅生活樂趣大減,在落實上更不易。有鑒於此,牙醫師建議,因上述水果果肉、汁液、食物在口腔內超過30分鐘,便容易酸蝕牙齒。
因此,希望降低牙齒酸蝕機會、避免牙齒發黃的朋友,不妨養成食用水果、酸性及易染色食物後,馬上以清水或開水漱口的習慣,不但有助於保持口氣清新,更能沖淡口中殘留的酸類物質、減少牙齒受損、遭染色的機會。
用完餐別馬上刷牙!醫:30分鐘後再動作有保障
除了適度漱口外,在正確時間下刷牙更是影響牙齒白晰、健康與否的重要關鍵!牙醫師指出,過去多數人一般認為用餐完就要立刻刷牙。可事實上,根據臨床發現,剛吃完東西後的30分鐘內,正是酸性食物微量溶解牙齒表面琺瑯質,造成牙齒變軟的時刻。
如果此時貿然刷牙,不僅無益達到避免牙齒變黃的作用,更可能因牙刷與齒面的摩擦而損壞牙齒,形成凹凸不平的刮痕,讓細菌與髒污更容易沾附於上,增加蛀牙、色素沈澱的可能性,不容小覷!
因此,建議擔憂牙齒變色、發黃的民眾,不妨可試著於飲食後30分鐘內,盡快以清水漱口沖去酸性物質;30分鐘後再去刷牙較恰當。
參考文獻:
1. 吳宛霖 2007 認識 植牙
2. 陳敏傑 潘惠玲 陳朝寶 朱毓仁 為人工植牙打造一個良好的地基
3. 廖榮彥 2008 Bicon 植牙系統簡介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380&News_Class_ID=&Page=1
不只個人牙色!含糖、酸性食物更是黃牙禍首
牙醫師表示,造成「黃板牙」產生的原因,除了和個人牙色先天差異有關外,日常飲食不當的習慣所造成染色、破壞更是不容小覷的因素。事實上,人體牙齒的琺瑯質非常脆弱。
尤其是,在長時間接觸過多酸性物質、含糖食物的情況下,恐讓琺瑯質逐漸被破壞,導致鈣化白斑發生,使得牙齒失去原先的防護能力,加劇食物中色素沈澱於牙面的可能性,讓染色效果將更加明顯。
拒絕一口黃牙!6NG易染色食物少碰
因此,如何在日常飲食中盡可能避免酸性、含糖NG食物的攝取非常重要!有鑒於此,牙醫師特別舉出,生活中容易加劇牙齒變色的6大常見食物,提供給大家參考:
NG食物1/茶類、咖啡
茶類、咖啡中所富含的單寧酸成分,有加速牙齒著色的效果,大量飲用對於牙齒的染色效果將更加明顯。
NG食物2/咖哩
濃郁香醇的咖哩是許多大小朋友的最愛,可值得注意的是,咖哩中所使用的薑黃等香料皆屬於色素含量豐富的一員,食用後若未適度漱口,相當容易沾附於牙齒表面。長久下來,恐將使牙齒越變越黃。
NG食物3/醬油
備受國人喜愛,滋味鹹香、顏色深黑的醬油也是色素含量相當高的食物,大量接觸也會增加牙齒變色的可能。
NG食物4/果汁
絕大多數的果汁性質偏酸,若長期飲用又未適度漱口、潔牙,恐造成牙齒外層的牙釉質被破壞,使琺瑯質鬆軟,讓著色性食物更易在牙齒上染。
NG食物5/紅酒
適度飲用紅酒雖然對人體好處多多,可同屬酸性食物一員、色澤鮮豔的紅酒,一樣是造成「黃板牙」的高風險因子之一。
NG食物6/碳酸飲料
擁有獨特氣泡口感的碳酸飲料是許多人的最愛。但是,牙醫師提醒,碳酸飲料含有大量的糖份及酸性物質。長期飲用,不僅容易造成牙齒表面脫鈣,破壞琺瑯質結構,更會使口腔變酸,加速「 轉糖鏈球菌」的生長,增加蛀牙、 牙周病 的發生風險,不可不慎!
降低色素沈澱!餐後30分鐘內漱口效果好
雖然避開上述食物確實有助於預防、降低色素沈澱的機會,可日常飲食中要全面禁止以上食材,不僅生活樂趣大減,在落實上更不易。有鑒於此,牙醫師建議,因上述水果果肉、汁液、食物在口腔內超過30分鐘,便容易酸蝕牙齒。
因此,希望降低牙齒酸蝕機會、避免牙齒發黃的朋友,不妨養成食用水果、酸性及易染色食物後,馬上以清水或開水漱口的習慣,不但有助於保持口氣清新,更能沖淡口中殘留的酸類物質、減少牙齒受損、遭染色的機會。
用完餐別馬上刷牙!醫:30分鐘後再動作有保障
除了適度漱口外,在正確時間下刷牙更是影響牙齒白晰、健康與否的重要關鍵!牙醫師指出,過去多數人一般認為用餐完就要立刻刷牙。可事實上,根據臨床發現,剛吃完東西後的30分鐘內,正是酸性食物微量溶解牙齒表面琺瑯質,造成牙齒變軟的時刻。
如果此時貿然刷牙,不僅無益達到避免牙齒變黃的作用,更可能因牙刷與齒面的摩擦而損壞牙齒,形成凹凸不平的刮痕,讓細菌與髒污更容易沾附於上,增加蛀牙、色素沈澱的可能性,不容小覷!
因此,建議擔憂牙齒變色、發黃的民眾,不妨可試著於飲食後30分鐘內,盡快以清水漱口沖去酸性物質;30分鐘後再去刷牙較恰當。
參考文獻:
1. 吳宛霖 2007 認識 植牙
2. 陳敏傑 潘惠玲 陳朝寶 朱毓仁 為人工植牙打造一個良好的地基
3. 廖榮彥 2008 Bicon 植牙系統簡介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380&News_Class_ID=&Page=1
2016年11月27日 星期日
正確的刷牙方式 減少牙周病產生
平時有好好刷牙嗎?台中1名39歲男子,菸齡近20年,每天晚上刷牙隨便刷個幾下、感覺口腔內有牙膏味後就結束,半年前開始陸續出現刷牙流血、牙齦腫痛、牙肉萎縮、牙齒動搖、對冰品或冷飲敏感的現象,就醫檢查才發現罹患嚴重型牙周病,有3顆牙無法救,必須拔除,還需接受全口牙周統合治療,悔不當初。
驚!9成以上成人有牙周病
根據國民健康署的調查,台灣人罹患牙周病的比例是亞洲第一,9成以上成人都有罹患牙周病。童綜合醫院口腔醫學部醫師表示,牙周病主要由牙菌斑的細菌引起,隨著時間增長,牙菌斑會累積並鈣化形成牙結石,牙結石會創造一個適宜牙菌斑滋長的環境,使之惡性循環,累積更多的牙結石。
牙菌斑會使牙齦發炎、出血、腫痛,並且刺激齒槽骨吸收,而使牙齒動搖,導致牙齒喪失。而牙結石累積的位置,不僅僅在牙齦上方,也會累積在牙齦裡的牙根上。
漠視牙周病 急性發作恐釀蜂窩性組織炎
牙周病若未治療,會造成牙齦流血、牙齦萎縮,牙根裸露、冷熱敏感、牙周囊腫、牙齒位移、動搖,甚至脫落,因而造成進食困難;急性發作期,甚至會形成蜂窩性組織炎。此外,因為長期牙周病的影響,齒槽骨萎縮嚴重,也影響後續假牙製作的困難;所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仍是首要目標。
治療牙周病 目標是徹底清除牙結石
牙周病的治療就是要創造一個不易累積牙菌斑的環境,必須把牙齦上及牙齦下的牙結石清除乾淨。牙醫師表示,牙周病的治療為分階段性,第一階段的治療過程包含牙周檢查、全口洗牙、齒齦下牙結石刮除、咬合調整和回診追蹤,全程有健保給付。
對於第一階段治療反應不佳的病友,則需要接受第二階段的牙周手術治療,在局部麻醉下,進行牙齦翻開、牙根整平、齒槽骨修整及縫合,整個過程都有健保給付。然而,對於較嚴重的患處,醫師會視病情的必要性,建議病友自費接受補人工骨粉和再生膜的治療。
牙周病治療後牙齒敏感 溫水刷牙減少刺激
即使做完牙周病治療,患者也不能從此高枕無憂!牙醫師指出,牙周病治療後,患者應定期半年回診檢查、洗牙,以維持牙周穩定,並且預防牙周病。此外,牙周病治療後可能出現不適症狀,通常是之前牙周病破壞所造成的不可避免之結果,若是敏感性牙齒,可以搭配溫水刷牙及抗敏感牙膏的使用,來避免刺激;對於變大的牙縫、萎縮的牙齦、裸露的牙根,則只能靠病友自己的清潔維護。
由於牙周病主要為細菌引起,所以維持一個乾淨良好的口腔環境,可以防範牙周病的發生。民眾可使用牙刷、牙線、牙間刷來幫助清潔,三餐飯後潔牙,使牙垢不易堆積在口腔,牙結石不易形成;並且避免養成喝酒、抽菸、吃檳榔的習慣。
參考文獻:
1。 廖榮彥 2008 Bicon 植牙系統簡介
2。 張文輝 美齒與科
3。 2006 人工植牙 新知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印象牙醫
驚!9成以上成人有牙周病
根據國民健康署的調查,台灣人罹患牙周病的比例是亞洲第一,9成以上成人都有罹患牙周病。童綜合醫院口腔醫學部醫師表示,牙周病主要由牙菌斑的細菌引起,隨著時間增長,牙菌斑會累積並鈣化形成牙結石,牙結石會創造一個適宜牙菌斑滋長的環境,使之惡性循環,累積更多的牙結石。
牙菌斑會使牙齦發炎、出血、腫痛,並且刺激齒槽骨吸收,而使牙齒動搖,導致牙齒喪失。而牙結石累積的位置,不僅僅在牙齦上方,也會累積在牙齦裡的牙根上。
漠視牙周病 急性發作恐釀蜂窩性組織炎
牙周病若未治療,會造成牙齦流血、牙齦萎縮,牙根裸露、冷熱敏感、牙周囊腫、牙齒位移、動搖,甚至脫落,因而造成進食困難;急性發作期,甚至會形成蜂窩性組織炎。此外,因為長期牙周病的影響,齒槽骨萎縮嚴重,也影響後續假牙製作的困難;所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仍是首要目標。
治療牙周病 目標是徹底清除牙結石
牙周病的治療就是要創造一個不易累積牙菌斑的環境,必須把牙齦上及牙齦下的牙結石清除乾淨。牙醫師表示,牙周病的治療為分階段性,第一階段的治療過程包含牙周檢查、全口洗牙、齒齦下牙結石刮除、咬合調整和回診追蹤,全程有健保給付。
對於第一階段治療反應不佳的病友,則需要接受第二階段的牙周手術治療,在局部麻醉下,進行牙齦翻開、牙根整平、齒槽骨修整及縫合,整個過程都有健保給付。然而,對於較嚴重的患處,醫師會視病情的必要性,建議病友自費接受補人工骨粉和再生膜的治療。
牙周病治療後牙齒敏感 溫水刷牙減少刺激
即使做完牙周病治療,患者也不能從此高枕無憂!牙醫師指出,牙周病治療後,患者應定期半年回診檢查、洗牙,以維持牙周穩定,並且預防牙周病。此外,牙周病治療後可能出現不適症狀,通常是之前牙周病破壞所造成的不可避免之結果,若是敏感性牙齒,可以搭配溫水刷牙及抗敏感牙膏的使用,來避免刺激;對於變大的牙縫、萎縮的牙齦、裸露的牙根,則只能靠病友自己的清潔維護。
由於牙周病主要為細菌引起,所以維持一個乾淨良好的口腔環境,可以防範牙周病的發生。民眾可使用牙刷、牙線、牙間刷來幫助清潔,三餐飯後潔牙,使牙垢不易堆積在口腔,牙結石不易形成;並且避免養成喝酒、抽菸、吃檳榔的習慣。
參考文獻:
1。 廖榮彥 2008 Bicon 植牙系統簡介
2。 張文輝 美齒與科
3。 2006 人工植牙 新知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印象牙醫
保護牙齦與敏感性牙齒的保健秘訣
炎炎夏日來臨,總有許多人愛透過吃冰來消暑,但不管是吃冰淇淋、冰棒還是剉冰,一定都有深刻體會過牙齒接觸到沁涼冰品時,突然其來的那股酸痛感,再嚴重者,甚至連喝冰飲都會有神經抽痛! 如此敏感的牙齒究竟該如何處理?
調查:台灣人的口腔問題是…?
根據黑人專業護齦牙膏品牌調查100位國人口腔健康問卷顯示,在台灣,有57%的消費者有牙齦相關的問題;47%的人有敏感性牙齒的困擾。這也顯示出消費者對牙齦保健的相關知識還不夠完善,對於牙齒的照顧,普遍僅限於早晚各一次的刷牙習慣,當發生牙齦問題時,也往往分不清是敏感性牙齒造成還是牙齦受損引發的不適?
什麼是敏感性牙齒…?
「敏感性牙齒」,學名叫做「牙本質知覺敏感症」(dentin hypersensitivity),牙本質在顯微鏡下可看見有數千個細微的孔道,從牙齒表面經由牙本質到牙齒中央的神經處,這些牙本質小管通道中的液體,在接收到外務刺激後,就會因為溫差和壓力等關係而快速流動,讓神經細胞突觸伸長或壓縮,進而影響到牙髓腔內的神經叢,讓我們感覺到酸麻抽痛等等症狀。
敏感性牙齒的成因有很多,例如喜歡喝酸性飲料像是可樂、含糖飲料或是沒有規律刷牙習慣、刷牙太用力等都有可能造成敏感性牙齒;另外,有更大一部份易被人忽略的是來自於牙齦的不健康。若因 牙周病 等疾病而造成牙齦肉萎縮,使牙齒根部外露,容易造成牙齦組織受損,除出現牙齦發炎或出血的症狀也會增加敏感性牙齒發生的機率。
預防口腔疾病,保護牙齦是第一步!
如同前面調查結果所示,牙齦問題是最多人備感困擾的一項。事實上,餐後沒有做好口腔清潔的話,只需要短短半小時牙菌斑就會在口腔內開始滋生蔓延,8小時內就會開始鈣化成結石,漸漸地,像是口臭腔異味、牙齦流血、萎縮等問題都會一個接一個發生。
如果放任牙齦問題不管,可能年紀輕輕就出現牙齦炎或是牙周炎,甚至導致牙周病,再嚴重者會有掉牙危機,抑或引發像是糖尿病、心肌梗塞、骨質疏鬆等全身性的疾病。
維持牙齦健康,正確刷牙不可少
敏感性牙齒的發生以及其他口腔疾病都與牙齦健康息息相關,擁有健康的牙齦不僅能降低敏感性牙齒也會減少其他牙齦問題(如牙周病、牙齦炎)發生的機會,因此保護好牙齦就能保護好整個口腔,而最簡單的牙齦護理方式就從日常潔牙開始!
刷牙的步驟看似簡單,但可千萬別把牙齒當作牆壁般使勁刷,這樣可是會造成牙齦受損!刷牙時,使用貝氏刷牙法,刷毛以45⁰斜角放置於牙齦溝槽位置,刷毛以能深入牙齦溝隙中清除牙菌斑以輕微的力量做水平擺動,幅度不超過一顆牙齒的範圍,並搭配牙線清理牙齒縫隙等較不好清潔的地方,每天多花幾分鐘就能擁有健康的牙齦與口腔,大方展現自信的笑容。
該抗敏感還是護牙齦?2擇1不如二合一
除了正確的刷牙方式,選擇正確的牙膏也不可馬虎!一般人選擇牙膏時,總不確定該買抗敏感還是護齦牙膏?建議選擇兩者兼具的護齦+抗敏感雙效牙膏,直接將兩者問題一併解決。
市售如黑人專業護齦抗敏感牙膏能有效減少牙齦出血發生率,幫助維持牙周健康,更能同時照護敏感牙齒,雙效合一。
護齦日常保健小妙招
1.三餐飯後刷牙
2.少喝酸性飲料(可樂、果汁都是喔!)
3.多喝水,中和口中酸性
4.避免刷牙過於用力或頻繁,使用纖柔軟毛刷。
5.使用牙齦護理專用牙膏做日常照護,減少牙周病發生率。
參考文獻:
1. 張浩陞 2005 認識人工 植牙
2. 鄭偉立 2005 牙科新知~談人工植牙
3. 陳佳炎 2009 人工植牙面面觀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378&News_Class_ID=&Page=1
調查:台灣人的口腔問題是…?
根據黑人專業護齦牙膏品牌調查100位國人口腔健康問卷顯示,在台灣,有57%的消費者有牙齦相關的問題;47%的人有敏感性牙齒的困擾。這也顯示出消費者對牙齦保健的相關知識還不夠完善,對於牙齒的照顧,普遍僅限於早晚各一次的刷牙習慣,當發生牙齦問題時,也往往分不清是敏感性牙齒造成還是牙齦受損引發的不適?
什麼是敏感性牙齒…?
「敏感性牙齒」,學名叫做「牙本質知覺敏感症」(dentin hypersensitivity),牙本質在顯微鏡下可看見有數千個細微的孔道,從牙齒表面經由牙本質到牙齒中央的神經處,這些牙本質小管通道中的液體,在接收到外務刺激後,就會因為溫差和壓力等關係而快速流動,讓神經細胞突觸伸長或壓縮,進而影響到牙髓腔內的神經叢,讓我們感覺到酸麻抽痛等等症狀。
敏感性牙齒的成因有很多,例如喜歡喝酸性飲料像是可樂、含糖飲料或是沒有規律刷牙習慣、刷牙太用力等都有可能造成敏感性牙齒;另外,有更大一部份易被人忽略的是來自於牙齦的不健康。若因 牙周病 等疾病而造成牙齦肉萎縮,使牙齒根部外露,容易造成牙齦組織受損,除出現牙齦發炎或出血的症狀也會增加敏感性牙齒發生的機率。
預防口腔疾病,保護牙齦是第一步!
如同前面調查結果所示,牙齦問題是最多人備感困擾的一項。事實上,餐後沒有做好口腔清潔的話,只需要短短半小時牙菌斑就會在口腔內開始滋生蔓延,8小時內就會開始鈣化成結石,漸漸地,像是口臭腔異味、牙齦流血、萎縮等問題都會一個接一個發生。
如果放任牙齦問題不管,可能年紀輕輕就出現牙齦炎或是牙周炎,甚至導致牙周病,再嚴重者會有掉牙危機,抑或引發像是糖尿病、心肌梗塞、骨質疏鬆等全身性的疾病。
維持牙齦健康,正確刷牙不可少
敏感性牙齒的發生以及其他口腔疾病都與牙齦健康息息相關,擁有健康的牙齦不僅能降低敏感性牙齒也會減少其他牙齦問題(如牙周病、牙齦炎)發生的機會,因此保護好牙齦就能保護好整個口腔,而最簡單的牙齦護理方式就從日常潔牙開始!
刷牙的步驟看似簡單,但可千萬別把牙齒當作牆壁般使勁刷,這樣可是會造成牙齦受損!刷牙時,使用貝氏刷牙法,刷毛以45⁰斜角放置於牙齦溝槽位置,刷毛以能深入牙齦溝隙中清除牙菌斑以輕微的力量做水平擺動,幅度不超過一顆牙齒的範圍,並搭配牙線清理牙齒縫隙等較不好清潔的地方,每天多花幾分鐘就能擁有健康的牙齦與口腔,大方展現自信的笑容。
該抗敏感還是護牙齦?2擇1不如二合一
除了正確的刷牙方式,選擇正確的牙膏也不可馬虎!一般人選擇牙膏時,總不確定該買抗敏感還是護齦牙膏?建議選擇兩者兼具的護齦+抗敏感雙效牙膏,直接將兩者問題一併解決。
市售如黑人專業護齦抗敏感牙膏能有效減少牙齦出血發生率,幫助維持牙周健康,更能同時照護敏感牙齒,雙效合一。
護齦日常保健小妙招
1.三餐飯後刷牙
2.少喝酸性飲料(可樂、果汁都是喔!)
3.多喝水,中和口中酸性
4.避免刷牙過於用力或頻繁,使用纖柔軟毛刷。
5.使用牙齦護理專用牙膏做日常照護,減少牙周病發生率。
參考文獻:
1. 張浩陞 2005 認識人工 植牙
2. 鄭偉立 2005 牙科新知~談人工植牙
3. 陳佳炎 2009 人工植牙面面觀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378&News_Class_ID=&Page=1
2016年11月13日 星期日
肥胖、糖尿病、口腔癌都與牙周病密不可分
開南大學健康產業管理學系助理教授指出,肥胖、血糖過高、三酸甘油脂過高者患有牙周病的機率是較一般人來得高,BMI值大於27即為過胖,容易增加氧化壓力,進而引起發炎反應,會提高牙周病的發生機率。若要降低氧化壓力、預防牙周病變,可適量運動消除自由基,降低發炎反應,且需多食用新鮮水果,最好選擇富含豐富維他命C與類黃酮等抗氧化力強的水果,都可以有效降低牙周病的風險性。
牙周囊袋是牙周病的判斷依據,囊袋深度大於4mm者,需積極治療牙周病。台灣有54%的成年人有牙周囊袋,大約是970萬人,但牙周病初期並無任何明顯症狀,可以說是幾乎無感,若感覺牙齒動搖、脫落,這也就表示牙齒已經接近壽終正寢,只能仰賴植牙。
一份台灣牙科健康照護協會籌備會所做的「全國牙周病調查」資料顯示,糖尿病患者罹患牙周病的機率是沒有糖尿病者的2至4倍,也與肥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具有共病關係,且牙周病個案會增加25%口腔癌前病變或導致口腔癌發生的機會。由此可見,牙周病不單只是口腔的疾病,更是全身性的發炎疾病。
統計資料也顯示,中高齡的男性、吸菸、嚼食檳榔、不吃水果、攝取高糖份的飲料、且口腔衛生習慣不好者較容易得到牙周病。其中抽菸導致牙周病的機率最高,占17%;其次是高糖飲料,牙周病風險會提高16%。
預防牙周病 牙線比牙刷重要
如何降低牙周病風險?本身是牙醫師的台灣牙科健康照護協會籌備會主任委員賴弘明建議,多吃新鮮水果、少喝飲料、戒菸酒檳榔、適度運動,都能降低自由基生成,減少身體發炎因子,是保護牙齒健康的好方法。除此之外,早晚刷牙、強化個人口腔清潔衛生習慣、每半年定期至牙醫師檢查、每天用牙線徹底將牙縫刮乾淨,配合牙刷清潔牙齒表面,減少牙菌斑附著,都是有效預防牙周病產生的不二法門。
若已經罹患牙周病,應儘早接受治療,降低掉牙、拔牙的風險。賴弘明牙醫師表示,牙周病的基本治療需6次,有健保給付,項目包括詳細檢查、牙菌斑刮除、正確的口腔清潔教導、複診等;若基本治療仍無法有效控制牙周病,需透過外科刮除手術;一旦外科手術也救不了牙周病變的牙齒,則必需進行拔牙、植牙等手術。
參考文獻:
1。 潘裕華 人工植牙 的美觀考量與臨床結果
2。 鄭鈞仁 假牙還是植牙?該怎麼抉擇?
3。 陳姿淳 植牙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印象牙醫
牙周囊袋是牙周病的判斷依據,囊袋深度大於4mm者,需積極治療牙周病。台灣有54%的成年人有牙周囊袋,大約是970萬人,但牙周病初期並無任何明顯症狀,可以說是幾乎無感,若感覺牙齒動搖、脫落,這也就表示牙齒已經接近壽終正寢,只能仰賴植牙。
一份台灣牙科健康照護協會籌備會所做的「全國牙周病調查」資料顯示,糖尿病患者罹患牙周病的機率是沒有糖尿病者的2至4倍,也與肥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具有共病關係,且牙周病個案會增加25%口腔癌前病變或導致口腔癌發生的機會。由此可見,牙周病不單只是口腔的疾病,更是全身性的發炎疾病。
統計資料也顯示,中高齡的男性、吸菸、嚼食檳榔、不吃水果、攝取高糖份的飲料、且口腔衛生習慣不好者較容易得到牙周病。其中抽菸導致牙周病的機率最高,占17%;其次是高糖飲料,牙周病風險會提高16%。
預防牙周病 牙線比牙刷重要
如何降低牙周病風險?本身是牙醫師的台灣牙科健康照護協會籌備會主任委員賴弘明建議,多吃新鮮水果、少喝飲料、戒菸酒檳榔、適度運動,都能降低自由基生成,減少身體發炎因子,是保護牙齒健康的好方法。除此之外,早晚刷牙、強化個人口腔清潔衛生習慣、每半年定期至牙醫師檢查、每天用牙線徹底將牙縫刮乾淨,配合牙刷清潔牙齒表面,減少牙菌斑附著,都是有效預防牙周病產生的不二法門。
若已經罹患牙周病,應儘早接受治療,降低掉牙、拔牙的風險。賴弘明牙醫師表示,牙周病的基本治療需6次,有健保給付,項目包括詳細檢查、牙菌斑刮除、正確的口腔清潔教導、複診等;若基本治療仍無法有效控制牙周病,需透過外科刮除手術;一旦外科手術也救不了牙周病變的牙齒,則必需進行拔牙、植牙等手術。
參考文獻:
1。 潘裕華 人工植牙 的美觀考量與臨床結果
2。 鄭鈞仁 假牙還是植牙?該怎麼抉擇?
3。 陳姿淳 植牙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印象牙醫
一起了解牙齒疾病
牙痛,吃消炎藥或用偏方止痛了就沒關係?學者表示,蚊子叮咬後的肌膚只會出現短暫性紅腫,隨後自動恢復,但大部分牙科疾病如齲齒和牙髓炎,會隨著病理過程出現不可逆的變化,即使用藥或偏方暫時或長時間止住疼痛,民眾也要將牙痛視為警訊,儘快治療才能避免牙病惡化,甚至需拔牙的情況。
牙痛之最:牙髓神經跟著心跳抽痛
陽明大學牙醫學系副教授提到,每個人對於牙痛的主觀認定不同,但臨床上發現患者罹患急性牙髓炎的痛感最明顯,幾乎到達「痛到要人命」的等級,且牙痛表現會隨心臟跳動、血壓變化而改變,出現牙髓神經「丟一下、丟一下」的劇烈抽痛反應。
牙髓炎可能牙齒外觀沒有明顯破壞,但口腔中的毒素和細菌經口眼看不到的縫隙滲入齒內,侵襲牙髓造成齒內發炎的壓力無法宣洩,引發劇烈疼痛,此時通常只要做根管治療時在牙冠打個小洞就能止痛。
牙髓發炎 2個情況不牙痛
齲齒破壞範圍深及牙髓組織,也可能因牙髓炎而引發劇烈疼痛,但當齲齒更嚴重時,出現牙齒崩解、牙冠消失的情況時,小朋友可能因組織再生能力強,牙髓部位長出新的肉芽組織,出現病源仍在、牙齒卻不痛的怪異情況。而大人也可能因牙髓壞死而不感覺牙痛,但患部周圍反而會有膿包的情況產生。
齲齒一定痛?深及牙本質小管神經末稍才算
相較於牙髓炎所引發的牙痛,齲齒的痛感相對較輕,且不一定會感覺牙痛。副教授指出,齲齒範圍若侷限在外層、沒有神經分佈的牙釉質,患者不會感覺疼痛,但當齲齒範圍深入到牙本質時,也需視蛀牙位置是否接觸到牙本質小管內的神經末稍。並非所有牙本質小管都有神經末稍,每條神經末稍的長度也不同,因此齲齒深入牙本質,未必全然會引發牙痛或相同程度的痛感。
偏方止牙痛是一時 根本治療是一世
副教授表示,牙齒不是等到察覺疼痛才生病,也不是沒感覺疼痛就代表牙齒很健康。牙齒疾病就像強盜,牙痛則是防盜警鈴,當強盜跑入家中引起警鈴大作,即使此時關掉警鈴,但沒有積極驅趕或制伏強盜的作為,家裡依舊深陷強盜襲擊的風險中。
牙痛患者即使暫時利用偏方急救止痛,疼痛感消失後還是應該盡快就醫和治療,預防牙疾惡化,以免增加日後治療困難度和醫療費用,甚至演變成花大錢治療卻醫不好的窘況。
不過,懷孕婦女因前3個月的胎兒狀態還不穩定,生產前3個月可能因胎兒壓迫無法久躺診療椅,不建議做牙齒治療。懷孕中期可做保守性的牙齒治療,但不適合複雜的 牙周病 手術,根管治療則需先評估病情嚴重性,太嚴重需等到生產後再治療。
參考文獻:
1. 張浩陞 2005 認識人工 植牙
2. 鄭偉立 2005 牙科新知~談人工植牙
3. 陳佳炎 2009 人工植牙面面觀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376&News_Class_ID=&Page=1
牙痛之最:牙髓神經跟著心跳抽痛
陽明大學牙醫學系副教授提到,每個人對於牙痛的主觀認定不同,但臨床上發現患者罹患急性牙髓炎的痛感最明顯,幾乎到達「痛到要人命」的等級,且牙痛表現會隨心臟跳動、血壓變化而改變,出現牙髓神經「丟一下、丟一下」的劇烈抽痛反應。
牙髓炎可能牙齒外觀沒有明顯破壞,但口腔中的毒素和細菌經口眼看不到的縫隙滲入齒內,侵襲牙髓造成齒內發炎的壓力無法宣洩,引發劇烈疼痛,此時通常只要做根管治療時在牙冠打個小洞就能止痛。
牙髓發炎 2個情況不牙痛
齲齒破壞範圍深及牙髓組織,也可能因牙髓炎而引發劇烈疼痛,但當齲齒更嚴重時,出現牙齒崩解、牙冠消失的情況時,小朋友可能因組織再生能力強,牙髓部位長出新的肉芽組織,出現病源仍在、牙齒卻不痛的怪異情況。而大人也可能因牙髓壞死而不感覺牙痛,但患部周圍反而會有膿包的情況產生。
齲齒一定痛?深及牙本質小管神經末稍才算
相較於牙髓炎所引發的牙痛,齲齒的痛感相對較輕,且不一定會感覺牙痛。副教授指出,齲齒範圍若侷限在外層、沒有神經分佈的牙釉質,患者不會感覺疼痛,但當齲齒範圍深入到牙本質時,也需視蛀牙位置是否接觸到牙本質小管內的神經末稍。並非所有牙本質小管都有神經末稍,每條神經末稍的長度也不同,因此齲齒深入牙本質,未必全然會引發牙痛或相同程度的痛感。
偏方止牙痛是一時 根本治療是一世
副教授表示,牙齒不是等到察覺疼痛才生病,也不是沒感覺疼痛就代表牙齒很健康。牙齒疾病就像強盜,牙痛則是防盜警鈴,當強盜跑入家中引起警鈴大作,即使此時關掉警鈴,但沒有積極驅趕或制伏強盜的作為,家裡依舊深陷強盜襲擊的風險中。
牙痛患者即使暫時利用偏方急救止痛,疼痛感消失後還是應該盡快就醫和治療,預防牙疾惡化,以免增加日後治療困難度和醫療費用,甚至演變成花大錢治療卻醫不好的窘況。
不過,懷孕婦女因前3個月的胎兒狀態還不穩定,生產前3個月可能因胎兒壓迫無法久躺診療椅,不建議做牙齒治療。懷孕中期可做保守性的牙齒治療,但不適合複雜的 牙周病 手術,根管治療則需先評估病情嚴重性,太嚴重需等到生產後再治療。
參考文獻:
1. 張浩陞 2005 認識人工 植牙
2. 鄭偉立 2005 牙科新知~談人工植牙
3. 陳佳炎 2009 人工植牙面面觀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376&News_Class_ID=&Page=1
2016年11月6日 星期日
搞定牙周病 提升植牙成功率
牙周病無法根治、也沒有藥物可以有效治療,稱得上是「牙齒的慢性病」,國內許多民眾原本即是罹患牙周病,卻因症狀不明顯而耽誤就醫時機。對此,牙醫師表示,當齒槽骨受損、牙齒脫落,做假牙或 人工植牙 失敗的風險也較高,研究發現,沒有治療牙周病就做植牙的成功率會降低2成。
牙周病VS人工植牙 息息相關
很多病人不知道牙周病與人工植牙有密切的關聯性,常常因為罹患嚴重的牙周病,將牙齒拔除後就直接接受人工植牙的治療,卻忘了先治療原本的牙周病。
奇美醫學中心牙周病科主治醫師指出,在牙周病還沒有達到穩定控制的狀態下,就接受人工植牙,附著在牙齒周邊的細菌和發炎物質,可能會對人工牙根周遭的組織結構產生慢性發炎,進而造成嚴重破壞。就有如在沒有經過清理整頓的土地上蓋房子,房子隨時都有可能會引發傾斜倒塌的現象。
研究報告指出,健康的病人與接受過治療的牙周病病人,兩者人工植牙成功率較高於沒有接受人工治療的嚴重牙周病病人,後者的成功率會明顯降低約20%,且植體周圍齒槽骨喪失的情況也會明顯增加。
醫師進一步表示,人工牙根及自然牙根很相像,需有穩定的齒槽骨支撐,也需有良好的口腔清潔照顧,避免細菌造成發炎,造成人工牙根周遭的齒槽骨喪失。
醫師提醒,民眾在進行人工植牙前,務必記得先讓牙醫師檢查是否患有牙周病症狀,若是患有牙周病就必須先治療,讓牙周病的症狀穩定後再進行人工植牙,唯有如此,人工植牙的成功率才能有效提高。
【預防牙周病4點叮嚀】:
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飯後漱口、早晚刷牙。
保持口腔清潔衛生。
使用牙刷、牙線進行口腔清潔。
定期請牙醫師進行檢查。
牙周病早期一般並無任何症狀,輕者可能會患有口臭、牙齦紅腫疼痛、刷牙流血等症狀,嚴重時則會出現牙齦萎縮、齒槽骨喪失、牙齒敏感、鬆動,甚至造成牙齒脫落,破壞口腔咀嚼功能。所以,平均即應該落實以上清潔動作,以及定期檢查。
參考文獻:
1. 張浩陞 2005 認識人工植牙
2. 鄭偉立 2005 牙科新知~談人工植牙
3. 陳佳炎 2009 人工植牙面面觀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印象牙醫
牙周病VS人工植牙 息息相關
很多病人不知道牙周病與人工植牙有密切的關聯性,常常因為罹患嚴重的牙周病,將牙齒拔除後就直接接受人工植牙的治療,卻忘了先治療原本的牙周病。
奇美醫學中心牙周病科主治醫師指出,在牙周病還沒有達到穩定控制的狀態下,就接受人工植牙,附著在牙齒周邊的細菌和發炎物質,可能會對人工牙根周遭的組織結構產生慢性發炎,進而造成嚴重破壞。就有如在沒有經過清理整頓的土地上蓋房子,房子隨時都有可能會引發傾斜倒塌的現象。
研究報告指出,健康的病人與接受過治療的牙周病病人,兩者人工植牙成功率較高於沒有接受人工治療的嚴重牙周病病人,後者的成功率會明顯降低約20%,且植體周圍齒槽骨喪失的情況也會明顯增加。
醫師進一步表示,人工牙根及自然牙根很相像,需有穩定的齒槽骨支撐,也需有良好的口腔清潔照顧,避免細菌造成發炎,造成人工牙根周遭的齒槽骨喪失。
醫師提醒,民眾在進行人工植牙前,務必記得先讓牙醫師檢查是否患有牙周病症狀,若是患有牙周病就必須先治療,讓牙周病的症狀穩定後再進行人工植牙,唯有如此,人工植牙的成功率才能有效提高。
【預防牙周病4點叮嚀】:
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飯後漱口、早晚刷牙。
保持口腔清潔衛生。
使用牙刷、牙線進行口腔清潔。
定期請牙醫師進行檢查。
牙周病早期一般並無任何症狀,輕者可能會患有口臭、牙齦紅腫疼痛、刷牙流血等症狀,嚴重時則會出現牙齦萎縮、齒槽骨喪失、牙齒敏感、鬆動,甚至造成牙齒脫落,破壞口腔咀嚼功能。所以,平均即應該落實以上清潔動作,以及定期檢查。
參考文獻:
1. 張浩陞 2005 認識人工植牙
2. 鄭偉立 2005 牙科新知~談人工植牙
3. 陳佳炎 2009 人工植牙面面觀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印象牙醫
四大方法讓你牙齒不變色
隨著養生風氣的盛行,越來越多人喜愛在日常飲用水中加入檸檬片、柑橘類水果,希望透過天然蔬果當中富含的酸類物質、維他命C等成分,達到排毒美白的效果。不過,牙醫師提醒,長期維持這樣飲用方式,卻沒有做好正確的牙齒清潔,在達到美白排毒的目標前,恐讓惱人的黃牙問題先找上你。
牙科醫師表示,造成黃板牙的原因,除了個人牙色的先天差異外,大多與日常飲食習慣所造成的染色、破壞有關。事實上,牙齒外層的牙釉質相當脆弱,在PH5.5以下會開始溶解,漸漸的會出現白斑、變薄、讓牙齒顯黃等問題。許多人常接觸的養生醋飲或酸類水果,不管是喝的、吃的,由於性質偏酸,都可能在進食過程中破壞牙齒外層的牙釉質。
而深受多數人喜愛的綠茶、咖啡、碳酸飲料等飲品,除了本身酸類食物的特性,容易使琺瑯質鬆軟,讓著色性食物更易在牙齒上染色外,特別是綠茶、咖啡中本身富含的單寧酸,更有加速著色的效果,大量飲用對於牙齒的染色效果將更加明顯。
酸類食物&著色性食物參考
酸類食物:水果、咖啡、茶、碳酸飲料、高濃度酒精、含有草酸的食物。
著色性食物:茶類、含單寧酸食物、含有色素的食物。
擁抱美食不憂慮 4招減少侵蝕染色風險
想要避免牙齒變黃,就再也不能吃上述提到的食物?或需將有助於人體排毒、營養滿分的檸檬水、蔬果汁拒於千里之外?牙醫師指出,想要擁有一口人人稱羨的潔白皓齒不用這麼犧牲,只要在食用酸類食物、著色性食物前後,使用一些小妙招,就能有效降低琺瑯質受到軟化、染色的機會。
第1招/避免直接接觸 吸管啜飲護牙更優雅
為避免牙齒大量接觸酸類食物導致琺瑯質軟化、酸蝕而受損染色,牙醫師建議攝取檸檬、奇異果、柑橘類等酸類水果中的營養,不妨可以選擇榨汁後再用吸管飲用。這樣的方式,不但有助完整吸收水果中營養素,吸管飲用的方式更能減少牙齒與酸類食物接觸的機會。吸管啜飲的方法,不僅可用於飲用蔬果汁上,飲用咖啡、茶類飲品時也能比照辦理。
第2招/維他命C片補營養 直接吞下勿久含
有許多愛美、重視自我健康的朋友,會選擇服用維他命C錠的方式,來彌補蔬果攝取不足所缺乏的營養素。但維他命C錠屬於高濃縮的酸類食物,為避免咀嚼時大量接觸牙齒表面,建議在吃維他命C時,最好選擇直接吞下,不要咬碎或含在口中,以降低接觸時間與範圍,減少對牙齒的傷害。
第3招/餐後漱口降腐蝕 口氣清新更宜人
除了選擇使用吸管來減少酸類物質與牙齒表面的接觸機會外,因為水果果肉、汁液在口腔內超過15分鐘,便容易酸蝕牙齒。因此,希望降低牙齒酸蝕機會,避免牙齒發黃的朋友,應養成食用水果等酸類、易染色食物後應馬上用水漱口的習慣,不但能幫助沖淡口中殘留的酸類物質,更能達到維持清心口氣的作用。
第4招/餐後立刻刷牙?吃酸類食物後先漱口再潔牙
隨著口腔衛教觀念提升,現代人對於牙齒的清潔逐漸重視,越來越多人開始有用餐後應盡速使用牙線清潔、刷牙,以保持牙齒健康的正確觀念。不過,醫師叮嚀,牙齒遇到酸表面會軟化,立即刷牙反而會造成牙釉質的缺損。
建議擔憂牙齒變黃的朋友,在吃完這類易傷害牙齒的食物後15分鐘內,不要立刻刷牙,先用清水漱口幾次,將口內殘存的著色性食物、酸類物質沖淡、漱出,等到上述物質變淡後,再按照一般程序進行潔牙、刷牙動作較為適宜。
參考文獻:
1。 廖榮彥 2008 Bicon 植牙 系統簡介
2。 張文輝 美齒與科
3。 2006 人工植牙新知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374&News_Class_ID=&Page=1
牙科醫師表示,造成黃板牙的原因,除了個人牙色的先天差異外,大多與日常飲食習慣所造成的染色、破壞有關。事實上,牙齒外層的牙釉質相當脆弱,在PH5.5以下會開始溶解,漸漸的會出現白斑、變薄、讓牙齒顯黃等問題。許多人常接觸的養生醋飲或酸類水果,不管是喝的、吃的,由於性質偏酸,都可能在進食過程中破壞牙齒外層的牙釉質。
而深受多數人喜愛的綠茶、咖啡、碳酸飲料等飲品,除了本身酸類食物的特性,容易使琺瑯質鬆軟,讓著色性食物更易在牙齒上染色外,特別是綠茶、咖啡中本身富含的單寧酸,更有加速著色的效果,大量飲用對於牙齒的染色效果將更加明顯。
酸類食物&著色性食物參考
酸類食物:水果、咖啡、茶、碳酸飲料、高濃度酒精、含有草酸的食物。
著色性食物:茶類、含單寧酸食物、含有色素的食物。
擁抱美食不憂慮 4招減少侵蝕染色風險
想要避免牙齒變黃,就再也不能吃上述提到的食物?或需將有助於人體排毒、營養滿分的檸檬水、蔬果汁拒於千里之外?牙醫師指出,想要擁有一口人人稱羨的潔白皓齒不用這麼犧牲,只要在食用酸類食物、著色性食物前後,使用一些小妙招,就能有效降低琺瑯質受到軟化、染色的機會。
第1招/避免直接接觸 吸管啜飲護牙更優雅
為避免牙齒大量接觸酸類食物導致琺瑯質軟化、酸蝕而受損染色,牙醫師建議攝取檸檬、奇異果、柑橘類等酸類水果中的營養,不妨可以選擇榨汁後再用吸管飲用。這樣的方式,不但有助完整吸收水果中營養素,吸管飲用的方式更能減少牙齒與酸類食物接觸的機會。吸管啜飲的方法,不僅可用於飲用蔬果汁上,飲用咖啡、茶類飲品時也能比照辦理。
第2招/維他命C片補營養 直接吞下勿久含
有許多愛美、重視自我健康的朋友,會選擇服用維他命C錠的方式,來彌補蔬果攝取不足所缺乏的營養素。但維他命C錠屬於高濃縮的酸類食物,為避免咀嚼時大量接觸牙齒表面,建議在吃維他命C時,最好選擇直接吞下,不要咬碎或含在口中,以降低接觸時間與範圍,減少對牙齒的傷害。
第3招/餐後漱口降腐蝕 口氣清新更宜人
除了選擇使用吸管來減少酸類物質與牙齒表面的接觸機會外,因為水果果肉、汁液在口腔內超過15分鐘,便容易酸蝕牙齒。因此,希望降低牙齒酸蝕機會,避免牙齒發黃的朋友,應養成食用水果等酸類、易染色食物後應馬上用水漱口的習慣,不但能幫助沖淡口中殘留的酸類物質,更能達到維持清心口氣的作用。
第4招/餐後立刻刷牙?吃酸類食物後先漱口再潔牙
隨著口腔衛教觀念提升,現代人對於牙齒的清潔逐漸重視,越來越多人開始有用餐後應盡速使用牙線清潔、刷牙,以保持牙齒健康的正確觀念。不過,醫師叮嚀,牙齒遇到酸表面會軟化,立即刷牙反而會造成牙釉質的缺損。
建議擔憂牙齒變黃的朋友,在吃完這類易傷害牙齒的食物後15分鐘內,不要立刻刷牙,先用清水漱口幾次,將口內殘存的著色性食物、酸類物質沖淡、漱出,等到上述物質變淡後,再按照一般程序進行潔牙、刷牙動作較為適宜。
參考文獻:
1。 廖榮彥 2008 Bicon 植牙 系統簡介
2。 張文輝 美齒與科
3。 2006 人工植牙新知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374&News_Class_ID=&Page=1
2016年10月23日 星期日
你知道可可萃取物能護牙嗎?
「吃甜食容易蛀牙」的觀念深植人心,但最近的研究結果卻顛覆一般人的認知!美國杜蘭大學(Tulane University)研究員阿曼‧薩德堡 (Arman Sadeghpour)指出,製作巧克力的原料-可可豆的可可萃取物,比氟化物更有助防止齲齒的發生。
根據美國杜蘭大學博士生阿曼‧薩德堡(Arman Sadeghpour)的研究報告指出,透過外力加壓、浸泡強酸兩項分別針對牙齒琺瑯質狀態、鈣質流失速率的測驗發現,與氟化物相比,可可萃取物對於牙齒保健更有助益。
可可萃取物能護牙 琺瑯質硬度測試辨分明
在人類臼齒上分別塗上氟化物和可可萃取物,然後用專門的機器在牙齒上壓出刻痕,從牙齒凹陷的深淺便可看出琺瑯質的硬度;結果顯示,使用可可萃取物的牙齒比起使用氟化物的牙齒更具彈性。
抗強酸更有力 可可萃取物防牙齒流失鈣質
在第二個試驗中,薩德堡分別將牙齒放進氟化物與可可萃取物溶液裡浸泡一夜,隔天再用強酸來測試這些牙齒表面的抵抗力。經過10分鐘的強酸浸泡,研究員薩德堡發現,泡在可可萃取物溶液裡的牙齒鈣含量,比泡在氟化物裡的減少8%的損失。
參考文獻:
1. 張浩陞 2005 認識 人工植牙
2. 鄭偉立 2005 牙科新知~談人工植牙
3. 陳佳炎 2009 人工植牙面面觀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印象牙醫
根據美國杜蘭大學博士生阿曼‧薩德堡(Arman Sadeghpour)的研究報告指出,透過外力加壓、浸泡強酸兩項分別針對牙齒琺瑯質狀態、鈣質流失速率的測驗發現,與氟化物相比,可可萃取物對於牙齒保健更有助益。
可可萃取物能護牙 琺瑯質硬度測試辨分明
在人類臼齒上分別塗上氟化物和可可萃取物,然後用專門的機器在牙齒上壓出刻痕,從牙齒凹陷的深淺便可看出琺瑯質的硬度;結果顯示,使用可可萃取物的牙齒比起使用氟化物的牙齒更具彈性。
抗強酸更有力 可可萃取物防牙齒流失鈣質
在第二個試驗中,薩德堡分別將牙齒放進氟化物與可可萃取物溶液裡浸泡一夜,隔天再用強酸來測試這些牙齒表面的抵抗力。經過10分鐘的強酸浸泡,研究員薩德堡發現,泡在可可萃取物溶液裡的牙齒鈣含量,比泡在氟化物裡的減少8%的損失。
參考文獻:
1. 張浩陞 2005 認識 人工植牙
2. 鄭偉立 2005 牙科新知~談人工植牙
3. 陳佳炎 2009 人工植牙面面觀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印象牙醫
預防齲齒要記住這五點
齲病俗稱蟲牙、蛀牙,是細菌性疾病,可以繼發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甚至能引起牙槽骨和頜骨炎症。如不及時治療,病變繼續發展,形成齲洞,終至牙冠完全破壞消失,其發展的最終結果是牙齒喪失。但在生活中,齲齒會被很多人忽略掉,覺得這不是什麼大不了的病,可是,他們卻不知道,齲齒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因此,預防齲齒的方法,是很有必要了解的,那麼,預防齲齒的方法有哪些?
預防齲齒可記住以下五點:
1、刷牙:幼兒在兩歲半到三歲時應開始學習刷牙。刷牙可以清除粘附在牙齒表面的牙菌斑。由於刷毛不能進入咬頜面窩溝和牙間隙,因此刷牙不能預防牙齒窩溝和領面齲發生。
2、使用含氟牙膏:氟可以改變牙齒的結構,提高牙齒的抗酸能力,還具有抑制細菌的作用。最常見的含氟物品有氟化水源、氟滴劑、氟片、含氟牙膏、含氟凝膠、含氟漱口液等。
3、窩溝封閉:牙齒咀嚼面有許多細微的窩溝,牙齒的齲壞易從這些地方開始。窩溝封閉可防止食物殘渣和細菌在窩溝堆積。6歲時第一恆磨牙萌出後應及時做窩溝封閉。
4、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五穀雜糧、豆類;鮮奶及奶製品類;魚、肉、蛋類;蔬菜和水果類有益於牙齒。軟而粘的糖果、甜飲料待對牙齒有害,應從小養成少吃零食和甜食,尤其是睡前不吃東西的好習慣。
5、3-6個月進行一次口腔健康檢查,如發現有齲齒,應及時治療,填充齲洞,以杜絕感染,預防齲齒引發其它疾病。
齲齒是會引起牙痛的,對於此種狀況,可採用下列方法治療:
齲齒引起牙痛一般有四種方法,對於齲壞比較淺的還沒形成齲洞的初期齲進行藥物治療,如果齲壞面積大,經常塞入食物的話,我們採用填補齲齒的方法進行處理,如果牙洞比較深,齲壞面積大的我們採用修復牙齒去除造成齲齒病變的組織,恢復咀嚼功能的方法。
兒童齲齒一定要及時治療,兒童正處在發育階段,如果一直堅持這樣的方式,兒童口腔就會出現半側發達,兒童的臉部就會出現變形而影響美觀。特別是個別兒童出現蛀牙沒有及時治療,致使牙齒變黑、爛掉。兒童蛀牙容易導致牙根尖感染,引起全身性感染,嚴重的還會導致腎炎、敗血症等。兒童如果營養不良,身體各方面都會受到影響。因此,在兒童齲齒前需要做窩溝封閉來預防齲齒的發生。
對於齲齒病人來說,其可多吃下列食物來對牙齒進行保護:
1、綠茶:綠茶含有大量的氟,具有抗酸防蛀牙的效果。
2、洋蔥:能殺死多種細菌,其中包括造成蛀牙的變形鏈球菌。
3、香菇(香菇食品):所含的香菇多醣體可以抑制口中的細菌製造牙菌斑。
4、無糖口香糖:嚼食可以增加唾液分泌量,中和 口腔內的酸性,進一步 預防 蛀牙。
5、薄荷:緩解牙齦發炎、腫脹的不適感。
6、芹菜:幫你的牙齒進行大掃除,讓你減少蛀牙的機會。
參考文獻:
1. 張浩陞 2005 認識人工 植牙
2. 鄭偉立 2005 牙科新知~談人工植牙
3. 陳佳炎 2009 人工植牙面面觀
資料來源:壹讀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372&News_Class_ID=&Page=1
預防齲齒可記住以下五點:
1、刷牙:幼兒在兩歲半到三歲時應開始學習刷牙。刷牙可以清除粘附在牙齒表面的牙菌斑。由於刷毛不能進入咬頜面窩溝和牙間隙,因此刷牙不能預防牙齒窩溝和領面齲發生。
2、使用含氟牙膏:氟可以改變牙齒的結構,提高牙齒的抗酸能力,還具有抑制細菌的作用。最常見的含氟物品有氟化水源、氟滴劑、氟片、含氟牙膏、含氟凝膠、含氟漱口液等。
3、窩溝封閉:牙齒咀嚼面有許多細微的窩溝,牙齒的齲壞易從這些地方開始。窩溝封閉可防止食物殘渣和細菌在窩溝堆積。6歲時第一恆磨牙萌出後應及時做窩溝封閉。
4、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五穀雜糧、豆類;鮮奶及奶製品類;魚、肉、蛋類;蔬菜和水果類有益於牙齒。軟而粘的糖果、甜飲料待對牙齒有害,應從小養成少吃零食和甜食,尤其是睡前不吃東西的好習慣。
5、3-6個月進行一次口腔健康檢查,如發現有齲齒,應及時治療,填充齲洞,以杜絕感染,預防齲齒引發其它疾病。
齲齒是會引起牙痛的,對於此種狀況,可採用下列方法治療:
齲齒引起牙痛一般有四種方法,對於齲壞比較淺的還沒形成齲洞的初期齲進行藥物治療,如果齲壞面積大,經常塞入食物的話,我們採用填補齲齒的方法進行處理,如果牙洞比較深,齲壞面積大的我們採用修復牙齒去除造成齲齒病變的組織,恢復咀嚼功能的方法。
兒童齲齒一定要及時治療,兒童正處在發育階段,如果一直堅持這樣的方式,兒童口腔就會出現半側發達,兒童的臉部就會出現變形而影響美觀。特別是個別兒童出現蛀牙沒有及時治療,致使牙齒變黑、爛掉。兒童蛀牙容易導致牙根尖感染,引起全身性感染,嚴重的還會導致腎炎、敗血症等。兒童如果營養不良,身體各方面都會受到影響。因此,在兒童齲齒前需要做窩溝封閉來預防齲齒的發生。
對於齲齒病人來說,其可多吃下列食物來對牙齒進行保護:
1、綠茶:綠茶含有大量的氟,具有抗酸防蛀牙的效果。
2、洋蔥:能殺死多種細菌,其中包括造成蛀牙的變形鏈球菌。
3、香菇(香菇食品):所含的香菇多醣體可以抑制口中的細菌製造牙菌斑。
4、無糖口香糖:嚼食可以增加唾液分泌量,中和 口腔內的酸性,進一步 預防 蛀牙。
5、薄荷:緩解牙齦發炎、腫脹的不適感。
6、芹菜:幫你的牙齒進行大掃除,讓你減少蛀牙的機會。
參考文獻:
1. 張浩陞 2005 認識人工 植牙
2. 鄭偉立 2005 牙科新知~談人工植牙
3. 陳佳炎 2009 人工植牙面面觀
資料來源:壹讀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372&News_Class_ID=&Page=1
2016年10月17日 星期一
孕婦口腔保健的七大注意事項
有鑑於孕婦口腔保健的重要,健保新增「懷孕期間婦女牙結石清除」項目,除了每六個月一次口腔照護外,孕婦可再享多一次牙結石清除服務,最短間隔為三個月,請多加利用來維護妳的牙齒健康。
呵護牙齒,才能攝取營養來源
牙齒分別長在上下顎骨上,人類終其一生會依序長出兩套牙齒,小時候是乳牙,隨著年齡的增長,乳牙會逐漸被恆牙所取代,乳牙會按其萌出的先後順序脫落,然後再長出恆牙,可見乳牙被當作是恆牙萌出的引導,讓恆牙有空間長出,乳牙的牙冠幫助保留未來恆牙要長出的位置。
懷孕對口腔環境的影響
女 性在懷孕期間,其內分泌會改變,而且孕婦較易感到飢餓,加上國人素有「一人吃,兩人補」的傳統觀念,一旦進食頻率及攝取食物的種類變多,食物的殘渣遺留在 齒縫間的機率也會隨著提高,再加上因孕吐而喜歡吃酸性食物,使得口腔內會有更長的時間停留在酸性的環境中而造成牙齒的酸蝕,使牙齒表面的琺瑯質容易遭破 壞。
如果沒有及時做好口腔清潔,便容易造成牙菌斑大量的堆積,再加上內分泌的變化,最後可能演變成牙結石、牙齦出血、牙齒因脫鈣、變軟而變得較敏感。
7大孕期常見的牙齒問題
1.牙垢和牙結石
2.牙齦的腫脹、增生與出血
3.牙齦炎
4.牙本質敏感
5.蛀牙(齲齒)
6.牙周病
7.牙痛
孕婦如何安排牙齒的檢查與治療?
孕婦的牙齒保健觀念宜「預防重於治療,治療重於拔牙」,所以在計畫懷孕之前,要先做全口的檢查、清潔、與衛教,需要治療的先做完再懷孕。
一旦懷孕後,一般的牙科檢查還是可以執行。即使需要打局部麻醉藥也無妨,因為局部麻醉藥並不會通過胎盤而影響到胎兒。
對 於比較複雜的牙科治療會等產後才做;若非得做治療時也會選擇在懷孕中期(四到六個月)最穩定的時候動手;懷孕前期(一到三個月)胎兒在分化較不穩定,怕引 起流產及懷孕後期(七個月到九個月)怕導致早產,較不建議做治療,通常牙醫師會慎選時機、會先以適用的藥物來緩解,請孕婦不必操心。
NEW!健保給付孕媽咪牙結石清除
中 央健康保險署有鑑於孕婦口腔保健的重要,新增「懷孕期間婦女牙結石清除」項目,除了每六個月一次口腔照護外,孕婦可再享多一次牙結石清除服務,最短間隔為 三個月;對於非孕婦女的「牙周病支持性治療」、「特定牙周保存治療」,今年也都納入給付,請多加利用來維護妳的牙齒健康。
參考文獻:
1. 張浩陞 2005 認識 人工植牙
2. 鄭偉立 2005 牙科新知~談人工植牙
3. 陳佳炎 2009 人工植牙面面觀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印象牙醫
呵護牙齒,才能攝取營養來源
牙齒分別長在上下顎骨上,人類終其一生會依序長出兩套牙齒,小時候是乳牙,隨著年齡的增長,乳牙會逐漸被恆牙所取代,乳牙會按其萌出的先後順序脫落,然後再長出恆牙,可見乳牙被當作是恆牙萌出的引導,讓恆牙有空間長出,乳牙的牙冠幫助保留未來恆牙要長出的位置。
懷孕對口腔環境的影響
女 性在懷孕期間,其內分泌會改變,而且孕婦較易感到飢餓,加上國人素有「一人吃,兩人補」的傳統觀念,一旦進食頻率及攝取食物的種類變多,食物的殘渣遺留在 齒縫間的機率也會隨著提高,再加上因孕吐而喜歡吃酸性食物,使得口腔內會有更長的時間停留在酸性的環境中而造成牙齒的酸蝕,使牙齒表面的琺瑯質容易遭破 壞。
如果沒有及時做好口腔清潔,便容易造成牙菌斑大量的堆積,再加上內分泌的變化,最後可能演變成牙結石、牙齦出血、牙齒因脫鈣、變軟而變得較敏感。
7大孕期常見的牙齒問題
1.牙垢和牙結石
2.牙齦的腫脹、增生與出血
3.牙齦炎
4.牙本質敏感
5.蛀牙(齲齒)
6.牙周病
7.牙痛
孕婦如何安排牙齒的檢查與治療?
孕婦的牙齒保健觀念宜「預防重於治療,治療重於拔牙」,所以在計畫懷孕之前,要先做全口的檢查、清潔、與衛教,需要治療的先做完再懷孕。
一旦懷孕後,一般的牙科檢查還是可以執行。即使需要打局部麻醉藥也無妨,因為局部麻醉藥並不會通過胎盤而影響到胎兒。
對 於比較複雜的牙科治療會等產後才做;若非得做治療時也會選擇在懷孕中期(四到六個月)最穩定的時候動手;懷孕前期(一到三個月)胎兒在分化較不穩定,怕引 起流產及懷孕後期(七個月到九個月)怕導致早產,較不建議做治療,通常牙醫師會慎選時機、會先以適用的藥物來緩解,請孕婦不必操心。
NEW!健保給付孕媽咪牙結石清除
中 央健康保險署有鑑於孕婦口腔保健的重要,新增「懷孕期間婦女牙結石清除」項目,除了每六個月一次口腔照護外,孕婦可再享多一次牙結石清除服務,最短間隔為 三個月;對於非孕婦女的「牙周病支持性治療」、「特定牙周保存治療」,今年也都納入給付,請多加利用來維護妳的牙齒健康。
參考文獻:
1. 張浩陞 2005 認識 人工植牙
2. 鄭偉立 2005 牙科新知~談人工植牙
3. 陳佳炎 2009 人工植牙面面觀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印象牙醫
分享牙齒美白的四大迷思
「一白遮三醜」,不僅肌膚要美白,就連牙齒也需要美白。許多有黃板牙困擾的人,為了貪求便宜,至坊間購買成份、濃度、來源不明的產品,自己DIY,結果導致牙齒傷害,甚至因為使用過度,由於太過刺激造成牙齒敏感酸軟。
為 什麼有的人總是一口黃板牙,一開口笑就影響自信心?現代人喜歡沒有事就隨手來一杯茶、一杯咖啡或含糖飲料暢飲。根據資料統計,台灣人1年共喝掉約21億杯 咖啡、10億多杯手搖飲料,而包括茶與咖啡,甚至碳酸飲料等色素含量偏高,容易加速牙齒色素沉澱。此外,抽菸、吃檳榔,也會讓牙齒表面沾染其他物質;以及 若曾服用四環素藥物,有可能會造成牙齒變黑或變黃。
市售居家牙齒美白產品 注意成份濃度要符合規定
牙齒需要美白的人,除了購買市售的居家牙齒美白產品,包括:美白筆、美白凝膠、美白刷等,使用方式為以筆或小刷子把美白藥劑均勻塗佈在牙齒表面,但是,要特別注意其中所含碳醯胺過氧化物,或過氧化氫的濃度,應該在規定的範圍內,避免牙齒健康受影響。
臺大醫院牙體復形美容牙科兼任主治醫師表示,不少人為了讓牙齒白還要更白,卻經常陷入以下迷思:
【牙齒美白4迷思】:
迷思一:牙齒為甚麼沒辦法像明星一樣亮白?
牙齒再怎麼白似乎也沒辦法白得像廣告明星一樣亮白,相信這是許多人的迷思。由於牙齒構造中的象牙質本身就偏黃,因此牙齒本身就不是純白色的!
迷思二:盲目追求雪白牙齒
牙齒美白其實並沒有標準值,每個人牙齒的原色與健康狀況都不盡相同,就算是使用一樣的方式、劑量與濃度進行牙齒美白,最後能達到的美白效果也會有差異。
迷思三:洗牙等於美白牙齒
定期洗牙主要功效為清潔牙齒,並除去平時因飲食所累積的牙結石與牙垢。洗牙後,經年累積染色的牙結石以及牙垢被清除,因此有短暫齒色改變的感覺。但洗牙並沒有牙齒美白的功效,仍須搭配其他美白方式,才能真正的美白牙齒。
迷思四:美白牙齒會造成牙齒傷害
牙齒美白的方式有許多種,在選擇時,最關鍵的是美白成分以及正確使用方式,凡經過衛生福利部認可的美白成分及濃度,搭配安全的使用方式,才可以輕鬆美白牙齒。
面 對市面上琳瑯滿目的居家牙齒美白護理產品,大家應該如何選擇才安全?醫師指出,挑選牙齒美白產品有三大關鍵,包括成份、牙托式美白,以及認可標示。目前常 見美白成分中,CP(Carbamide Peroxide)美白成份溫和、不刺激,且經過美國食品藥物安全局(FDA)認可。其次,選擇緊密包覆牙齒的牙托式產品,可使美白凝膠均勻包覆在牙齒表 面,並有效隔離唾液,在家中也能輕鬆享有美白效果。最後,應認清標示並選擇通過衛生福利部審查許可的的品牌產品,對消費者才有安全保障。
想要牙齒變白 就該從清潔做起
會造成牙齒黃,牙菌斑及口腔內的細菌是主要影響牙色的原因之一。所以在美白牙齒的同時,清潔也是十分重要,平常在飯後絕對要養成刷牙的習慣,飯後口腔內的細菌滋生的速度是平時的好幾倍,若是沒有即時刷牙,容易造成過多的細菌,使得牙齒表面容易發黃。
若是希望牙齒變白,也可以選擇有特殊效能的牙膏如美白牙膏,想要牙齒變白就該從清潔做起,打好牙齒健康的基礎再做牙齒美白,才是上上之策,否則若是原先口腔內有齵齒卻隨意使用牙齒美白產品,容易引起痠軟敏感的問題。
參考文獻:
1。 陳敏傑 潘惠玲 陳朝寶 朱毓仁 為人工 植牙 打造一個良好的地基
2。 張維仁 人工植牙里程碑 轉換型基台人工植牙
3。 廖榮彥 2008 Bicon 植牙系統簡介
資料來:華人健康網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370&News_Class_ID=&Page=1
為 什麼有的人總是一口黃板牙,一開口笑就影響自信心?現代人喜歡沒有事就隨手來一杯茶、一杯咖啡或含糖飲料暢飲。根據資料統計,台灣人1年共喝掉約21億杯 咖啡、10億多杯手搖飲料,而包括茶與咖啡,甚至碳酸飲料等色素含量偏高,容易加速牙齒色素沉澱。此外,抽菸、吃檳榔,也會讓牙齒表面沾染其他物質;以及 若曾服用四環素藥物,有可能會造成牙齒變黑或變黃。
市售居家牙齒美白產品 注意成份濃度要符合規定
牙齒需要美白的人,除了購買市售的居家牙齒美白產品,包括:美白筆、美白凝膠、美白刷等,使用方式為以筆或小刷子把美白藥劑均勻塗佈在牙齒表面,但是,要特別注意其中所含碳醯胺過氧化物,或過氧化氫的濃度,應該在規定的範圍內,避免牙齒健康受影響。
臺大醫院牙體復形美容牙科兼任主治醫師表示,不少人為了讓牙齒白還要更白,卻經常陷入以下迷思:
【牙齒美白4迷思】:
迷思一:牙齒為甚麼沒辦法像明星一樣亮白?
牙齒再怎麼白似乎也沒辦法白得像廣告明星一樣亮白,相信這是許多人的迷思。由於牙齒構造中的象牙質本身就偏黃,因此牙齒本身就不是純白色的!
迷思二:盲目追求雪白牙齒
牙齒美白其實並沒有標準值,每個人牙齒的原色與健康狀況都不盡相同,就算是使用一樣的方式、劑量與濃度進行牙齒美白,最後能達到的美白效果也會有差異。
迷思三:洗牙等於美白牙齒
定期洗牙主要功效為清潔牙齒,並除去平時因飲食所累積的牙結石與牙垢。洗牙後,經年累積染色的牙結石以及牙垢被清除,因此有短暫齒色改變的感覺。但洗牙並沒有牙齒美白的功效,仍須搭配其他美白方式,才能真正的美白牙齒。
迷思四:美白牙齒會造成牙齒傷害
牙齒美白的方式有許多種,在選擇時,最關鍵的是美白成分以及正確使用方式,凡經過衛生福利部認可的美白成分及濃度,搭配安全的使用方式,才可以輕鬆美白牙齒。
面 對市面上琳瑯滿目的居家牙齒美白護理產品,大家應該如何選擇才安全?醫師指出,挑選牙齒美白產品有三大關鍵,包括成份、牙托式美白,以及認可標示。目前常 見美白成分中,CP(Carbamide Peroxide)美白成份溫和、不刺激,且經過美國食品藥物安全局(FDA)認可。其次,選擇緊密包覆牙齒的牙托式產品,可使美白凝膠均勻包覆在牙齒表 面,並有效隔離唾液,在家中也能輕鬆享有美白效果。最後,應認清標示並選擇通過衛生福利部審查許可的的品牌產品,對消費者才有安全保障。
想要牙齒變白 就該從清潔做起
會造成牙齒黃,牙菌斑及口腔內的細菌是主要影響牙色的原因之一。所以在美白牙齒的同時,清潔也是十分重要,平常在飯後絕對要養成刷牙的習慣,飯後口腔內的細菌滋生的速度是平時的好幾倍,若是沒有即時刷牙,容易造成過多的細菌,使得牙齒表面容易發黃。
若是希望牙齒變白,也可以選擇有特殊效能的牙膏如美白牙膏,想要牙齒變白就該從清潔做起,打好牙齒健康的基礎再做牙齒美白,才是上上之策,否則若是原先口腔內有齵齒卻隨意使用牙齒美白產品,容易引起痠軟敏感的問題。
參考文獻:
1。 陳敏傑 潘惠玲 陳朝寶 朱毓仁 為人工 植牙 打造一個良好的地基
2。 張維仁 人工植牙里程碑 轉換型基台人工植牙
3。 廖榮彥 2008 Bicon 植牙系統簡介
資料來:華人健康網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370&News_Class_ID=&Page=1
2016年9月25日 星期日
蛀牙的三種類型與五點蛀牙的證明
也許你已經知道了為什麼會蛀牙,但是可能還不是很清楚蛀牙的臨床表現吧!嘿嘿,究竟都有哪些臨床表現呢?日常該如何預防蛀牙呢?
蛀牙有三種類型
1、淺齲。齲蝕破壞只在釉質內,初期表現為釉質出現褐色或黑褐色斑點或斑塊,表面粗糙。繼而形成表面破壞。鄰面齲開始發生在接觸面下方,窩溝齲則多開始在溝內,早期都不容易看到。只有發生在窩溝口時才可以看到,但兒童牙齒窩溝口處又容易有食物的色素沉著,醫師檢查不仔細也會誤診或漏診。淺齲沒有自覺症狀。
2、中齲。齲蝕已達到牙本質,形成牙本質淺層齲洞。病兒對冷水、冷氣或甜、酸食物會感到牙齒酸痛,但刺激去掉以後,症狀立即消失。這是在為牙本質對刺激感覺過敏的緣故。中齲及時得到治療效果良好。
3、深齲。齲蝕已達到牙本質深層,接近牙髓,或已影響牙髓。患兒對冷、熱、酸、甜都有痛感,特別對熱敏感,一敗塗地去掉以後,疼痛仍持續一定時間才逐漸消失。這時多數需要作牙髓治療以保存牙齒。
5點證明你蛀牙了
(1)牙齒顏色的改變:對鏡仔細觀察牙齒有無顏色的異常改變,主要注意後牙咬合面及唇舌面的窩溝處,前牙兩牙之間的牙縫,牙齒唇頰面的牙勁部等顏色的改變。
如果咬合面的窩溝處顏色呈墨浸狀,有可能牙齒已經齲壞。
(2)牙齒形態的改變:發生齲壞的牙齒的表面會變得不完整,有的形成洞有的形成小碎塊脫落。
(3)牙齒質地的改變:被細菌侵蝕後的牙齒硬組織會脫鈣、變軟,在承受嚼壓力時可能斷裂,形成較大的齲洞。
(4)牙面清潔度的改變:牙面經常粘有食物、軟垢等,有刷牙去除不了的色素沉著。
(5)自覺症狀:在遇到冷熱刺激或吃酸甜食物時。有酸痛不適的感覺。
有效預防兒童齲齒的關鍵
1、定期檢查,早發現、早治療。兒童應每隔3個月~半年複查一次,以便及時接受防治措施。
2、不過多攝入甜食,以防止產生過多的酸而腐蝕牙齒。
3、1~3歲的幼兒可到口腔專科醫院請醫生用氟化物塗布牙面,預防和抑制蛀牙。乳磨牙在3~4歲,第一恆磨牙(六齡齒)在6~7歲,前磨牙及第二恆磨牙在11~13時最適宜做窩溝封閉。窩溝封閉是目前預防蛀牙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窩溝是後牙表面不規則的凹陷,對窄而深的窩溝,使用窩溝封閉劑,能有效地預防窩溝齲的發生。乳磨牙的封閉時機,以3-4歲為宜。 第一恆磨牙封閉時機,以6-9歲為宜。
4、適量使用氟化物防齲。由於幼兒常常不能很好地吐出殘留牙膏,體內氟化物如累積過多會導致氟中毒,如氟斑牙等。所以8歲之前應使用含氟低的兒童牙膏,或由口腔醫生使用含氟藥物塗布。
5、幼兒出生後6個月左右,乳牙一旦萌出,在哺乳或餵食後,家長應用棉棒或手指纏乾淨紗布用清水擦洗牙面;從2歲起,家長應教會並協助幼兒刷牙,宜選擇軟短毛、小頭牙刷,採用順刷法,時間一般不要少於3分鐘。
參考文獻:
1。 廖榮彥 2008 Bicon 植牙系統簡介
2。 張文輝 美齒與科
3。 2006 人工植牙 新知
資料來源:壹讀
印象牙醫
蛀牙有三種類型
1、淺齲。齲蝕破壞只在釉質內,初期表現為釉質出現褐色或黑褐色斑點或斑塊,表面粗糙。繼而形成表面破壞。鄰面齲開始發生在接觸面下方,窩溝齲則多開始在溝內,早期都不容易看到。只有發生在窩溝口時才可以看到,但兒童牙齒窩溝口處又容易有食物的色素沉著,醫師檢查不仔細也會誤診或漏診。淺齲沒有自覺症狀。
2、中齲。齲蝕已達到牙本質,形成牙本質淺層齲洞。病兒對冷水、冷氣或甜、酸食物會感到牙齒酸痛,但刺激去掉以後,症狀立即消失。這是在為牙本質對刺激感覺過敏的緣故。中齲及時得到治療效果良好。
3、深齲。齲蝕已達到牙本質深層,接近牙髓,或已影響牙髓。患兒對冷、熱、酸、甜都有痛感,特別對熱敏感,一敗塗地去掉以後,疼痛仍持續一定時間才逐漸消失。這時多數需要作牙髓治療以保存牙齒。
5點證明你蛀牙了
(1)牙齒顏色的改變:對鏡仔細觀察牙齒有無顏色的異常改變,主要注意後牙咬合面及唇舌面的窩溝處,前牙兩牙之間的牙縫,牙齒唇頰面的牙勁部等顏色的改變。
如果咬合面的窩溝處顏色呈墨浸狀,有可能牙齒已經齲壞。
(2)牙齒形態的改變:發生齲壞的牙齒的表面會變得不完整,有的形成洞有的形成小碎塊脫落。
(3)牙齒質地的改變:被細菌侵蝕後的牙齒硬組織會脫鈣、變軟,在承受嚼壓力時可能斷裂,形成較大的齲洞。
(4)牙面清潔度的改變:牙面經常粘有食物、軟垢等,有刷牙去除不了的色素沉著。
(5)自覺症狀:在遇到冷熱刺激或吃酸甜食物時。有酸痛不適的感覺。
有效預防兒童齲齒的關鍵
1、定期檢查,早發現、早治療。兒童應每隔3個月~半年複查一次,以便及時接受防治措施。
2、不過多攝入甜食,以防止產生過多的酸而腐蝕牙齒。
3、1~3歲的幼兒可到口腔專科醫院請醫生用氟化物塗布牙面,預防和抑制蛀牙。乳磨牙在3~4歲,第一恆磨牙(六齡齒)在6~7歲,前磨牙及第二恆磨牙在11~13時最適宜做窩溝封閉。窩溝封閉是目前預防蛀牙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窩溝是後牙表面不規則的凹陷,對窄而深的窩溝,使用窩溝封閉劑,能有效地預防窩溝齲的發生。乳磨牙的封閉時機,以3-4歲為宜。 第一恆磨牙封閉時機,以6-9歲為宜。
4、適量使用氟化物防齲。由於幼兒常常不能很好地吐出殘留牙膏,體內氟化物如累積過多會導致氟中毒,如氟斑牙等。所以8歲之前應使用含氟低的兒童牙膏,或由口腔醫生使用含氟藥物塗布。
5、幼兒出生後6個月左右,乳牙一旦萌出,在哺乳或餵食後,家長應用棉棒或手指纏乾淨紗布用清水擦洗牙面;從2歲起,家長應教會並協助幼兒刷牙,宜選擇軟短毛、小頭牙刷,採用順刷法,時間一般不要少於3分鐘。
參考文獻:
1。 廖榮彥 2008 Bicon 植牙系統簡介
2。 張文輝 美齒與科
3。 2006 人工植牙 新知
資料來源:壹讀
印象牙醫
牙齒上的小黑點評估與處理方式
牙齒有小黑點是怎麼回事?牙齒上有黑點有兩個原因,一個是色素沉著,另一個就是蛀牙。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色素沉著
一種是色素沉著,如煙漬、茶漬、咖啡漬等,刷牙很難刷掉,可通過潔牙去除。
2、蛀牙
另一種則是牙齒出現了或深或淺的齲壞,從外面看就表現為一個黑點,通常位於窩溝點隙(牙面上點狀或線狀凹陷)。齲齒的罪魁禍首是口腔中的某些細菌,但它們破壞牙齒也是需要時間的,從初期的變色到最終形成齲洞,通常需要1年半到兩年。在此期間,我們多留心自己的牙齒,完全可能把齲壞扼殺在萌芽階段。
一旦確認牙齒上的小黑點是齲齒就應該儘早修補,以阻止病變的發展。如果任由其繼續發展就會變成明顯的齲洞,這時患者會對冷熱酸甜等食物刺激敏感;當損傷進一步到達牙髓(即老百姓說的「牙神經」),就會疼痛難忍,嚴重影響日常生活。臨床上見到很多人都會等到牙痛得受不了,才到醫院就診。這時通常不能靠單純補牙來解決問題,可能還要做根管治療甚至拔除患牙、進行 假牙 修復,費時費力又費錢,人還遭罪,可謂「小洞不補,大洞吃苦」。
因此,平時應注意自檢,觀察牙齒顏色、形狀、質地的變化,還要定期到專科醫院進行全面的口腔檢查,如果有齲齒,就應該早發現早治療。
清楚了牙齒有小黑點的原因,採取合適的方法進行解決。
那麼,牙齒有小黑點該怎麼辦?
1、正確的平常刷牙辦法
天天用上10分鐘刷牙,遲早各5分鐘。假如有條件的話,刷牙之後運用牙線清洗牙縫。每隔半年到一年到專業的醫療機構清洗牙齒,由於有些地方是牙刷所不能抵達的。
2、進食後要漱口
進食後口腔內的酸性會添加致使牙齒被腐蝕,碳酸飲料損害會加倍。進食後可以運用溫水或是淡茶漱口,削減食物殘渣和細菌侵蝕牙齒的損害,也可以嚼木糖醇口香糖,經過咀嚼動作添加唾液分泌,中和口腔的酸性。
3、多喝水
人體70%都由水分構成而,多喝水不僅可以堅持身體健康,還可以影響唾液分泌,中和酸性、殺滅細菌,進步口腔中的清洗度,遏止細菌的繁殖。
但是如果小黑點是因細菌引起,則必須及時去醫院處理。此時細菌在牙齒表面的窩溝中不斷分解口腔中的糖產生酸,繼而破壞牙齒,外表看起來只是一個小黑點或是黑色紋理,其實下面的牙齒早已受到比較嚴重的破壞,這就是所謂的「潛藏性齲」,可以說,這種小黑點是齲齒髮生的早期階段,越早處理越好。
牙齒的主要成分之一是鈣質,鈣的吸收不足也會表現於牙齒。正常牙齒顏色是半透明、有光澤的,微微有點偏黃。營養不良會引起牙齒色澤不均一,表面凹凸不平。所以從孕期到寶寶長牙換牙期,都要保證母親與寶寶的營養均衡,特別要保證鈣質的正常攝入。
參考文獻:
1。 徐振祥 2012 缺牙人的希望 認識「人工 植牙 」
2。 張維仁 人工植牙里程碑 轉換型基台人工植牙
3。 林顯書 2005 老年人牙齒第二春 人工植牙的應用
資料來源:壹讀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368&News_Class_ID=&Page=1
1、色素沉著
一種是色素沉著,如煙漬、茶漬、咖啡漬等,刷牙很難刷掉,可通過潔牙去除。
2、蛀牙
另一種則是牙齒出現了或深或淺的齲壞,從外面看就表現為一個黑點,通常位於窩溝點隙(牙面上點狀或線狀凹陷)。齲齒的罪魁禍首是口腔中的某些細菌,但它們破壞牙齒也是需要時間的,從初期的變色到最終形成齲洞,通常需要1年半到兩年。在此期間,我們多留心自己的牙齒,完全可能把齲壞扼殺在萌芽階段。
一旦確認牙齒上的小黑點是齲齒就應該儘早修補,以阻止病變的發展。如果任由其繼續發展就會變成明顯的齲洞,這時患者會對冷熱酸甜等食物刺激敏感;當損傷進一步到達牙髓(即老百姓說的「牙神經」),就會疼痛難忍,嚴重影響日常生活。臨床上見到很多人都會等到牙痛得受不了,才到醫院就診。這時通常不能靠單純補牙來解決問題,可能還要做根管治療甚至拔除患牙、進行 假牙 修復,費時費力又費錢,人還遭罪,可謂「小洞不補,大洞吃苦」。
因此,平時應注意自檢,觀察牙齒顏色、形狀、質地的變化,還要定期到專科醫院進行全面的口腔檢查,如果有齲齒,就應該早發現早治療。
清楚了牙齒有小黑點的原因,採取合適的方法進行解決。
那麼,牙齒有小黑點該怎麼辦?
1、正確的平常刷牙辦法
天天用上10分鐘刷牙,遲早各5分鐘。假如有條件的話,刷牙之後運用牙線清洗牙縫。每隔半年到一年到專業的醫療機構清洗牙齒,由於有些地方是牙刷所不能抵達的。
2、進食後要漱口
進食後口腔內的酸性會添加致使牙齒被腐蝕,碳酸飲料損害會加倍。進食後可以運用溫水或是淡茶漱口,削減食物殘渣和細菌侵蝕牙齒的損害,也可以嚼木糖醇口香糖,經過咀嚼動作添加唾液分泌,中和口腔的酸性。
3、多喝水
人體70%都由水分構成而,多喝水不僅可以堅持身體健康,還可以影響唾液分泌,中和酸性、殺滅細菌,進步口腔中的清洗度,遏止細菌的繁殖。
但是如果小黑點是因細菌引起,則必須及時去醫院處理。此時細菌在牙齒表面的窩溝中不斷分解口腔中的糖產生酸,繼而破壞牙齒,外表看起來只是一個小黑點或是黑色紋理,其實下面的牙齒早已受到比較嚴重的破壞,這就是所謂的「潛藏性齲」,可以說,這種小黑點是齲齒髮生的早期階段,越早處理越好。
牙齒的主要成分之一是鈣質,鈣的吸收不足也會表現於牙齒。正常牙齒顏色是半透明、有光澤的,微微有點偏黃。營養不良會引起牙齒色澤不均一,表面凹凸不平。所以從孕期到寶寶長牙換牙期,都要保證母親與寶寶的營養均衡,特別要保證鈣質的正常攝入。
參考文獻:
1。 徐振祥 2012 缺牙人的希望 認識「人工 植牙 」
2。 張維仁 人工植牙里程碑 轉換型基台人工植牙
3。 林顯書 2005 老年人牙齒第二春 人工植牙的應用
資料來源:壹讀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368&News_Class_ID=&Page=1
2016年9月11日 星期日
牙齒酸痛治療四步驟
吃東西牙齒酸痛怎麼辦?不能好好享受食物的美味,太痛苦了,那麼牙齒酸痛該如何治療?下面跟著小編來看看牙齒酸痛治療的四個步驟。
「兩年前潔牙時,酸軟疼痛讓人無法忍受。」因牙齦腫痛要潔牙的阿偉堅決表示不洗牙。大部分看牙科的人對洗牙是又愛又恨,愛是因為清潔牙齒對預防和治療牙齦炎、牙周炎及祛除口臭等療效非常好,而恨則是因為在潔牙過程中所帶來的酸軟、疼痛讓許多人無法忍受。
牙齒酸痛治療四步驟
1、脫敏治療
潔 牙時引起「酸軟感」主要是由於牙齒敏感引起。據臨床觀察,在潔牙中出現嚴重酸軟感的人群中,絕大部分人在日常生活中對冷熱酸甜刺激有敏感。建議在潔牙前 4-10天使用有脫敏效果的牙膏對牙齒進行脫敏治療,這樣能減輕潔牙時的酸軟感。在潔牙後仍可繼續使用,以減輕潔牙後的酸軟感。
2、藥物消炎治療
潔 牙時引起「疼痛感」主要是由於牙齦有急性炎症引起。景向東說,大部分人在牙齦炎急性期時,牙齦的痛閾會降低,稍用軟毛牙刷輕輕一碰就引起疼痛,更別說潔牙 了。所以在潔牙前,應先檢查牙齦是否處於急性炎症期,若處於急性炎症期,則先要進行全身或局部的藥物消炎治療,再做潔牙。
3、分次潔牙
對 於牙結石較多較厚、藥物抗炎效果欠佳或脫敏治療欠佳的患者,專家建議,分次潔牙,做一次對這些患者來說,太辛苦,而分幾次潔牙,「化整為零」,患者容易接 受,而且在潔牙間期,還可繼續進行抗炎治療或脫敏治療,這可大大減輕酸痛感,同時還可改善抗炎或脫敏的治療效果,也可減少潔牙時和潔牙後口內的「血腥 味」。
4、定期潔牙
長年累積的牙結石又多又硬,以致潔牙時需加大潔牙機的強度才能去除,這樣會加重牙齒酸痛感。所以,專家認為,根據牙結石的形成情況和牙齦炎症情況,半年、一年或兩年定期潔牙,在牙結石小的時候,形成的量不多,質較松,很容易去除,這樣定期潔牙,就不易造成潔牙時的酸痛感。
參考文獻:
1。 陳敏傑 潘惠玲 陳朝寶 朱毓仁 為 人工植牙 打造一個良好的地基
2。 張維仁 人工植牙里程碑 轉換型基台人工植牙
3。 廖榮彥 2008 Bicon 植牙系統簡介
資料來源:壹讀
印象牙醫
「兩年前潔牙時,酸軟疼痛讓人無法忍受。」因牙齦腫痛要潔牙的阿偉堅決表示不洗牙。大部分看牙科的人對洗牙是又愛又恨,愛是因為清潔牙齒對預防和治療牙齦炎、牙周炎及祛除口臭等療效非常好,而恨則是因為在潔牙過程中所帶來的酸軟、疼痛讓許多人無法忍受。
牙齒酸痛治療四步驟
1、脫敏治療
潔 牙時引起「酸軟感」主要是由於牙齒敏感引起。據臨床觀察,在潔牙中出現嚴重酸軟感的人群中,絕大部分人在日常生活中對冷熱酸甜刺激有敏感。建議在潔牙前 4-10天使用有脫敏效果的牙膏對牙齒進行脫敏治療,這樣能減輕潔牙時的酸軟感。在潔牙後仍可繼續使用,以減輕潔牙後的酸軟感。
2、藥物消炎治療
潔 牙時引起「疼痛感」主要是由於牙齦有急性炎症引起。景向東說,大部分人在牙齦炎急性期時,牙齦的痛閾會降低,稍用軟毛牙刷輕輕一碰就引起疼痛,更別說潔牙 了。所以在潔牙前,應先檢查牙齦是否處於急性炎症期,若處於急性炎症期,則先要進行全身或局部的藥物消炎治療,再做潔牙。
3、分次潔牙
對 於牙結石較多較厚、藥物抗炎效果欠佳或脫敏治療欠佳的患者,專家建議,分次潔牙,做一次對這些患者來說,太辛苦,而分幾次潔牙,「化整為零」,患者容易接 受,而且在潔牙間期,還可繼續進行抗炎治療或脫敏治療,這可大大減輕酸痛感,同時還可改善抗炎或脫敏的治療效果,也可減少潔牙時和潔牙後口內的「血腥 味」。
4、定期潔牙
長年累積的牙結石又多又硬,以致潔牙時需加大潔牙機的強度才能去除,這樣會加重牙齒酸痛感。所以,專家認為,根據牙結石的形成情況和牙齦炎症情況,半年、一年或兩年定期潔牙,在牙結石小的時候,形成的量不多,質較松,很容易去除,這樣定期潔牙,就不易造成潔牙時的酸痛感。
參考文獻:
1。 陳敏傑 潘惠玲 陳朝寶 朱毓仁 為 人工植牙 打造一個良好的地基
2。 張維仁 人工植牙里程碑 轉換型基台人工植牙
3。 廖榮彥 2008 Bicon 植牙系統簡介
資料來源:壹讀
印象牙醫
三大洗牙誤區
時下,洗牙已經成為一種流行趨勢。但很多人對洗牙的認識存在誤區。
誤區一:洗牙可以美白牙齒
有 的人認為健康的牙齒是純白色的,就像牙膏廣告中模特的牙齒一樣。這種想法是錯誤的。正常牙的結構是一層較為透明的牙釉質內包含有淡黃色的牙本質,所以正常 牙的顏色應該是略帶黃色的。在日常的使用中牙齒表面肯定會積累一些色素,這些色素會使牙的顏色看起來不美觀。洗牙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將這些色素最大限度地 去掉,所以在洗牙後,牙齒會暴露其本身的顏色,即淡淡的黃色。洗牙後牙齒會在一定程度上變白,但它使牙齒變白的作用有限。患者可以通過其他方式,如冷光美 白、美學修復等技術,更為顯著地改善牙齒的外觀。
誤區二:洗牙使牙縫變大
這種想法使很多人 不願洗牙。實際上,牙石的堆積、牙齦的炎症會導致牙齦局部腫脹填塞牙縫,而洗牙後去除了牙石,牙齦腫脹逐漸消退,所以牙縫就變得明顯了,舌頭舔起來牙齒的 輪廓也更加明顯,感覺牙齒變長了。這是牙齒真實面目的還原,並非洗牙所造成的。同樣,如果因為害怕牙縫看起來更大而拒絕洗牙,寧願維持牙齦炎症腫脹的狀 態,可能會導致更為嚴重的後果。
誤區三:洗牙會讓牙齒敏感
牙石就像一層厚厚的棉襖,包裹在牙齒的外層。通過洗牙去除牙石後,牙齒會產生種種異樣的感覺。如果是健康的牙齒,這種敏感症狀通常在洗牙後一到兩周內會逐漸消失。在洗牙時,通過以下方法可以有效避免酸痛感。
分次洗牙:對於牙結石較多較厚、藥物抗炎效果欠佳或脫敏治療欠佳的患者可以嘗試分次洗牙。而且在洗牙間期,還可繼續進行抗感染治療或脫敏治療,這可大大減輕酸痛感,同時還可改善抗炎或脫敏的治療效果。
定 期洗牙:長年累積的牙結石又多又硬,以致洗牙時需加大潔牙機的強度才能去除,這樣會加重牙齒的酸痛感。所以,根據牙結石的形成情況和牙齦炎症情況,半年、 一年或兩年洗一次牙,在牙石小的時候,形成的量不多,質較松,很容易去除,這樣定期洗牙,就不容易造成洗牙時的酸痛感。
如果洗牙後酸痛症狀一直存在,可考慮使用抗敏感牙膏,使用一個月左右症狀多會改善。
參考文獻:
1。 林俐妏 人工 植牙 的牙周考量
2。 陳佳炎 2009 人工植牙面面觀
3。 張浩陞 2005 認識人工植牙
資料來源:壹讀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366&News_Class_ID=&Page=1
誤區一:洗牙可以美白牙齒
有 的人認為健康的牙齒是純白色的,就像牙膏廣告中模特的牙齒一樣。這種想法是錯誤的。正常牙的結構是一層較為透明的牙釉質內包含有淡黃色的牙本質,所以正常 牙的顏色應該是略帶黃色的。在日常的使用中牙齒表面肯定會積累一些色素,這些色素會使牙的顏色看起來不美觀。洗牙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將這些色素最大限度地 去掉,所以在洗牙後,牙齒會暴露其本身的顏色,即淡淡的黃色。洗牙後牙齒會在一定程度上變白,但它使牙齒變白的作用有限。患者可以通過其他方式,如冷光美 白、美學修復等技術,更為顯著地改善牙齒的外觀。
誤區二:洗牙使牙縫變大
這種想法使很多人 不願洗牙。實際上,牙石的堆積、牙齦的炎症會導致牙齦局部腫脹填塞牙縫,而洗牙後去除了牙石,牙齦腫脹逐漸消退,所以牙縫就變得明顯了,舌頭舔起來牙齒的 輪廓也更加明顯,感覺牙齒變長了。這是牙齒真實面目的還原,並非洗牙所造成的。同樣,如果因為害怕牙縫看起來更大而拒絕洗牙,寧願維持牙齦炎症腫脹的狀 態,可能會導致更為嚴重的後果。
誤區三:洗牙會讓牙齒敏感
牙石就像一層厚厚的棉襖,包裹在牙齒的外層。通過洗牙去除牙石後,牙齒會產生種種異樣的感覺。如果是健康的牙齒,這種敏感症狀通常在洗牙後一到兩周內會逐漸消失。在洗牙時,通過以下方法可以有效避免酸痛感。
分次洗牙:對於牙結石較多較厚、藥物抗炎效果欠佳或脫敏治療欠佳的患者可以嘗試分次洗牙。而且在洗牙間期,還可繼續進行抗感染治療或脫敏治療,這可大大減輕酸痛感,同時還可改善抗炎或脫敏的治療效果。
定 期洗牙:長年累積的牙結石又多又硬,以致洗牙時需加大潔牙機的強度才能去除,這樣會加重牙齒的酸痛感。所以,根據牙結石的形成情況和牙齦炎症情況,半年、 一年或兩年洗一次牙,在牙石小的時候,形成的量不多,質較松,很容易去除,這樣定期洗牙,就不容易造成洗牙時的酸痛感。
如果洗牙後酸痛症狀一直存在,可考慮使用抗敏感牙膏,使用一個月左右症狀多會改善。
參考文獻:
1。 林俐妏 人工 植牙 的牙周考量
2。 陳佳炎 2009 人工植牙面面觀
3。 張浩陞 2005 認識人工植牙
資料來源:壹讀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366&News_Class_ID=&Page=1
2016年8月15日 星期一
三大點,了解洗牙的優缺點
專家認為,洗牙雖然會對牙齒造成一點傷害,但是對比起洗牙的好處,這點害處可以忽略不計。下面我們就來具體了解下洗牙對牙齒的好處以及壞處。
洗牙會導致牙齒敏感嗎
牙齒和牙根表面的結石類物質被去除後,牙齒表面就直接接觸外界各種刺激了,相比於原來表面厚厚的一層贅剩物,這時候牙神經的感覺就會相對比較敏感。
另 外,一些洗牙的方式會對牙齒產生一定的震盪和機械刺激,這些刺激會造成牙神經短期充血,這也會造成牙齒的短期敏感。這些敏感情況,通常在3數天內就會消 失,也可以通過應用抗敏感牙膏、避免過冷過熱的溫度刺激幫助減輕症狀和加快恢復。在洗牙時,只要做到以下幾點就可以有效避免酸痛感了:
(1) 分次洗牙對於牙結石較多較厚、藥物抗炎效果欠佳或脫敏治療欠佳的患者,專家建議,分次洗牙,做一次對這些患者來說,太辛苦,「化整為零」,患者容易接受, 而且在洗牙間期,還可繼續進行抗炎治療或脫敏治療,這可大大減輕酸痛感,同時還可改善抗炎或脫敏的治療效果,也可減少洗牙時和洗牙後口內的「血腥味」。
(2) 定期洗牙長年累積的牙結石又多又硬,以致洗牙時需加大潔牙機的強度才能去除,這樣會加重牙齒酸痛感。所以,專家認為,根據牙結石的形成情況和牙齦炎症情 況,半年、一年或兩年定期洗牙,在牙結石小的時候,形成的量不多,質較松,很容易去除,這樣定期洗牙,就不易造成洗牙時的酸痛感。
(3) 洗牙前脫敏治療洗牙時引起「酸軟感」主要是由於牙齒敏感引起。據臨床觀察,在洗牙中出現嚴重酸軟感的人群中,絕大部分人在日常生活中對冷熱酸甜刺激有敏感 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建議在洗牙前4~10天使用有脫敏效果的牙膏對牙齒進行脫敏治療,這樣能減輕洗牙時的酸軟感。在洗牙後仍可繼續使用,以減輕洗牙 後的酸軟感。
參考文獻:
1。 陳敏傑 潘惠玲 陳朝寶 朱毓仁 為 人工植牙 打造一個良好的地基
2。 張維仁 人工植牙里程碑 轉換型基台人工植牙
3。 廖榮彥 2008 Bicon 植牙系統簡介
資料來源:壹讀
印象牙醫
洗牙會導致牙齒敏感嗎
牙齒和牙根表面的結石類物質被去除後,牙齒表面就直接接觸外界各種刺激了,相比於原來表面厚厚的一層贅剩物,這時候牙神經的感覺就會相對比較敏感。
另 外,一些洗牙的方式會對牙齒產生一定的震盪和機械刺激,這些刺激會造成牙神經短期充血,這也會造成牙齒的短期敏感。這些敏感情況,通常在3數天內就會消 失,也可以通過應用抗敏感牙膏、避免過冷過熱的溫度刺激幫助減輕症狀和加快恢復。在洗牙時,只要做到以下幾點就可以有效避免酸痛感了:
(1) 分次洗牙對於牙結石較多較厚、藥物抗炎效果欠佳或脫敏治療欠佳的患者,專家建議,分次洗牙,做一次對這些患者來說,太辛苦,「化整為零」,患者容易接受, 而且在洗牙間期,還可繼續進行抗炎治療或脫敏治療,這可大大減輕酸痛感,同時還可改善抗炎或脫敏的治療效果,也可減少洗牙時和洗牙後口內的「血腥味」。
(2) 定期洗牙長年累積的牙結石又多又硬,以致洗牙時需加大潔牙機的強度才能去除,這樣會加重牙齒酸痛感。所以,專家認為,根據牙結石的形成情況和牙齦炎症情 況,半年、一年或兩年定期洗牙,在牙結石小的時候,形成的量不多,質較松,很容易去除,這樣定期洗牙,就不易造成洗牙時的酸痛感。
(3) 洗牙前脫敏治療洗牙時引起「酸軟感」主要是由於牙齒敏感引起。據臨床觀察,在洗牙中出現嚴重酸軟感的人群中,絕大部分人在日常生活中對冷熱酸甜刺激有敏感 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建議在洗牙前4~10天使用有脫敏效果的牙膏對牙齒進行脫敏治療,這樣能減輕洗牙時的酸軟感。在洗牙後仍可繼續使用,以減輕洗牙 後的酸軟感。
參考文獻:
1。 陳敏傑 潘惠玲 陳朝寶 朱毓仁 為 人工植牙 打造一個良好的地基
2。 張維仁 人工植牙里程碑 轉換型基台人工植牙
3。 廖榮彥 2008 Bicon 植牙系統簡介
資料來源:壹讀
印象牙醫
預防齲齒應從幼兒開始做起
齲病是一種多因素疾病,其防治方法不僅是讓孩子「禁糖」。專家稱,牙齒致齲因素包括幾個方面:細菌和牙菌斑、食物、宿主以及時間。只有齲細菌、食物和宿主這三個因素同時存在相當一段時間,才可能產生齲齒。因此,防蛀牙可以從多方面入手,採取對應措施。
預防齲齒應從幼兒開始抓起,應做到以下幾點:
1、 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做到早晚刷牙,飯後漱口,尤其是睡前刷牙更為重要,以減少食物殘渣的存積和發酵,減少牙菌斑的形成。
2、 使用含氟牙膏:含氟牙膏可以使牙齒更加堅固、抗酸,可以抑制細菌,還能增加牙齒再礦化能力。
3、講究口腔衛生:兩歲左右兒童的乳牙可全部萌出,此時即應教育孩子做到飯後漱口,以利於清除口腔中的食物殘渣,減少細菌繁殖。兒童期即應養成早晚刷牙的習慣。
4、 保證充足的營養:蛋白質是兒童生長發育的物質基礎,鈣磷是牙齒、骨骼的主要構成部分。因此,孕婦和幼兒食用含鈣、磷和維生素A、C、D豐富的食物,如蛋、 魚、蝦、瘦肉、豬肝及水果等,對於調節兒童體內鈣磷代謝,促進鈣、磷在牙齒和骨骼中的沉積,預防兒童牙病有重要的作用。
5、注意飲食平衡:日常生活中,尤其是臨睡前儘量少吃精製糕點、糖果等甜食。多食用粗糙而富有維生素的食物,多吃五穀雜糧,使飲食多樣化,這樣不但對兒童機體代謝等功能有益,而且可以增強牙齒的咀嚼力,促使牙齒和牙槽骨、面頜的均衡發育。
6、堅持正確刷牙:幼兒園教師和家長應教育和指導孩子掌握正確的豎向刷牙法,即順著牙齒的生長方向上下刷洗牙縫中的食物殘渣。
7、定期檢查口腔:兒童牙病常見,但早期多無明顯的自覺症狀,僅在遇冷、熱、酸、甜食時,牙齒有酸痛感,易被忽視,應定期帶孩子到醫院作口腔保健檢查。一般半年一次,發現齲齒應及早治療。
8、 窩溝封閉防齲:窩溝封閉是在這些容易生長齲齒的地方提前填滿高分子樹脂,隔絕外來的致齲因素。在孩子的磨牙新萌出的一年之內進行窩溝封閉效果最好。專家建議,家長可以帶孩子到口腔醫院的預防科進行窩溝封閉。
我 們知道,牙齒的咬合面是凹凸不平的,其中凹陷的部分根據解剖形態概括為窩溝點隙。這些部位是食物碎屑存留和致齲細菌滋生的好場所,而僅僅通過刷牙是很難清 潔的,故而是齲齒的好發部位。據一項調查表明,90%以上的齲壞發生在咬合面窩溝,一旦控制了窩溝齲的發生就可以大幅度地降低患齲率,而目前惟一有效的方 法就是窩溝封閉。
窩溝封閉是採用一種特殊的有機化學材料塗敷在窩溝上,待其滲透到溝底後自然固化,從而封閉窩溝,以阻礙細 菌和發酵性食物如糖和澱粉的進入;同時阻止致齲菌在溝內生長繁殖,因而有效地預防窩溝齲的發生。許多研究結果顯示,即使是初期齲壞,封閉後也顯示出齲壞停 止發展的現象。這是因為致齲菌因食物中斷而無法生存。
窩溝封閉操作簡單,易於掌握,只要幾分鐘就可以做完,且同時可以封閉幾顆牙。患兒無痛苦,容易接受。同充填一個齲洞相比較,又不會損傷牙齒。
要獲得窩溝封閉的成功和良好的防齲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對兒童適宜症的選擇。對牙面有患齲傾向的窩溝和懷疑有齲齒的容溝都應做窩溝封閉。乳磨牙的封閉以3—4歲為宜,「六齡牙」的封閉以6—7歲為宜,雙尖牙和第二恆磨牙的封閉多選擇在12—13歲進行。
參考文獻:
1。 廖榮彥 2008 Bicon 植牙 系統簡介
2。 張文輝 美齒與科
3。 2006 人工植牙新知
資料來源:壹讀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364&News_Class_ID=&Page=1
預防齲齒應從幼兒開始抓起,應做到以下幾點:
1、 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做到早晚刷牙,飯後漱口,尤其是睡前刷牙更為重要,以減少食物殘渣的存積和發酵,減少牙菌斑的形成。
2、 使用含氟牙膏:含氟牙膏可以使牙齒更加堅固、抗酸,可以抑制細菌,還能增加牙齒再礦化能力。
3、講究口腔衛生:兩歲左右兒童的乳牙可全部萌出,此時即應教育孩子做到飯後漱口,以利於清除口腔中的食物殘渣,減少細菌繁殖。兒童期即應養成早晚刷牙的習慣。
4、 保證充足的營養:蛋白質是兒童生長發育的物質基礎,鈣磷是牙齒、骨骼的主要構成部分。因此,孕婦和幼兒食用含鈣、磷和維生素A、C、D豐富的食物,如蛋、 魚、蝦、瘦肉、豬肝及水果等,對於調節兒童體內鈣磷代謝,促進鈣、磷在牙齒和骨骼中的沉積,預防兒童牙病有重要的作用。
5、注意飲食平衡:日常生活中,尤其是臨睡前儘量少吃精製糕點、糖果等甜食。多食用粗糙而富有維生素的食物,多吃五穀雜糧,使飲食多樣化,這樣不但對兒童機體代謝等功能有益,而且可以增強牙齒的咀嚼力,促使牙齒和牙槽骨、面頜的均衡發育。
6、堅持正確刷牙:幼兒園教師和家長應教育和指導孩子掌握正確的豎向刷牙法,即順著牙齒的生長方向上下刷洗牙縫中的食物殘渣。
7、定期檢查口腔:兒童牙病常見,但早期多無明顯的自覺症狀,僅在遇冷、熱、酸、甜食時,牙齒有酸痛感,易被忽視,應定期帶孩子到醫院作口腔保健檢查。一般半年一次,發現齲齒應及早治療。
8、 窩溝封閉防齲:窩溝封閉是在這些容易生長齲齒的地方提前填滿高分子樹脂,隔絕外來的致齲因素。在孩子的磨牙新萌出的一年之內進行窩溝封閉效果最好。專家建議,家長可以帶孩子到口腔醫院的預防科進行窩溝封閉。
我 們知道,牙齒的咬合面是凹凸不平的,其中凹陷的部分根據解剖形態概括為窩溝點隙。這些部位是食物碎屑存留和致齲細菌滋生的好場所,而僅僅通過刷牙是很難清 潔的,故而是齲齒的好發部位。據一項調查表明,90%以上的齲壞發生在咬合面窩溝,一旦控制了窩溝齲的發生就可以大幅度地降低患齲率,而目前惟一有效的方 法就是窩溝封閉。
窩溝封閉是採用一種特殊的有機化學材料塗敷在窩溝上,待其滲透到溝底後自然固化,從而封閉窩溝,以阻礙細 菌和發酵性食物如糖和澱粉的進入;同時阻止致齲菌在溝內生長繁殖,因而有效地預防窩溝齲的發生。許多研究結果顯示,即使是初期齲壞,封閉後也顯示出齲壞停 止發展的現象。這是因為致齲菌因食物中斷而無法生存。
窩溝封閉操作簡單,易於掌握,只要幾分鐘就可以做完,且同時可以封閉幾顆牙。患兒無痛苦,容易接受。同充填一個齲洞相比較,又不會損傷牙齒。
要獲得窩溝封閉的成功和良好的防齲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對兒童適宜症的選擇。對牙面有患齲傾向的窩溝和懷疑有齲齒的容溝都應做窩溝封閉。乳磨牙的封閉以3—4歲為宜,「六齡牙」的封閉以6—7歲為宜,雙尖牙和第二恆磨牙的封閉多選擇在12—13歲進行。
參考文獻:
1。 廖榮彥 2008 Bicon 植牙 系統簡介
2。 張文輝 美齒與科
3。 2006 人工植牙新知
資料來源:壹讀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364&News_Class_ID=&Page=1
2016年8月8日 星期一
分享保護好牙齒的小方法
刷牙、使用牙線能夠保護牙齒,防止齲壞;一旦牙齒表面的牙釉質被腐蝕,齲損將沿硬度較低的牙本質快速進展,這個時候需要牙科醫生填補齲齒。專家提醒
大家:「只要發現齲洞,不管大小、深淺、部位一定要及時修補。因為,齲齒不會消失,只會越來越嚴重,空洞越變越大,還會傷及牙神經,造成劇烈疼痛。到時即
使補了牙也會影響咀嚼,還容易掉。」
由於齲齒起初沒有症狀,建議成年人每隔半年做一次詳細的牙齒檢查。發現齲齒:牙籤難以 拔出來所謂齲齒就是俗稱的蟲牙、蛀牙,別以為小孩子才容易有蛀牙,牙醫師說,齲齒可出現於任何年齡段的人。當食物嵌塞在牙齒縫、牙齒的窩溝中,而細菌能將 食物中的糖分解、發酵後產生酸性物質,對牙齒造成腐蝕,此時,牙齒便出現了缺洞。但是,早期的齲齒因為齲洞小,不容易被發覺,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有齲齒呢? 牙齒表面黑黑的,是否就是齲齒呢?牙醫師說,牙齒表面發黑,有時只是黑色素沉澱,但是,如果當用牙籤去扎這些地方,只要稍微有「阻滯」,有被卡住的感覺就 代表存有齲洞。如果發現有食物塞在牙齒洞裡,這就是明顯的齲洞了,一定要及早上口腔科做牙齒填充。
一般而言,齲洞最容易最早在牙齒的窩溝處出現。但是,老年人的牙齒齲變多發生牙根,因為牙根容易堆積食物,形成楔缺牙損,醫學上稱為「根面齲」。當然,發現最佳齲齒的方法是每隔半年做一次口腔檢查。很多單位年終體檢不查這個項目,大家得自己上口腔科做檢查。
牙齒有洞不補會怎樣
早日補牙:深齲填充效果差我們牙齒裡層的物質叫做牙本質,牙本質小管的結構是放射狀態的,外面小裡面大,如果不及早填充,細菌會順著小管進入裡面,導致齲洞越來越大,越來越深,越接近牙神經組織而出現牙齒劇烈疼痛。
牙 醫師介紹,我們俗稱的「牙洞越來越大」,在醫學上看則代表齲齒不同的進程,有不同的特徵和處理方法,分為前齲、中齲和深齲。前齲階段本人感覺不到不適,但 口腔科醫師檢查能發現齲洞;如果不加處理,牙齒進一步受到腐蝕,會變得敏感,出現牙齒敏感症狀,「進口」的食物一出現溫度、酸鹼度、冷熱改變就容易酸痛不 止,這個階段叫中齲,此時仍然可以通過填充牙齒而徹底改善問題,補牙後,咀嚼功能完全不受影響,且永久不會再次齲變。再發展下去就到深齲了,因傷及牙神 經,牙齒會有劇烈疼痛,此時即便補牙,因細菌深入到牙本質小管,不能徹底清除乾淨,最終還可能有牙髓炎,出現陣發性疼痛。即使補了牙,牙齒也受不了力,咬 硬物時容易還會疼痛。這正是很多人說自己補了牙後牙齒還痛,牙齒仍然敏感的原因。此外,因難以固定,填充物很容易掉。
有 時,從前齲到深齲的惡化進展神速,專家說:「有些人牙齒條件差,鈣化差牙齒軟的人,出現齲齒後,有時3~6個月就會出現疼痛,出現牙髓炎。」「有齲洞儘早 填充,這是治療齲齒的唯一方法。」專家強調。目前,填充牙齒的材料有銀汞、樹脂類、複合樹脂、玻璃離子聚合粘固粉等,該如何選擇呢?是否按價格自由選擇 呢?牙醫師說,價格並非主要考慮的因素,選擇什麼材料,主要看功效與需填充的牙齒部位。一般前齲用最基本的銀汞材料就行,而出於美觀考慮,填充前牙牙縫則 選擇樹脂材料。小孩的齲齒也得補小孩子乳牙遲早要換,所以很多家長對孩子的蛀牙乾脆置之不理。牙醫師認為,這是錯誤的,小孩有齲齒也得及早做填充。因為, 小孩子的第一磨牙不會替換。此外,萬一爛牙爛到牙根,造成炎症會影響恆牙坯胎的發育。
參考文獻:
1. 廖榮彥 2008 Bicon 植牙系統簡介
2. 張文輝 美齒與科
3. 2006 人工植牙 新知
資料來源:壹讀
印象牙醫
由於齲齒起初沒有症狀,建議成年人每隔半年做一次詳細的牙齒檢查。發現齲齒:牙籤難以 拔出來所謂齲齒就是俗稱的蟲牙、蛀牙,別以為小孩子才容易有蛀牙,牙醫師說,齲齒可出現於任何年齡段的人。當食物嵌塞在牙齒縫、牙齒的窩溝中,而細菌能將 食物中的糖分解、發酵後產生酸性物質,對牙齒造成腐蝕,此時,牙齒便出現了缺洞。但是,早期的齲齒因為齲洞小,不容易被發覺,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有齲齒呢? 牙齒表面黑黑的,是否就是齲齒呢?牙醫師說,牙齒表面發黑,有時只是黑色素沉澱,但是,如果當用牙籤去扎這些地方,只要稍微有「阻滯」,有被卡住的感覺就 代表存有齲洞。如果發現有食物塞在牙齒洞裡,這就是明顯的齲洞了,一定要及早上口腔科做牙齒填充。
一般而言,齲洞最容易最早在牙齒的窩溝處出現。但是,老年人的牙齒齲變多發生牙根,因為牙根容易堆積食物,形成楔缺牙損,醫學上稱為「根面齲」。當然,發現最佳齲齒的方法是每隔半年做一次口腔檢查。很多單位年終體檢不查這個項目,大家得自己上口腔科做檢查。
牙齒有洞不補會怎樣
早日補牙:深齲填充效果差我們牙齒裡層的物質叫做牙本質,牙本質小管的結構是放射狀態的,外面小裡面大,如果不及早填充,細菌會順著小管進入裡面,導致齲洞越來越大,越來越深,越接近牙神經組織而出現牙齒劇烈疼痛。
牙 醫師介紹,我們俗稱的「牙洞越來越大」,在醫學上看則代表齲齒不同的進程,有不同的特徵和處理方法,分為前齲、中齲和深齲。前齲階段本人感覺不到不適,但 口腔科醫師檢查能發現齲洞;如果不加處理,牙齒進一步受到腐蝕,會變得敏感,出現牙齒敏感症狀,「進口」的食物一出現溫度、酸鹼度、冷熱改變就容易酸痛不 止,這個階段叫中齲,此時仍然可以通過填充牙齒而徹底改善問題,補牙後,咀嚼功能完全不受影響,且永久不會再次齲變。再發展下去就到深齲了,因傷及牙神 經,牙齒會有劇烈疼痛,此時即便補牙,因細菌深入到牙本質小管,不能徹底清除乾淨,最終還可能有牙髓炎,出現陣發性疼痛。即使補了牙,牙齒也受不了力,咬 硬物時容易還會疼痛。這正是很多人說自己補了牙後牙齒還痛,牙齒仍然敏感的原因。此外,因難以固定,填充物很容易掉。
有 時,從前齲到深齲的惡化進展神速,專家說:「有些人牙齒條件差,鈣化差牙齒軟的人,出現齲齒後,有時3~6個月就會出現疼痛,出現牙髓炎。」「有齲洞儘早 填充,這是治療齲齒的唯一方法。」專家強調。目前,填充牙齒的材料有銀汞、樹脂類、複合樹脂、玻璃離子聚合粘固粉等,該如何選擇呢?是否按價格自由選擇 呢?牙醫師說,價格並非主要考慮的因素,選擇什麼材料,主要看功效與需填充的牙齒部位。一般前齲用最基本的銀汞材料就行,而出於美觀考慮,填充前牙牙縫則 選擇樹脂材料。小孩的齲齒也得補小孩子乳牙遲早要換,所以很多家長對孩子的蛀牙乾脆置之不理。牙醫師認為,這是錯誤的,小孩有齲齒也得及早做填充。因為, 小孩子的第一磨牙不會替換。此外,萬一爛牙爛到牙根,造成炎症會影響恆牙坯胎的發育。
參考文獻:
1. 廖榮彥 2008 Bicon 植牙系統簡介
2. 張文輝 美齒與科
3. 2006 人工植牙 新知
資料來源:壹讀
印象牙醫
擺脫口臭一定要知道的竅門
口臭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口腔疾病,有些人及時每天刷牙的了但是呼出來的氣都還是特別的難聞的,這就是出現了口臭了。很多人都有過口臭,特別是早上剛剛睡醒的時候,有口臭的人症狀會非常明顯。口臭主要是因機體失調導致口內出氣發臭味。
口 臭嚴重者即便是經常洗漱、常嚼口香糖也難以掩蓋。口臭是發自內部的臭氣,造成這種現象原因很多。比如,沒有經常洗漱、或者是遺傳、或者是便秘等各種因素, 有口臭者都感覺極為尷尬。口臭,令人苦不堪言,害的不少患者總是"金口難開",讓人難以交往靠近。下面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些減輕或者預防口臭的方法。
大多數人引起口臭的原因是口腔疾患,所以說口腔疾病的治療及清潔在口臭的防治中尤顯重要。如齲齒、牙周炎、壞死性齦炎、口腔菌群失調、唾液分泌過少等必須去口腔科治療。這些都是需要我們注意的。
其次是清除牙面上的污物,可通過口腔醫生進行洗牙,清除牙結石、食物殘渣及軟垢等,這樣能夠不給細菌繁殖創造條件,一般最好是每年潔治兩次。此外,認真刷牙是維護口腔衛生的簡單且重要的措施。
特別提醒要注意口腔清潔,每日最少刷牙兩次。尤其是晚上睡覺前要認真地細刷,刷牙能減少一大半的口腔微生物達,如果不刷牙只漱口僅能減少量一部分,因此刷牙不要馬馬虎虎,一定要重視起來,多花點時間。
平時吃完食物後,都要養成漱口的好習慣,認真漱口也可消除食物殘存氣味:將水含在口中,用舌擠水,鼓腮含漱,多漱幾次可除味,如仍有食物味,可將幾片綠茶葉放住口中咀嚼後再漱口,茶葉中的葉綠素可去除臭味。對於佩帶 假牙 的患者,於每次飯後應取下清潔,並於睡前刷乾淨後泡如水中。
最後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對口臭的預防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應做到飯後漱口,早晚刷牙,每年洗牙。社交活動前,禁食蔥、蒜等刺激性食物,以免給自己的社交帶來不便。
有口臭的朋友平時社交中都會感覺很尷尬,就連說話也是不好意思張口。但是這並不可怕,只要我們知道引起口臭的原因,對症調理就會有加倍的效果。以上給大家介紹的一些注意事項平時生活中都要注意起來,才能避免口臭的尷尬,自信社交,能有個健康的笑容!
參考文獻:
1. 張浩陞 2005 認識人工 植牙
2. 鄭偉立 2005 牙科新知~談人工植牙
3. 陳佳炎 2009 人工植牙面面觀
資料來源:壹讀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362&News_Class_ID=&Page=1
口 臭嚴重者即便是經常洗漱、常嚼口香糖也難以掩蓋。口臭是發自內部的臭氣,造成這種現象原因很多。比如,沒有經常洗漱、或者是遺傳、或者是便秘等各種因素, 有口臭者都感覺極為尷尬。口臭,令人苦不堪言,害的不少患者總是"金口難開",讓人難以交往靠近。下面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些減輕或者預防口臭的方法。
大多數人引起口臭的原因是口腔疾患,所以說口腔疾病的治療及清潔在口臭的防治中尤顯重要。如齲齒、牙周炎、壞死性齦炎、口腔菌群失調、唾液分泌過少等必須去口腔科治療。這些都是需要我們注意的。
其次是清除牙面上的污物,可通過口腔醫生進行洗牙,清除牙結石、食物殘渣及軟垢等,這樣能夠不給細菌繁殖創造條件,一般最好是每年潔治兩次。此外,認真刷牙是維護口腔衛生的簡單且重要的措施。
特別提醒要注意口腔清潔,每日最少刷牙兩次。尤其是晚上睡覺前要認真地細刷,刷牙能減少一大半的口腔微生物達,如果不刷牙只漱口僅能減少量一部分,因此刷牙不要馬馬虎虎,一定要重視起來,多花點時間。
平時吃完食物後,都要養成漱口的好習慣,認真漱口也可消除食物殘存氣味:將水含在口中,用舌擠水,鼓腮含漱,多漱幾次可除味,如仍有食物味,可將幾片綠茶葉放住口中咀嚼後再漱口,茶葉中的葉綠素可去除臭味。對於佩帶 假牙 的患者,於每次飯後應取下清潔,並於睡前刷乾淨後泡如水中。
最後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對口臭的預防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應做到飯後漱口,早晚刷牙,每年洗牙。社交活動前,禁食蔥、蒜等刺激性食物,以免給自己的社交帶來不便。
有口臭的朋友平時社交中都會感覺很尷尬,就連說話也是不好意思張口。但是這並不可怕,只要我們知道引起口臭的原因,對症調理就會有加倍的效果。以上給大家介紹的一些注意事項平時生活中都要注意起來,才能避免口臭的尷尬,自信社交,能有個健康的笑容!
參考文獻:
1. 張浩陞 2005 認識人工 植牙
2. 鄭偉立 2005 牙科新知~談人工植牙
3. 陳佳炎 2009 人工植牙面面觀
資料來源:壹讀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362&News_Class_ID=&Page=1
2016年7月25日 星期一
淺解缺牙的原因
是否會有這樣的疑問?為什麼在同齡人牙齒都還健康的情況下,我的牙齒會這麼早缺失?為什麼缺失一顆牙齒後,其它牙齒也接二連三的出問題?
通常情況下,我們對除了門牙之外的牙齒缺失都更多的採取忽略的態度,在對牙齒的要求上,我們更多停留在美觀和功能的層面上,其實我們還應該考慮健康的層面。
一顆牙的缺失對口腔健康的危害遠遠沒有停止,它還會對兩側臨牙、對合牙、其他牙齒造成直接或間接的傷害,危害波及整個口腔。
臨牙鬆動,又掉兩顆
首先,牙齒缺失後,如果不及時治療會導致鄰牙鬆動:牙齒缺失後,相鄰的牙齒會因為沒有固定的依靠,向缺牙間隙傾斜,時間長了會造成周圍鄰牙的鬆動,致使全口牙齒的正常功能遭受嚴重的破壞。
對牙伸長,再掉一顆
牙齒缺失不及時治療會導致對側牙伸長:由於缺牙後的間隙不能及時修復,側牙因無咬牙合會伸長,例如下牙缺了一個牙,長期得不到修復,上面相對應的那棵牙則會有伸長現象。嚴重還能占據整個缺個間隙,造成牙齒無法修復,導致咬合紊亂。
食物嵌塞,口氣根源
牙齒缺失不及時治療會容易使食物嵌塞:正常牙齒與牙齒之間,排列得十緊密,一旦鄰近的牙齒移動,牙齒與牙齒之間就會出現縫隙,容易使食物嵌塞到牙齒間隙里,從而引起口臭、齲齒、牙周病等。
細菌堆積,齲齒難防
牙齒缺失會引發蛀牙:牙齒缺失會導致食物的嵌塞,這樣的話食物嵌塞到牙齒間隙里,是很不容易清潔乾淨的,長時間的細菌堆積就會造成齲齒,嚴重的還會導致整顆牙齒的損壞。
參考文獻:
1. 賴元隆 許博榕 羅佐良 張夏青 2012 植牙位置導引器於直接植牙手術之研究-座標轉換
2. 林俐妏 人工植牙 的牙周考量
3. 鄭偉立 2005 牙科新知~談人工植牙
資料來源:壹讀
印象牙醫
通常情況下,我們對除了門牙之外的牙齒缺失都更多的採取忽略的態度,在對牙齒的要求上,我們更多停留在美觀和功能的層面上,其實我們還應該考慮健康的層面。
一顆牙的缺失對口腔健康的危害遠遠沒有停止,它還會對兩側臨牙、對合牙、其他牙齒造成直接或間接的傷害,危害波及整個口腔。
臨牙鬆動,又掉兩顆
首先,牙齒缺失後,如果不及時治療會導致鄰牙鬆動:牙齒缺失後,相鄰的牙齒會因為沒有固定的依靠,向缺牙間隙傾斜,時間長了會造成周圍鄰牙的鬆動,致使全口牙齒的正常功能遭受嚴重的破壞。
對牙伸長,再掉一顆
牙齒缺失不及時治療會導致對側牙伸長:由於缺牙後的間隙不能及時修復,側牙因無咬牙合會伸長,例如下牙缺了一個牙,長期得不到修復,上面相對應的那棵牙則會有伸長現象。嚴重還能占據整個缺個間隙,造成牙齒無法修復,導致咬合紊亂。
食物嵌塞,口氣根源
牙齒缺失不及時治療會容易使食物嵌塞:正常牙齒與牙齒之間,排列得十緊密,一旦鄰近的牙齒移動,牙齒與牙齒之間就會出現縫隙,容易使食物嵌塞到牙齒間隙里,從而引起口臭、齲齒、牙周病等。
細菌堆積,齲齒難防
牙齒缺失會引發蛀牙:牙齒缺失會導致食物的嵌塞,這樣的話食物嵌塞到牙齒間隙里,是很不容易清潔乾淨的,長時間的細菌堆積就會造成齲齒,嚴重的還會導致整顆牙齒的損壞。
參考文獻:
1. 賴元隆 許博榕 羅佐良 張夏青 2012 植牙位置導引器於直接植牙手術之研究-座標轉換
2. 林俐妏 人工植牙 的牙周考量
3. 鄭偉立 2005 牙科新知~談人工植牙
資料來源:壹讀
印象牙醫
13個壞習慣 阻礙牙齒健康
如今是個以外貌盛行的社會,男人帥不帥不僅看臉,一口健康亮白的牙齒絕對能給人留下好印象。然而在生活中,男人普遍存在的一些壞習慣會損傷牙齒,又黃又黑的牙齒絕對是男人的一大硬傷。那麼男人如何保護牙齒?從摒棄這些傷牙壞習慣開始!
1、牙齒可以PK萬物
男人喜歡以一口鋼牙顯示自己的硬朗形象,用牙齒挑戰一切硬東西:酒瓶蓋、榛子殼,唯硬是舉。牙齒看起來無堅不摧,其實可能已經有了細微的裂紋。牙齒組織硬而脆,以硬碰硬,弱的敗下陣來,強的幾番下來也會受內傷——術語稱為「牙齒隱裂症」。
2、喝水少
很多男人不愛喝水,其實多喝水不僅身體健康,皮膚好,就連牙齒也會好哦!這樣可以隨時衝掉牙齒上的食物殘渣,保護牙齒。每個人一天需要喝6~8杯水,尤其吃過東西之後,如果無法立刻刷牙,切記喝一杯水來清洗口腔,減少一些蛀牙機會。
3、水果蔬菜吃得少
水 果蔬菜中含有多種維生素,可防止牙齦出血和炎症。如果維生素缺乏,可能導致口腔疾病。蔬菜水果如同天然的牙刷般,當你吃飯的時候,吃一些脆生生的蔬果可以 減少食物色素的殘留,比如芹菜、胡蘿蔔等,或者也可以大力的咀嚼蘋果這樣外表堅硬的水果,經常食用的話可以讓牙齒在摩擦中不去影響琺瑯質。
4、用力刷牙
不要以為刷牙越使勁牙齒就越乾淨。牙齒的表面是骨質和釉質,很堅硬,但靠近牙齦的連接處卻非常脆弱。如果長年累月地用力橫刷,不但會把牙齒刷出紋路,甚至會人為地造成牙齒缺損,在牙齒與牙齦的接合處刷出一個個「深溝」,將牙神經暴露給各種刺激因素,醫學上稱「楔狀缺損」。
5、吃甜食後立即刷牙
吃了甜食後,口腔環境變為酸性,琺瑯質稍微變軟。如果立即刷牙,琺瑯質極易受損,導致牙齒變得敏感。應至少間隔半個小時。晚上洗漱後不要再用清水漱口,因為牙膏里的氟化物會為牙齒提供一整晚的保護。
6、飲食不節
男人不挑食,只要好吃刺激,冷熱酸甜百無禁忌,這意味著他們的牙齒更容易受傷。例如熱辣辣的火鍋就冰啤酒,在一熱一冷中,牙齒也在一縮一脹,這時食物中的色素很容易滲透到牙釉內,使牙齒變黃。
7、刷牙時間短
很多人每天只刷一次牙,每次刷牙也是草草了事。吉爾斯博士表示,刷牙時間太短、次數太少、刷牙馬虎都會大大增加牙菌斑及齲齒危險。建議每天至少刷牙兩次,每次應刷夠2分鐘。另外,每天至少用牙線清潔一次牙縫。
8、常喝紅茶、葡萄酒
牙 釉質特別容易受到深色食物(如大醬、醬油、番茄醬、咖喱等)的影響,出現細微斑點。除此之外,一些飲料也容易引起牙齒變色。白葡萄酒酸性強,會使牙齒更容 易著色,酒精還會導致口腔乾燥,降低唾液對牙齒的保護作用;紅茶中的單寧酸也會增加牙齒著色危險。吃深色食物時應多喝水,吃後多漱口。常喝著色飲品的人選 用美白牙膏,或改喝綠茶及草藥茶。
9、常喝碳酸飲料
碳酸飲料多呈酸性,能夠直接腐蝕牙釉質,導致齲齒。建議少喝碳酸飲料,如果一定要喝,最好用吸管,這樣做可以減少飲料和牙齒接觸的時間。喝完後要先用清水漱口再立刻刷牙,睡覺前最好不要喝碳酸飲料。
10、煙不離手
吸菸時,菸草燃燒的熱量和產物使口腔滋生更多的真菌,影響牙齦局部血液循環,使牙齦角化萎縮,而且在牙面上積聚棕色、柏油樣的沉積物,以增加牙菌斑和牙石,進一步誘發、加重牙周疾病,降低口腔清潔度。
11、偏側咀嚼
咀嚼時集中在某一側,會造成肌肉關節及頜骨發育的不平衡,輕者影響美觀,重者造成單側牙齒的過度磨耗及頜關節的功能紊亂。
12、整天嚼口香糖
整天嚼口香糖等於讓牙齒泡在糖水中,建議選擇無糖口香糖或木糖醇口香糖。此外,橡皮糖容易粘在牙齒上,形成牙菌斑;總含硬糖或潤喉糖,同樣也不利於牙齒健康。
13、剔牙
牙齒表面包裹著一層牙釉,對牙本質起到保護作用。但牙根處的牙釉比較薄,經常剔牙會破壞牙釉,讓牙本質失去保護層,而且會損傷牙齦,使牙齦萎縮,牙根暴露。牙齒形狀上大下小,牙根暴露使牙縫越來越大,食物殘渣更容易被塞住,形成塞牙→剔牙→牙縫增大的惡性循環。
參考文獻:
1. 張浩陞 2005 認識人工 植牙
2. 鄭偉立 2005 牙科新知~談人工植牙
3. 陳佳炎 2009 人工植牙面面觀
資料來源:博啟養生網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360&News_Class_ID=&Page=1
1、牙齒可以PK萬物
男人喜歡以一口鋼牙顯示自己的硬朗形象,用牙齒挑戰一切硬東西:酒瓶蓋、榛子殼,唯硬是舉。牙齒看起來無堅不摧,其實可能已經有了細微的裂紋。牙齒組織硬而脆,以硬碰硬,弱的敗下陣來,強的幾番下來也會受內傷——術語稱為「牙齒隱裂症」。
2、喝水少
很多男人不愛喝水,其實多喝水不僅身體健康,皮膚好,就連牙齒也會好哦!這樣可以隨時衝掉牙齒上的食物殘渣,保護牙齒。每個人一天需要喝6~8杯水,尤其吃過東西之後,如果無法立刻刷牙,切記喝一杯水來清洗口腔,減少一些蛀牙機會。
3、水果蔬菜吃得少
水 果蔬菜中含有多種維生素,可防止牙齦出血和炎症。如果維生素缺乏,可能導致口腔疾病。蔬菜水果如同天然的牙刷般,當你吃飯的時候,吃一些脆生生的蔬果可以 減少食物色素的殘留,比如芹菜、胡蘿蔔等,或者也可以大力的咀嚼蘋果這樣外表堅硬的水果,經常食用的話可以讓牙齒在摩擦中不去影響琺瑯質。
4、用力刷牙
不要以為刷牙越使勁牙齒就越乾淨。牙齒的表面是骨質和釉質,很堅硬,但靠近牙齦的連接處卻非常脆弱。如果長年累月地用力橫刷,不但會把牙齒刷出紋路,甚至會人為地造成牙齒缺損,在牙齒與牙齦的接合處刷出一個個「深溝」,將牙神經暴露給各種刺激因素,醫學上稱「楔狀缺損」。
5、吃甜食後立即刷牙
吃了甜食後,口腔環境變為酸性,琺瑯質稍微變軟。如果立即刷牙,琺瑯質極易受損,導致牙齒變得敏感。應至少間隔半個小時。晚上洗漱後不要再用清水漱口,因為牙膏里的氟化物會為牙齒提供一整晚的保護。
6、飲食不節
男人不挑食,只要好吃刺激,冷熱酸甜百無禁忌,這意味著他們的牙齒更容易受傷。例如熱辣辣的火鍋就冰啤酒,在一熱一冷中,牙齒也在一縮一脹,這時食物中的色素很容易滲透到牙釉內,使牙齒變黃。
7、刷牙時間短
很多人每天只刷一次牙,每次刷牙也是草草了事。吉爾斯博士表示,刷牙時間太短、次數太少、刷牙馬虎都會大大增加牙菌斑及齲齒危險。建議每天至少刷牙兩次,每次應刷夠2分鐘。另外,每天至少用牙線清潔一次牙縫。
8、常喝紅茶、葡萄酒
牙 釉質特別容易受到深色食物(如大醬、醬油、番茄醬、咖喱等)的影響,出現細微斑點。除此之外,一些飲料也容易引起牙齒變色。白葡萄酒酸性強,會使牙齒更容 易著色,酒精還會導致口腔乾燥,降低唾液對牙齒的保護作用;紅茶中的單寧酸也會增加牙齒著色危險。吃深色食物時應多喝水,吃後多漱口。常喝著色飲品的人選 用美白牙膏,或改喝綠茶及草藥茶。
9、常喝碳酸飲料
碳酸飲料多呈酸性,能夠直接腐蝕牙釉質,導致齲齒。建議少喝碳酸飲料,如果一定要喝,最好用吸管,這樣做可以減少飲料和牙齒接觸的時間。喝完後要先用清水漱口再立刻刷牙,睡覺前最好不要喝碳酸飲料。
10、煙不離手
吸菸時,菸草燃燒的熱量和產物使口腔滋生更多的真菌,影響牙齦局部血液循環,使牙齦角化萎縮,而且在牙面上積聚棕色、柏油樣的沉積物,以增加牙菌斑和牙石,進一步誘發、加重牙周疾病,降低口腔清潔度。
11、偏側咀嚼
咀嚼時集中在某一側,會造成肌肉關節及頜骨發育的不平衡,輕者影響美觀,重者造成單側牙齒的過度磨耗及頜關節的功能紊亂。
12、整天嚼口香糖
整天嚼口香糖等於讓牙齒泡在糖水中,建議選擇無糖口香糖或木糖醇口香糖。此外,橡皮糖容易粘在牙齒上,形成牙菌斑;總含硬糖或潤喉糖,同樣也不利於牙齒健康。
13、剔牙
牙齒表面包裹著一層牙釉,對牙本質起到保護作用。但牙根處的牙釉比較薄,經常剔牙會破壞牙釉,讓牙本質失去保護層,而且會損傷牙齦,使牙齦萎縮,牙根暴露。牙齒形狀上大下小,牙根暴露使牙縫越來越大,食物殘渣更容易被塞住,形成塞牙→剔牙→牙縫增大的惡性循環。
參考文獻:
1. 張浩陞 2005 認識人工 植牙
2. 鄭偉立 2005 牙科新知~談人工植牙
3. 陳佳炎 2009 人工植牙面面觀
資料來源:博啟養生網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360&News_Class_ID=&Page=1
2016年7月18日 星期一
分享省事又省錢的美白牙齒方法
你會因牙齒髮黃而從不敢大笑嗎?洗牙痛苦又花錢!你想知道省事又省錢的美白牙齒方法嗎?快來看看吧!
1、食醋
喝一口食醋,含2-3分鐘後吐出,再去刷牙。含醋時牙齒會有難忍的酸麻感覺,堅持一下!用此法每兩個月洗1次,不僅能去口氣,還能使牙齒美白哦!
2、橘子皮
把曬乾的橘子皮壓成粉狀,刷牙時把粉抹在牙膏上刷,可讓牙齒變白。
3、花生末
吃花生時,把花生嚼成粉末,含在嘴裡。花生粉末的作用相當於牙膏,可美白牙齒。
4、小蘇打
把小蘇打粉撒到牙刷上,然後刷牙2-3分鐘,每周洗3次,可使牙齒如珍珠般光潔。
5、酵母粉
酵母粉含大量蛋白質,可清除牙齒污垢,把酵母粉撒到牙膏上刷牙,經常刷可美白牙齒。
6、檸檬汁
檸檬富含維C,可固齒也可清潔牙齒。擠完牙膏後,用紗布沾幾滴檸檬汁刷牙,可清潔美白牙齒。
參考文獻:
1。 吳宛霖 2007 認識植牙
2。 陳敏傑 潘惠玲 陳朝寶 朱毓仁 為 人工植牙 打造一個良好的地基
3。 廖榮彥 2008 Bicon 植牙系統簡介
資料來源:壹讀
印象牙醫
1、食醋
喝一口食醋,含2-3分鐘後吐出,再去刷牙。含醋時牙齒會有難忍的酸麻感覺,堅持一下!用此法每兩個月洗1次,不僅能去口氣,還能使牙齒美白哦!
2、橘子皮
把曬乾的橘子皮壓成粉狀,刷牙時把粉抹在牙膏上刷,可讓牙齒變白。
3、花生末
吃花生時,把花生嚼成粉末,含在嘴裡。花生粉末的作用相當於牙膏,可美白牙齒。
4、小蘇打
把小蘇打粉撒到牙刷上,然後刷牙2-3分鐘,每周洗3次,可使牙齒如珍珠般光潔。
5、酵母粉
酵母粉含大量蛋白質,可清除牙齒污垢,把酵母粉撒到牙膏上刷牙,經常刷可美白牙齒。
6、檸檬汁
檸檬富含維C,可固齒也可清潔牙齒。擠完牙膏後,用紗布沾幾滴檸檬汁刷牙,可清潔美白牙齒。
參考文獻:
1。 吳宛霖 2007 認識植牙
2。 陳敏傑 潘惠玲 陳朝寶 朱毓仁 為 人工植牙 打造一個良好的地基
3。 廖榮彥 2008 Bicon 植牙系統簡介
資料來源:壹讀
印象牙醫
治療蛀牙與預防蛀牙的三種方法
蛀牙不僅會導致牙齒缺損,還會導致牙齒缺失。當後磨牙大面積缺損的時候,會嚴重影響人的咀嚼功能,所以對於蛀牙一定要一起引起重視。那麼蛀牙的治療方法有哪些呢?我們一起看看下面的介紹。
蛀牙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1、齲壞組織磨除法
此法是指將齲齒磨除,磨除尖銳的牙尖、牙邊緣和表層齲壞組織,阻止蛀牙繼續發展,這種方法適用於蛀牙的面積比較大的情況。
2、填充法
這種方法俗稱補牙,將蛀牙部分的組織清除,然後將其清洗乾淨並消毒,利用補牙洞型將充填材料固定在牙齒上,復原牙齒的缺損,恢復其功能。這種方法是治療蛀牙最常用的方法。
3、根管治療
就是先將蛀牙頂端鑽孔,然後通過醫用的根管將蛀壞的死牙髓抽出,再用根管進行消毒、殺菌,最後再用根管填充材料進行填充。使蛀牙恢復正常的形態與基本的功能。而且也避免了外界細菌的進一步侵蝕。
蛀牙的預防方法
1、正確刷牙
這是去除牙菌斑的有效方法。先為孩子選購一支刷頭小巧、刷毛細軟、毛端圓鈍並富有彈性的兒童保健牙刷,再選購一支含有氟化鈉的單氟牙膏或兼含有單氟磷酸鈉的雙氟牙膏。牙膏中的氟化物能增強牙面結構、促進礦化,提高抗酸能力並能抑制牙菌斑。
2、合理飲食
甜食是孩子偏愛的食品,其中含有大量的糖和澱粉。例如糖果、巧克力、餅乾和糕點等。尤其是粘性大的甜食易粘附在牙面上,為牙菌斑中的致齲菌提供了充足的養分,經代謝後產生的有機酸致齲性很強。因此,要勸說孩子少吃甜食,尤其不要在睡前吃,睡前飲食後要刷牙。
3、生物治療防治法
生 物科技療法牙齒黃金中含有一種非常特殊的物質,能對牙體進行一種介乎生理性和物理性之間的快速強力補充結合,能立即終止蛀牙,並在蛀蝕處迅速生成保護層, 牙體過敏(牙酸、牙倒)在10天內基本消除,5~6天內,牙體會出現明顯光澤,有效控制牙體礦化,10天內會看到前所未有的牙齒增白。
4、定期檢查
由於齲齒初期無症狀而不易被察覺,直到出現疼痛症狀時家長才急於帶孩子到醫院就診,此時往往已錯過良好的治療時機。
5、堅持使用含氟牙膏預防蛀牙的發生
含氟防蛀修護牙膏,含氟配方,特效修護早期蛀牙,堅固牙齒。
參考文獻:
1。 張維仁 人工 植牙 里程碑 轉換型基台人工植牙
2。 張文輝 美齒與科
3。林顯書 2005 老年人牙齒第二春 人工植牙的應用
資料來源:99健康網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358&News_Class_ID=&Page=1
蛀牙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1、齲壞組織磨除法
此法是指將齲齒磨除,磨除尖銳的牙尖、牙邊緣和表層齲壞組織,阻止蛀牙繼續發展,這種方法適用於蛀牙的面積比較大的情況。
2、填充法
這種方法俗稱補牙,將蛀牙部分的組織清除,然後將其清洗乾淨並消毒,利用補牙洞型將充填材料固定在牙齒上,復原牙齒的缺損,恢復其功能。這種方法是治療蛀牙最常用的方法。
3、根管治療
就是先將蛀牙頂端鑽孔,然後通過醫用的根管將蛀壞的死牙髓抽出,再用根管進行消毒、殺菌,最後再用根管填充材料進行填充。使蛀牙恢復正常的形態與基本的功能。而且也避免了外界細菌的進一步侵蝕。
蛀牙的預防方法
1、正確刷牙
這是去除牙菌斑的有效方法。先為孩子選購一支刷頭小巧、刷毛細軟、毛端圓鈍並富有彈性的兒童保健牙刷,再選購一支含有氟化鈉的單氟牙膏或兼含有單氟磷酸鈉的雙氟牙膏。牙膏中的氟化物能增強牙面結構、促進礦化,提高抗酸能力並能抑制牙菌斑。
2、合理飲食
甜食是孩子偏愛的食品,其中含有大量的糖和澱粉。例如糖果、巧克力、餅乾和糕點等。尤其是粘性大的甜食易粘附在牙面上,為牙菌斑中的致齲菌提供了充足的養分,經代謝後產生的有機酸致齲性很強。因此,要勸說孩子少吃甜食,尤其不要在睡前吃,睡前飲食後要刷牙。
3、生物治療防治法
生 物科技療法牙齒黃金中含有一種非常特殊的物質,能對牙體進行一種介乎生理性和物理性之間的快速強力補充結合,能立即終止蛀牙,並在蛀蝕處迅速生成保護層, 牙體過敏(牙酸、牙倒)在10天內基本消除,5~6天內,牙體會出現明顯光澤,有效控制牙體礦化,10天內會看到前所未有的牙齒增白。
4、定期檢查
由於齲齒初期無症狀而不易被察覺,直到出現疼痛症狀時家長才急於帶孩子到醫院就診,此時往往已錯過良好的治療時機。
5、堅持使用含氟牙膏預防蛀牙的發生
含氟防蛀修護牙膏,含氟配方,特效修護早期蛀牙,堅固牙齒。
參考文獻:
1。 張維仁 人工 植牙 里程碑 轉換型基台人工植牙
2。 張文輝 美齒與科
3。林顯書 2005 老年人牙齒第二春 人工植牙的應用
資料來源:99健康網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358&News_Class_ID=&Page=1
2016年7月11日 星期一
針對各種牙齒症狀提供三大飲食建議
常聽老一輩在說「病從口入」,長期不當的飲食,一直是慢性疾病的主因。但你可知道除了錯誤飲食會影響健康外,我們口腔內的細菌也會影響全身喔!
口腔是全身細菌最多的地方,這些細菌不僅會造成蛀牙、口臭、牙周病,還會沿著微細血管散佈到全身各地,引發胃潰瘍、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等疾病。甚至有研究開始懷疑,牙菌斑肆虐是造成骨質疏鬆、肥胖的主因之一。
健康屋貼心叮嚀! 牙齒照護、降低牙周細菌,除了勤刷牙、給牙醫治療外,若同時搭配飲食調理,可達到最佳保健與預防效果,我們為此針對各種牙齒症狀提供三大飲食建議 :
【蛀牙保健】
經研究指出,鈣質攝取不足容易引起蛀牙、牙齒生長不好,往後面臨補牙、換假牙、植牙、矯正牙齒等問題,補充足夠的鈣預防蛀牙,讓您你的牙齒頂扣扣(台)。
◎ 飲食建議:
1. 多補充含鈣食物,如:牛奶、起士、乳酪、市售低溫殺菌鮮奶含較多活性之CPP(助鈣吸收)、CBP(鎖鈣因子)及天然乳鈣片或鈣粉。
【植牙保健】
植牙手術除了與牙醫師配合,您必需重視術前與術後的飲食,來提升免疫力,才能減少傷口發炎感染及惡化,使植牙永固耐久。
◎ 飲食建議:
1、先忌口不吃上火食物,如:沙茶醬、麻油、補品、香油、爆香、油炸、碳烤食物、炒花生、花生粉、五穀粉、芝麻粉等爆炒食品。建議盡量選擇蒸煮食物,較不易誘發紅腫發炎疼痛。
2、避開芒果、牛肉、芋頭、竹筍、筍干、巧克力、紅蟹、蝦子、南瓜、蛋及其加工製品等,以上食物會使發炎加劇。
3、可補充含有黏多醣(玻尿酸之前驅物)、綠藻萃取之綠藻精(C.G.F),有助於傷口癒合。
【牙周保健】
牙周病主要由牙齒表面的牙菌斑所導致。牙菌斑內含細菌,會釋放毒素破壞牙齦及齒槽骨。初期會牙齦紅腫,容易出血,若沒及時治療,就會形成牙周病。
◎ 飲食建議:
1. 有急性牙齦紅腫、牙痛、牙浮腫、嚴重牙齦萎縮、牙周病等症狀,要避開糙米。因有些敏感體質無法代謝糙米中所含的某些成分,就會導致上述症狀。
2、避開刺激性的食物,如太辣、太熱、太冰、太硬的食物;以及芒果、芋頭、筍類、牛肉、巧克力、蝦子、南瓜、蛋及其加工製品等。以防刺激傷口出血或疼痛。
3、少吃甜食、零食:此類食物殘留在牙齒,會加速微生物的滋長。
4、均衡飲食:多攝取含有維生素C、維生素D及鈣等食物,如:芭樂、柳丁、奇異果、葡萄柚、奶製品等。
參考文獻:
1. 張浩陞 2005 認識 人工植牙
2. 鄭偉立 2005 牙科新知~談人工植牙
3. 陳佳炎 2009 人工植牙面面觀
資料來源:廖叔叔健康屋
印象牙醫
口腔是全身細菌最多的地方,這些細菌不僅會造成蛀牙、口臭、牙周病,還會沿著微細血管散佈到全身各地,引發胃潰瘍、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等疾病。甚至有研究開始懷疑,牙菌斑肆虐是造成骨質疏鬆、肥胖的主因之一。
健康屋貼心叮嚀! 牙齒照護、降低牙周細菌,除了勤刷牙、給牙醫治療外,若同時搭配飲食調理,可達到最佳保健與預防效果,我們為此針對各種牙齒症狀提供三大飲食建議 :
【蛀牙保健】
經研究指出,鈣質攝取不足容易引起蛀牙、牙齒生長不好,往後面臨補牙、換假牙、植牙、矯正牙齒等問題,補充足夠的鈣預防蛀牙,讓您你的牙齒頂扣扣(台)。
◎ 飲食建議:
1. 多補充含鈣食物,如:牛奶、起士、乳酪、市售低溫殺菌鮮奶含較多活性之CPP(助鈣吸收)、CBP(鎖鈣因子)及天然乳鈣片或鈣粉。
【植牙保健】
植牙手術除了與牙醫師配合,您必需重視術前與術後的飲食,來提升免疫力,才能減少傷口發炎感染及惡化,使植牙永固耐久。
◎ 飲食建議:
1、先忌口不吃上火食物,如:沙茶醬、麻油、補品、香油、爆香、油炸、碳烤食物、炒花生、花生粉、五穀粉、芝麻粉等爆炒食品。建議盡量選擇蒸煮食物,較不易誘發紅腫發炎疼痛。
2、避開芒果、牛肉、芋頭、竹筍、筍干、巧克力、紅蟹、蝦子、南瓜、蛋及其加工製品等,以上食物會使發炎加劇。
3、可補充含有黏多醣(玻尿酸之前驅物)、綠藻萃取之綠藻精(C.G.F),有助於傷口癒合。
【牙周保健】
牙周病主要由牙齒表面的牙菌斑所導致。牙菌斑內含細菌,會釋放毒素破壞牙齦及齒槽骨。初期會牙齦紅腫,容易出血,若沒及時治療,就會形成牙周病。
◎ 飲食建議:
1. 有急性牙齦紅腫、牙痛、牙浮腫、嚴重牙齦萎縮、牙周病等症狀,要避開糙米。因有些敏感體質無法代謝糙米中所含的某些成分,就會導致上述症狀。
2、避開刺激性的食物,如太辣、太熱、太冰、太硬的食物;以及芒果、芋頭、筍類、牛肉、巧克力、蝦子、南瓜、蛋及其加工製品等。以防刺激傷口出血或疼痛。
3、少吃甜食、零食:此類食物殘留在牙齒,會加速微生物的滋長。
4、均衡飲食:多攝取含有維生素C、維生素D及鈣等食物,如:芭樂、柳丁、奇異果、葡萄柚、奶製品等。
參考文獻:
1. 張浩陞 2005 認識 人工植牙
2. 鄭偉立 2005 牙科新知~談人工植牙
3. 陳佳炎 2009 人工植牙面面觀
資料來源:廖叔叔健康屋
印象牙醫
分享常見的口腔問題與保健方式
一口潔白的牙齒不僅會讓人覺得賞心悅目,而在享用美食之時,更能細細品味,牙齒如果照顧得宜,它將會是一生中最受用的寶貝之一喔。
常見的口腔問題
一、 口臭:
(一)口臭局部性因素:
1.口腔中食物殘渣腐敗。
2. 牙周病 、牙齦增生、發炎、牙周膿腫。
3.牙齒表面堆積沈積物,如牙垢、牙結石。
4.蛀牙未經治療,食物殘渣充塞其中。
5. 假牙 清潔不佳。
6.口幹、唾液減少,自淨作用不良。
7.口腔黏膜問題。
(二)口臭全身性疾病:
1.糖尿病:呼吸會有丙酮味或水果味。
2.肝機能障礙者有魚腥味。
3.胃腸道出血、牙齦出血有血腥味。
4.泌尿系統疾病、腎衰竭患者呼吸帶有尿味。
5.發燒引起唾液減少口幹,火氣大。
二、牙痛:
(一)蛀牙:依部位可分為牙齒鄰接面,牙齦根部蛀牙。
(二)牙周炎、牙周病:為中老年人最常見之口腔疾病,為漸進性疾病(牙齦炎、牙周膿腫、齒槽骨吸收、牙齒動搖、拔牙)。
(三)咬耗、磨耗:琺瑯質磨損不見,牙本質裸露、冷熱敏感、病人無法咬食物,又無法填補,只能以牙套覆蓋。常見於夜間磨牙、單側咬合、喜吃粗硬食物者、刷牙方式不正確、齒頸部呈V字形磨損。
三、口腔炎:
老年人因年齡增加新陳代謝失衡、免疫力及抵抗力降低,口腔黏膜變薄、萎縮、角化或乾燥,
更覺敏感,易引起口腔炎,常見的口腔炎:復發性口腔潰瘍、念珠菌感染、單純性笣疹、扁平苔癬、唾液管炎及結石、舌炎、口腔灼感症候群、白斑症。
四、臉形改變:
外傷、缺牙(齒槽骨萎縮、假牙製作不良、顳額關節失調、腫瘤、口腔癌)。
五、口腔癌:
占國人癌症的五%,抽煙為元兇,檳榔亦占相當地位、另抽煙、檳榔、不良補綴物、慢性磨牙…等都是其原因。
牙齒衛生保健
由於蛀牙的成因相當複雜,因此防齲也必須由多方面著手,一方面是加強牙齒本身對齲的抵抗力,另一方面則是減少口腔環境可能造成牙齒損害的因素。
一、養成良好的刷牙習慣:
早晚各刷一次,一般都是一起床就先刷牙,其實應該在吃完早餐後再刷牙會更恰當;晚上睡覺前一定要刷牙,避免食物殘渣會在漫漫長夜裡作怪,另外在吃完東西後一定要漱口,多喝水也可沖淡口腔內食物發酸的機會。
二、正確的刷牙方法:
選用適當的牙刷,小型的牙刷比較好,軟的尼龍材質較不會刮損琺瑯質,而且刷牙時不需太用力,否則會刷壞牙齒的琺瑯質,刷牙時要由牙齦邊緣,將牙刷傾斜45度角,由內向外側,使牙面及牙齦都能被刷到。
三、必要時可使用牙線:
若有菜渣卡在牙齒間的隙縫,最好用牙線挑起,因牙刷不見得就能刷得掉。
四、定期口腔檢查:
每半年作口腔檢查,可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五、少吃零食,尤其是甜食:
吃零食一方面會影響正餐的進食,另一方面會使食物殘留在牙齒的時間拉長,而使那些腐蝕牙齒的微生物得以生長,加速牙齒的損害。
六、均衡飲食:
多攝取含有維生素C、維生素D及鈣、磷等礦物質的食物,如:芭樂、柳丁、奇異果、葡萄柚、牛奶、乳製品、糙米等。
參考文獻:
1. 徐振祥 2012 缺牙人的希望 認識「人工 植牙 」
2. 陳敏傑 潘惠玲 陳朝寶 朱毓仁 為人工植牙打造一個良好的地基
3. 吳宛霖 2007 認識植牙
資料來源:modernhbo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356&News_Class_ID=&Page=1
常見的口腔問題
一、 口臭:
(一)口臭局部性因素:
1.口腔中食物殘渣腐敗。
2. 牙周病 、牙齦增生、發炎、牙周膿腫。
3.牙齒表面堆積沈積物,如牙垢、牙結石。
4.蛀牙未經治療,食物殘渣充塞其中。
5. 假牙 清潔不佳。
6.口幹、唾液減少,自淨作用不良。
7.口腔黏膜問題。
(二)口臭全身性疾病:
1.糖尿病:呼吸會有丙酮味或水果味。
2.肝機能障礙者有魚腥味。
3.胃腸道出血、牙齦出血有血腥味。
4.泌尿系統疾病、腎衰竭患者呼吸帶有尿味。
5.發燒引起唾液減少口幹,火氣大。
二、牙痛:
(一)蛀牙:依部位可分為牙齒鄰接面,牙齦根部蛀牙。
(二)牙周炎、牙周病:為中老年人最常見之口腔疾病,為漸進性疾病(牙齦炎、牙周膿腫、齒槽骨吸收、牙齒動搖、拔牙)。
(三)咬耗、磨耗:琺瑯質磨損不見,牙本質裸露、冷熱敏感、病人無法咬食物,又無法填補,只能以牙套覆蓋。常見於夜間磨牙、單側咬合、喜吃粗硬食物者、刷牙方式不正確、齒頸部呈V字形磨損。
三、口腔炎:
老年人因年齡增加新陳代謝失衡、免疫力及抵抗力降低,口腔黏膜變薄、萎縮、角化或乾燥,
更覺敏感,易引起口腔炎,常見的口腔炎:復發性口腔潰瘍、念珠菌感染、單純性笣疹、扁平苔癬、唾液管炎及結石、舌炎、口腔灼感症候群、白斑症。
四、臉形改變:
外傷、缺牙(齒槽骨萎縮、假牙製作不良、顳額關節失調、腫瘤、口腔癌)。
五、口腔癌:
占國人癌症的五%,抽煙為元兇,檳榔亦占相當地位、另抽煙、檳榔、不良補綴物、慢性磨牙…等都是其原因。
牙齒衛生保健
由於蛀牙的成因相當複雜,因此防齲也必須由多方面著手,一方面是加強牙齒本身對齲的抵抗力,另一方面則是減少口腔環境可能造成牙齒損害的因素。
一、養成良好的刷牙習慣:
早晚各刷一次,一般都是一起床就先刷牙,其實應該在吃完早餐後再刷牙會更恰當;晚上睡覺前一定要刷牙,避免食物殘渣會在漫漫長夜裡作怪,另外在吃完東西後一定要漱口,多喝水也可沖淡口腔內食物發酸的機會。
二、正確的刷牙方法:
選用適當的牙刷,小型的牙刷比較好,軟的尼龍材質較不會刮損琺瑯質,而且刷牙時不需太用力,否則會刷壞牙齒的琺瑯質,刷牙時要由牙齦邊緣,將牙刷傾斜45度角,由內向外側,使牙面及牙齦都能被刷到。
三、必要時可使用牙線:
若有菜渣卡在牙齒間的隙縫,最好用牙線挑起,因牙刷不見得就能刷得掉。
四、定期口腔檢查:
每半年作口腔檢查,可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五、少吃零食,尤其是甜食:
吃零食一方面會影響正餐的進食,另一方面會使食物殘留在牙齒的時間拉長,而使那些腐蝕牙齒的微生物得以生長,加速牙齒的損害。
六、均衡飲食:
多攝取含有維生素C、維生素D及鈣、磷等礦物質的食物,如:芭樂、柳丁、奇異果、葡萄柚、牛奶、乳製品、糙米等。
參考文獻:
1. 徐振祥 2012 缺牙人的希望 認識「人工 植牙 」
2. 陳敏傑 潘惠玲 陳朝寶 朱毓仁 為人工植牙打造一個良好的地基
3. 吳宛霖 2007 認識植牙
資料來源:modernhbo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356&News_Class_ID=&Page=1
2016年6月28日 星期二
淺解老人4大牙齒保健
口腔是進食的第一道關卡。口腔功能不良的老人,在食物的選擇及烹調上會受到很大的限制,而影響其營養狀況,因此如何注意銀髮族日常生活口腔的保健相當重要,以下提醒幾項重點:
1. 應預防口臭、蛀牙及牙周病:老人平時可選用細刷頭、刷毛軟硬中等的牙刷或電動牙刷,刷牙時將牙刷斜放在牙面與牙肉之間。除了選用含氟牙膏,應增加刷牙的次數與每次刷牙的時間,如三餐飯後。如有配戴活動假牙者,清潔前應先取下。
2. 著重假牙的清潔與維護:每天刷淨假牙的每一處地方是假牙護理的首要條件。每晚睡覺前應提醒老人把假牙取下清潔,並置於清水中浸泡。牙刷的選擇,可使用刷 毛稍硬的一般牙刷或假牙專用牙刷,再配合洗淨消毒藥錠使用效果更佳,切勿用牙膏刷假牙。若配戴假牙時感不適或太鬆,就應更換。
3. 定期的口腔健康檢查:平時如發覺牙齒有酸痛感應立即就醫診治。基於預防勝於治療的觀念,沒有牙痛不適,老人也應每半年檢查口腔,以便及早診治牙患,除去牙結石,維護口腔健康。
4. 養成進食好習慣:應戒除嚼檳榔、叼煙斗、喜歡吃硬的食物......等不良的習慣。及早開始關心家中老人的口腔保健,不但能減少口腔疾病的發生,更能維護老人進食的能力,使其吃得順暢,活得健康。
參考文獻:
1. 張浩陞 2005 認識 人工植牙
2. 鄭偉立 2005 牙科新知~談人工植牙
3. 陳佳炎 2009 人工植牙面面觀
資料來源:pchome
印象牙醫
1. 應預防口臭、蛀牙及牙周病:老人平時可選用細刷頭、刷毛軟硬中等的牙刷或電動牙刷,刷牙時將牙刷斜放在牙面與牙肉之間。除了選用含氟牙膏,應增加刷牙的次數與每次刷牙的時間,如三餐飯後。如有配戴活動假牙者,清潔前應先取下。
2. 著重假牙的清潔與維護:每天刷淨假牙的每一處地方是假牙護理的首要條件。每晚睡覺前應提醒老人把假牙取下清潔,並置於清水中浸泡。牙刷的選擇,可使用刷 毛稍硬的一般牙刷或假牙專用牙刷,再配合洗淨消毒藥錠使用效果更佳,切勿用牙膏刷假牙。若配戴假牙時感不適或太鬆,就應更換。
3. 定期的口腔健康檢查:平時如發覺牙齒有酸痛感應立即就醫診治。基於預防勝於治療的觀念,沒有牙痛不適,老人也應每半年檢查口腔,以便及早診治牙患,除去牙結石,維護口腔健康。
4. 養成進食好習慣:應戒除嚼檳榔、叼煙斗、喜歡吃硬的食物......等不良的習慣。及早開始關心家中老人的口腔保健,不但能減少口腔疾病的發生,更能維護老人進食的能力,使其吃得順暢,活得健康。
參考文獻:
1. 張浩陞 2005 認識 人工植牙
2. 鄭偉立 2005 牙科新知~談人工植牙
3. 陳佳炎 2009 人工植牙面面觀
資料來源:pchome
印象牙醫
小寶寶的牙齒成長時間與照護方式
◆ 從懷孕開始
懷孕第四至第六週乳牙就開始形成,孕婦應注意均衡的飲食,有充足的營養才能有健康的乳牙!
◆ 寶寶出生時
二十顆乳牙的牙冠大部份己形成,只是還沒有長出來而已!
◆ 寶寶六個月大時
乳牙開始萌出,牙齒一長出來就應讓經常以乾淨的紗布清潔牙齒,預防蛀牙!
◆ 小心奶瓶性龋齒
不要讓寶寶食奶瓶入睡,奶瓶餵食後應該清潔寶寶的牙齡,不當的奶瓶餵食方法會導致瀰漫性的蛀牙齒
◆學齡前兒童
1.蛀牙發生前就應該開始口腔檢查,如此可以使小孩較容易適應牙科治療。
2.教導兒童刷牙及用牙線來清潔牙齒。
3.注意兒童零的選擇,避免高醣類的甜食並減少零食的量與次數。
4.乳牙-有蛀牙就應該馬上治療。
◆學齡兒童
1.小孩應該已學會如何清潔自己的牙齒。
2.乳牙應治療保持完整,以避免影響顏面骨骼的發育與恆牙的生長。
3.六歲時開始換牙,換牙期更應該定期口腔檢查,以免造成不正咬合。
4.新長出的牙可以塗氟及用防蛀封劑來增強牙齒對蛀牙的抵抗力。
參考文獻:
1. 鄭偉立 2005 牙科新知~談人工 植牙
2. 陳佳炎 2009 人工植牙面面觀
3. 陳健誌 人工植牙在牙科治療計畫中之影響
資料來源:csh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354&News_Class_ID=&Page=1
懷孕第四至第六週乳牙就開始形成,孕婦應注意均衡的飲食,有充足的營養才能有健康的乳牙!
◆ 寶寶出生時
二十顆乳牙的牙冠大部份己形成,只是還沒有長出來而已!
◆ 寶寶六個月大時
乳牙開始萌出,牙齒一長出來就應讓經常以乾淨的紗布清潔牙齒,預防蛀牙!
◆ 小心奶瓶性龋齒
不要讓寶寶食奶瓶入睡,奶瓶餵食後應該清潔寶寶的牙齡,不當的奶瓶餵食方法會導致瀰漫性的蛀牙齒
◆學齡前兒童
1.蛀牙發生前就應該開始口腔檢查,如此可以使小孩較容易適應牙科治療。
2.教導兒童刷牙及用牙線來清潔牙齒。
3.注意兒童零的選擇,避免高醣類的甜食並減少零食的量與次數。
4.乳牙-有蛀牙就應該馬上治療。
◆學齡兒童
1.小孩應該已學會如何清潔自己的牙齒。
2.乳牙應治療保持完整,以避免影響顏面骨骼的發育與恆牙的生長。
3.六歲時開始換牙,換牙期更應該定期口腔檢查,以免造成不正咬合。
4.新長出的牙可以塗氟及用防蛀封劑來增強牙齒對蛀牙的抵抗力。
參考文獻:
1. 鄭偉立 2005 牙科新知~談人工 植牙
2. 陳佳炎 2009 人工植牙面面觀
3. 陳健誌 人工植牙在牙科治療計畫中之影響
資料來源:csh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354&News_Class_ID=&Page=1
2016年6月20日 星期一
淺解人工植牙的費用來源
人工植牙
近年來在台灣十分盛行,但植牙費用相較於以往的假牙高上許多,讓很多想植牙的患者望之卻步,但仔細比較起來,國外植一顆牙需要十二萬至十六萬台幣,而國內
植一顆牙平均六萬至十萬不等,植牙費用比較起來確實相對便宜許多。但一提到人工植牙手術的費用問題,仍是讓很多植牙患者觀望不前,而遲遲不敢下決定。
為什麼人工植牙手術的費用這麼高?是許多植牙患者在面臨植牙手術時,都會有的疑問,以下我們詳細說明了植牙費用高昂的原因,可讓您在面對植牙手術費用時有個參考依據。
一、 植牙手術設備高昂:每位植牙病患在進行人工植牙手術之前,醫師都會先透過3D電腦掃描儀器,確認植牙患者齒槽骨的狀況,以模擬植牙患者口腔內的情況。藉由 3D電腦掃描儀器,可清楚看到下顎齒槽神經叢,以便選擇適當直徑與適當長度的植牙植體進行手術,才不會壓迫到神經,造成病人嘴唇麻痺和根尖骨頭穿孔的後遺 症。此外,植牙手術所需的鑽頭,每使用一段時間後,也需定期換新,這些植牙手術設備無形中便增加了植牙手術的成本,讓植牙價格比一般牙科醫療要花上更多費 用。
二、 植牙手術所需材料價格不斐:人工植牙手術,最重要的便是植牙植體,人工植體目前在材質上差異不大,主要是用鈦金屬(Titanium)或鈦合金 (CPTI)製造成各種不同形狀螺絲的人工植體,再用臨床小手術種植在病患的牙槽中。醫師會依照不同的植牙區域,選擇不同的植牙植體。基本上好的人工植體 是必需經過衛生署檢驗核可,才有基本安全保障。目前欣鴻人工植牙會館是採用市面上衛生署檢驗合格並與醫學中心同等級的德國ANKYLOS、瑞士ITI、以 及Biocare、Sky等人工植牙系統,提供各國高級植體,保證植牙品質。
三、 健保不補助:植牙費用所費不貲的最大原因在於健保不補助,在健保局的規定下,人工植牙手術屬於自費的項目,所以並不列入補助的範疇內。而各縣、市政府機關 雖對於低收入戶長者提供假牙補助,但若要補助植牙,所需經費龐大,政府機關預算有限,恐無力負擔,因此需要進一步評估。
目前自體齒移植是唯 一健保給付的植牙手術,所謂的自體齒移植是將智齒拔除並移植到缺牙位置,通常使用在第一或第二大臼齒拔牙,自體齒移植後大約等3至6個月,骨細胞會往上 長,將移植的智齒牙根包覆住,即恢復咀嚼功能。移植後的智齒有牙周韌帶,比假牙、植牙更能緩衝咀嚼力道,觸感更逼真,且有健保給付,只要繳掛號費、部分負 擔,比作假牙便宜,效果卻媲美植牙。但是必需在智齒完好無缺的情況下才可以實施,因此並非所有人皆適用。
台灣人工植牙診所的植牙費用有高有低,每間牙醫診所的植牙價格也不一,提醒各位植牙患者,在植牙前可先了解診所所使用的儀器設備,是否有定期的汰舊換新;植牙的植體是否經過衛生署檢驗核可,才能確保植牙的品質安全有保障。
參考文獻:
1. 林輔誼 2011 植牙臨床案例解析演講筆記
2. 黃敬傑 植牙手術及器械介紹
3. 吳宛霖 2007 植好牙
資料來源:clubimplant
印象牙醫
為什麼人工植牙手術的費用這麼高?是許多植牙患者在面臨植牙手術時,都會有的疑問,以下我們詳細說明了植牙費用高昂的原因,可讓您在面對植牙手術費用時有個參考依據。
一、 植牙手術設備高昂:每位植牙病患在進行人工植牙手術之前,醫師都會先透過3D電腦掃描儀器,確認植牙患者齒槽骨的狀況,以模擬植牙患者口腔內的情況。藉由 3D電腦掃描儀器,可清楚看到下顎齒槽神經叢,以便選擇適當直徑與適當長度的植牙植體進行手術,才不會壓迫到神經,造成病人嘴唇麻痺和根尖骨頭穿孔的後遺 症。此外,植牙手術所需的鑽頭,每使用一段時間後,也需定期換新,這些植牙手術設備無形中便增加了植牙手術的成本,讓植牙價格比一般牙科醫療要花上更多費 用。
二、 植牙手術所需材料價格不斐:人工植牙手術,最重要的便是植牙植體,人工植體目前在材質上差異不大,主要是用鈦金屬(Titanium)或鈦合金 (CPTI)製造成各種不同形狀螺絲的人工植體,再用臨床小手術種植在病患的牙槽中。醫師會依照不同的植牙區域,選擇不同的植牙植體。基本上好的人工植體 是必需經過衛生署檢驗核可,才有基本安全保障。目前欣鴻人工植牙會館是採用市面上衛生署檢驗合格並與醫學中心同等級的德國ANKYLOS、瑞士ITI、以 及Biocare、Sky等人工植牙系統,提供各國高級植體,保證植牙品質。
三、 健保不補助:植牙費用所費不貲的最大原因在於健保不補助,在健保局的規定下,人工植牙手術屬於自費的項目,所以並不列入補助的範疇內。而各縣、市政府機關 雖對於低收入戶長者提供假牙補助,但若要補助植牙,所需經費龐大,政府機關預算有限,恐無力負擔,因此需要進一步評估。
目前自體齒移植是唯 一健保給付的植牙手術,所謂的自體齒移植是將智齒拔除並移植到缺牙位置,通常使用在第一或第二大臼齒拔牙,自體齒移植後大約等3至6個月,骨細胞會往上 長,將移植的智齒牙根包覆住,即恢復咀嚼功能。移植後的智齒有牙周韌帶,比假牙、植牙更能緩衝咀嚼力道,觸感更逼真,且有健保給付,只要繳掛號費、部分負 擔,比作假牙便宜,效果卻媲美植牙。但是必需在智齒完好無缺的情況下才可以實施,因此並非所有人皆適用。
台灣人工植牙診所的植牙費用有高有低,每間牙醫診所的植牙價格也不一,提醒各位植牙患者,在植牙前可先了解診所所使用的儀器設備,是否有定期的汰舊換新;植牙的植體是否經過衛生署檢驗核可,才能確保植牙的品質安全有保障。
參考文獻:
1. 林輔誼 2011 植牙臨床案例解析演講筆記
2. 黃敬傑 植牙手術及器械介紹
3. 吳宛霖 2007 植好牙
資料來源:clubimplant
印象牙醫
人工植牙的植體與骨粉的的選擇
人工植體目前在材質上差異不大,醫師會依照不同 植牙 區域,選擇不同的植體。基本上好的人工植體是必需經過衛生署檢驗核可,才有基本安全保障。一般植牙收費價格除了植體本身,還包含了診所採用的儀器、醫師的醫療技術、診所其他成本等。
選 擇較有知名度的人工植牙體品牌,主要是這些廠牌的植體都經過較長的臨床測試,植牙的成功率高,反觀新開發的植體因為尚未有較多的數據,不建議使用。選擇植 體不見得名牌就適合自己,但也不要為了省荷包,選擇費用低廉的診所接受治療,而誤使用到未經核可的植體。未經過美國藥物食品檢驗局或台灣衛生署檢驗核准的 植體,品質不但沒有保障,還可能賠上自己的健康。
人工植體種類
人工植牙雖然近幾年才開始風行,但已有數十年的發展時間,因此植牙方式及植體也有許多不同種類。目前較常見的人工植牙,理論上可分骨整合式和纖維整合式兩種。
(一)骨整合式人工植牙
所謂骨整合式人工植牙,植體是採用釘狀或柱狀,深深植入牙床骨內,待骨頭慢慢痊癒與植體密合變成堅實的人工牙根,患者也可在人工牙根上接好接頭,製作 假牙 。人工植體植入後約需等待約3~6個月的時間。
骨整合式植體也有不同材質之分,可分為純鈦金屬或鈦合金製成,各家廠商在其表面做金屬表面處理各有不同,使骨細胞易附著密合。
(二)纖維整合式人工植牙
纖維整合式人工牙根,則多採用刀片狀植體,植入等待時間較短,數週即可裝假牙。理論上這類植體並非與骨密合,而其外包一層軟組織,受力後亦使人工牙根動搖,成功率較低現已被淘汱不用。
目前人工牙根都以成功率較高之骨整合方式進行較多,但在牙床骨很薄的患者,柱釘狀植體無法固著者,則可選擇片狀,架於齒槽骨上,但其成功率亦較低。
人工植體材質
人 工植牙主要是用鈦金屬(Titanium)或鈦合金(CPTI)製造各種不同形狀螺絲的牙根,用臨床小手術種植在病患的牙根中。因為鈦金屬(CPTI), 種植在病患的齒骨中,因為鈦金屬(CPTI)與人體骨骼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Biocompatible),牙槽骨可以和人工牙根(CPTI)結合在一起 不會互相排斥。牙醫師稱這種現象為“骨整合”Osseointegrate,這種“骨整合”能與真牙一樣的承受咀嚼咬合力。
如果病患是單顆缺牙或部份缺牙,首先植體本身必須與健康的骨組織緊密結合在一起,“骨整合”可以維持牙根的健康,讓人工植牙體成為支柱,上端再做個固定牙冠(牙套),就能咀嚼自如,也能解決戴假牙的不舒適感。
人 工植牙必須正確地將植體安插到齒槽骨內,且在植牙手術中,骨組織不能高於47度C的高溫,不然就會導致骨細胞壞死。人工植牙不單只是在齒槽骨上開個洞,隨 隨便便將人工牙根放進去就好。人工植體(CPTI),與一般的螺絲釘十分不同,一般螺絲釘鎖入之後,只會越來越鬆,而人工牙根(CPTI)在植入齒槽後卻 會越變越緊。牙醫師必須先有周密的思考,再與治療團隊討論,最後才能決定治療的方法。
現代植牙技術日新月異,卅多年前的植 牙技術是以五根鈦金屬種植在下顎無牙病患者的齒槽骨,必須等待三至六個月骨骼癒合後,再裝上全口假牙,至少必須耗費八個月時間。現在只要骨頭良好的情況 下,治療時間大大的縮短,現在植牙手術極為便利,患者可以在植牙當日裝上臨時義齒或牙橋(Temporary Denture or Fix Bridge)。現代植牙手術的優點有二:(1)不需要再作第二次手術,可減少風險和治療費用。(2)可以更快的使用永久性的義齒。
人工植體-骨補骨術
骨補骨術較新式且複雜的手術,醫師通常使用四種骨移植材料(Graft Material):
1.自體骨移植:(Autografts)
2.人造骨移植:(Alloplastic Grafts Material)
3.異質骨移植:(Allografts)
4.異種骨移植:(Xenografts)
以上四種植體材料,各有利弊,使用方法也不同,另有軟組織移植等(Soft-Tisrue grafting)。
植牙的成功與否,除了病人本身的條件是否符合適應症,例如牙床骨的質與量、解剖構造的考量、吸菸與否、病人有無磨牙習慣、 牙周病 及口腔衛生習慣佳否有關外,所使用的植體材質及植體形狀的選擇皆很是關鍵之一。
植體與牙床骨是否維持長期穩定狀態,除了植體本身的品質外,植牙後期的咬合狀況處理情形,以及植體牙周維護是否合宜,也會影響牙床骨是否持續喪失,導致植體鬆動、斷折、脫落。
參考文獻:
1. 張維仁 人工植牙里程碑 轉換型基台人工植牙
2. 2006 人工植牙新知
3. 陳姿淳 植牙
資料來源:clubimplant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352&News_Class_ID=&Page=1
選 擇較有知名度的人工植牙體品牌,主要是這些廠牌的植體都經過較長的臨床測試,植牙的成功率高,反觀新開發的植體因為尚未有較多的數據,不建議使用。選擇植 體不見得名牌就適合自己,但也不要為了省荷包,選擇費用低廉的診所接受治療,而誤使用到未經核可的植體。未經過美國藥物食品檢驗局或台灣衛生署檢驗核准的 植體,品質不但沒有保障,還可能賠上自己的健康。
人工植體種類
人工植牙雖然近幾年才開始風行,但已有數十年的發展時間,因此植牙方式及植體也有許多不同種類。目前較常見的人工植牙,理論上可分骨整合式和纖維整合式兩種。
(一)骨整合式人工植牙
所謂骨整合式人工植牙,植體是採用釘狀或柱狀,深深植入牙床骨內,待骨頭慢慢痊癒與植體密合變成堅實的人工牙根,患者也可在人工牙根上接好接頭,製作 假牙 。人工植體植入後約需等待約3~6個月的時間。
骨整合式植體也有不同材質之分,可分為純鈦金屬或鈦合金製成,各家廠商在其表面做金屬表面處理各有不同,使骨細胞易附著密合。
(二)纖維整合式人工植牙
纖維整合式人工牙根,則多採用刀片狀植體,植入等待時間較短,數週即可裝假牙。理論上這類植體並非與骨密合,而其外包一層軟組織,受力後亦使人工牙根動搖,成功率較低現已被淘汱不用。
目前人工牙根都以成功率較高之骨整合方式進行較多,但在牙床骨很薄的患者,柱釘狀植體無法固著者,則可選擇片狀,架於齒槽骨上,但其成功率亦較低。
人工植體材質
人 工植牙主要是用鈦金屬(Titanium)或鈦合金(CPTI)製造各種不同形狀螺絲的牙根,用臨床小手術種植在病患的牙根中。因為鈦金屬(CPTI), 種植在病患的齒骨中,因為鈦金屬(CPTI)與人體骨骼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Biocompatible),牙槽骨可以和人工牙根(CPTI)結合在一起 不會互相排斥。牙醫師稱這種現象為“骨整合”Osseointegrate,這種“骨整合”能與真牙一樣的承受咀嚼咬合力。
如果病患是單顆缺牙或部份缺牙,首先植體本身必須與健康的骨組織緊密結合在一起,“骨整合”可以維持牙根的健康,讓人工植牙體成為支柱,上端再做個固定牙冠(牙套),就能咀嚼自如,也能解決戴假牙的不舒適感。
人 工植牙必須正確地將植體安插到齒槽骨內,且在植牙手術中,骨組織不能高於47度C的高溫,不然就會導致骨細胞壞死。人工植牙不單只是在齒槽骨上開個洞,隨 隨便便將人工牙根放進去就好。人工植體(CPTI),與一般的螺絲釘十分不同,一般螺絲釘鎖入之後,只會越來越鬆,而人工牙根(CPTI)在植入齒槽後卻 會越變越緊。牙醫師必須先有周密的思考,再與治療團隊討論,最後才能決定治療的方法。
現代植牙技術日新月異,卅多年前的植 牙技術是以五根鈦金屬種植在下顎無牙病患者的齒槽骨,必須等待三至六個月骨骼癒合後,再裝上全口假牙,至少必須耗費八個月時間。現在只要骨頭良好的情況 下,治療時間大大的縮短,現在植牙手術極為便利,患者可以在植牙當日裝上臨時義齒或牙橋(Temporary Denture or Fix Bridge)。現代植牙手術的優點有二:(1)不需要再作第二次手術,可減少風險和治療費用。(2)可以更快的使用永久性的義齒。
人工植體-骨補骨術
骨補骨術較新式且複雜的手術,醫師通常使用四種骨移植材料(Graft Material):
1.自體骨移植:(Autografts)
2.人造骨移植:(Alloplastic Grafts Material)
3.異質骨移植:(Allografts)
4.異種骨移植:(Xenografts)
以上四種植體材料,各有利弊,使用方法也不同,另有軟組織移植等(Soft-Tisrue grafting)。
植牙的成功與否,除了病人本身的條件是否符合適應症,例如牙床骨的質與量、解剖構造的考量、吸菸與否、病人有無磨牙習慣、 牙周病 及口腔衛生習慣佳否有關外,所使用的植體材質及植體形狀的選擇皆很是關鍵之一。
植體與牙床骨是否維持長期穩定狀態,除了植體本身的品質外,植牙後期的咬合狀況處理情形,以及植體牙周維護是否合宜,也會影響牙床骨是否持續喪失,導致植體鬆動、斷折、脫落。
參考文獻:
1. 張維仁 人工植牙里程碑 轉換型基台人工植牙
2. 2006 人工植牙新知
3. 陳姿淳 植牙
資料來源:clubimplant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352&News_Class_ID=&Page=1
2016年6月7日 星期二
植牙完成後的修護保養
就像任何功德圓滿故事,有大家所期待的美好結局、從此主人翁都能夠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植完牙後,是不是也能夠從此就過著想吃就吃的無憂
無慮的日子?每位植牙醫師所被賦予的使命與任務便是如此,當把假牙植入口腔內,是希望在患者的照顧、牙醫的協助之下,能夠獲得可好好使用長久的植牙。可是
事與願違,不是所有的植牙都能夠陪主人走到最後的日子。
植完牙不照顧,三個月內就會出問題
根 據研究,植牙在不理想的照顧下,最快可能在三個月內就出了問題!前提是,植牙一旦完成,如果適應期過了,能夠開始有正常的咀嚼,當然有些植牙也許連這一關 都沒辦法進入考核;但是若植完牙,都一直沒有辦法達到正常的咀嚼,有必要跟植牙的醫師討論。但如果說植牙後使用了一段時間才出問題,這問題要怎麼樣來界 定?是誰的問題?因為每個當事人照顧植牙的心態都不一樣。
我用防微杜漸的觀念、預防的角度,再次提醒每位接受植牙的朋友:
不要以為植牙是身外之物,錯了!
植牙一種植進牙床、齒槽骨,便與身上血液循環系統一起互動,不是單是口內之物,跟放在嘴巴裡的活動假牙隨時可以拿出來,或是像固定式假牙,要拆的時候還可以拆得下來,植牙是侵入性手術,跟身體健康要有非常親密的結合,這些都意味著必須對植牙賦予極大的關注。
如果植完牙,發現刷牙時會出血、有溢膿現象,都請找牙醫師做診治;有時牙齦邊緣有一點白白的狀況不見得是溢膿,可能是牙菌斑或者是食物的殘渣,不需要過度的驚慌。
植牙的正確使用
植 牙應該能夠自然而然的取代自然牙的咀嚼,特別是剛拔完牙不到半年就可以做重建的話,基本上能夠很快的適應,如果是拔牙後失牙比較久,就要花比較多時間,因 為鄰近跟對咬牙環境的改變,或者是因為肌肉的協調性都需要一點時間來適應。當然最好的建議,是一開始就能用暫時假牙來做適應的過程。
在 正式假牙做好之前,暫時性假牙可以做調整,在高度上可以加減,在型態上跟舌頭的關係、跟臉頰的平衡,也可以再做一些增減,所以最好能利用暫時假牙來調適, 因為等裝上正式假牙再調整就比較不容易。主要是植牙並不像自然牙有所謂的懸吊系統,突然一下子咬到飲食中夾雜的骨頭或小石子等硬物的危險是比較大的,建議 以先有自然牙的位置來做咀嚼,然後過濾不必要的意外後,讓咀嚼功能適應上能達到跟自然牙很接近、能在不經意的咬到硬東西時,避免造成植牙不必要的傷害。
不能忽視的回診
一般我們植牙完成後,都會跟患者做未來回診規劃,剛開始都是以三個月來做追蹤。第一年,我們希望觀察幾期的三個月時間,如果狀況大致上都穩定,會建議拉長到半年,半年也穩定的話,再兩年之後,會進行一年期的追蹤,有些患者就自此可以自己照顧了。
但 最重要的是,希望患者都能夠在3-6個月中間,以不超過一年的回診追蹤是最理想,希望別等到不舒服時,或問題拖到不能再拖時,才找醫師搶救,這是很重要的 定期追蹤保養的觀念。有時候植牙產生問題不見得能夠完全在知覺性上做得到,以防微杜漸的角度來說,都希望平均要有6個月一次的追蹤,如果是常有一些小困 擾,就會進入3個月一次的追蹤。
約診通常是以兩倍或者二分之一的約診法來保持植牙維護的穩定,譬如本來是三個月穩定後就改 成六個月,再穩定通常超過兩年,就再改成一年來追蹤保養。如果出了問題,就會把原來的約診時間降低一半,例如三個月就變六個禮拜,半年就變三個月,以這樣 的追蹤時間來做為捕捉下一次產生問題中間所需要的時間。希望最好是在問題發生之前,就進入到追蹤保養的回診時間裡,不要等問題先發生了,那約診永遠追不上 發生時間的重要契機。
整個回診的計畫非常重要,而且需要醫師跟患者一起來共同完成,不單純只是患者的責任或醫師的責任,一 般來說,及早發現譬如出血、出膿、不舒適或疼痛、容易塞牙縫等等問題,就有必要做檢查,希望能夠以快速檢查的方式,來保養植牙術後的問題。這也考驗到醫師 的耐心以及有沒有用心來針對患者的植牙問題,給予適當的處置。
參考文獻:
1. 張維仁 人工植牙 里程碑 轉換型基台人工植牙
2. 2006 人工植牙新知
3. 陳姿淳 植牙
資料來源:元氣網
印象牙醫
植完牙不照顧,三個月內就會出問題
根 據研究,植牙在不理想的照顧下,最快可能在三個月內就出了問題!前提是,植牙一旦完成,如果適應期過了,能夠開始有正常的咀嚼,當然有些植牙也許連這一關 都沒辦法進入考核;但是若植完牙,都一直沒有辦法達到正常的咀嚼,有必要跟植牙的醫師討論。但如果說植牙後使用了一段時間才出問題,這問題要怎麼樣來界 定?是誰的問題?因為每個當事人照顧植牙的心態都不一樣。
我用防微杜漸的觀念、預防的角度,再次提醒每位接受植牙的朋友:
不要以為植牙是身外之物,錯了!
植牙一種植進牙床、齒槽骨,便與身上血液循環系統一起互動,不是單是口內之物,跟放在嘴巴裡的活動假牙隨時可以拿出來,或是像固定式假牙,要拆的時候還可以拆得下來,植牙是侵入性手術,跟身體健康要有非常親密的結合,這些都意味著必須對植牙賦予極大的關注。
如果植完牙,發現刷牙時會出血、有溢膿現象,都請找牙醫師做診治;有時牙齦邊緣有一點白白的狀況不見得是溢膿,可能是牙菌斑或者是食物的殘渣,不需要過度的驚慌。
植牙的正確使用
植 牙應該能夠自然而然的取代自然牙的咀嚼,特別是剛拔完牙不到半年就可以做重建的話,基本上能夠很快的適應,如果是拔牙後失牙比較久,就要花比較多時間,因 為鄰近跟對咬牙環境的改變,或者是因為肌肉的協調性都需要一點時間來適應。當然最好的建議,是一開始就能用暫時假牙來做適應的過程。
在 正式假牙做好之前,暫時性假牙可以做調整,在高度上可以加減,在型態上跟舌頭的關係、跟臉頰的平衡,也可以再做一些增減,所以最好能利用暫時假牙來調適, 因為等裝上正式假牙再調整就比較不容易。主要是植牙並不像自然牙有所謂的懸吊系統,突然一下子咬到飲食中夾雜的骨頭或小石子等硬物的危險是比較大的,建議 以先有自然牙的位置來做咀嚼,然後過濾不必要的意外後,讓咀嚼功能適應上能達到跟自然牙很接近、能在不經意的咬到硬東西時,避免造成植牙不必要的傷害。
不能忽視的回診
一般我們植牙完成後,都會跟患者做未來回診規劃,剛開始都是以三個月來做追蹤。第一年,我們希望觀察幾期的三個月時間,如果狀況大致上都穩定,會建議拉長到半年,半年也穩定的話,再兩年之後,會進行一年期的追蹤,有些患者就自此可以自己照顧了。
但 最重要的是,希望患者都能夠在3-6個月中間,以不超過一年的回診追蹤是最理想,希望別等到不舒服時,或問題拖到不能再拖時,才找醫師搶救,這是很重要的 定期追蹤保養的觀念。有時候植牙產生問題不見得能夠完全在知覺性上做得到,以防微杜漸的角度來說,都希望平均要有6個月一次的追蹤,如果是常有一些小困 擾,就會進入3個月一次的追蹤。
約診通常是以兩倍或者二分之一的約診法來保持植牙維護的穩定,譬如本來是三個月穩定後就改 成六個月,再穩定通常超過兩年,就再改成一年來追蹤保養。如果出了問題,就會把原來的約診時間降低一半,例如三個月就變六個禮拜,半年就變三個月,以這樣 的追蹤時間來做為捕捉下一次產生問題中間所需要的時間。希望最好是在問題發生之前,就進入到追蹤保養的回診時間裡,不要等問題先發生了,那約診永遠追不上 發生時間的重要契機。
整個回診的計畫非常重要,而且需要醫師跟患者一起來共同完成,不單純只是患者的責任或醫師的責任,一 般來說,及早發現譬如出血、出膿、不舒適或疼痛、容易塞牙縫等等問題,就有必要做檢查,希望能夠以快速檢查的方式,來保養植牙術後的問題。這也考驗到醫師 的耐心以及有沒有用心來針對患者的植牙問題,給予適當的處置。
參考文獻:
1. 張維仁 人工植牙 里程碑 轉換型基台人工植牙
2. 2006 人工植牙新知
3. 陳姿淳 植牙
資料來源:元氣網
印象牙醫
植牙的好處與需要注意了解的第方
植牙 ,大部分人以為是植入一顆牙齒,之後它會慢慢長出來,這是一個很大的謬誤!
事實上,植牙有幾個步驟,是把一個植入體放進牙床裡,就像我們的自然牙,可以看到的部分,並不是植入的牙根;植牙其實植入的是牙根,主要結構是來自於鈦的合成金屬,植入之後再藉著適當時機,跟牙床骨合而為一,然後再把 假牙 的套件,慢慢的從齒槽骨上方、牙肉中間置入、在上方做出假牙。
談起植牙,不少朋友直覺第一個是「滿好的」、第二個是「頂快的」、第三個是「持久性不錯吧」、第四個是「一勞永逸」的耐用。
植 牙是不是比較好的選擇?我想不見得,植牙嚴格講起來是不得已的選擇,在某些情形下,植牙可能是比較好的選項之一,在沒有辦法再用其他方式來進行治療時,只 好選擇這種侵入性的治療方式。保存自然的口腔結構,特別是自然牙的齒質,是在抉擇中最必須去做的考量,植牙種進牙床是有它的好處,但當慢慢地隨年紀增長, 將不免面臨許多健康問題,身體必須跟著一起承受,包括發炎、感染......譬如生病後,一些身體組織的衰弱,都會造成植牙同時受到波及。
植牙的好處,對全口無牙患者來說受益最大,因為已經沒法忍受長期以來活動假牙所帶來的不便,且活動假牙的製做,已經面臨到牙床很不理想的挑戰,齒槽骨的流失或者軟組織的一些增生,造成活動假牙沒辦法固定,相形之下,植牙是屬於比較好的選擇。
另外,對連續缺牙偏在某一側的後牙都缺下,沒有辦法用傳統的固定假牙,來延伸做成橋體,所以植牙的確是比較好的考量。但牙齒與牙齒之間的缺牙,或是某些程度美觀區的缺牙來說,則有必要進一步評估,植牙是不是比較好的選擇。
植牙是不是最好的
植 牙是取代缺牙其中一種方案,是不是最好,要看情形,如果在不傷害自然牙的情形下取代,是比較理想的選擇,但是如果可以不植牙,是不是也是另外一種考量?在 臨床上,我以「在我的家人」身上做最好的牙科醫療態度思考,不是幫他們植牙、而是幫他們不要植牙!這就是提醒各位讀者朋友:預防的重要。
植牙一般取代的都是已經蛀得太厲害的蛀牙、嚴重 牙周病 留不下來的牙齒、一些咬裂的牙齒。
如果在發現蛀牙尚可以處理階段、或牙周病可以治療階段、或是牙齒一有裂傷就先去做修補;這些處置都可以把自然牙留下來。我認為,這才是最好的牙科治療的選擇!
植牙不是最快的假牙製做方式
除非把所有的牙齒都一起拔掉,植牙可能可以最快的重建全口的牙齒,但是如果是置換單顆牙時,可能植牙反而是比較需要花一些時間的。
植 牙之前如果要拔牙,這傷口可能需要等一段時間,兩三個月、甚至超過這時間,才能夠進行植牙。植完之後,不是馬上就能受力,特別是植牙如果是單顆或者是一兩 顆,通常沒有跨過一個牙弓,左右兩側很難同時立即受力,所以在植牙的治療裡,除非是選擇把所有的自然牙都一併去除,然後同時把植牙放進去,才能達到最快的 效果。
發生在美觀區的蛀牙問題,牙床骨條件還是好的,可能可以比較快的把植牙放進牙床,暫時取代門面上缺牙的燃眉之急。植牙大概在這兩種情況下,會有可能比做傳統固定假牙或活動假牙來得比較快些。
植牙絕對不是一勞永逸
植 牙有些常會面臨到的問題,譬如說瓷會崩落,甚至固定植牙冠的螺絲鬆脫,也許發生周圍組織萎縮或流失,譬如牙肉退縮了、骨質流失了、跟鄰牙的縫隙產生了變 化,因為植牙植入到齒槽骨裡,受到了鄰近牙齒繼續萌發的影響,造成跟旁邊牙齒的接觸點、或者咬合高度發生變化,這些都是可能發生的。
植牙不外乎就是解決缺牙替代方的一種,但是從來沒有保證「今天植入的這顆牙能完全不變」。變,很可能是植牙本身有變化,也可能是周遭的環境產生的變化。所以對植牙不要有過度的期待,植牙並不是植入後,便一勞永逸不會出問題的產品。
所 以植牙並不是最好解決問題牙的辦法,從醫療的角度來看,植牙更不是一勞永逸的產品或醫療,完成後就不會有問題。牙醫們慢慢發現,植牙所衍生的問題,可能是 目前來講在牙科裡最棘手的,若從維修的角度去看植牙,的確患者所付上的代價,還是必須告知。因此植牙後的維護,必須重視,特別是植牙並非種進身體後就可不 管它,必須得好好的定期保養,才是植牙能如所預期的達到「物盡其用」。
我始終強調──就一位植牙醫師而言,「會植牙,就要會維護、會修理,不然就不要植!」對病患而言,一旦植牙就要有「維修配套措施」,若能有專職維護人力每3-6個月定期幫忙維護保養,才是健全的植牙系統、全民的福祉;這也凸顯出植牙患者,極需要口腔衛教人力的協助。
植牙雖然可能是取代缺牙最好的醫療方式,我依舊要在此提醒:如果還沒有「妥善治療牙周問題」之前,就貿然植牙,就像把豪宅蓋在地質正在流失的山坡地一樣,未來很可能會因為牙周炎等擴散或併發,造成了植牙失敗。
參考文獻:
1. 廖榮彥 2008 Bicon 植牙系統簡介
2. 張文輝 美齒與科
3. 黃敬傑 植牙手術及器械介紹
資料來源:元氣網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350&News_Class_ID=&Page=1
事實上,植牙有幾個步驟,是把一個植入體放進牙床裡,就像我們的自然牙,可以看到的部分,並不是植入的牙根;植牙其實植入的是牙根,主要結構是來自於鈦的合成金屬,植入之後再藉著適當時機,跟牙床骨合而為一,然後再把 假牙 的套件,慢慢的從齒槽骨上方、牙肉中間置入、在上方做出假牙。
談起植牙,不少朋友直覺第一個是「滿好的」、第二個是「頂快的」、第三個是「持久性不錯吧」、第四個是「一勞永逸」的耐用。
植 牙是不是比較好的選擇?我想不見得,植牙嚴格講起來是不得已的選擇,在某些情形下,植牙可能是比較好的選項之一,在沒有辦法再用其他方式來進行治療時,只 好選擇這種侵入性的治療方式。保存自然的口腔結構,特別是自然牙的齒質,是在抉擇中最必須去做的考量,植牙種進牙床是有它的好處,但當慢慢地隨年紀增長, 將不免面臨許多健康問題,身體必須跟著一起承受,包括發炎、感染......譬如生病後,一些身體組織的衰弱,都會造成植牙同時受到波及。
植牙的好處,對全口無牙患者來說受益最大,因為已經沒法忍受長期以來活動假牙所帶來的不便,且活動假牙的製做,已經面臨到牙床很不理想的挑戰,齒槽骨的流失或者軟組織的一些增生,造成活動假牙沒辦法固定,相形之下,植牙是屬於比較好的選擇。
另外,對連續缺牙偏在某一側的後牙都缺下,沒有辦法用傳統的固定假牙,來延伸做成橋體,所以植牙的確是比較好的考量。但牙齒與牙齒之間的缺牙,或是某些程度美觀區的缺牙來說,則有必要進一步評估,植牙是不是比較好的選擇。
植牙是不是最好的
植 牙是取代缺牙其中一種方案,是不是最好,要看情形,如果在不傷害自然牙的情形下取代,是比較理想的選擇,但是如果可以不植牙,是不是也是另外一種考量?在 臨床上,我以「在我的家人」身上做最好的牙科醫療態度思考,不是幫他們植牙、而是幫他們不要植牙!這就是提醒各位讀者朋友:預防的重要。
植牙一般取代的都是已經蛀得太厲害的蛀牙、嚴重 牙周病 留不下來的牙齒、一些咬裂的牙齒。
如果在發現蛀牙尚可以處理階段、或牙周病可以治療階段、或是牙齒一有裂傷就先去做修補;這些處置都可以把自然牙留下來。我認為,這才是最好的牙科治療的選擇!
植牙不是最快的假牙製做方式
除非把所有的牙齒都一起拔掉,植牙可能可以最快的重建全口的牙齒,但是如果是置換單顆牙時,可能植牙反而是比較需要花一些時間的。
植 牙之前如果要拔牙,這傷口可能需要等一段時間,兩三個月、甚至超過這時間,才能夠進行植牙。植完之後,不是馬上就能受力,特別是植牙如果是單顆或者是一兩 顆,通常沒有跨過一個牙弓,左右兩側很難同時立即受力,所以在植牙的治療裡,除非是選擇把所有的自然牙都一併去除,然後同時把植牙放進去,才能達到最快的 效果。
發生在美觀區的蛀牙問題,牙床骨條件還是好的,可能可以比較快的把植牙放進牙床,暫時取代門面上缺牙的燃眉之急。植牙大概在這兩種情況下,會有可能比做傳統固定假牙或活動假牙來得比較快些。
植牙絕對不是一勞永逸
植 牙有些常會面臨到的問題,譬如說瓷會崩落,甚至固定植牙冠的螺絲鬆脫,也許發生周圍組織萎縮或流失,譬如牙肉退縮了、骨質流失了、跟鄰牙的縫隙產生了變 化,因為植牙植入到齒槽骨裡,受到了鄰近牙齒繼續萌發的影響,造成跟旁邊牙齒的接觸點、或者咬合高度發生變化,這些都是可能發生的。
植牙不外乎就是解決缺牙替代方的一種,但是從來沒有保證「今天植入的這顆牙能完全不變」。變,很可能是植牙本身有變化,也可能是周遭的環境產生的變化。所以對植牙不要有過度的期待,植牙並不是植入後,便一勞永逸不會出問題的產品。
所 以植牙並不是最好解決問題牙的辦法,從醫療的角度來看,植牙更不是一勞永逸的產品或醫療,完成後就不會有問題。牙醫們慢慢發現,植牙所衍生的問題,可能是 目前來講在牙科裡最棘手的,若從維修的角度去看植牙,的確患者所付上的代價,還是必須告知。因此植牙後的維護,必須重視,特別是植牙並非種進身體後就可不 管它,必須得好好的定期保養,才是植牙能如所預期的達到「物盡其用」。
我始終強調──就一位植牙醫師而言,「會植牙,就要會維護、會修理,不然就不要植!」對病患而言,一旦植牙就要有「維修配套措施」,若能有專職維護人力每3-6個月定期幫忙維護保養,才是健全的植牙系統、全民的福祉;這也凸顯出植牙患者,極需要口腔衛教人力的協助。
植牙雖然可能是取代缺牙最好的醫療方式,我依舊要在此提醒:如果還沒有「妥善治療牙周問題」之前,就貿然植牙,就像把豪宅蓋在地質正在流失的山坡地一樣,未來很可能會因為牙周炎等擴散或併發,造成了植牙失敗。
參考文獻:
1. 廖榮彥 2008 Bicon 植牙系統簡介
2. 張文輝 美齒與科
3. 黃敬傑 植牙手術及器械介紹
資料來源:元氣網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350&News_Class_ID=&Page=1
2016年5月31日 星期二
關注小孩牙齒健康的6個方法
「媽媽,帶我去看牙醫,我的牙齒好痛喔!」家裡尚未完全換牙的學齡期兒童,口腔中混合著乳牙以及恆牙,每天都固定早晚刷牙,但平時愛吃零食,偶爾忘記刷牙就上床睡覺,這樣的家長要小心,孩子連恆牙都蛀掉。
根 據衛福部國健署調查發現,國內12歲以下幼兒平均每周攝取超過3到4次糖果,另外,國健署2013至2014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發現,國 內有57.4%的3至6歲幼兒、45.5%的7至9歲兒童以及45%的10至12歲兒童,每周至少會吃1次糖果。由於現在加工食品琳瑯滿目,無論在包裝或 是顏色上都強烈的暗示糖果的美味,年輕父母或長輩容易為要滿足孩子的快樂感而被予取予求,導致現代的兒童對於糖果的取得非常容易,因此口腔的清潔更顯得重 要。
兒童的口腔清潔要落實執行,父母與照顧者必須確認孩童刷牙方式以及時間是否正確,直到他們熟悉正確刷牙的技巧與步驟,成為固定的好習慣。
要確實做到幾點幫助孩子牙齒健康:
一、定期口腔檢查:每半年口腔檢查。兒童除了蛀牙以外,也有牙周方面的問題,牙齒周圍的組織、牙齦、口腔黏膜都不能遺漏,一旦發現有牙周問題時,才能盡早治療。
二、使用適量氟化物:未滿6歲,每半年政府補助一次免費塗氟;未滿 12 歲之弱勢兒童(包括低收入戶、身心障礙、設籍原住民族地區、偏遠及離島地區兒童),每三個月補助一次。
三、餐後潔牙:潔牙黃金時間最好在每次餐後20分鐘完成。早上起床後,也建議應在吃過早餐再刷牙,若是感覺起床後口氣不好,可以先用清水漱口。
四、正確潔牙方式:只使用牙刷不足夠,還需搭配使用牙線,才能徹底清潔牙齒。
五、注意清潔技巧"潔牙時的力道不可過大,時間不宜太短,不當的使用電動牙刷、太硬的刷毛、過度用力,都會使牙齦因過度受刺激,而導致牙齦萎縮,易使牙周病發生。
六、健康飲食:醣類以及碳水化合物是引起蛀牙的元凶,可多幫孩童準備粗纖維食物、奶酪、綠茶、奇異果、洋蔥、堅果、淡芥末、不加糖的奶類及酸奶、動物類食品,還有最重要的水。
與其給孩子糖吃,用秋冬盛產的橘、紅色水果,如柿子、木瓜、柑橘等來取代糖果,可以幫助皮膚及讓牙齒和骨骼的健康發育與生長。
參考文獻:
1. 張維仁 人工植牙 里程碑 轉換型基台人工植牙
2. 張文輝 美齒與科
3. 林顯書 2005 老年人牙齒第二春 人工植牙的應用
資料來源:中時健康
印象牙醫
根 據衛福部國健署調查發現,國內12歲以下幼兒平均每周攝取超過3到4次糖果,另外,國健署2013至2014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發現,國 內有57.4%的3至6歲幼兒、45.5%的7至9歲兒童以及45%的10至12歲兒童,每周至少會吃1次糖果。由於現在加工食品琳瑯滿目,無論在包裝或 是顏色上都強烈的暗示糖果的美味,年輕父母或長輩容易為要滿足孩子的快樂感而被予取予求,導致現代的兒童對於糖果的取得非常容易,因此口腔的清潔更顯得重 要。
兒童的口腔清潔要落實執行,父母與照顧者必須確認孩童刷牙方式以及時間是否正確,直到他們熟悉正確刷牙的技巧與步驟,成為固定的好習慣。
要確實做到幾點幫助孩子牙齒健康:
一、定期口腔檢查:每半年口腔檢查。兒童除了蛀牙以外,也有牙周方面的問題,牙齒周圍的組織、牙齦、口腔黏膜都不能遺漏,一旦發現有牙周問題時,才能盡早治療。
二、使用適量氟化物:未滿6歲,每半年政府補助一次免費塗氟;未滿 12 歲之弱勢兒童(包括低收入戶、身心障礙、設籍原住民族地區、偏遠及離島地區兒童),每三個月補助一次。
三、餐後潔牙:潔牙黃金時間最好在每次餐後20分鐘完成。早上起床後,也建議應在吃過早餐再刷牙,若是感覺起床後口氣不好,可以先用清水漱口。
四、正確潔牙方式:只使用牙刷不足夠,還需搭配使用牙線,才能徹底清潔牙齒。
五、注意清潔技巧"潔牙時的力道不可過大,時間不宜太短,不當的使用電動牙刷、太硬的刷毛、過度用力,都會使牙齦因過度受刺激,而導致牙齦萎縮,易使牙周病發生。
六、健康飲食:醣類以及碳水化合物是引起蛀牙的元凶,可多幫孩童準備粗纖維食物、奶酪、綠茶、奇異果、洋蔥、堅果、淡芥末、不加糖的奶類及酸奶、動物類食品,還有最重要的水。
與其給孩子糖吃,用秋冬盛產的橘、紅色水果,如柿子、木瓜、柑橘等來取代糖果,可以幫助皮膚及讓牙齒和骨骼的健康發育與生長。
參考文獻:
1. 張維仁 人工植牙 里程碑 轉換型基台人工植牙
2. 張文輝 美齒與科
3. 林顯書 2005 老年人牙齒第二春 人工植牙的應用
資料來源:中時健康
印象牙醫
一起了解那些壞習慣讓牙齒壞光光
想要保護牙齒,光只有起床、睡前刷牙還不夠,鼻塞時用口呼吸,竟也對牙齒有害。你沒注意到的生活細節,正讓你的牙齒健康走下坡。
每天刷牙,但蛀牙、 牙周病 仍找上門;不菸不酒,一碰冷熱食物,牙齒卻痠痛難耐。其實,生活中有些你意想不到的習慣,正侵害你的牙齒健康。想保有一口好牙,先揪出這些習慣、好好改善。
壞習慣1 只在起床和睡前刷牙
不論蛀牙或牙周病,都是潔牙不佳、口腔堆積細菌引起。因此「預防之道是好好刷牙,」台大醫院金山分院牙科部主治醫師說。
但你刷對牙了嗎?不少人只在起床和睡前刷牙,但三餐飯後更重要。因食物殘渣易孳生細菌、提升口腔酸度,長期會酸蝕牙齒、蛀牙,還會堆積牙菌斑,埋下牙周病的導火線。
牙醫師建議「刷牙三三三原則」,三餐飯後三分鐘內,務必刷牙且每次至少三分鐘。刷牙方式採貝氏刷牙法,以四十五度角、兩顆為單位,畫圈方式刷牙齒和牙齦交界,內、外側、咬合面和舌頭都不可忽略。
壞習慣2 天天用漱口水
愛用漱口水抑制口腔細菌、維持好口氣嗎?但天天使用漱口水,「不論好菌、壞菌全都殺光光,破壞口腔菌種平衡,」牙醫師說。且漱口水的常見成分克羅赫斯汀(chlorhexidine)還會讓牙齒染色、改變味覺。
除非口腔急性發炎或手術,漱口水使用一週最多一至兩次,刷牙、牙線或牙間刷才是口腔清潔的基本功。另外,台北長庚紀念醫院牙周病科主任建議,避免含酒精成分的漱口水,因酒精易讓口腔乾燥、降低唾液在口腔的清潔力。
壞習慣3 緊咬牙關或磨牙
工作時常緊咬牙關,或枕邊人提到你會夜間磨牙?可別以為這只是壓力大,放任不管可會侵害口腔健康。
牙醫師說,不只臉頰肌肉或顳顎關節易感痠痛,還會因咬合力量大,磨損牙齒琺瑯質,甚至導致咬裂、牙小管外露,對冷熱、刺激物易敏感。
當有上述情況,可經牙醫師評估做護齒套,依情況白天或睡前配戴,減少牙齒磨耗、舒緩關節壓力;也建議到相關內科找出壓力源、好好釋放。
壞習慣4 愛喝果汁、可樂
常喝果汁補充維他命C,但包覆在牙齒外層的琺瑯質,在接觸pH值低於五.五的酸性物質時,易脫鈣軟化,影響咬碎功能,也讓牙齒變敏感。
牙醫師建議,暢飲果汁時可用吸管且避免含在口中,喝完後再喝杯水,有助減少酸蝕。另外,避免飲用pH值低且缺乏營養價值的可樂、汽水等軟性飲料。
壞習慣5 服抗憂鬱藥又少喝水
失眠、焦慮病人常服用的抗憂鬱藥物,也易增加蛀牙或牙周病風險。因三環抗憂鬱劑(TCAs)等藥物的抗膽鹼作用,會降低唾液分泌,食物殘渣、細菌便易黏在牙面,形成牙菌斑,提高蛀牙或牙周病風險。
牙醫師提醒,服用抗憂鬱藥物的民眾,除了做好口腔清潔,還要時常補充水分或嚼無糖口香糖,增加唾液分泌,維持口腔健康。
壞習慣6 用嘴巴呼吸
鼻竇炎或過敏患者,常在鼻塞時張嘴呼吸。這動作不只會增加暴牙風險,還提高蛀牙或牙周病發生率。
台北市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牙科部主治醫師解釋,長期張口呼吸會改變口腔內負壓,牙齒易向外生長;也易讓口腔乾燥,少了唾液的清潔作用,食物殘渣或細菌易附著牙面,增加蛀牙或牙周病風險。
他建議,避免用口呼吸,否則須多補充水分。根本之道是至耳鼻喉科或相關內科找出鼻塞原因、好好治療。
壞習慣7 不控制糖尿病病情
「有些病患積極治療牙周病,但效果不佳,問題就出在糖尿病,」牙醫師說。
國 際期刊《Periodontology 2000》指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在牙周致病菌的刺激下,體內發炎前驅物(proinflammatory mediators)濃度較高、易增加發炎反應,讓牙周病惡化。牙醫師建議糖尿病患者,控制糖尿病和口腔清潔要雙管齊下。
參考文獻:
1. 吳宛霖 2007 認識 植牙
2. 陳敏傑 潘惠玲 陳朝寶 朱毓仁 為人工植牙打造一個良好的地基
3. 廖榮彥 2008 Bicon 植牙系統簡介
資料來源:天下雜誌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348&News_Class_ID=&Page=1
每天刷牙,但蛀牙、 牙周病 仍找上門;不菸不酒,一碰冷熱食物,牙齒卻痠痛難耐。其實,生活中有些你意想不到的習慣,正侵害你的牙齒健康。想保有一口好牙,先揪出這些習慣、好好改善。
壞習慣1 只在起床和睡前刷牙
不論蛀牙或牙周病,都是潔牙不佳、口腔堆積細菌引起。因此「預防之道是好好刷牙,」台大醫院金山分院牙科部主治醫師說。
但你刷對牙了嗎?不少人只在起床和睡前刷牙,但三餐飯後更重要。因食物殘渣易孳生細菌、提升口腔酸度,長期會酸蝕牙齒、蛀牙,還會堆積牙菌斑,埋下牙周病的導火線。
牙醫師建議「刷牙三三三原則」,三餐飯後三分鐘內,務必刷牙且每次至少三分鐘。刷牙方式採貝氏刷牙法,以四十五度角、兩顆為單位,畫圈方式刷牙齒和牙齦交界,內、外側、咬合面和舌頭都不可忽略。
壞習慣2 天天用漱口水
愛用漱口水抑制口腔細菌、維持好口氣嗎?但天天使用漱口水,「不論好菌、壞菌全都殺光光,破壞口腔菌種平衡,」牙醫師說。且漱口水的常見成分克羅赫斯汀(chlorhexidine)還會讓牙齒染色、改變味覺。
除非口腔急性發炎或手術,漱口水使用一週最多一至兩次,刷牙、牙線或牙間刷才是口腔清潔的基本功。另外,台北長庚紀念醫院牙周病科主任建議,避免含酒精成分的漱口水,因酒精易讓口腔乾燥、降低唾液在口腔的清潔力。
壞習慣3 緊咬牙關或磨牙
工作時常緊咬牙關,或枕邊人提到你會夜間磨牙?可別以為這只是壓力大,放任不管可會侵害口腔健康。
牙醫師說,不只臉頰肌肉或顳顎關節易感痠痛,還會因咬合力量大,磨損牙齒琺瑯質,甚至導致咬裂、牙小管外露,對冷熱、刺激物易敏感。
當有上述情況,可經牙醫師評估做護齒套,依情況白天或睡前配戴,減少牙齒磨耗、舒緩關節壓力;也建議到相關內科找出壓力源、好好釋放。
壞習慣4 愛喝果汁、可樂
常喝果汁補充維他命C,但包覆在牙齒外層的琺瑯質,在接觸pH值低於五.五的酸性物質時,易脫鈣軟化,影響咬碎功能,也讓牙齒變敏感。
牙醫師建議,暢飲果汁時可用吸管且避免含在口中,喝完後再喝杯水,有助減少酸蝕。另外,避免飲用pH值低且缺乏營養價值的可樂、汽水等軟性飲料。
壞習慣5 服抗憂鬱藥又少喝水
失眠、焦慮病人常服用的抗憂鬱藥物,也易增加蛀牙或牙周病風險。因三環抗憂鬱劑(TCAs)等藥物的抗膽鹼作用,會降低唾液分泌,食物殘渣、細菌便易黏在牙面,形成牙菌斑,提高蛀牙或牙周病風險。
牙醫師提醒,服用抗憂鬱藥物的民眾,除了做好口腔清潔,還要時常補充水分或嚼無糖口香糖,增加唾液分泌,維持口腔健康。
壞習慣6 用嘴巴呼吸
鼻竇炎或過敏患者,常在鼻塞時張嘴呼吸。這動作不只會增加暴牙風險,還提高蛀牙或牙周病發生率。
台北市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牙科部主治醫師解釋,長期張口呼吸會改變口腔內負壓,牙齒易向外生長;也易讓口腔乾燥,少了唾液的清潔作用,食物殘渣或細菌易附著牙面,增加蛀牙或牙周病風險。
他建議,避免用口呼吸,否則須多補充水分。根本之道是至耳鼻喉科或相關內科找出鼻塞原因、好好治療。
壞習慣7 不控制糖尿病病情
「有些病患積極治療牙周病,但效果不佳,問題就出在糖尿病,」牙醫師說。
國 際期刊《Periodontology 2000》指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在牙周致病菌的刺激下,體內發炎前驅物(proinflammatory mediators)濃度較高、易增加發炎反應,讓牙周病惡化。牙醫師建議糖尿病患者,控制糖尿病和口腔清潔要雙管齊下。
參考文獻:
1. 吳宛霖 2007 認識 植牙
2. 陳敏傑 潘惠玲 陳朝寶 朱毓仁 為人工植牙打造一個良好的地基
3. 廖榮彥 2008 Bicon 植牙系統簡介
資料來源:天下雜誌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348&News_Class_ID=&Page=1
2016年5月24日 星期二
植牙一定要知道的注意事項與流程
周小姐因為嚴重牙周病導致缺牙,她認為戴假牙拿上拿下很麻煩,而且會有變老的感覺,於是決定植牙。雖然一開始感覺很好用,但是後來卻出現牙齦發炎、植體搖晃的問題,必須將植體拔出重做。
這是明顯的植牙後失敗案例,也是牙科常見的醫療糾紛之一。在牙科治療中,其實植牙只是選項之一,是否需要植牙,要看患者的需求。
從 近十年的趨勢來看,以前患者若缺一顆牙齒,大概十幾個患者才一人選植牙;現在門診大概有一半的缺牙患者,於門診時會諮詢有關植牙的可能性及需求。因此,若 患者剛好缺一顆牙,比如只有一顆大臼齒不見、其他前後牙齒都在,或是外傷導致掉了一顆門牙、其他相鄰牙齒都在,在骨頭條件適合的情形下,就會直接做植牙。
但若是全口多處缺牙很久,此時若需全口重建,一般一開始會先給一副活動假牙,確定在牙齒缺損的情形下的咬合關係、上下顎的活動模式,待患者使用一段時間後調整到合適的咬合關係後,再看患者是否要進一步植牙。
骨整合不佳或骨頭破壞 植牙易失敗
植牙優勢就是可以固定住,不像假牙必須拿上拿下的;且相較於傳統也是固定的牙橋,做植牙不用修磨到其他健康的牙齒。但是植牙也可能失敗,一種情況是骨頭和人工牙根沒有結合穩固,另一種是使用一陣子後因為骨頭破壞太厲害,可能導致植體鬆動。
植牙失敗可以再次植入,不過如果骨頭被嚴重破壞,就要先修復好骨頭才能植入;但也有文獻報告指患者因為骨頭有問題,植體一直無法穩定,這樣的患者必須改裝假牙。
至 於患者最多能植幾顆牙,要考慮患者口腔內無牙區齒槽骨與軟組織的條件好壞,還有患者的咬合習慣、口內舊有齒列與現存補綴物(假牙)的情況等,都會影響到整 體治療計畫的擬定。但因植牙需要旁邊骨頭支撐,基本上,不太可能完全比照既有牙齒的數量來植,單一的上顎或下顎,最多可能植到10顆左右。
要提醒的是,植牙必須精準的鑽洞磨骨,並將人工植體放入齒槽骨中,每個步驟若未精確掌握,是有可能會造成病人的神經受損、位置不佳及癒合不良等問題,為了求以後的持久使用,一般會建議評估每個人的狀況,來計算合宜的植牙顆數。
植牙關鍵在於骨頭條件
很多人認為植牙要花很長時間,其實每個患者的差異很大,因為植牙要靠旁邊的骨頭支撐,若骨頭條件好、配合電腦斷層影像的事前模擬規畫,可以大幅縮短時間。若骨頭條件不好,就需要做補骨手術,讓地基穩固,才能植入人工牙根,此種情況下,時間就可能拉長到一年以上。
一般而言,植入顆數不一定是影響植牙療程時間的絕對因素,重點在骨頭條件,當患者的骨頭條件愈差,事前規畫就會愈複雜、所需時間也愈久。
有沒有人一定不能植牙呢?除非是骨頭本身有代謝或癒合上的問題,導致植體無法穩定癒合,否則植牙的禁忌多數都是相對的,也就是看患者當下的身體狀況,只要可以承受拔牙等一般牙科侵入性處置,接受植牙的風險一般並不會更大。
疾病穩定仍可植牙
不過有些患者的風險確實較高,比如糖尿病患、洗腎患者,因為周邊血液循環不佳,可能影響傷口癒合時間,或是增加術後感染風險,但他們並非一定不能做植牙,而是要經過評估以及適當的準備,在全身狀況穩定的情況下進行手術。
植牙後小心預防併發症
植 牙後可能出現局部腫痛、出血,這是正常的,通常在兩、三周內慢慢穩定。不過多數患者感到較明顯的不適,往往發生在植牙前的「鼻竇墊高或補骨相關手術」,這 些情況下,有時因體質關係,會出現發燒、流鼻血等不適。比如鼻竇增高術,做法是從鼻竇側面的骨頭開一個窗戶,撐起鼻竇膜塞進骨粉,使得鼻竇腔變小、來增加 齒槽骨的高度及可用空間,利用所增加的齒槽骨高度置入人工牙根。
要降低植牙術後產生併發症風險,另一個方式就是預防性投藥,比如對於有心內膜炎病史、糖尿病、或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術前吃適當抗生素,使血中維持一定抗生素的濃度來避免細菌趁機而入。
此外,臨床上發現抽菸患者,體內的尼古丁會增加血管收縮,影響周邊血液循環和組織修復,讓他們也成為風險族群。因此建議民眾最好戒菸,至少在手術前後數周內最好不要抽,如此,可讓傷口癒合好一些。
未成年不建議植牙
雖 然植牙未必受疾病限制,但有年齡的限制。臨床上不乏見到青春期孩子因為騎車,不慎摔斷門牙的案例,家長考量孩子的美觀急著想做植牙,不過這個階段其實並不 適合,因為青春期時顎骨還在發育變化,建議先戴活動假牙或以矯正的方式先調整,等成年骨頭已經生長穩定後,再來做植牙。
至於老年人,植牙時要考量的是身體狀況是否合適,年齡反而常常不是限制條件,一般而言,只要可以接受手術者都可以做,隨著老年化的趨勢,臨床上看見90多歲患者來植牙的機會其實越來越多。
植牙後仍須注意潔牙
植 牙可以用多久,跟術後的維持及照護息息相關。人工牙根本身雖不會蛀牙,但若牙周照護不好,反覆感染發炎,仍會有植體牙周炎的問題,其可以導致骨頭吸收、甚 至鬆動整個植體。而且,因為人工牙根沒有神經,牙周發炎初期往往不會感到不舒服,若沒有定期回診檢查,可能輕忽這個問題。
人 工牙根另一個缺點,就是缺乏牙周韌帶的緩衝功能。自然牙咬東西時,牙齒會隨著施力適當的降低高度,以緩衝過激的咬力並藉此控制調整。但是人工牙根直接和骨 頭連在一起,咬下去時即使再大力都不會動,可能過度用力而不自知。雖然人工牙根不會因此疼痛,但是旁邊支持人工牙根的骨頭會因受力過度而被破壞,產生如同 牙周病的後遺症。
此外,人工牙根上面的螺絲套件可能鬆動或脫落,這時醫師會考量是否變更設計,或是改善患者的咬合問題,以免持續發生。
正常來說人工牙根植入後,只要注意咬力的情況,不要有不當的咬合習慣,加上牙周顧得好,其實骨頭吸收速度很慢,10年吸收大致1mm,理論上數十年的使用應該大有可期。
自費價格混亂 衛福部研議標準
植牙另一個常被詬病的問題就是費用,包括植牙前的補骨手術、植入植體均為自費,市場價格差異甚大,讓民眾感覺很混亂,衛福部正在研議訂收費標準。
植牙的市場需求量與日俱增,但是國內還沒有由衛福部認證的植牙專科,但是由志同道合的牙醫師所組成的相關於植牙學會不少,這些學會會透過本身的認證程序及考核項目來認定會員是否具植牙專科醫師資格。
一 般而言,擁有專科醫師認證,代表在這領域的能力受到同儕肯定,由於目前植牙的手術器械已經越來越精進,並且好操作,其實一般開業牙醫亦可能順利操作植牙, 因此並沒有非專科醫師資格就不能做植牙的限制;故患者要不要找專科醫師,端看自己的情況,比較重要的是找到和病患自己能順利溝通,理念方向一致的醫師,治 療才更順利與滿意。
第一階段 植入人工牙根:
把用鈦金屬材料製成的「人工牙根」種到缺牙部位的牙床骨裡,再將牙肉上的傷口縫合。
第二階段 固定基座:
切開牙根頂端的牙肉,將牙冠的基座(或稱支台)鎖在人工牙根上。
第三階段 鑲上牙冠:
傷口完全癒合後,即可將量身訂製的雪白牙冠一一套上基座。
植牙植體零件 不同廠牌不相容!
牙科使用的人工牙根,有不同的植體廠牌。現在台灣可用的國外植體廠牌有三、四十種以上,國內廠牌也有十家以上。如同手機有其獨特性,這些植體廠牌的零件也完全不相容,因此患者如果需要修補,應盡量找原來植牙的醫師,才好確認使用的植體、找可以搭配的配件。
如果真的不知道植體廠牌、或找不到適合的零件,最不樂見的情況就是整組拆掉,這是很辛苦的工程,因為骨頭跟植體多年來長得牢,拆掉不僅費事,也等於重新植牙一遍。植體的保固年限也依廠牌而異,有的大廠牌會保固10年,這段期間內有損壞可以免費換一個新的。
參考文獻:
1。 張維仁 人工植牙 里程碑 轉換型基台人工植牙
2。 張文輝 美齒與科
3。 林顯書 2005 老年人牙齒第二春 人工植牙的應用
資料來源:全民健康基金會
印象牙醫
這是明顯的植牙後失敗案例,也是牙科常見的醫療糾紛之一。在牙科治療中,其實植牙只是選項之一,是否需要植牙,要看患者的需求。
從 近十年的趨勢來看,以前患者若缺一顆牙齒,大概十幾個患者才一人選植牙;現在門診大概有一半的缺牙患者,於門診時會諮詢有關植牙的可能性及需求。因此,若 患者剛好缺一顆牙,比如只有一顆大臼齒不見、其他前後牙齒都在,或是外傷導致掉了一顆門牙、其他相鄰牙齒都在,在骨頭條件適合的情形下,就會直接做植牙。
但若是全口多處缺牙很久,此時若需全口重建,一般一開始會先給一副活動假牙,確定在牙齒缺損的情形下的咬合關係、上下顎的活動模式,待患者使用一段時間後調整到合適的咬合關係後,再看患者是否要進一步植牙。
骨整合不佳或骨頭破壞 植牙易失敗
植牙優勢就是可以固定住,不像假牙必須拿上拿下的;且相較於傳統也是固定的牙橋,做植牙不用修磨到其他健康的牙齒。但是植牙也可能失敗,一種情況是骨頭和人工牙根沒有結合穩固,另一種是使用一陣子後因為骨頭破壞太厲害,可能導致植體鬆動。
植牙失敗可以再次植入,不過如果骨頭被嚴重破壞,就要先修復好骨頭才能植入;但也有文獻報告指患者因為骨頭有問題,植體一直無法穩定,這樣的患者必須改裝假牙。
至 於患者最多能植幾顆牙,要考慮患者口腔內無牙區齒槽骨與軟組織的條件好壞,還有患者的咬合習慣、口內舊有齒列與現存補綴物(假牙)的情況等,都會影響到整 體治療計畫的擬定。但因植牙需要旁邊骨頭支撐,基本上,不太可能完全比照既有牙齒的數量來植,單一的上顎或下顎,最多可能植到10顆左右。
要提醒的是,植牙必須精準的鑽洞磨骨,並將人工植體放入齒槽骨中,每個步驟若未精確掌握,是有可能會造成病人的神經受損、位置不佳及癒合不良等問題,為了求以後的持久使用,一般會建議評估每個人的狀況,來計算合宜的植牙顆數。
植牙關鍵在於骨頭條件
很多人認為植牙要花很長時間,其實每個患者的差異很大,因為植牙要靠旁邊的骨頭支撐,若骨頭條件好、配合電腦斷層影像的事前模擬規畫,可以大幅縮短時間。若骨頭條件不好,就需要做補骨手術,讓地基穩固,才能植入人工牙根,此種情況下,時間就可能拉長到一年以上。
一般而言,植入顆數不一定是影響植牙療程時間的絕對因素,重點在骨頭條件,當患者的骨頭條件愈差,事前規畫就會愈複雜、所需時間也愈久。
有沒有人一定不能植牙呢?除非是骨頭本身有代謝或癒合上的問題,導致植體無法穩定癒合,否則植牙的禁忌多數都是相對的,也就是看患者當下的身體狀況,只要可以承受拔牙等一般牙科侵入性處置,接受植牙的風險一般並不會更大。
疾病穩定仍可植牙
不過有些患者的風險確實較高,比如糖尿病患、洗腎患者,因為周邊血液循環不佳,可能影響傷口癒合時間,或是增加術後感染風險,但他們並非一定不能做植牙,而是要經過評估以及適當的準備,在全身狀況穩定的情況下進行手術。
植牙後小心預防併發症
植 牙後可能出現局部腫痛、出血,這是正常的,通常在兩、三周內慢慢穩定。不過多數患者感到較明顯的不適,往往發生在植牙前的「鼻竇墊高或補骨相關手術」,這 些情況下,有時因體質關係,會出現發燒、流鼻血等不適。比如鼻竇增高術,做法是從鼻竇側面的骨頭開一個窗戶,撐起鼻竇膜塞進骨粉,使得鼻竇腔變小、來增加 齒槽骨的高度及可用空間,利用所增加的齒槽骨高度置入人工牙根。
要降低植牙術後產生併發症風險,另一個方式就是預防性投藥,比如對於有心內膜炎病史、糖尿病、或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術前吃適當抗生素,使血中維持一定抗生素的濃度來避免細菌趁機而入。
此外,臨床上發現抽菸患者,體內的尼古丁會增加血管收縮,影響周邊血液循環和組織修復,讓他們也成為風險族群。因此建議民眾最好戒菸,至少在手術前後數周內最好不要抽,如此,可讓傷口癒合好一些。
未成年不建議植牙
雖 然植牙未必受疾病限制,但有年齡的限制。臨床上不乏見到青春期孩子因為騎車,不慎摔斷門牙的案例,家長考量孩子的美觀急著想做植牙,不過這個階段其實並不 適合,因為青春期時顎骨還在發育變化,建議先戴活動假牙或以矯正的方式先調整,等成年骨頭已經生長穩定後,再來做植牙。
至於老年人,植牙時要考量的是身體狀況是否合適,年齡反而常常不是限制條件,一般而言,只要可以接受手術者都可以做,隨著老年化的趨勢,臨床上看見90多歲患者來植牙的機會其實越來越多。
植牙後仍須注意潔牙
植 牙可以用多久,跟術後的維持及照護息息相關。人工牙根本身雖不會蛀牙,但若牙周照護不好,反覆感染發炎,仍會有植體牙周炎的問題,其可以導致骨頭吸收、甚 至鬆動整個植體。而且,因為人工牙根沒有神經,牙周發炎初期往往不會感到不舒服,若沒有定期回診檢查,可能輕忽這個問題。
人 工牙根另一個缺點,就是缺乏牙周韌帶的緩衝功能。自然牙咬東西時,牙齒會隨著施力適當的降低高度,以緩衝過激的咬力並藉此控制調整。但是人工牙根直接和骨 頭連在一起,咬下去時即使再大力都不會動,可能過度用力而不自知。雖然人工牙根不會因此疼痛,但是旁邊支持人工牙根的骨頭會因受力過度而被破壞,產生如同 牙周病的後遺症。
此外,人工牙根上面的螺絲套件可能鬆動或脫落,這時醫師會考量是否變更設計,或是改善患者的咬合問題,以免持續發生。
正常來說人工牙根植入後,只要注意咬力的情況,不要有不當的咬合習慣,加上牙周顧得好,其實骨頭吸收速度很慢,10年吸收大致1mm,理論上數十年的使用應該大有可期。
自費價格混亂 衛福部研議標準
植牙另一個常被詬病的問題就是費用,包括植牙前的補骨手術、植入植體均為自費,市場價格差異甚大,讓民眾感覺很混亂,衛福部正在研議訂收費標準。
植牙的市場需求量與日俱增,但是國內還沒有由衛福部認證的植牙專科,但是由志同道合的牙醫師所組成的相關於植牙學會不少,這些學會會透過本身的認證程序及考核項目來認定會員是否具植牙專科醫師資格。
一 般而言,擁有專科醫師認證,代表在這領域的能力受到同儕肯定,由於目前植牙的手術器械已經越來越精進,並且好操作,其實一般開業牙醫亦可能順利操作植牙, 因此並沒有非專科醫師資格就不能做植牙的限制;故患者要不要找專科醫師,端看自己的情況,比較重要的是找到和病患自己能順利溝通,理念方向一致的醫師,治 療才更順利與滿意。
第一階段 植入人工牙根:
把用鈦金屬材料製成的「人工牙根」種到缺牙部位的牙床骨裡,再將牙肉上的傷口縫合。
第二階段 固定基座:
切開牙根頂端的牙肉,將牙冠的基座(或稱支台)鎖在人工牙根上。
第三階段 鑲上牙冠:
傷口完全癒合後,即可將量身訂製的雪白牙冠一一套上基座。
植牙植體零件 不同廠牌不相容!
牙科使用的人工牙根,有不同的植體廠牌。現在台灣可用的國外植體廠牌有三、四十種以上,國內廠牌也有十家以上。如同手機有其獨特性,這些植體廠牌的零件也完全不相容,因此患者如果需要修補,應盡量找原來植牙的醫師,才好確認使用的植體、找可以搭配的配件。
如果真的不知道植體廠牌、或找不到適合的零件,最不樂見的情況就是整組拆掉,這是很辛苦的工程,因為骨頭跟植體多年來長得牢,拆掉不僅費事,也等於重新植牙一遍。植體的保固年限也依廠牌而異,有的大廠牌會保固10年,這段期間內有損壞可以免費換一個新的。
參考文獻:
1。 張維仁 人工植牙 里程碑 轉換型基台人工植牙
2。 張文輝 美齒與科
3。 林顯書 2005 老年人牙齒第二春 人工植牙的應用
資料來源:全民健康基金會
印象牙醫
分享含糖飲料容易造成口腔變酸易蛀牙
天氣回暖,冰水、冷飲成了許多人的最愛,牙科醫師指出,民眾喝含糖飲料的頻率隨著氣溫升高而增加,但喝了含糖飲料,只需五分鐘口腔就會變成酸性環境、開始脫鈣,大幅提升齲齒機率。
台北醫學大學口腔醫學院臨床助理教授黃醫師指出,季節變換之際,許多人關心腸病毒等傳染性疾病,其實口腔健康也相當重要,因為喝冷飲機率增加,大幅提高蛀牙率與口腔問題。
黃醫師說,許多民眾冬天習慣喝熱水或用溫水刷牙,最近喝冰水或冷飲,才發覺牙齒敏感,一遇冷水就覺痠軟,急著至診間報到,原來是「下陷型齲齒」作怪,如果沒及時治療,可能牙齒崩裂。
夏天吃零食、喝飲料比率較高,進食次數一多,牙齒容易卡食物殘渣,以致口腔長期處於酸性環境。黃醫師指出,飲食後10分鐘為潔牙黃金時間,民眾應養成正確潔牙習慣,保護口腔健康。
黃醫師提出「愛牙四守則」,首先每半年進行一次口腔檢查,遠離惱人的牙痛;換季時刻除了更換個人衛生用品,最好也安排口腔檢查,盡早發現潛在的口腔健康問題;早晚使用含氟牙膏刷牙、每天使用牙線(棒),吃完、喝完嚼無糖口香糖或使用含氟漱口水,都是口腔保健的不二法門。
黃 醫師指出,唾液是中和酸性環境最天然的利器,嚼無糖口香糖可增加10倍口水流量,降低口腔酸性,抑制牙菌斑等酸性物質生成,還可清除齒縫殘渣與齒面黏膩 感,幫助牙齒再礦化,達到潔牙保健的作用。建議吃完、喝完食物後的黃金十分鐘內刷牙,如果不方便,可咀嚼無糖口香糖,透過刺激唾液大量分泌中和口中酸性, 就能有效維護口腔健康。
參考文獻:
1. 張浩陞 2005 認識人工 植牙
2. 鄭偉立 2005 牙科新知~談人工植牙
3. 陳佳炎 2009 人工植牙面面觀
資料來源:元氣網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346&News_Class_ID=&Page=1
台北醫學大學口腔醫學院臨床助理教授黃醫師指出,季節變換之際,許多人關心腸病毒等傳染性疾病,其實口腔健康也相當重要,因為喝冷飲機率增加,大幅提高蛀牙率與口腔問題。
黃醫師說,許多民眾冬天習慣喝熱水或用溫水刷牙,最近喝冰水或冷飲,才發覺牙齒敏感,一遇冷水就覺痠軟,急著至診間報到,原來是「下陷型齲齒」作怪,如果沒及時治療,可能牙齒崩裂。
夏天吃零食、喝飲料比率較高,進食次數一多,牙齒容易卡食物殘渣,以致口腔長期處於酸性環境。黃醫師指出,飲食後10分鐘為潔牙黃金時間,民眾應養成正確潔牙習慣,保護口腔健康。
黃醫師提出「愛牙四守則」,首先每半年進行一次口腔檢查,遠離惱人的牙痛;換季時刻除了更換個人衛生用品,最好也安排口腔檢查,盡早發現潛在的口腔健康問題;早晚使用含氟牙膏刷牙、每天使用牙線(棒),吃完、喝完嚼無糖口香糖或使用含氟漱口水,都是口腔保健的不二法門。
黃 醫師指出,唾液是中和酸性環境最天然的利器,嚼無糖口香糖可增加10倍口水流量,降低口腔酸性,抑制牙菌斑等酸性物質生成,還可清除齒縫殘渣與齒面黏膩 感,幫助牙齒再礦化,達到潔牙保健的作用。建議吃完、喝完食物後的黃金十分鐘內刷牙,如果不方便,可咀嚼無糖口香糖,透過刺激唾液大量分泌中和口中酸性, 就能有效維護口腔健康。
參考文獻:
1. 張浩陞 2005 認識人工 植牙
2. 鄭偉立 2005 牙科新知~談人工植牙
3. 陳佳炎 2009 人工植牙面面觀
資料來源:元氣網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346&News_Class_ID=&Page=1
2016年5月17日 星期二
只要三招就可以改善黃牙
擁有炫酷亮白牙齒,不僅可以為笑容加分,而且做什麼事都可以如此自信。你還在為自己的牙齒不夠白而煩惱嗎?牙膏換了又換,牙齒依舊。當你還在痛罵廣告之虛偽時,有些人的牙齒正在慢慢變白。你想要知道他們是用了什麼方法嗎?
牙黃的原因:
1.一是牙齒礦化,比如四環素牙、氟鈣斑牙,因為是藥物損壞牙釉質,這種情況是牙表面沒有光澤,發黃髮灰發黑;
2.另一種是由於平時經常抽煙、喝茶、喝咖啡,或者不愛刷牙的人,在牙表面上形成牙漬而發黃。
3.如果說發黃得牙齒比較均勻,而且有比較好的刷牙習慣,同時也沒有喝茶和咖啡的習慣,就很可能是第一種。
【讓牙齒變白的醫護方法】
美齒之道:現在市面上推出了不少家用美白產品,如牙速白套裝、牙貼、美白液。
針對性:可解決因為長期飲用茶、咖啡、紅酒,或抽煙而造成的牙齒變色發黃。
見效時間:1~2周
持續時間:半年左右
優勢:時間短,見效快,使用方便、安全,價格適中。
不足:部分人會產生不同程度的牙齒敏感,效果保持不穩定。
美齒之道:洗牙,是用機械或物理方法除掉牙面的細菌、牙石、色素等牙垢。
美齒之道:3D定向漂白,自己可以根據牙齒形狀很簡單的製作一個齒模.每晚將美白劑和定向酶放在齒模裡,戴著齒模20分鐘後即可取下,連續使用9天。
針對性:適用於輕、中度的色素牙發育不全,因年齡增長牙釉質改變引起的牙色發黃和長時間飲用茶、咖啡、紅酒,或抽煙而造成的牙齒變色發黃。
見效時間:9天
持續時間:2~3年
優勢:效果明顯,使用方便、安全,價格適中。
不足:對顏色較重的四環素牙、氟斑牙等不能立即見效,要用9天才可見效。
針對性:可以將牙齒表面的污染物清除掉。對輕度的牙齒變色有較好效果。
見效時間:立刻
持續時間:半年
優勢:維護牙周健康。
不足:只是表面露白,而不是增白,口腔會留下藥水的味道,有不同程度的敏感。同時對牙釉表面有一些磨損。
【牙齒美白的日常方法】
1. 家裡的食醋(陳醋,白醋都可以,但是不可以是醋精)含在嘴裡1分鐘到3分鐘,然後吐掉,刷牙。 效果非常的好!但是就是牙齒會覺得非常的酸,麻(感覺會持續2分鐘左右)不能連續,經常做,大約2個月左右做一次,就好了。 否則對牙齒不利,是有緊急情況的時候,可以救急的方法(如出門約會前,發現牙齒好黃),並可以除口臭。
2.把桔子皮曬乾,磨成粉,和牙膏混在一起刷牙,牙齒很快就可以白 。
3.在刷牙的時候,在牙刷上用點酵母粉可以幫助牙齒變白的(MODEL們常用的方法)。
4.刷完牙後,沾檸檬汁擦每一顆牙齒。
5.把生花生嚼碎,不要吞下去,拿花生屑當牙膏刷牙,可以讓牙齒變白。
6.用墨斗魚的骨頭,碾碎放在牙刷上當牙膏使用,立杆見影(墨斗魚就是墨魚,烏賊。它身體有塊大骨頭,是白色的,用指甲刮一刮,能出來很多白色粉末,把這些粉末當牙膏用,可使牙齒變白)。
參考文獻:
1. 吳宛霖 2007 認識植牙
2. 陳敏傑 潘惠玲 陳朝寶 朱毓仁 為 人工植牙 打造一個良好的地基
3. 廖榮彥 2008 Bicon 植牙系統簡介
資料來源:中時電子報
印象牙醫
牙黃的原因:
1.一是牙齒礦化,比如四環素牙、氟鈣斑牙,因為是藥物損壞牙釉質,這種情況是牙表面沒有光澤,發黃髮灰發黑;
2.另一種是由於平時經常抽煙、喝茶、喝咖啡,或者不愛刷牙的人,在牙表面上形成牙漬而發黃。
3.如果說發黃得牙齒比較均勻,而且有比較好的刷牙習慣,同時也沒有喝茶和咖啡的習慣,就很可能是第一種。
【讓牙齒變白的醫護方法】
美齒之道:現在市面上推出了不少家用美白產品,如牙速白套裝、牙貼、美白液。
針對性:可解決因為長期飲用茶、咖啡、紅酒,或抽煙而造成的牙齒變色發黃。
見效時間:1~2周
持續時間:半年左右
優勢:時間短,見效快,使用方便、安全,價格適中。
不足:部分人會產生不同程度的牙齒敏感,效果保持不穩定。
美齒之道:洗牙,是用機械或物理方法除掉牙面的細菌、牙石、色素等牙垢。
美齒之道:3D定向漂白,自己可以根據牙齒形狀很簡單的製作一個齒模.每晚將美白劑和定向酶放在齒模裡,戴著齒模20分鐘後即可取下,連續使用9天。
針對性:適用於輕、中度的色素牙發育不全,因年齡增長牙釉質改變引起的牙色發黃和長時間飲用茶、咖啡、紅酒,或抽煙而造成的牙齒變色發黃。
見效時間:9天
持續時間:2~3年
優勢:效果明顯,使用方便、安全,價格適中。
不足:對顏色較重的四環素牙、氟斑牙等不能立即見效,要用9天才可見效。
針對性:可以將牙齒表面的污染物清除掉。對輕度的牙齒變色有較好效果。
見效時間:立刻
持續時間:半年
優勢:維護牙周健康。
不足:只是表面露白,而不是增白,口腔會留下藥水的味道,有不同程度的敏感。同時對牙釉表面有一些磨損。
【牙齒美白的日常方法】
1. 家裡的食醋(陳醋,白醋都可以,但是不可以是醋精)含在嘴裡1分鐘到3分鐘,然後吐掉,刷牙。 效果非常的好!但是就是牙齒會覺得非常的酸,麻(感覺會持續2分鐘左右)不能連續,經常做,大約2個月左右做一次,就好了。 否則對牙齒不利,是有緊急情況的時候,可以救急的方法(如出門約會前,發現牙齒好黃),並可以除口臭。
2.把桔子皮曬乾,磨成粉,和牙膏混在一起刷牙,牙齒很快就可以白 。
3.在刷牙的時候,在牙刷上用點酵母粉可以幫助牙齒變白的(MODEL們常用的方法)。
4.刷完牙後,沾檸檬汁擦每一顆牙齒。
5.把生花生嚼碎,不要吞下去,拿花生屑當牙膏刷牙,可以讓牙齒變白。
6.用墨斗魚的骨頭,碾碎放在牙刷上當牙膏使用,立杆見影(墨斗魚就是墨魚,烏賊。它身體有塊大骨頭,是白色的,用指甲刮一刮,能出來很多白色粉末,把這些粉末當牙膏用,可使牙齒變白)。
參考文獻:
1. 吳宛霖 2007 認識植牙
2. 陳敏傑 潘惠玲 陳朝寶 朱毓仁 為 人工植牙 打造一個良好的地基
3. 廖榮彥 2008 Bicon 植牙系統簡介
資料來源:中時電子報
印象牙醫
一起了解牙齒痠軟的正確原因
酷熱炎夏,來杯透心涼的冰品、冰淇淋, 卻讓你的牙齒,出現閃電般的痠軟不適?國人常出現敏感性牙齒,到底是怎麼發生的?
一 顆健康的牙齒,可分為牙冠及牙根,牙冠及牙根的交界處是齒頸部。露出牙齦的是牙冠,由外而內,由牙釉質(Enamel,俗稱琺瑯質)、牙本質 (Dentin,俗稱象牙質)、牙髓腔(Pulp cavity)所構成。而藏在牙齦內的牙根,外層並沒有牙釉質,只被一層薄的硬組織牙骨質(cementum)所包覆,內有牙本質及牙髓腔。
牙釉質,位於牙冠的最外層,是相當堅硬、耐磨的材質,本身沒有知覺,當然也不會疼痛。牙本質裡,密密麻麻的牙本質小管中,分布了細胞突觸及液體,可連接到牙髓腔的神經叢。而牙髓腔,則是血管及神經通過的管路。
所 謂的敏感性牙齒,正式的醫學名稱是「牙本質知覺敏感症」,指的是牙本質小管裡的細胞突觸及液體,因受到刺激,使得牙本質小管裡液體快速流動,讓神經細胞突 觸伸長或壓縮,這些拉扯的信息被傳到牙髓腔內的神經叢,即會出現痠、麻、抽痛等等不適的症狀。而當刺激消失時,痠痛的現象,亦會隨之消失。
牙痠痛即敏感性牙齒?
NO!也可能蛀牙或 牙周病
但原本位於牙冠內,理應被牙釉質保護,或者是藏在牙齦內的牙本質,為什麼會接觸到外界的刺激?最常見的原因,就是牙冠外層的牙釉質被磨耗,或是牙齦萎縮,才使得牙本質小管外露,讓人吃冷、吃熱、喝東西、刷牙時,出現尖銳的痠痛感。
本期由專精口腔保健的黃瓊芳醫師,分享如何預防敏感性牙齒的關鍵之道。
喝冰水、吃冰,會覺得牙齒有短暫的痠痛難忍,雖是敏感性牙齒的典型症狀。但要特別注意的是「牙齒會痠痛,不一定是敏感性牙齒。」
許多會讓牙本質小管外露的牙齒疾病,如蛀牙的深度或牙齒斷裂的深度到達牙本質,或是有牙周病,使得牙齦發炎後萎縮,都有可能出現類似敏感性牙齒的痠痛徵兆。
而中年過後,罹患牙周病的比例高,牙齒因為咬到硬物(如軟骨、小碎骨、甘蔗)出現牙齒斷裂的機率,也會比年輕時高,更應多留意相關的症狀。
尤其是牙齒沒有受到任何冷、熱或外來刺激時,仍持續感到不適,通常代表還有其他牙科疾病。因此,先看牙醫師,做仔細的牙齒臨床檢查,排除其他牙科的疾病是確診敏感性牙齒的第一步。
在敏感性牙齒的治療上,則會視敏感的程度及位置,給予雷射、黏著劑、塗抹藥劑,甚至於是牙周手術等等方式來封閉或覆蓋牙本質小管,較能快速改善敏感不適。
倘若是習慣性牙關緊閉、磨牙導致的牙釉質磨耗,則必須針對牙關緊閉、磨牙的原因,給予放鬆練習、咬合調整、咬合板等等方式,降低牙釉質被繼續磨耗,才能避免牙齒越來越敏感。
勤於潔牙能改善?
NO!刷毛太硬越刷越敏感
最常出現敏感性牙齒的位置是在牙齦旁牙冠、牙根的齒頸部交界處,有時,還會出現鋸齒般的磨耗或凹痕,這是因為牙根沒有堅硬的牙釉質保護,若常用太硬的牙刷、左右大幅度的用力刷牙,會傷到牙齦、讓牙根的牙本質磨耗得更厲害。
建議改用小刷頭的軟毛牙刷,牙刷刷毛與牙齒呈四十五度角,一次刷兩顆,輕刷牙齦溝及牙冠就可達到潔牙效果。
而抗敏感牙膏的正確使用方式,是擠一小坨的牙膏在指頭上,直接塗在有敏感現象的牙齦旁牙冠、牙根的交界處,並且等待至少三分鐘,讓牙膏中的有效成分,有足夠時間,可附著到牙齒內,之後,再用攝氏三十七度左右的溫水刷牙,可減少口腔溫度變化,導致的牙齒不適。
根據統計,抗敏感牙膏要達到封閉牙本質小管、減少牙齒敏感的效能,至少得使用四十次以上。即使早晚各正確使用一次,也需要二十天以上,才能見效,使用者須有足夠耐心。
如果有牙結石、牙周病,剛洗完牙、做過牙周病治療,牙根暴露更多,有可能感覺更敏感,亦可搭配抗敏感牙膏來刷牙,減少牙根的敏感現象。
保護美齒飯後就刷牙?
NO!先漱口半小時後再刷
在飲食上,要注意不要吃太甜、太酸、太冰、太熱的食物,以免,牙本質小管裡液體快速流動,讓牙齒敏感的症狀加劇。尤其是太酸的食物,如喝可樂、吃酸梅、含醋,會讓牙齒容易脫鈣、軟化,更易出現痠軟不適的症狀。
若非得吃些酸的食物不可,建議先以溫水漱口,降低口腔內的酸性,待三十分鐘口腔的酸鹼度,恢復平衡後,再開始刷牙,對牙齒的傷害較小。
而 有敏感性牙齒時,可做牙齒美白療程?在安全範圍內是可做的,但應先處理好牙齒問題後,再來考慮做牙釉質的美白。在牙齒漂白過程中,會產生自由基,當自由基 跑到牙髓腔裡,也會出現牙齒痠軟的反應,但這與敏感性牙齒的牙本質小管外露,導致的牙齒敏感成因不同,約在做完牙齒美白的二十四小時到七十二小時內,即可 回復。
【延伸閱讀】3步驟預防敏感性牙齒
敏感性牙齒與牙釉質過度磨耗、牙本質小管外露、接觸刺激而感受到痠痛不適有關。吃完酸性食物,先溫水漱口、正確使用抗敏感牙膏、選對牙刷潔牙很重要。
1)吃過酸性食物,會讓牙齒易脫鈣軟化,先以溫水漱口,待30分鐘再刷牙。
2)擠一小坨抗敏感牙膏在指頭上,再塗在牙齦、牙冠交界處,等3分鐘再刷。
3)宜選擇軟毛、小刷頭的牙刷,刷毛與牙齒呈45度角,輕輕刷牙齦溝及牙冠。
參考文獻:
1.林輔誼 2011 植牙 臨床案例解析演講筆記
2.黃敬傑 植牙手術及器械介紹
3.賴元隆 許博榕 羅佐良 張夏青 2012 植牙位置導引器於直接植牙手術之研究-座標轉換
資料來源:PChome健康樂活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344&News_Class_ID=&Page=1
一 顆健康的牙齒,可分為牙冠及牙根,牙冠及牙根的交界處是齒頸部。露出牙齦的是牙冠,由外而內,由牙釉質(Enamel,俗稱琺瑯質)、牙本質 (Dentin,俗稱象牙質)、牙髓腔(Pulp cavity)所構成。而藏在牙齦內的牙根,外層並沒有牙釉質,只被一層薄的硬組織牙骨質(cementum)所包覆,內有牙本質及牙髓腔。
牙釉質,位於牙冠的最外層,是相當堅硬、耐磨的材質,本身沒有知覺,當然也不會疼痛。牙本質裡,密密麻麻的牙本質小管中,分布了細胞突觸及液體,可連接到牙髓腔的神經叢。而牙髓腔,則是血管及神經通過的管路。
所 謂的敏感性牙齒,正式的醫學名稱是「牙本質知覺敏感症」,指的是牙本質小管裡的細胞突觸及液體,因受到刺激,使得牙本質小管裡液體快速流動,讓神經細胞突 觸伸長或壓縮,這些拉扯的信息被傳到牙髓腔內的神經叢,即會出現痠、麻、抽痛等等不適的症狀。而當刺激消失時,痠痛的現象,亦會隨之消失。
牙痠痛即敏感性牙齒?
NO!也可能蛀牙或 牙周病
但原本位於牙冠內,理應被牙釉質保護,或者是藏在牙齦內的牙本質,為什麼會接觸到外界的刺激?最常見的原因,就是牙冠外層的牙釉質被磨耗,或是牙齦萎縮,才使得牙本質小管外露,讓人吃冷、吃熱、喝東西、刷牙時,出現尖銳的痠痛感。
本期由專精口腔保健的黃瓊芳醫師,分享如何預防敏感性牙齒的關鍵之道。
喝冰水、吃冰,會覺得牙齒有短暫的痠痛難忍,雖是敏感性牙齒的典型症狀。但要特別注意的是「牙齒會痠痛,不一定是敏感性牙齒。」
許多會讓牙本質小管外露的牙齒疾病,如蛀牙的深度或牙齒斷裂的深度到達牙本質,或是有牙周病,使得牙齦發炎後萎縮,都有可能出現類似敏感性牙齒的痠痛徵兆。
而中年過後,罹患牙周病的比例高,牙齒因為咬到硬物(如軟骨、小碎骨、甘蔗)出現牙齒斷裂的機率,也會比年輕時高,更應多留意相關的症狀。
尤其是牙齒沒有受到任何冷、熱或外來刺激時,仍持續感到不適,通常代表還有其他牙科疾病。因此,先看牙醫師,做仔細的牙齒臨床檢查,排除其他牙科的疾病是確診敏感性牙齒的第一步。
在敏感性牙齒的治療上,則會視敏感的程度及位置,給予雷射、黏著劑、塗抹藥劑,甚至於是牙周手術等等方式來封閉或覆蓋牙本質小管,較能快速改善敏感不適。
倘若是習慣性牙關緊閉、磨牙導致的牙釉質磨耗,則必須針對牙關緊閉、磨牙的原因,給予放鬆練習、咬合調整、咬合板等等方式,降低牙釉質被繼續磨耗,才能避免牙齒越來越敏感。
勤於潔牙能改善?
NO!刷毛太硬越刷越敏感
最常出現敏感性牙齒的位置是在牙齦旁牙冠、牙根的齒頸部交界處,有時,還會出現鋸齒般的磨耗或凹痕,這是因為牙根沒有堅硬的牙釉質保護,若常用太硬的牙刷、左右大幅度的用力刷牙,會傷到牙齦、讓牙根的牙本質磨耗得更厲害。
建議改用小刷頭的軟毛牙刷,牙刷刷毛與牙齒呈四十五度角,一次刷兩顆,輕刷牙齦溝及牙冠就可達到潔牙效果。
而抗敏感牙膏的正確使用方式,是擠一小坨的牙膏在指頭上,直接塗在有敏感現象的牙齦旁牙冠、牙根的交界處,並且等待至少三分鐘,讓牙膏中的有效成分,有足夠時間,可附著到牙齒內,之後,再用攝氏三十七度左右的溫水刷牙,可減少口腔溫度變化,導致的牙齒不適。
根據統計,抗敏感牙膏要達到封閉牙本質小管、減少牙齒敏感的效能,至少得使用四十次以上。即使早晚各正確使用一次,也需要二十天以上,才能見效,使用者須有足夠耐心。
如果有牙結石、牙周病,剛洗完牙、做過牙周病治療,牙根暴露更多,有可能感覺更敏感,亦可搭配抗敏感牙膏來刷牙,減少牙根的敏感現象。
保護美齒飯後就刷牙?
NO!先漱口半小時後再刷
在飲食上,要注意不要吃太甜、太酸、太冰、太熱的食物,以免,牙本質小管裡液體快速流動,讓牙齒敏感的症狀加劇。尤其是太酸的食物,如喝可樂、吃酸梅、含醋,會讓牙齒容易脫鈣、軟化,更易出現痠軟不適的症狀。
若非得吃些酸的食物不可,建議先以溫水漱口,降低口腔內的酸性,待三十分鐘口腔的酸鹼度,恢復平衡後,再開始刷牙,對牙齒的傷害較小。
而 有敏感性牙齒時,可做牙齒美白療程?在安全範圍內是可做的,但應先處理好牙齒問題後,再來考慮做牙釉質的美白。在牙齒漂白過程中,會產生自由基,當自由基 跑到牙髓腔裡,也會出現牙齒痠軟的反應,但這與敏感性牙齒的牙本質小管外露,導致的牙齒敏感成因不同,約在做完牙齒美白的二十四小時到七十二小時內,即可 回復。
【延伸閱讀】3步驟預防敏感性牙齒
敏感性牙齒與牙釉質過度磨耗、牙本質小管外露、接觸刺激而感受到痠痛不適有關。吃完酸性食物,先溫水漱口、正確使用抗敏感牙膏、選對牙刷潔牙很重要。
1)吃過酸性食物,會讓牙齒易脫鈣軟化,先以溫水漱口,待30分鐘再刷牙。
2)擠一小坨抗敏感牙膏在指頭上,再塗在牙齦、牙冠交界處,等3分鐘再刷。
3)宜選擇軟毛、小刷頭的牙刷,刷毛與牙齒呈45度角,輕輕刷牙齦溝及牙冠。
參考文獻:
1.林輔誼 2011 植牙 臨床案例解析演講筆記
2.黃敬傑 植牙手術及器械介紹
3.賴元隆 許博榕 羅佐良 張夏青 2012 植牙位置導引器於直接植牙手術之研究-座標轉換
資料來源:PChome健康樂活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344&News_Class_ID=&Page=1
2016年5月3日 星期二
植牙五大問題點 帶你一起來了解
許多缺牙患者可能會面臨到要做假牙的問題,而現在的醫療技術上又有更新的選擇--植牙。
當然植牙的價格不斐,但也有假牙無法取代的好處,以下利用五大疑問,告訴你植牙的優缺點
1. 植牙和補牙怎麼選比較好?
目 前是植牙會比裝假牙好。因為活動假牙沒有有人工牙根的植牙來的穩,吃東西也比較好咀嚼,但植牙的費用會高比較多。以目前的行情來說,值得信 任的牙醫一顆植牙的價錢應該六到十五萬元都有,不過大多的牙醫做牙齒都不是一次收全部的費用。建議您找您信賴的牙醫先做諮詢,讓醫生的專業評估你的狀況。 聽聽醫生想如何幫你做,再依自己的經濟狀況作選擇。
2. 植牙貴不貴?
植牙費用以目前大台北地區費用約7-14萬不等。以下是可能影響費用不同的原因:
1.醫療技術與經驗質
2.植體、牙冠材質的選擇
3.牙床骨遭破壞的程度的多寡
4.上顎竇提高術的需求
5.前牙區美感塑牙與後牙區一般植牙的方式不同
建議患者還是要多方比較
3. 植牙一定是缺一顆補一顆嗎?
通 常採用跳顆種牙的架橋式植牙法,花費較少,就享有缺牙後重拾美味的樂趣,卻得小心後遺症。缺三顆只做兩 顆,採用中空的架橋式植牙法,由於中間那顆缺牙沒有重新做牙根,植牙使用一段時間後,因為植牙區的牙床骨萎縮,很容易咬合產生不適、清潔不易,加上牙床缺 乏牙周韌帶保護,反而容易導致細菌入侵,進而罹患植體牙周炎。若時間久不予理會,可能開始產生紅腫、發炎,甚至最後齒牙動搖,沒得補救了。
老 年人因蛀牙或重度牙周病導致缺牙比率相當高,若全口沒牙時,為了省錢,如果採取下四、上六植牙法,即間隔一顆種一顆牙的方式,很可能因為骨床萎縮易使食 物殘 留牙縫,或者造成咬合時施力點不均而產生異物感,如果出現此種情況,要記得與專業牙醫師共同討論,是否該補足缺種的牙根。
4. 我有牙周病,植牙前要先治療好嗎?
植牙前如未先治療牙周病,容易發生以後所植的牙落下滑、嚴重口臭、軟組織紅腫疼痛與植體牙周炎等現象。
所以,植牙前必需經過專業牙醫師詳細診斷評估,並對症下藥,確保患者不會發生後遺症。
5. 人工植牙 很貴,究竟有什麼獨到之處呢?
A. 保留健康的鄰近牙齒 :傳統的牙橋需將前後牙齒修整磨小才能戴上,人工植牙不必破壞真牙便能製作固定的假牙。
B. 提供更好更完善的假牙設計 :如果缺牙數目較多,人工植牙可讓您擁有固定的假牙,不需佩帶活動假牙;但若牙齒狀況不好,人工植牙亦可用來支撐您的活動假牙,如此可提供比傳統活動假牙更好的穩固性與咀嚼力量。
C. 影響美觀及咀嚼功能根據台灣牙醫植體協會數據分析,一 般民眾接受植牙度女性與男性的比例為2:1,顯示女性注重門面美觀大於男性。而事實上,牙齒遇缺不補,除了美觀問題,更有可能造成臉型不對稱,因為如果長 久都不裝假牙或植牙,不單影響咬合和咀嚼功能,還會使後牙往前位移,牙骨萎縮,尤其因此長期使用單側牙齒咀嚼食物,會使該側的咀嚼肌過於發達,而造成臉部 變形。
關於植牙還有許多方式,包括無痛植牙、雷射植牙...等,植牙之前也需要做一些準備工作,也因此更需要多家比較!
參考文獻:
1。 林俐妏 人工植牙的牙周考量
2。 陳佳炎 2009 人工植牙面面觀
3。 張浩陞 2005 認識人工植牙
資料來源:生活雜七雜八部落格
印象牙醫
當然植牙的價格不斐,但也有假牙無法取代的好處,以下利用五大疑問,告訴你植牙的優缺點
1. 植牙和補牙怎麼選比較好?
目 前是植牙會比裝假牙好。因為活動假牙沒有有人工牙根的植牙來的穩,吃東西也比較好咀嚼,但植牙的費用會高比較多。以目前的行情來說,值得信 任的牙醫一顆植牙的價錢應該六到十五萬元都有,不過大多的牙醫做牙齒都不是一次收全部的費用。建議您找您信賴的牙醫先做諮詢,讓醫生的專業評估你的狀況。 聽聽醫生想如何幫你做,再依自己的經濟狀況作選擇。
2. 植牙貴不貴?
植牙費用以目前大台北地區費用約7-14萬不等。以下是可能影響費用不同的原因:
1.醫療技術與經驗質
2.植體、牙冠材質的選擇
3.牙床骨遭破壞的程度的多寡
4.上顎竇提高術的需求
5.前牙區美感塑牙與後牙區一般植牙的方式不同
建議患者還是要多方比較
3. 植牙一定是缺一顆補一顆嗎?
通 常採用跳顆種牙的架橋式植牙法,花費較少,就享有缺牙後重拾美味的樂趣,卻得小心後遺症。缺三顆只做兩 顆,採用中空的架橋式植牙法,由於中間那顆缺牙沒有重新做牙根,植牙使用一段時間後,因為植牙區的牙床骨萎縮,很容易咬合產生不適、清潔不易,加上牙床缺 乏牙周韌帶保護,反而容易導致細菌入侵,進而罹患植體牙周炎。若時間久不予理會,可能開始產生紅腫、發炎,甚至最後齒牙動搖,沒得補救了。
老 年人因蛀牙或重度牙周病導致缺牙比率相當高,若全口沒牙時,為了省錢,如果採取下四、上六植牙法,即間隔一顆種一顆牙的方式,很可能因為骨床萎縮易使食 物殘 留牙縫,或者造成咬合時施力點不均而產生異物感,如果出現此種情況,要記得與專業牙醫師共同討論,是否該補足缺種的牙根。
4. 我有牙周病,植牙前要先治療好嗎?
植牙前如未先治療牙周病,容易發生以後所植的牙落下滑、嚴重口臭、軟組織紅腫疼痛與植體牙周炎等現象。
所以,植牙前必需經過專業牙醫師詳細診斷評估,並對症下藥,確保患者不會發生後遺症。
5. 人工植牙 很貴,究竟有什麼獨到之處呢?
A. 保留健康的鄰近牙齒 :傳統的牙橋需將前後牙齒修整磨小才能戴上,人工植牙不必破壞真牙便能製作固定的假牙。
B. 提供更好更完善的假牙設計 :如果缺牙數目較多,人工植牙可讓您擁有固定的假牙,不需佩帶活動假牙;但若牙齒狀況不好,人工植牙亦可用來支撐您的活動假牙,如此可提供比傳統活動假牙更好的穩固性與咀嚼力量。
C. 影響美觀及咀嚼功能根據台灣牙醫植體協會數據分析,一 般民眾接受植牙度女性與男性的比例為2:1,顯示女性注重門面美觀大於男性。而事實上,牙齒遇缺不補,除了美觀問題,更有可能造成臉型不對稱,因為如果長 久都不裝假牙或植牙,不單影響咬合和咀嚼功能,還會使後牙往前位移,牙骨萎縮,尤其因此長期使用單側牙齒咀嚼食物,會使該側的咀嚼肌過於發達,而造成臉部 變形。
關於植牙還有許多方式,包括無痛植牙、雷射植牙...等,植牙之前也需要做一些準備工作,也因此更需要多家比較!
參考文獻:
1。 林俐妏 人工植牙的牙周考量
2。 陳佳炎 2009 人工植牙面面觀
3。 張浩陞 2005 認識人工植牙
資料來源:生活雜七雜八部落格
印象牙醫
想要做人工植牙必須知道的事情
在沒有 植牙 技術之前,缺牙可能就是帶個牙套或是做個 假牙 ,必需建立傳統的牙橋,而製造傳統的牙橋時,則要磨前面的牙齒跟後面的牙齒,把它磨小,中間再做一個橋體的部份,將這三顆假牙連在一起,也就是俗話所說的,拔一顆做三顆。
磨小的牙齒部份,也磨掉了牙齒本身最寶貝的琺瑯質和象牙質,一旦把它磨掉,事實上牙齒就沒有保護裝置,所以很可能在磨掉的過程當中就容易造成蛀牙,再者,假牙的密合度如果不佳,也很容易造成蛀牙,或者是 牙周病 的產生。
此外,傳統的牙橋還有一個常見的問題,就是不建議咬太硬的東西,因為傳統牙橋是用前後兩顆去支撐三顆牙齒的重量,所以如果咬太硬的東西,久而久之整個牙橋容易被咬鬆,或者讓整個牙齒的牙周情況不好。
而現在有一種更新更好的技術——人工植牙。目前人工植牙的技術已經達到成熟階段,因此,目前進行人工植牙是一種解決缺牙最好、最有效率的方式。
缺牙產生的問題?
談人工植牙,先瞭解缺牙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呢?
第一,咬東西的時無法咬合。第二,兩顆相鄰的牙齒會往中間移動,而對稱的牙齒會往下面長,甚至會咬到下面的牙齦。第三,還會造成發音的問題。所以如果有缺牙一定要找專業的牙科醫生,將缺牙的地方補起來。
認識人工植牙
缺牙的解決方式,目前而言傳統牙橋將會慢慢的被時代淘汰。而人工植牙是用植入鈦金屬的方式後,在上面做一個牙冠,就是假牙,就能讓我們恢復咬合。
人工植牙就是把一個人工鈦金屬的牙根——純鈦的金屬,放進牙齒的齒槽骨中,這個過程叫做「人工植牙」。
選用鈦金屬的原因,則是因為經過不斷的實驗,鈦金屬植入人體的骨頭,較不容易被人體的免疫系統排斥,所以目前用鈦金屬當做人工植體,也是成功率最高的一種植體方式。
優點
1、不用修磨前後健康的牙齒。
2、植牙非常接近於自然的牙色,所以看起來就像自己的牙齒。
3、植牙後就像正常的牙齒咬合,吃牛排或較硬的食物,都可以用人工植牙咀嚼。
4、大量缺牙,植牙後,不必擔心打噴嚏或講話時,假牙噴出的尷尬場面。
5、人工植牙成功率高,如果保養得宜,一生受用。
缺點
植牙優點雖然很多,但事實上它也有一些小缺點。
1、人工鈦金屬植入齒槽骨時,需將牙齦稍微切開,採局部麻醉,無須住院。
2、費用高,比傳統假牙高五倍到十倍的價位。
3、人工牙根(人工鈦金屬)植入齒槽骨中,需等待三到六個月的時間才能安置假牙。
當發生缺牙時,並非每個人都能做人工植牙,皆需評估下列情況:
1、 齒槽骨的骨量是否足夠
如果患者的齒槽骨的骨量足夠(包括寬度、深度),當下就可以決定是否能做人工植牙。但是,如果齒槽骨的寬度與高度都不足時,此時就必須先進行所謂的補骨手術或鼻竇增高術,或是做引導骨的再生等,經由這類
手術讓齒槽骨達到足夠的需求,才能把植體順利植入。
2、患全身性疾病或慢性病
罹患全身性疾病的人就不適合進行植牙,例如患頭頸部癌症,做過化學治療的人,大概三年之內,都不建議做植牙。另外,如高血壓、糖尿病、以及心臟病患者,都是沒有藥物可以絕對控制,因此,做植牙具有高危險性。
還有嚴重煙癮者,如一天抽好幾包的患者,植牙後並不會像一般人能復原得這麼快,所以這種人植牙的風險性也很高,容易失敗。
手術後照顧原則
植牙之後,兩週內的照顧就牙齒本身而言,不論是植牙或者是自然牙,只要是清潔衛生沒做好都會生病。植牙術後照顧不周,容易引起所謂的「植體牙周炎」,它與牙周病稍微不一樣,但是也屬於牙周病的一種。因此
建議,術後口腔清潔工作,必須多使用貝氏刷牙法及使用漱口水漱口。
此外,需定期回診與保養,原則上每半年回診一次,如果牙齒仍經常發炎,患者回診的頻率就必須縮短,可能三個月回診一次,依情況而定,如此才能夠避免細菌感染,造成植牙失敗。
參考文獻:
1。 張維仁 人工植牙里程碑 轉換型基台人工植牙
2。 2006 人工植牙新知
3。 陳姿淳 植牙
資料來源:大紀元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340&News_Class_ID=&Page=1
磨小的牙齒部份,也磨掉了牙齒本身最寶貝的琺瑯質和象牙質,一旦把它磨掉,事實上牙齒就沒有保護裝置,所以很可能在磨掉的過程當中就容易造成蛀牙,再者,假牙的密合度如果不佳,也很容易造成蛀牙,或者是 牙周病 的產生。
此外,傳統的牙橋還有一個常見的問題,就是不建議咬太硬的東西,因為傳統牙橋是用前後兩顆去支撐三顆牙齒的重量,所以如果咬太硬的東西,久而久之整個牙橋容易被咬鬆,或者讓整個牙齒的牙周情況不好。
而現在有一種更新更好的技術——人工植牙。目前人工植牙的技術已經達到成熟階段,因此,目前進行人工植牙是一種解決缺牙最好、最有效率的方式。
缺牙產生的問題?
談人工植牙,先瞭解缺牙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呢?
第一,咬東西的時無法咬合。第二,兩顆相鄰的牙齒會往中間移動,而對稱的牙齒會往下面長,甚至會咬到下面的牙齦。第三,還會造成發音的問題。所以如果有缺牙一定要找專業的牙科醫生,將缺牙的地方補起來。
認識人工植牙
缺牙的解決方式,目前而言傳統牙橋將會慢慢的被時代淘汰。而人工植牙是用植入鈦金屬的方式後,在上面做一個牙冠,就是假牙,就能讓我們恢復咬合。
人工植牙就是把一個人工鈦金屬的牙根——純鈦的金屬,放進牙齒的齒槽骨中,這個過程叫做「人工植牙」。
選用鈦金屬的原因,則是因為經過不斷的實驗,鈦金屬植入人體的骨頭,較不容易被人體的免疫系統排斥,所以目前用鈦金屬當做人工植體,也是成功率最高的一種植體方式。
優點
1、不用修磨前後健康的牙齒。
2、植牙非常接近於自然的牙色,所以看起來就像自己的牙齒。
3、植牙後就像正常的牙齒咬合,吃牛排或較硬的食物,都可以用人工植牙咀嚼。
4、大量缺牙,植牙後,不必擔心打噴嚏或講話時,假牙噴出的尷尬場面。
5、人工植牙成功率高,如果保養得宜,一生受用。
缺點
植牙優點雖然很多,但事實上它也有一些小缺點。
1、人工鈦金屬植入齒槽骨時,需將牙齦稍微切開,採局部麻醉,無須住院。
2、費用高,比傳統假牙高五倍到十倍的價位。
3、人工牙根(人工鈦金屬)植入齒槽骨中,需等待三到六個月的時間才能安置假牙。
當發生缺牙時,並非每個人都能做人工植牙,皆需評估下列情況:
1、 齒槽骨的骨量是否足夠
如果患者的齒槽骨的骨量足夠(包括寬度、深度),當下就可以決定是否能做人工植牙。但是,如果齒槽骨的寬度與高度都不足時,此時就必須先進行所謂的補骨手術或鼻竇增高術,或是做引導骨的再生等,經由這類
手術讓齒槽骨達到足夠的需求,才能把植體順利植入。
2、患全身性疾病或慢性病
罹患全身性疾病的人就不適合進行植牙,例如患頭頸部癌症,做過化學治療的人,大概三年之內,都不建議做植牙。另外,如高血壓、糖尿病、以及心臟病患者,都是沒有藥物可以絕對控制,因此,做植牙具有高危險性。
還有嚴重煙癮者,如一天抽好幾包的患者,植牙後並不會像一般人能復原得這麼快,所以這種人植牙的風險性也很高,容易失敗。
手術後照顧原則
植牙之後,兩週內的照顧就牙齒本身而言,不論是植牙或者是自然牙,只要是清潔衛生沒做好都會生病。植牙術後照顧不周,容易引起所謂的「植體牙周炎」,它與牙周病稍微不一樣,但是也屬於牙周病的一種。因此
建議,術後口腔清潔工作,必須多使用貝氏刷牙法及使用漱口水漱口。
此外,需定期回診與保養,原則上每半年回診一次,如果牙齒仍經常發炎,患者回診的頻率就必須縮短,可能三個月回診一次,依情況而定,如此才能夠避免細菌感染,造成植牙失敗。
參考文獻:
1。 張維仁 人工植牙里程碑 轉換型基台人工植牙
2。 2006 人工植牙新知
3。 陳姿淳 植牙
資料來源:大紀元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340&News_Class_ID=&Page=1
2016年4月26日 星期二
分享牙齒美白的方法與優缺點分析
美白之後,仍需勤保養
全身都美白了,牙齒卻像鋼琴上的黑鍵般破壞美麗嗎?
到底該如何才能擁有一口潔白迷人的皓齒呢?
為什麼電視偶像的牙如編貝,自己卻是滿口大黃牙?國泰醫院牙科主治醫師提醒,先不要誤會自己的牙齒啦!其實健康的牙齒有點偏黃,因為牙齒最外層的琺瑯質有 點透明,可以顯現第二層象牙質偏黃的顏色,相反的,如果牙齒太白,可能透露出牙齒表層琺瑯質脫鈣的問題,牙齒容易斷裂、蛀蝕。
滿口黃牙的2個原因
■內因性:
台安醫院牙科主任陳和錦指出,牙齒的內在變色通常是在牙齒形成時引起,也就是從在母體內及出生後8歲前,牙冠成形時期所受的影響。比較常見的是胎兒 期母親因為感染,服用四環黴素引起的染色,患者牙齒會出現灰褐色,甚或一層一層帶狀染色現象,而出生時黃疸,因血色素分解,膽紅素無法排出,也會造成血鐵 沈澱牙齒。
醫師說,老化牙齒表面微小裂隙增加,加上常吃深色食物,也可能使色素滲入牙本質而造成牙齒變色。另外,陳和錦提醒,牙齒受傷或根管治療時,牙髓組織未除乾淨,或牙髓病變補銀粉或充填不完整,也可能造成牙齒呈灰褐色。
■外因性:
外因性引起的牙齒變色,最常見的是吸菸、嚼檳榔引起的牙齒嚴重變色,醫師提醒大家,也不要忽略長期喝咖啡、喝濃茶,或是可樂、中藥等深色飲料,也可能造成 牙齒染色,特別是喜歡先把飲料含在口中再灌進喉嚨的人。而如果常喝果汁、紅酒、白酒等酸性飲料,不僅會造成牙齒染色,也可能造成牙齒表面侵蝕,牙齒染色更 深入。
牙齒美白方式選擇多
物理性美白
1.美白牙膏刨光
老一輩的人都知道傳統的潔牙粉去除牙垢很有效,但這些產品通常是用酸性或鹼性化學物質融解琺瑯質來去除牙垢,常造成牙齒及牙周的敏感性疼痛。目前新一代的 美白牙膏則是使用研磨劑,像是矽膠粒子、樹脂粒子或氧化鈦等,可以在牙齒表面做刨光的作用,輕微牙垢者勤用美白牙膏,通常就有牙齒美白的效果。
時間:每次3~5分鐘,需數個月。
適用對象:牙齒輕微染色。
2.超音波洗牙
健保給付的洗牙處理,雖然主要是針對牙結石及去除牙菌斑,但其實也有美白的作用。超音波洗牙可將齒頸部、鄰接面的結石去除,並同時除掉部分牙垢,有些醫師 會同時做刨光處理,可清除更多牙垢,但除牙垢並非洗牙的主要目的,不能要求每位醫師都幫忙刨光,而且牙齒有凹洞或溝槽等部位的牙垢不太容易清除。
時間:約半小時,需2~3次。
適用對象:輕微菸垢、茶垢、檳榔垢。
3.噴砂
醫師表示,噴砂是利用氣壓將微小的碳酸納粒子噴在牙齒表面去除表層的髒污,能清除凹洞、溝槽及鄰接面處的牙垢。但要注意最好使用圓形的碳酸鈉顆粒, 才不會破壞琺瑯質,又兼具除垢美白效果,有些牙材商為降低成本會使用多角形的碳酸鈉粒子,就可能傷害牙齒,因此,治療前最好先詢問。
時間:約半小時,1~2次。
適用對象:菸垢、茶垢、檳榔垢。
化學性美白
1.居家美白
在牙科醫師操作下,先幫患者印牙模,打造符合個人的護套牙托,可確保漂白劑只會作用在牙齒,降低傷害牙周的風險,患者晚上睡前在牙托裡放入醫師調配的低劑量漂白藥劑,戴著睡覺,早上再拿掉。
時間:每天戴1~2小時,持續2~4週。
適用對象:黃板牙,輕、中度的四環黴素染色及氟斑症,也可搭配冷光或雷射美白治療。
2.冷光美白
先保護牙周,在牙齒表面塗上漂白劑,利用LED光源催化藥物氧化還原反應達到牙齒美白的作用,或用鹵素光、電漿光,通常只做上下排前面及頰側16顆牙,約可改善3~6個色階。
時間:60~80分鐘,可1次完成,或每次8~10分鐘,分次完成。
適用對象:包括黃板牙,輕、中度的四環黴素染色及氟斑症。
3.雷射美白
保護牙周後,牙齒塗上濃度較高的漂白劑,利用二極體雷射或氬雷射催化並強化藥物的氧化還原漂白作用,將牙齒內有機色素經由碳環結構漂白至親水性無色素結構,達到美白效果,通常只做上下排前牙和頰側16顆牙。
時間:1小時,1次完成。
適用對象:黃板牙,輕、中度的四環黴素染色及氟斑症。
遮蓋式美白
1.複合樹脂牙體復形美白
先將因蛀牙或填充物引起變色的部分磨掉,利用和牙齒硬度類似的光聚合式複合樹脂填充,缺點是複合樹脂易染色,也可選擇瓷牙嵌體,再加上樹脂黏合比較持久。
時間:視顆數而定。
適用對象:齲齒或銀汞合金填充造成的牙齒變色、重度四環黴素染色。
2.牙齒貼片
先將牙齒表面略刮除後,再黏貼上瓷牙貼片。
時間:依黏貼顆數而定。
用對象:重度四環黴素染色及氟斑症。
牙齒真的需要美白嗎?
健康的牙齒是很均勻的偏黃,如果牙齒局部比較黃、整顆呈黃褐色,或是灰褐色,就可能需要處理了。醫師表示,其實真正可以用外力美白的牙齒是吸菸、嚼 檳榔造成的菸垢、檳榔垢,或是食物染色的牙齒,這類的牙齒美白比較簡單也快速有效。陳和錦表示,居家美白大約能改善2~3個色階,牙科有牙齒色階卡提供參 考,可了解自己的牙齒經過美白後能得到多大的改善。
內因性的牙齒變色是從牙齒內部的變色,若輕中度的變色使用冷光或雷射美白,可以達到2~3階的改善,但若是重度的變色就很難藉用外力改變,硬要美白 的話,就要使用牙齒貼片,但在進行貼片前,必須先破壞一層琺瑯質再黏上貼片,牙齒容易受到損壞。除非很必要,否則不建議用牙齒貼片。
過度牙齒美白的傷害
在醫師監督下的牙齒美白通常都很安全,陳和錦表示,部分患者會感覺牙齒容易痠軟、敏感,只要盡速跟醫師聯絡,經過牙齒塗氟保護,以及停用觀察下,都 可以很快恢復。危險的是民眾自行購買使用的牙齒美白貼片、凝膠,或是牙齒美白筆、牙齒立可白,因為不知道成分是什麼、漂白劑的濃度多高?隨意使用對牙齒和 牙周都會造成破壞,甚至造成牙神經壞死或牙肉發炎。
醫師提醒,牙齒過度漂白將可能使牙齒過度脫水反而易變黑,甚至引發不可逆的牙髓病變牙齒極敏感,會痠痛得讓人受不了,也容易引發蛀牙。
參考文獻:
1. 陳敏傑 潘惠玲 陳朝寶 朱毓仁 為 人工植牙 打造一個良好的地基
2. 張維仁 人工植牙里程碑 轉換型基台人工植牙
3. 廖榮彥 2008 Bicon 植牙系統簡介
資料來源:你不能不知道的事
印象牙醫
全身都美白了,牙齒卻像鋼琴上的黑鍵般破壞美麗嗎?
到底該如何才能擁有一口潔白迷人的皓齒呢?
為什麼電視偶像的牙如編貝,自己卻是滿口大黃牙?國泰醫院牙科主治醫師提醒,先不要誤會自己的牙齒啦!其實健康的牙齒有點偏黃,因為牙齒最外層的琺瑯質有 點透明,可以顯現第二層象牙質偏黃的顏色,相反的,如果牙齒太白,可能透露出牙齒表層琺瑯質脫鈣的問題,牙齒容易斷裂、蛀蝕。
滿口黃牙的2個原因
■內因性:
台安醫院牙科主任陳和錦指出,牙齒的內在變色通常是在牙齒形成時引起,也就是從在母體內及出生後8歲前,牙冠成形時期所受的影響。比較常見的是胎兒 期母親因為感染,服用四環黴素引起的染色,患者牙齒會出現灰褐色,甚或一層一層帶狀染色現象,而出生時黃疸,因血色素分解,膽紅素無法排出,也會造成血鐵 沈澱牙齒。
醫師說,老化牙齒表面微小裂隙增加,加上常吃深色食物,也可能使色素滲入牙本質而造成牙齒變色。另外,陳和錦提醒,牙齒受傷或根管治療時,牙髓組織未除乾淨,或牙髓病變補銀粉或充填不完整,也可能造成牙齒呈灰褐色。
■外因性:
外因性引起的牙齒變色,最常見的是吸菸、嚼檳榔引起的牙齒嚴重變色,醫師提醒大家,也不要忽略長期喝咖啡、喝濃茶,或是可樂、中藥等深色飲料,也可能造成 牙齒染色,特別是喜歡先把飲料含在口中再灌進喉嚨的人。而如果常喝果汁、紅酒、白酒等酸性飲料,不僅會造成牙齒染色,也可能造成牙齒表面侵蝕,牙齒染色更 深入。
牙齒美白方式選擇多
物理性美白
1.美白牙膏刨光
老一輩的人都知道傳統的潔牙粉去除牙垢很有效,但這些產品通常是用酸性或鹼性化學物質融解琺瑯質來去除牙垢,常造成牙齒及牙周的敏感性疼痛。目前新一代的 美白牙膏則是使用研磨劑,像是矽膠粒子、樹脂粒子或氧化鈦等,可以在牙齒表面做刨光的作用,輕微牙垢者勤用美白牙膏,通常就有牙齒美白的效果。
時間:每次3~5分鐘,需數個月。
適用對象:牙齒輕微染色。
2.超音波洗牙
健保給付的洗牙處理,雖然主要是針對牙結石及去除牙菌斑,但其實也有美白的作用。超音波洗牙可將齒頸部、鄰接面的結石去除,並同時除掉部分牙垢,有些醫師 會同時做刨光處理,可清除更多牙垢,但除牙垢並非洗牙的主要目的,不能要求每位醫師都幫忙刨光,而且牙齒有凹洞或溝槽等部位的牙垢不太容易清除。
時間:約半小時,需2~3次。
適用對象:輕微菸垢、茶垢、檳榔垢。
3.噴砂
醫師表示,噴砂是利用氣壓將微小的碳酸納粒子噴在牙齒表面去除表層的髒污,能清除凹洞、溝槽及鄰接面處的牙垢。但要注意最好使用圓形的碳酸鈉顆粒, 才不會破壞琺瑯質,又兼具除垢美白效果,有些牙材商為降低成本會使用多角形的碳酸鈉粒子,就可能傷害牙齒,因此,治療前最好先詢問。
時間:約半小時,1~2次。
適用對象:菸垢、茶垢、檳榔垢。
化學性美白
1.居家美白
在牙科醫師操作下,先幫患者印牙模,打造符合個人的護套牙托,可確保漂白劑只會作用在牙齒,降低傷害牙周的風險,患者晚上睡前在牙托裡放入醫師調配的低劑量漂白藥劑,戴著睡覺,早上再拿掉。
時間:每天戴1~2小時,持續2~4週。
適用對象:黃板牙,輕、中度的四環黴素染色及氟斑症,也可搭配冷光或雷射美白治療。
2.冷光美白
先保護牙周,在牙齒表面塗上漂白劑,利用LED光源催化藥物氧化還原反應達到牙齒美白的作用,或用鹵素光、電漿光,通常只做上下排前面及頰側16顆牙,約可改善3~6個色階。
時間:60~80分鐘,可1次完成,或每次8~10分鐘,分次完成。
適用對象:包括黃板牙,輕、中度的四環黴素染色及氟斑症。
3.雷射美白
保護牙周後,牙齒塗上濃度較高的漂白劑,利用二極體雷射或氬雷射催化並強化藥物的氧化還原漂白作用,將牙齒內有機色素經由碳環結構漂白至親水性無色素結構,達到美白效果,通常只做上下排前牙和頰側16顆牙。
時間:1小時,1次完成。
適用對象:黃板牙,輕、中度的四環黴素染色及氟斑症。
遮蓋式美白
1.複合樹脂牙體復形美白
先將因蛀牙或填充物引起變色的部分磨掉,利用和牙齒硬度類似的光聚合式複合樹脂填充,缺點是複合樹脂易染色,也可選擇瓷牙嵌體,再加上樹脂黏合比較持久。
時間:視顆數而定。
適用對象:齲齒或銀汞合金填充造成的牙齒變色、重度四環黴素染色。
2.牙齒貼片
先將牙齒表面略刮除後,再黏貼上瓷牙貼片。
時間:依黏貼顆數而定。
用對象:重度四環黴素染色及氟斑症。
牙齒真的需要美白嗎?
健康的牙齒是很均勻的偏黃,如果牙齒局部比較黃、整顆呈黃褐色,或是灰褐色,就可能需要處理了。醫師表示,其實真正可以用外力美白的牙齒是吸菸、嚼 檳榔造成的菸垢、檳榔垢,或是食物染色的牙齒,這類的牙齒美白比較簡單也快速有效。陳和錦表示,居家美白大約能改善2~3個色階,牙科有牙齒色階卡提供參 考,可了解自己的牙齒經過美白後能得到多大的改善。
內因性的牙齒變色是從牙齒內部的變色,若輕中度的變色使用冷光或雷射美白,可以達到2~3階的改善,但若是重度的變色就很難藉用外力改變,硬要美白 的話,就要使用牙齒貼片,但在進行貼片前,必須先破壞一層琺瑯質再黏上貼片,牙齒容易受到損壞。除非很必要,否則不建議用牙齒貼片。
過度牙齒美白的傷害
在醫師監督下的牙齒美白通常都很安全,陳和錦表示,部分患者會感覺牙齒容易痠軟、敏感,只要盡速跟醫師聯絡,經過牙齒塗氟保護,以及停用觀察下,都 可以很快恢復。危險的是民眾自行購買使用的牙齒美白貼片、凝膠,或是牙齒美白筆、牙齒立可白,因為不知道成分是什麼、漂白劑的濃度多高?隨意使用對牙齒和 牙周都會造成破壞,甚至造成牙神經壞死或牙肉發炎。
醫師提醒,牙齒過度漂白將可能使牙齒過度脫水反而易變黑,甚至引發不可逆的牙髓病變牙齒極敏感,會痠痛得讓人受不了,也容易引發蛀牙。
參考文獻:
1. 陳敏傑 潘惠玲 陳朝寶 朱毓仁 為 人工植牙 打造一個良好的地基
2. 張維仁 人工植牙里程碑 轉換型基台人工植牙
3. 廖榮彥 2008 Bicon 植牙系統簡介
資料來源:你不能不知道的事
印象牙醫
分享牙齒矯正器的優缺點
一般矯正都會使用固定式矯正器,固定式矯正器分為4個型態:
a.傳統型的金屬矯正器
b.傳統型透明矯正器
c.舌側矯正器(裝置在舌側)
d.最新型的自鎖性矯正器。
使用模型示範說明:模型的正上方為金屬型矯正器,材質是金屬,旁邊溝槽是放置矯正線,矯正線主要功能是讓能牙齒移動的功能,矯正線放置矯正器裡面,用小鐵絲或小橡皮筋,將矯正線固定在矯正器的溝槽裡。
金屬型矯正器旁邊的透明矯正器,顏色看起來比較白、透明,表面上比較美觀,不會有滿口鋼牙的感覺。
不過還是屬於傳統型矯正器,只是透明矯正器材質比金屬材質矯正器還要軟,矯正線跟矯正器的摩擦力比較大,牙齒移動速度會比較慢,治療時間會比較長。
舌側矯正器,裝置在牙齒內側的,材質是金屬。
自鎖性矯正器,屬於新型矯正器,不一樣的地方在傳統矯正器裡的溝槽,是將矯正線放置溝槽裡。需要使用小鐵絲或小橡皮筋將矯正線固定在裡面,將矯正線固定起來,可以讓摩擦變大,一棟比較慢,療診也會比較久。
但新型自鎖性矯正器是使用滑蓋方式,將矯正線放置溝槽的時候蓋起來,這樣會使摩擦力變小,牙齒的矯正會比較快。
傳統矯正器和新型自鎖性矯正器的摩擦力比較:差別在於,傳統型矯正器,固定矯正線的工具是小鐵絲或小橡皮筋,牙齒在矯正器的移動會因為摩擦力比較大,移動速度也會變慢,病人會感覺比較不舒服。
新型的自鎖性矯正器的優點,線和矯正器的摩擦力比較小,牙齒比較容易移動,病人矯正的過程會比較舒服,可以減輕病人的疼痛。
參考文獻:
1. 張浩陞 2005 認識人工 植牙
2. 鄭偉立 2005 牙科新知~談人工植牙
3. 陳佳炎 2009 人工植牙面面觀
資料來源:牙醫234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338&News_Class_ID=&Page=1
a.傳統型的金屬矯正器
b.傳統型透明矯正器
c.舌側矯正器(裝置在舌側)
d.最新型的自鎖性矯正器。
使用模型示範說明:模型的正上方為金屬型矯正器,材質是金屬,旁邊溝槽是放置矯正線,矯正線主要功能是讓能牙齒移動的功能,矯正線放置矯正器裡面,用小鐵絲或小橡皮筋,將矯正線固定在矯正器的溝槽裡。
金屬型矯正器旁邊的透明矯正器,顏色看起來比較白、透明,表面上比較美觀,不會有滿口鋼牙的感覺。
不過還是屬於傳統型矯正器,只是透明矯正器材質比金屬材質矯正器還要軟,矯正線跟矯正器的摩擦力比較大,牙齒移動速度會比較慢,治療時間會比較長。
舌側矯正器,裝置在牙齒內側的,材質是金屬。
自鎖性矯正器,屬於新型矯正器,不一樣的地方在傳統矯正器裡的溝槽,是將矯正線放置溝槽裡。需要使用小鐵絲或小橡皮筋將矯正線固定在裡面,將矯正線固定起來,可以讓摩擦變大,一棟比較慢,療診也會比較久。
但新型自鎖性矯正器是使用滑蓋方式,將矯正線放置溝槽的時候蓋起來,這樣會使摩擦力變小,牙齒的矯正會比較快。
傳統矯正器和新型自鎖性矯正器的摩擦力比較:差別在於,傳統型矯正器,固定矯正線的工具是小鐵絲或小橡皮筋,牙齒在矯正器的移動會因為摩擦力比較大,移動速度也會變慢,病人會感覺比較不舒服。
新型的自鎖性矯正器的優點,線和矯正器的摩擦力比較小,牙齒比較容易移動,病人矯正的過程會比較舒服,可以減輕病人的疼痛。
參考文獻:
1. 張浩陞 2005 認識人工 植牙
2. 鄭偉立 2005 牙科新知~談人工植牙
3. 陳佳炎 2009 人工植牙面面觀
資料來源:牙醫234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338&News_Class_ID=&Page=1
2016年4月18日 星期一
日常常見的食物有助於維護牙齒健康和口氣清新
乾淨潔白的牙齒不僅讓人覺得賞心悅目,與人交談時也有較好的第一印象;反之,若牙黃或有明顯結石,則會給人不衛生的感覺。要照顧好一口潔白的牙齒,
除了勤刷牙、使用牙線、每半年去牙醫做檢查之外,還有甚麼保養妙招呢?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某些食物有利於牙齒保健,而像咖啡或巧克力等深色食物,則是黃
牙的成因之一。另外,也可以藉由合格的牙齒美白產品,替燦爛笑容更加分。
以下日常常見的食物有助於維護牙齒健康和口氣清新,讀者不妨試試。
維生素C
維生素C是維護牙齦健康的重要營養,若嚴重缺乏,牙齦會變得脆弱,容易出現腫脹、流血甚至鬆動、脫落等症狀。夏季富含維他命C的水果如芭樂、奇異果、櫻桃都是不錯的選擇。
芹菜
芹菜富含粗纖維,大口吃芹菜的時候,這些纖維正好幫牙齒做大掃除,因為這些粗纖維可以帶走一些牙齒上的殘渣,加上大力咀嚼刺激唾液分泌,有助於口腔酸鹼值的平衡。
綠茶
許多研究都指出綠茶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常喝不僅可減少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運動前喝還可幫助燃脂17%,現在它又多了一個功能,就是具有抗酸防蛀牙的效果,而且兒茶素還能去除口中難聞的口氣。
綠茶怎麼喝最有效呢?可依個人喜好一天2-5杯(孕婦及有睡眠障礙者除外),可在用完餐或吃了甜食後飲用。
茶葉容易吸濕氣,民眾可購買有單包裝的茶包,以免吸濕發霉影響健康。若不小心茶葉受潮,可使用烤箱低溫慢慢烘烤,記得一定要邊烤邊翻動,不然是會焦掉的。
咖啡
不只咖啡,咖哩、濃茶、醬油、巧克力、紅酒等深色食物,都容易在牙齒表面上著色。現代人每天早上一杯咖啡已是生活習慣,喝完咖啡後記得馬上喝水漱口或刷牙,可降低色素附著的狀況。
酒精
酒精會減少唾液分泌,導致口臭問題,此外酒精也會刺激牙齦,甚至影響細胞分裂,這也是為何酗酒的人罹患口腔癌的機率較常人高的原因。
運動飲料、汽水和硬糖
運動飲料和硬糖都是酸性飲料,每20分鐘喝一口,牙齒就等於一直浸泡在酸性物質中。解決辦法是趕快喝完然後漱口或刷牙,不要拿著一瓶汽水喝一個下午,棒棒糖或硬糖果也是同樣的道理,酸性食物停留在口中的時間越長,對口腔健康就越不利。
澱粉類零食
洋芋片、麵包、餅乾等高澱粉類零食,容易附著在牙面或卡在牙縫裡,是細菌的溫床,睡前吃這些當宵夜,忘了刷牙倒頭就睡?這可超傷牙的!
保健牙齒除了從吃做起,還可透過合格的牙齒美白產品美化門面,讓笑容更燦爛,自信更加分。
根據波士特線上調查機構報告顯示,從2009年開始,民眾最想做的牙齒改善項目就是「美白」,占比約為44.7%,遙遙領先第二名的牙齒矯正(21.95%),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有齒列不正的問題,但大家都希望能擁有潔白亮麗的牙齒。
但想要從黃板牙變成雪白貝齒,並非靠勤刷牙或洗牙就能達成,因此許多民眾求助於牙醫診所的光電美白療程,但對小資族來說是項不小的花費。隨著醫美科技的進步與產品的推陳出新,有業者推出牙齒美白塗劑,每天只要敷3分鐘,4周就有明顯的變化。
美白勿求好心切
雖 然在家美白牙齒很方便,但也要注意其安全性。例如盡量避免塗到牙齦,切勿求好心切使用過多的劑量,或每天使用頻率太過頻繁,最重要的是慎選安全的美白成 分,臨床實驗指出,8%的Carbamide Peroxide配方,能安全、有效、快速深入牙齒內部,且不會造成牙齒敏感。
對許多熱愛喝咖啡和茶的民眾來說,不喝真的好難!建議喝的時候可以使用吸管(小心燙口),喝完立即漱口,或是可以考慮做居家美齒保養。
參考文獻:
1。 陳敏傑 潘惠玲 陳朝寶 朱毓仁 為 人工植牙 打造一個良好的地基
2。 張維仁 人工植牙里程碑 轉換型基台人工植牙
3。 廖榮彥 2008 Bicon 植牙系統簡介
資料來源:ettoday
印象牙醫
以下日常常見的食物有助於維護牙齒健康和口氣清新,讀者不妨試試。
維生素C
維生素C是維護牙齦健康的重要營養,若嚴重缺乏,牙齦會變得脆弱,容易出現腫脹、流血甚至鬆動、脫落等症狀。夏季富含維他命C的水果如芭樂、奇異果、櫻桃都是不錯的選擇。
芹菜
芹菜富含粗纖維,大口吃芹菜的時候,這些纖維正好幫牙齒做大掃除,因為這些粗纖維可以帶走一些牙齒上的殘渣,加上大力咀嚼刺激唾液分泌,有助於口腔酸鹼值的平衡。
綠茶
許多研究都指出綠茶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常喝不僅可減少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運動前喝還可幫助燃脂17%,現在它又多了一個功能,就是具有抗酸防蛀牙的效果,而且兒茶素還能去除口中難聞的口氣。
綠茶怎麼喝最有效呢?可依個人喜好一天2-5杯(孕婦及有睡眠障礙者除外),可在用完餐或吃了甜食後飲用。
茶葉容易吸濕氣,民眾可購買有單包裝的茶包,以免吸濕發霉影響健康。若不小心茶葉受潮,可使用烤箱低溫慢慢烘烤,記得一定要邊烤邊翻動,不然是會焦掉的。
咖啡
不只咖啡,咖哩、濃茶、醬油、巧克力、紅酒等深色食物,都容易在牙齒表面上著色。現代人每天早上一杯咖啡已是生活習慣,喝完咖啡後記得馬上喝水漱口或刷牙,可降低色素附著的狀況。
酒精
酒精會減少唾液分泌,導致口臭問題,此外酒精也會刺激牙齦,甚至影響細胞分裂,這也是為何酗酒的人罹患口腔癌的機率較常人高的原因。
運動飲料、汽水和硬糖
運動飲料和硬糖都是酸性飲料,每20分鐘喝一口,牙齒就等於一直浸泡在酸性物質中。解決辦法是趕快喝完然後漱口或刷牙,不要拿著一瓶汽水喝一個下午,棒棒糖或硬糖果也是同樣的道理,酸性食物停留在口中的時間越長,對口腔健康就越不利。
澱粉類零食
洋芋片、麵包、餅乾等高澱粉類零食,容易附著在牙面或卡在牙縫裡,是細菌的溫床,睡前吃這些當宵夜,忘了刷牙倒頭就睡?這可超傷牙的!
保健牙齒除了從吃做起,還可透過合格的牙齒美白產品美化門面,讓笑容更燦爛,自信更加分。
根據波士特線上調查機構報告顯示,從2009年開始,民眾最想做的牙齒改善項目就是「美白」,占比約為44.7%,遙遙領先第二名的牙齒矯正(21.95%),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有齒列不正的問題,但大家都希望能擁有潔白亮麗的牙齒。
但想要從黃板牙變成雪白貝齒,並非靠勤刷牙或洗牙就能達成,因此許多民眾求助於牙醫診所的光電美白療程,但對小資族來說是項不小的花費。隨著醫美科技的進步與產品的推陳出新,有業者推出牙齒美白塗劑,每天只要敷3分鐘,4周就有明顯的變化。
美白勿求好心切
雖 然在家美白牙齒很方便,但也要注意其安全性。例如盡量避免塗到牙齦,切勿求好心切使用過多的劑量,或每天使用頻率太過頻繁,最重要的是慎選安全的美白成 分,臨床實驗指出,8%的Carbamide Peroxide配方,能安全、有效、快速深入牙齒內部,且不會造成牙齒敏感。
對許多熱愛喝咖啡和茶的民眾來說,不喝真的好難!建議喝的時候可以使用吸管(小心燙口),喝完立即漱口,或是可以考慮做居家美齒保養。
參考文獻:
1。 陳敏傑 潘惠玲 陳朝寶 朱毓仁 為 人工植牙 打造一個良好的地基
2。 張維仁 人工植牙里程碑 轉換型基台人工植牙
3。 廖榮彥 2008 Bicon 植牙系統簡介
資料來源:ettoday
印象牙醫
一起了解食物對牙齒的影響
擁有一口潔白亮麗的牙齒是每個人想要的,它可以讓你隨處綻放自信笑容。一口健康的好牙,除了養成刷牙和使用牙線保持口腔衛生習慣外,還應該學會自己處理一些常見的牙齒及口腔疾病,再加上日常飲食調節,你就可以綻放自信的笑容了。
多為牙齦萎縮所致。日常生活中,漂白劑、除垢劑及某些牙膏含有研磨劑和磷酸鹽,都會導致牙過敏。刷牙不要過於用力。如果牙齒久痛不去,應看牙醫。
打球或溜冰等運動導致牙齒脫落後,用牛奶把牙齒沖洗乾淨,然後立即放回牙槽原位,墊上軟布或濕茶葉袋再輕輕咬合。如果掉牙回位及時,有時候可以重新與牙齦複合。一兩個月之後,牙齒會逐漸好轉。
對於飯菜溫度太高導致的口腔上顎燙傷,用溫鹽水(1杯溫水加一茶匙食鹽攪勻)漱口,可緩解。食鹽具有中和口腔酸性緩解,防止細菌感染。
夜間睡眠磨牙也會導致下巴疼痛。專家建議,一要經常活動下巴。二要側卧或仰卧,枕頭高度及硬度合適,盡量避免俯卧。
常吃辛辣食品、缺乏維生素等多種因素都會導致口腔潰瘍。專家建議,用棉球蘸植物油,然後壓住潰瘍面,每天3—4次,可有效緩解。
吃爆米花、花生等食物所致的補牙材料脫落。用無糖口香糖(嚼過之後)或軟蠟填補牙齒空缺處,可減少牙過敏。也可以上藥房購買臨時牙填充材料。
牙齦炎不可輕視,會導致心臟病危險增加7倍,胰腺癌增加63%。專家建議,用薄荷茶漱口,有助於緩解牙齦疼痛。另外,還應該早晚刷牙和經常使用牙線潔齒,盡量少吃糖。
當你大口嚼著芹菜時,它正幫你的牙齒進行一次大掃除,讓你減少蛀牙的機會。因為,「這些纖維粗的食物就像掃把,可以掃掉一部份牙齒上的食物殘渣」。
另一方面,當你愈是費勁咀嚼,就愈能刺激分泌唾液,平衡口腔內的酸鹼值,達到自然的抗菌效果。嘴饞的時候,別盡想著甜點零食,可以將芹菜、小黃瓜和胡蘿蔔切成條狀,一嘴饞就抓來嚼一嚼,按摩一下牙齦,順道補充一天的蔬菜量。
誰都知道鈣攝取不足會動搖骨本,其實也會耗損牙齒健康,所以每天要從各種天然食物里補充鈣。乳酪不但是鈣的良好來源之一,它對牙齒還能發揮其他保護作用。
早餐來一份西紅柿乳酪三明治:準備2片全麥土司、1片約3公分厚的西紅柿及1片低脂乳酪。首先,將乳酪片放在土司上,再放上西紅柿,再用另一片土司將材料夾起來。以錫箔紙將土司整個包好,放進預熱的烤箱,烤8~10分鐘即可。
綠茶抗氧化能力相當強,其中含有大量的氟(其他茶類也有),可以和牙齒中的磷灰石結合,具有抗酸防蛀牙的效果。視個人喜好,一天喝2~5杯綠茶,建議在用完餐或吃了甜點之後飲用。另外,綠茶里含有咖啡因,所以孕婦應該限量飲用。
洋蔥里的硫化合物是強有力的抗菌成分,能殺死造成我們蛀牙的變形鏈球菌。建議多吃炒洋蔥,不止預防蛀牙還有助於降低膽固醇、預防心臟病及提升免疫力。
菇類對保護牙齒也有幫助。香菇里所含的香菇多醣體(lentinan)可以抑制口中的細菌製造牙菌斑。菇類帶有獨特的風味而且熱量又低,不論煮湯、清炒或涼拌都很可口。每周吃2~3次各種菇類,是簡單又不花大錢的保健方法。
想讓自己的牙齦常保健康,啃一顆番石榴是另一個好方法。番石榴的熱量低,很多人節食的時候拿它來增加飽足感,而它的維生素C含量又高居水果之冠。
維生素C是維護牙齦健康的重要營養素,嚴重缺乏的人牙齦會變得脆弱,容易罹患疾病,出現牙齦腫脹、流血、牙齒鬆動或脫落等癥狀。
大家總會很羨慕那些有著一口健康漂亮牙齒的人,但是想擁有健康漂亮的牙齒談何容易呢?這可能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不但在飲食上要注意甚至生活習慣上都要注意。想擁有健康漂亮的牙齒你就需要做到以下的六件事。
A一天吃幾次,就刷幾次,且吃完東西5分鐘之內就須刷牙。
希望這個答案沒有嚇到你。口腔內的細菌多到嚇人,健康的牙齒牙齦溝約有103個細菌,牙齒表面約有109個,如果有 牙周病 ,單一顆牙齒就有1011個,而目前分子生物學已經確認口腔內的菌種高達700多種,哈佛大學口腔生物醫學博士林醫師忙不連迭說出這些數字。
不論是造成蛀牙或導致牙周病的細菌,繁殖力都很強。食物殘渣停留在口腔沒多久就開始發酵,變成培育細菌的養分,當口腔中的細菌被糖蛋白成分所吸附,黏在牙齒上,這就是牙菌斑,在牙齒表面與縫隙內逐漸演變成薄膜狀的菌落,而這也是將來得到牙周病的主因。
根 據醫學報告,酸鹼值5.5以下的食物在口腔停留5~10分鐘就開始發酵,對牙齒產生酸化(脫鈣)作用。當琺琅質慢慢被酸化,一段時間后,表面會失去光滑而 變成白白的片狀,『這就是蛀牙的前兆,如果持續不注意口腔清潔,經過一段時間,牙齒就蛀個洞了。但是如果加強潔牙及氟化物使用,琺琅質也會再次鈣化恢復健 康。
也因此,牙醫師們不斷提醒,只要吃完東西就要立刻刷牙,就像吃完飯要把碗洗起來,誰敢拿還沒洗的碗盛飯來吃呢,為了避 免整天刷牙刷不停,甜食可跟著正餐一起吃,吃完立刻刷牙,不要整天都在吃東西,尤其是零食,正確刷牙很重要,不論是否使用貝式刷牙法,都必須至少花3分 鐘,才能將全口牙齒徹底清潔乾淨。尤其睡覺前的潔牙最重要,因為睡覺時唾液分泌少,如果沒有刷乾淨,容易蛀牙。
A走一趟葯妝店或大賣場,各式各樣牙刷掛滿半面牆,刷毛分成超軟、軟、中軟、硬毛;刷頭更不用說了,有規規矩矩的平整頭、波浪頭、前凹后凸頭……教人眼花撩亂,不知從何選起。
挑選時建議回歸基本面,不要被花俏的設計沖昏頭,應以自己的口腔大小為準,以一次可刷2?3顆牙為宜,刷頭不應太大,刷毛則以軟硬度適中為宜。如果剛做完牙周病手術,最好使用超軟毛牙刷,才能保護脆弱的牙齦,沈茂根補充。
有些人擔心感冒期間,病毒會殘存在牙刷上,於是產生了該不該更換牙刷的疑問,牙醫師們異口同聲表示,感冒后不必換牙刷。不論有沒有感冒,口腔內細菌量多,一旦刷牙就會附著細菌。
1.從牙刷背面看,如果已經看到刷毛岔開外翻,表示刷毛很蓬鬆了,就是必須更換。2.即使刷毛沒有外岔,但已經使用了6~8周,仍需更換。3.刷毛底部若有髒東西沉積,就需更換。
A如果每天認真且正確刷牙、使用牙線或牙間刷,就能保持口腔清潔,不一定要使用電動牙刷。電動牙刷是個旋轉面,而牙齒是弧形,每次接觸時只有幾個點而已,需很有耐心把每個點都刷乾淨,如果很有耐性一個點一個點慢慢刷,那用一般牙刷也可以刷得很乾凈,楊沛青教授笑著說。
不 過,有些人手力較不足、肢體上不太方便或戴矯正器,電動牙刷就相當有幫助,尤其使用具音波震動的電動牙刷,清潔效果佳。台大醫學工程研究所曾針對電動牙刷 與一般牙刷進行研究,結果指稱,音波震動的電動牙刷因為震動頻率高,清潔效果勝於一般牙刷,這項研究發表在《醫學與生物工程期刊》。使用電動牙刷有個前 提,不能減少刷牙的次數與時間,使用電動牙刷至少須設定2分鐘,刷完后,仍需使用牙線。
A美國牙醫學會與中華民國牙周病醫學會都認定,牙線是清除牙菌斑最有效的工具。牙刷雖然能清潔牙齒的頰面、舌側與咬合面,卻無法伸入牙齒與牙齒之間的鄰接面,偏偏這裡是牙菌斑最喜歡躲藏之處,最容易蛀牙。
為了避免蛀牙、牙周病,吃完東西刷完牙後記得使用牙線。使用牙線要溫柔些,避免牙齦受傷。相較於牙線,牙線棒的效果較差,不受醫界青睞,因為牙線棒的線很短,必須多次更換才能將全口牙齒清潔乾淨,且拉扯過程很容易傷到牙齦。
至於牙間刷,近年來隨著齒顎矯正風氣日盛,愈來愈多人使用,坊間也有各種尺寸設計。究竟牙間刷能不能取代牙線,當然不能,因為刷的作用部位不一樣。
牙 線能清除牙齒與牙齒之間的鄰接面,牙間刷進不去;牙間刷則擅長清潔牙縫較大的區域,尤其如果有牙周病,隨著牙齦萎縮導致部份牙根裸露,牙根的鄰接面出現凹 陷,單用牙線很難清除乾淨,牙間刷卻能小兵立大功。不過,使用牙間刷務必慎選刷毛,以自己的牙縫大小來決定刷毛粗細,如果放不進牙縫,千萬不能硬塞,以免 傷害牙齦。
A不會。牙齒敏感的原因是牙齦萎縮或琺琅質流失造成牙本質暴露,抗敏感牙膏除了可清除牙菌斑,還能降低牙齒神經的敏感性,通常使用四星期以上效果才顯著。長期使用,目前並無研究報告顯示會降低免疫力。
『抗敏感牙膏與免疫無關,』林醫師表示。
目前市面上牙膏種類繁多,可根據個人需求選擇抗敏感或美白牙膏等等。如果為了防齲,應選擇含氟牙膏,不論一天刷幾次牙,建議一天使用含氟牙膏兩次,尤其睡前使用,效果最好,此外,使用牙膏的量不必多,大約一個豌豆大,擠在牙刷刷毛中央即可。
A 不一定。許多牙醫師紛紛表示,只要刷牙方法正確,即使不用牙膏也能將牙齒刷乾淨,清除牙菌斑。牙膏能增加刷牙過程的樂趣。因為添加了芳香劑、清潔劑與研磨 劑,讓刷牙時充滿香味,且小泡泡可以包覆食物殘渣,較容易清除,研磨劑可幫助清除牙菌斑。更且,添加氟化物的牙膏能預防蛀牙,當琺琅質吸收了氟,可形成比 較堅硬的結晶,較能抵抗細菌的酸化,也會促進脫鈣的牙齒再鈣化。
早期很多人刷牙次數少,牙菌斑嚴重堆積,產生牙結石,經常 抽菸也容易讓牙齒堆積菸垢、結石多,沾鹽巴刷牙,感覺好像可以刷掉結石,這是因為鹽巴顆粒較粗糙,摩擦力大。但是,太用力反而會摩損牙齒,傷害牙齦,如果 實在對鹽巴情有獨鍾,建議用鹽水刷牙即可,不要直接沾鹽巴往牙齒上拚命刷。
牙周病的治療重點是「清乾淨」!台大醫院牙周病科蔡逸民醫師建議,三餐飯後、早起、睡前各刷一次牙,並以牙線、牙間刷、舌苔刷作為輔助;刷牙時選擇使用有長效型殺菌效果的牙膏;每半年定期一次口腔檢查,是預防牙周病最基本的方式。
醫師提醒,預防牙周病,口香糖、漱口水這類輔助性產品是無法取代日常清潔的,尤其長期使用漱口水容易使牙齒染色、味覺降低,並不建議用來做常態保養。
參考文獻:
1。 黃敬傑 植牙 手術及器械介紹
2。 陳佳炎 2009 人工植牙面面觀
3。 廖榮彥 2008 Bicon 植牙系統簡介
資料來源:i-smiles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336&News_Class_ID=&Page=1
多為牙齦萎縮所致。日常生活中,漂白劑、除垢劑及某些牙膏含有研磨劑和磷酸鹽,都會導致牙過敏。刷牙不要過於用力。如果牙齒久痛不去,應看牙醫。
打球或溜冰等運動導致牙齒脫落後,用牛奶把牙齒沖洗乾淨,然後立即放回牙槽原位,墊上軟布或濕茶葉袋再輕輕咬合。如果掉牙回位及時,有時候可以重新與牙齦複合。一兩個月之後,牙齒會逐漸好轉。
對於飯菜溫度太高導致的口腔上顎燙傷,用溫鹽水(1杯溫水加一茶匙食鹽攪勻)漱口,可緩解。食鹽具有中和口腔酸性緩解,防止細菌感染。
夜間睡眠磨牙也會導致下巴疼痛。專家建議,一要經常活動下巴。二要側卧或仰卧,枕頭高度及硬度合適,盡量避免俯卧。
常吃辛辣食品、缺乏維生素等多種因素都會導致口腔潰瘍。專家建議,用棉球蘸植物油,然後壓住潰瘍面,每天3—4次,可有效緩解。
吃爆米花、花生等食物所致的補牙材料脫落。用無糖口香糖(嚼過之後)或軟蠟填補牙齒空缺處,可減少牙過敏。也可以上藥房購買臨時牙填充材料。
牙齦炎不可輕視,會導致心臟病危險增加7倍,胰腺癌增加63%。專家建議,用薄荷茶漱口,有助於緩解牙齦疼痛。另外,還應該早晚刷牙和經常使用牙線潔齒,盡量少吃糖。
當你大口嚼著芹菜時,它正幫你的牙齒進行一次大掃除,讓你減少蛀牙的機會。因為,「這些纖維粗的食物就像掃把,可以掃掉一部份牙齒上的食物殘渣」。
另一方面,當你愈是費勁咀嚼,就愈能刺激分泌唾液,平衡口腔內的酸鹼值,達到自然的抗菌效果。嘴饞的時候,別盡想著甜點零食,可以將芹菜、小黃瓜和胡蘿蔔切成條狀,一嘴饞就抓來嚼一嚼,按摩一下牙齦,順道補充一天的蔬菜量。
誰都知道鈣攝取不足會動搖骨本,其實也會耗損牙齒健康,所以每天要從各種天然食物里補充鈣。乳酪不但是鈣的良好來源之一,它對牙齒還能發揮其他保護作用。
早餐來一份西紅柿乳酪三明治:準備2片全麥土司、1片約3公分厚的西紅柿及1片低脂乳酪。首先,將乳酪片放在土司上,再放上西紅柿,再用另一片土司將材料夾起來。以錫箔紙將土司整個包好,放進預熱的烤箱,烤8~10分鐘即可。
綠茶抗氧化能力相當強,其中含有大量的氟(其他茶類也有),可以和牙齒中的磷灰石結合,具有抗酸防蛀牙的效果。視個人喜好,一天喝2~5杯綠茶,建議在用完餐或吃了甜點之後飲用。另外,綠茶里含有咖啡因,所以孕婦應該限量飲用。
洋蔥里的硫化合物是強有力的抗菌成分,能殺死造成我們蛀牙的變形鏈球菌。建議多吃炒洋蔥,不止預防蛀牙還有助於降低膽固醇、預防心臟病及提升免疫力。
菇類對保護牙齒也有幫助。香菇里所含的香菇多醣體(lentinan)可以抑制口中的細菌製造牙菌斑。菇類帶有獨特的風味而且熱量又低,不論煮湯、清炒或涼拌都很可口。每周吃2~3次各種菇類,是簡單又不花大錢的保健方法。
想讓自己的牙齦常保健康,啃一顆番石榴是另一個好方法。番石榴的熱量低,很多人節食的時候拿它來增加飽足感,而它的維生素C含量又高居水果之冠。
維生素C是維護牙齦健康的重要營養素,嚴重缺乏的人牙齦會變得脆弱,容易罹患疾病,出現牙齦腫脹、流血、牙齒鬆動或脫落等癥狀。
大家總會很羨慕那些有著一口健康漂亮牙齒的人,但是想擁有健康漂亮的牙齒談何容易呢?這可能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不但在飲食上要注意甚至生活習慣上都要注意。想擁有健康漂亮的牙齒你就需要做到以下的六件事。
A一天吃幾次,就刷幾次,且吃完東西5分鐘之內就須刷牙。
希望這個答案沒有嚇到你。口腔內的細菌多到嚇人,健康的牙齒牙齦溝約有103個細菌,牙齒表面約有109個,如果有 牙周病 ,單一顆牙齒就有1011個,而目前分子生物學已經確認口腔內的菌種高達700多種,哈佛大學口腔生物醫學博士林醫師忙不連迭說出這些數字。
不論是造成蛀牙或導致牙周病的細菌,繁殖力都很強。食物殘渣停留在口腔沒多久就開始發酵,變成培育細菌的養分,當口腔中的細菌被糖蛋白成分所吸附,黏在牙齒上,這就是牙菌斑,在牙齒表面與縫隙內逐漸演變成薄膜狀的菌落,而這也是將來得到牙周病的主因。
根 據醫學報告,酸鹼值5.5以下的食物在口腔停留5~10分鐘就開始發酵,對牙齒產生酸化(脫鈣)作用。當琺琅質慢慢被酸化,一段時間后,表面會失去光滑而 變成白白的片狀,『這就是蛀牙的前兆,如果持續不注意口腔清潔,經過一段時間,牙齒就蛀個洞了。但是如果加強潔牙及氟化物使用,琺琅質也會再次鈣化恢復健 康。
也因此,牙醫師們不斷提醒,只要吃完東西就要立刻刷牙,就像吃完飯要把碗洗起來,誰敢拿還沒洗的碗盛飯來吃呢,為了避 免整天刷牙刷不停,甜食可跟著正餐一起吃,吃完立刻刷牙,不要整天都在吃東西,尤其是零食,正確刷牙很重要,不論是否使用貝式刷牙法,都必須至少花3分 鐘,才能將全口牙齒徹底清潔乾淨。尤其睡覺前的潔牙最重要,因為睡覺時唾液分泌少,如果沒有刷乾淨,容易蛀牙。
A走一趟葯妝店或大賣場,各式各樣牙刷掛滿半面牆,刷毛分成超軟、軟、中軟、硬毛;刷頭更不用說了,有規規矩矩的平整頭、波浪頭、前凹后凸頭……教人眼花撩亂,不知從何選起。
挑選時建議回歸基本面,不要被花俏的設計沖昏頭,應以自己的口腔大小為準,以一次可刷2?3顆牙為宜,刷頭不應太大,刷毛則以軟硬度適中為宜。如果剛做完牙周病手術,最好使用超軟毛牙刷,才能保護脆弱的牙齦,沈茂根補充。
有些人擔心感冒期間,病毒會殘存在牙刷上,於是產生了該不該更換牙刷的疑問,牙醫師們異口同聲表示,感冒后不必換牙刷。不論有沒有感冒,口腔內細菌量多,一旦刷牙就會附著細菌。
1.從牙刷背面看,如果已經看到刷毛岔開外翻,表示刷毛很蓬鬆了,就是必須更換。2.即使刷毛沒有外岔,但已經使用了6~8周,仍需更換。3.刷毛底部若有髒東西沉積,就需更換。
A如果每天認真且正確刷牙、使用牙線或牙間刷,就能保持口腔清潔,不一定要使用電動牙刷。電動牙刷是個旋轉面,而牙齒是弧形,每次接觸時只有幾個點而已,需很有耐心把每個點都刷乾淨,如果很有耐性一個點一個點慢慢刷,那用一般牙刷也可以刷得很乾凈,楊沛青教授笑著說。
不 過,有些人手力較不足、肢體上不太方便或戴矯正器,電動牙刷就相當有幫助,尤其使用具音波震動的電動牙刷,清潔效果佳。台大醫學工程研究所曾針對電動牙刷 與一般牙刷進行研究,結果指稱,音波震動的電動牙刷因為震動頻率高,清潔效果勝於一般牙刷,這項研究發表在《醫學與生物工程期刊》。使用電動牙刷有個前 提,不能減少刷牙的次數與時間,使用電動牙刷至少須設定2分鐘,刷完后,仍需使用牙線。
A美國牙醫學會與中華民國牙周病醫學會都認定,牙線是清除牙菌斑最有效的工具。牙刷雖然能清潔牙齒的頰面、舌側與咬合面,卻無法伸入牙齒與牙齒之間的鄰接面,偏偏這裡是牙菌斑最喜歡躲藏之處,最容易蛀牙。
為了避免蛀牙、牙周病,吃完東西刷完牙後記得使用牙線。使用牙線要溫柔些,避免牙齦受傷。相較於牙線,牙線棒的效果較差,不受醫界青睞,因為牙線棒的線很短,必須多次更換才能將全口牙齒清潔乾淨,且拉扯過程很容易傷到牙齦。
至於牙間刷,近年來隨著齒顎矯正風氣日盛,愈來愈多人使用,坊間也有各種尺寸設計。究竟牙間刷能不能取代牙線,當然不能,因為刷的作用部位不一樣。
牙 線能清除牙齒與牙齒之間的鄰接面,牙間刷進不去;牙間刷則擅長清潔牙縫較大的區域,尤其如果有牙周病,隨著牙齦萎縮導致部份牙根裸露,牙根的鄰接面出現凹 陷,單用牙線很難清除乾淨,牙間刷卻能小兵立大功。不過,使用牙間刷務必慎選刷毛,以自己的牙縫大小來決定刷毛粗細,如果放不進牙縫,千萬不能硬塞,以免 傷害牙齦。
A不會。牙齒敏感的原因是牙齦萎縮或琺琅質流失造成牙本質暴露,抗敏感牙膏除了可清除牙菌斑,還能降低牙齒神經的敏感性,通常使用四星期以上效果才顯著。長期使用,目前並無研究報告顯示會降低免疫力。
『抗敏感牙膏與免疫無關,』林醫師表示。
目前市面上牙膏種類繁多,可根據個人需求選擇抗敏感或美白牙膏等等。如果為了防齲,應選擇含氟牙膏,不論一天刷幾次牙,建議一天使用含氟牙膏兩次,尤其睡前使用,效果最好,此外,使用牙膏的量不必多,大約一個豌豆大,擠在牙刷刷毛中央即可。
A 不一定。許多牙醫師紛紛表示,只要刷牙方法正確,即使不用牙膏也能將牙齒刷乾淨,清除牙菌斑。牙膏能增加刷牙過程的樂趣。因為添加了芳香劑、清潔劑與研磨 劑,讓刷牙時充滿香味,且小泡泡可以包覆食物殘渣,較容易清除,研磨劑可幫助清除牙菌斑。更且,添加氟化物的牙膏能預防蛀牙,當琺琅質吸收了氟,可形成比 較堅硬的結晶,較能抵抗細菌的酸化,也會促進脫鈣的牙齒再鈣化。
早期很多人刷牙次數少,牙菌斑嚴重堆積,產生牙結石,經常 抽菸也容易讓牙齒堆積菸垢、結石多,沾鹽巴刷牙,感覺好像可以刷掉結石,這是因為鹽巴顆粒較粗糙,摩擦力大。但是,太用力反而會摩損牙齒,傷害牙齦,如果 實在對鹽巴情有獨鍾,建議用鹽水刷牙即可,不要直接沾鹽巴往牙齒上拚命刷。
牙周病的治療重點是「清乾淨」!台大醫院牙周病科蔡逸民醫師建議,三餐飯後、早起、睡前各刷一次牙,並以牙線、牙間刷、舌苔刷作為輔助;刷牙時選擇使用有長效型殺菌效果的牙膏;每半年定期一次口腔檢查,是預防牙周病最基本的方式。
醫師提醒,預防牙周病,口香糖、漱口水這類輔助性產品是無法取代日常清潔的,尤其長期使用漱口水容易使牙齒染色、味覺降低,並不建議用來做常態保養。
參考文獻:
1。 黃敬傑 植牙 手術及器械介紹
2。 陳佳炎 2009 人工植牙面面觀
3。 廖榮彥 2008 Bicon 植牙系統簡介
資料來源:i-smiles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336&News_Class_ID=&Page=1
2016年4月12日 星期二
分享五大大刷牙時容易犯的錯誤
刷牙是口腔保健的重要方法之一,很多人已聽說牙齒護理不當可導致心臟病及其它多種全身疾病。而不正確的刷牙方式增加了罹患疾病的風險。msn網站列舉了以下五種不正確的刷牙方法。
1. 沒有在適當的時間刷牙: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牙科學院(UCLA School of Dentistry)教授休利特(Edmond R. Hewlett)說,牙齒在睡前最後接觸到的應該是牙刷。刷完牙後不應再吃零食,牙縫中的殘留食物會大幅提高蛀牙風險。早晨刷牙也同樣重要,因為在睡覺 時,具有保護性的唾液分泌會減緩,促使口腔中的細菌加快繁殖。一般而言,每天應刷牙兩次,每次兩分鐘,也就是確保每一面牙齒有30秒的清潔時間。
2.不用漱口水:刷牙後吞嚥或吐出牙膏並不能完全清除所有被刷出的有害物質。紐約市整形牙科醫生建議在刷牙後使用無酒精、含過氧化氫成分的漱口水漱口。當然,如果沒有漱口水,用清水漱口效果也不錯。
3. 刷牙方式不正確:簡單地刷兩下了事,這並不解決問題。休利特建議,將牙刷柄以30至45度的角度接觸牙齦,以圓周運動的方式旋轉手腕,這樣可以有效清除牙 斑。在刷牙背面時,應使牙刷垂直,以便更好地接觸整個牙面。尤其要注意對口腔後部牙齒的清理,這一區域隱藏了最多的菌斑。
4. 不經常更換牙刷:英國一項研究發現,每把牙刷平均含超過1,000萬個細菌,美國牙科協會(American Dental Association)建議每3至4個月更換一次牙刷。舊牙刷不能有效地清除牙菌斑或細菌。如果你生病了,應立即更換牙刷,因為殘留的細菌和病毒仍會附 在牙刷上,可能使你再次感染。
5.忽視清刷舌頭:舌頭也隱藏了大量有害細菌。食物和殘渣能輕易地粘在舌頭表面乳頭狀突起的縫隙中。因此在刷牙時應順便刷一下舌頭。
參考文獻:
1. 張浩陞 2005 認識 人工植牙
2. 鄭偉立 2005 牙科新知~談人工植牙
3. 陳佳炎 2009 人工植牙面面觀
資料來源:大紀元
印象牙醫
1. 沒有在適當的時間刷牙: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牙科學院(UCLA School of Dentistry)教授休利特(Edmond R. Hewlett)說,牙齒在睡前最後接觸到的應該是牙刷。刷完牙後不應再吃零食,牙縫中的殘留食物會大幅提高蛀牙風險。早晨刷牙也同樣重要,因為在睡覺 時,具有保護性的唾液分泌會減緩,促使口腔中的細菌加快繁殖。一般而言,每天應刷牙兩次,每次兩分鐘,也就是確保每一面牙齒有30秒的清潔時間。
2.不用漱口水:刷牙後吞嚥或吐出牙膏並不能完全清除所有被刷出的有害物質。紐約市整形牙科醫生建議在刷牙後使用無酒精、含過氧化氫成分的漱口水漱口。當然,如果沒有漱口水,用清水漱口效果也不錯。
3. 刷牙方式不正確:簡單地刷兩下了事,這並不解決問題。休利特建議,將牙刷柄以30至45度的角度接觸牙齦,以圓周運動的方式旋轉手腕,這樣可以有效清除牙 斑。在刷牙背面時,應使牙刷垂直,以便更好地接觸整個牙面。尤其要注意對口腔後部牙齒的清理,這一區域隱藏了最多的菌斑。
4. 不經常更換牙刷:英國一項研究發現,每把牙刷平均含超過1,000萬個細菌,美國牙科協會(American Dental Association)建議每3至4個月更換一次牙刷。舊牙刷不能有效地清除牙菌斑或細菌。如果你生病了,應立即更換牙刷,因為殘留的細菌和病毒仍會附 在牙刷上,可能使你再次感染。
5.忽視清刷舌頭:舌頭也隱藏了大量有害細菌。食物和殘渣能輕易地粘在舌頭表面乳頭狀突起的縫隙中。因此在刷牙時應順便刷一下舌頭。
參考文獻:
1. 張浩陞 2005 認識 人工植牙
2. 鄭偉立 2005 牙科新知~談人工植牙
3. 陳佳炎 2009 人工植牙面面觀
資料來源:大紀元
印象牙醫
分享假牙的正確清潔方式
假牙 造會造成口腔清潔上的困難,牙橋就是個明顯的例子,因此,有些比較難清潔到的地方,還是需要請醫師做徹底的清潔,所以,裝假牙者要比沒有裝假牙者,更需注意口腔清潔問題。
伴隨年齡老化所產生假牙族群不斷增加,使得假牙的清潔與保養日益受到重視,臨床上發現,許多銀髮族在假牙的清潔保養上方法並不正確,如此長年累月下來,不但假牙會因為藏污納垢造成口臭,影響正常的社交,甚至還會產生2次蛀牙及 牙周病 等口腔疾病問題,情況嚴重者,甚至導致全身性的疾病。
正確保養假牙
固定式假牙:牙醫師表示,固定式假牙的保養方式,原則上和自然牙齒的保養方式是一樣的,會運用到的些潔牙工具,包括牙刷、牙線、牙線穿引器、牙間刷、沖牙機等,若沒有好好保養,容易造成牙齦萎縮,露出假牙的邊緣,造成不美觀。
若 假牙是牙橋的形式,好幾顆連在一起,一般的牙線無法穿過,就必須使用牙間刷,才能深入到假牙的牙橋裡做清潔,甚至有種「超級牙線」(Super Floss),它一端是比較硬的硬體塑膠,中間是有些寛的棉質,前端則比較硬,可穿透牙橋,拉出來後,中間較寬的棉質物,可以清潔到牙橋底部,這通常是醫 師建議牙周病患者使用的,因為很多假牙患者,常因牙橋底下無法清潔乾淨,產生牙周病甚至是蛀牙。
而沖牙機也是不錯的選擇,不過無法單獨使用,因為沖牙機算是輔助型的工具,只能把一些比較游離的、沒有真的黏在牙床上的大塊物質沖洗刷掉,像是附著在牙齒上的牙菌斑,還是需要使用刷子或牙線等工具移除。
活 動式假牙:活動式的假牙,在吃完東西之後,最好取出來清潔再戴上,睡前也要取下來刷乾淨,並放在假牙清潔錠液中浸泡,同時也可以讓軟組織、牙齦組織獲得休 息,如果不用潔牙錠液,用清水浸泡也可以;假牙泡水是因為擔心塑膠會變形,若在空氣中,因塑膠乾燥後,結構上會有些萎縮的情況,以致形狀改變,而有戴不回 去的情況發生,所以,最好放在中性的冷水裡。
牙醫師指出,市售的清潔錠和冷開水比較起來,在清潔力上是有些不同,因為活動 假牙會套在牙床上,或是勾到其他的牙齒上,若是假牙不乾淨,細菌就會帶入口腔,牙齒就容易蛀牙或感染牙周病;清潔錠的潔淨效果是比清水好些,因為清潔錠含 有殺菌劑成分,不過在使用之前,還是要用清水再沖乾淨,以免清潔劑的殘留,另外,泡鹽水也是一種清潔方式。
假牙需半年洗牙1次
牙 醫師以專業的立場建議,假牙患者需要半年洗牙1次,甚至次數上要比健康牙齒更頻繁,因為假牙病患通常就是之前牙齒已出問題,所以需要勤於保養,而不論是固 定式或活動式假牙,並不是一輩子都不會壞的,固定式假牙還是套在牙齒上面,原本的牙齒還在裡面,若清潔不當,原本的牙齒還是會蛀牙或罹患牙周病。
牙 醫師指出,在國內半年清洗1次牙齒是健保給付範圍,是全民健保給大眾的福利。但若有固定式假牙,尤其是有牙橋的話,建議洗牙頻率最好要增加;而牙周病患 者,通常建議3個月做1次假牙保養,因為假牙會增加口腔清潔上的困難,像牙橋就是個明顯的例子,有些比較難去清潔的地方,還是需要請醫師做徹底的清潔,因 此,裝假牙者要比沒有裝假牙者,更需注意口腔的清潔問題。
基本上全口式活動假牙只要注重清潔,大概每半年檢查1次即可,在 保養方便要觀察牙肉的顏色以及有無發炎,有些人對假牙材質過敏,牙肉就會發炎甚至出血;有些人則是假牙戴久了,組織產生變化,以致假牙不合,有可能是軟組 織萎縮,牙床和假牙之間產生空隙,這時假牙就需要做調整。
清不乾淨,牙齒再度生病
2次蛀 牙:牙醫師指出,「2次蛀牙」多半是出於無知的觀念,那就是「患者覺得假牙裝上去就不會蛀牙。」沒錯,假牙本來就是無機物,本身是不會蛀牙的,但是假牙裡 面的真牙,是用膠劑把假牙黏在原來的牙齒上面,膠劑長期在潮濕的口腔環境裡面,加上口水裡的酵素影響,時間久了會融解沖刷掉黏著的膠劑,如此一些湯湯水水 有可能會跑到假牙跟牙齒之間,若是不幸腐壞,很容易產生第2次的蛀牙。
牙周病: 植牙 的使用期限會比一般假牙更長一些,是因為沒有留下真牙,牙根是金屬、陶瓷等無機物,不會有蛀牙的問題發生,但卻會有牙周病的問題產生;所有假牙,除了活動 假牙之外,都會有牙周病的問題,尤其是製作不好的假牙,與原本的牙齒不合,就容易在假牙邊緣底下藏污納垢,造成牙齦發炎、牙結石,然後造成骨頭的萎縮,因 此,牙周病在製作不良或是清潔不當的假牙上很容易發現。
植體周圍炎:植體周圍炎若發生在植牙患者身上,情況輕微的話,是可 以治療的,但是如果太嚴重,牙根有可能會脫落,因為骨頭萎縮之後,會造成牙根搖晃,不用拔就掉了;若是損壞得太嚴重,恐怕無法進行第2次植牙,所以就算是 植牙,也是必須注重保養,否則就會有無法再次植牙的狀況。
正確使用假牙
牙醫師表示,固定式假牙和一般健康牙齒的使用方式一樣,但是由於活動式假牙的咀嚼能力比較差,所以更要細嚼慢嚥,不然很容易食物咬不碎就吞進去了。
牙 醫師進一步說明,除非患者裝的是金屬材質的假牙,否則不建議吃太堅硬的食物,例如堅果類、骨頭、蟹殼……等等,或有些人喜歡吃檳榔等都應該避免,因為這些 都容易造成假牙的耗損,甚至會損壞假牙;如果患者使用的是活動式假牙,通常都是樹脂牙或是塑鋼牙,因為材質強度比較低,若是吃了上述的食物,常容易造成假 牙脫落的問題。
此外,有些人在睡眠時會磨牙,而磨牙的成因有可能是壓力造成或是患者剛裝上假牙,還不太適應,或是醫師還未 調整好假牙位置,造成神經系統一直想要找到最穩定的咬合狀態,但是磨牙會增加假牙的耗損,因此若是有磨牙問題的患者,可能就需要請醫師做一個「咬合板」來 保護齒列,避免損害假牙。
最後,牙醫師叮嚀所有假牙患者,假牙並不是一輩子都不用更換,所以,更需要比正常的牙齒多清潔以及定期檢查;而假牙也是有使用期限的,固定式假牙若保養得當,約可維持7~10年,活動式假牙,則約半年到1年就需要調整。
參考文獻:
1. 廖榮彥 2008 Bicon 植牙系統簡介
2. 張文輝 美齒與科
3. 2006 人工植牙新知
資料來源:ttvc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334&News_Class_ID=&Page=1
伴隨年齡老化所產生假牙族群不斷增加,使得假牙的清潔與保養日益受到重視,臨床上發現,許多銀髮族在假牙的清潔保養上方法並不正確,如此長年累月下來,不但假牙會因為藏污納垢造成口臭,影響正常的社交,甚至還會產生2次蛀牙及 牙周病 等口腔疾病問題,情況嚴重者,甚至導致全身性的疾病。
正確保養假牙
固定式假牙:牙醫師表示,固定式假牙的保養方式,原則上和自然牙齒的保養方式是一樣的,會運用到的些潔牙工具,包括牙刷、牙線、牙線穿引器、牙間刷、沖牙機等,若沒有好好保養,容易造成牙齦萎縮,露出假牙的邊緣,造成不美觀。
若 假牙是牙橋的形式,好幾顆連在一起,一般的牙線無法穿過,就必須使用牙間刷,才能深入到假牙的牙橋裡做清潔,甚至有種「超級牙線」(Super Floss),它一端是比較硬的硬體塑膠,中間是有些寛的棉質,前端則比較硬,可穿透牙橋,拉出來後,中間較寬的棉質物,可以清潔到牙橋底部,這通常是醫 師建議牙周病患者使用的,因為很多假牙患者,常因牙橋底下無法清潔乾淨,產生牙周病甚至是蛀牙。
而沖牙機也是不錯的選擇,不過無法單獨使用,因為沖牙機算是輔助型的工具,只能把一些比較游離的、沒有真的黏在牙床上的大塊物質沖洗刷掉,像是附著在牙齒上的牙菌斑,還是需要使用刷子或牙線等工具移除。
活 動式假牙:活動式的假牙,在吃完東西之後,最好取出來清潔再戴上,睡前也要取下來刷乾淨,並放在假牙清潔錠液中浸泡,同時也可以讓軟組織、牙齦組織獲得休 息,如果不用潔牙錠液,用清水浸泡也可以;假牙泡水是因為擔心塑膠會變形,若在空氣中,因塑膠乾燥後,結構上會有些萎縮的情況,以致形狀改變,而有戴不回 去的情況發生,所以,最好放在中性的冷水裡。
牙醫師指出,市售的清潔錠和冷開水比較起來,在清潔力上是有些不同,因為活動 假牙會套在牙床上,或是勾到其他的牙齒上,若是假牙不乾淨,細菌就會帶入口腔,牙齒就容易蛀牙或感染牙周病;清潔錠的潔淨效果是比清水好些,因為清潔錠含 有殺菌劑成分,不過在使用之前,還是要用清水再沖乾淨,以免清潔劑的殘留,另外,泡鹽水也是一種清潔方式。
假牙需半年洗牙1次
牙 醫師以專業的立場建議,假牙患者需要半年洗牙1次,甚至次數上要比健康牙齒更頻繁,因為假牙病患通常就是之前牙齒已出問題,所以需要勤於保養,而不論是固 定式或活動式假牙,並不是一輩子都不會壞的,固定式假牙還是套在牙齒上面,原本的牙齒還在裡面,若清潔不當,原本的牙齒還是會蛀牙或罹患牙周病。
牙 醫師指出,在國內半年清洗1次牙齒是健保給付範圍,是全民健保給大眾的福利。但若有固定式假牙,尤其是有牙橋的話,建議洗牙頻率最好要增加;而牙周病患 者,通常建議3個月做1次假牙保養,因為假牙會增加口腔清潔上的困難,像牙橋就是個明顯的例子,有些比較難去清潔的地方,還是需要請醫師做徹底的清潔,因 此,裝假牙者要比沒有裝假牙者,更需注意口腔的清潔問題。
基本上全口式活動假牙只要注重清潔,大概每半年檢查1次即可,在 保養方便要觀察牙肉的顏色以及有無發炎,有些人對假牙材質過敏,牙肉就會發炎甚至出血;有些人則是假牙戴久了,組織產生變化,以致假牙不合,有可能是軟組 織萎縮,牙床和假牙之間產生空隙,這時假牙就需要做調整。
清不乾淨,牙齒再度生病
2次蛀 牙:牙醫師指出,「2次蛀牙」多半是出於無知的觀念,那就是「患者覺得假牙裝上去就不會蛀牙。」沒錯,假牙本來就是無機物,本身是不會蛀牙的,但是假牙裡 面的真牙,是用膠劑把假牙黏在原來的牙齒上面,膠劑長期在潮濕的口腔環境裡面,加上口水裡的酵素影響,時間久了會融解沖刷掉黏著的膠劑,如此一些湯湯水水 有可能會跑到假牙跟牙齒之間,若是不幸腐壞,很容易產生第2次的蛀牙。
牙周病: 植牙 的使用期限會比一般假牙更長一些,是因為沒有留下真牙,牙根是金屬、陶瓷等無機物,不會有蛀牙的問題發生,但卻會有牙周病的問題產生;所有假牙,除了活動 假牙之外,都會有牙周病的問題,尤其是製作不好的假牙,與原本的牙齒不合,就容易在假牙邊緣底下藏污納垢,造成牙齦發炎、牙結石,然後造成骨頭的萎縮,因 此,牙周病在製作不良或是清潔不當的假牙上很容易發現。
植體周圍炎:植體周圍炎若發生在植牙患者身上,情況輕微的話,是可 以治療的,但是如果太嚴重,牙根有可能會脫落,因為骨頭萎縮之後,會造成牙根搖晃,不用拔就掉了;若是損壞得太嚴重,恐怕無法進行第2次植牙,所以就算是 植牙,也是必須注重保養,否則就會有無法再次植牙的狀況。
正確使用假牙
牙醫師表示,固定式假牙和一般健康牙齒的使用方式一樣,但是由於活動式假牙的咀嚼能力比較差,所以更要細嚼慢嚥,不然很容易食物咬不碎就吞進去了。
牙 醫師進一步說明,除非患者裝的是金屬材質的假牙,否則不建議吃太堅硬的食物,例如堅果類、骨頭、蟹殼……等等,或有些人喜歡吃檳榔等都應該避免,因為這些 都容易造成假牙的耗損,甚至會損壞假牙;如果患者使用的是活動式假牙,通常都是樹脂牙或是塑鋼牙,因為材質強度比較低,若是吃了上述的食物,常容易造成假 牙脫落的問題。
此外,有些人在睡眠時會磨牙,而磨牙的成因有可能是壓力造成或是患者剛裝上假牙,還不太適應,或是醫師還未 調整好假牙位置,造成神經系統一直想要找到最穩定的咬合狀態,但是磨牙會增加假牙的耗損,因此若是有磨牙問題的患者,可能就需要請醫師做一個「咬合板」來 保護齒列,避免損害假牙。
最後,牙醫師叮嚀所有假牙患者,假牙並不是一輩子都不用更換,所以,更需要比正常的牙齒多清潔以及定期檢查;而假牙也是有使用期限的,固定式假牙若保養得當,約可維持7~10年,活動式假牙,則約半年到1年就需要調整。
參考文獻:
1. 廖榮彥 2008 Bicon 植牙系統簡介
2. 張文輝 美齒與科
3. 2006 人工植牙新知
資料來源:ttvc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334&News_Class_ID=&Page=1
2016年3月29日 星期二
利用一顆蘋果 初步了解牙齒健康狀況
在台灣,健保補助民眾每半年全口洗牙的服務,當然這也包含定期的口腔檢查。但是國外,比如美國單是拍攝 X
光及檢查,未包含治療就耗費上百美元,而鄰國日本,同樣的初級診察,也須花上 2 千到 5、6
千日圓不等。天啊,難道台灣以外的國家,真的非得牙爛到走投無路了才能求診嗎?
日本的松本蘋果協會(Matsumoto Apple Association)為了刺激蘋果買氣,推出一個別出心裁的跨界合作──他們和牙醫師團隊聯手,推出「Dentapple」計畫。
「Dentapple」 專案的主角就是蘋果,首先,松本蘋果協會在每顆蘋果上都貼有一張 QR code 貼紙,在大快朵頤之前,你必須掃瞄它來下載軟體應用程式(同時支援 iOS 及 Android 系統),接下來,介面會教你該如何咬蘋果,像是用左側小臼齒區咬、全口切咬等不同方式,總計必須咬 4 口,之後再用手機拍下咬痕。
但在上傳照片前,還需要填寫一份簡短問卷,讓牙醫師更了解口腔狀況,而一旦完成這些資訊上傳,24 小時之內就會有專業牙醫師,為你的口腔狀況做出初級診斷。
當然你可能會覺得這只是個賣蘋果的噱頭,但事實上,從蘋果咬痕上還真能循線挖掘出牙齒潛在問題。在 Dentapple 報告裡,就包含了 3 方面:「牙周病」、「蛀牙」、「顳顎關節症」。
以 牙周病(Periodontitis)來說,最典型的症狀就是牙齦腫脹、齒牙動搖,而蘋果具有一定的硬度,初期牙周病患者啃咬會留下出血的痕跡,但中重度 牙周病病人卻只能留下淺痕,甚至酸軟疼痛根本咬不動。此時,醫師就能依照咬痕的位置,判斷出哪區域的牙周狀況較糟,或者咬合功能不佳而給予重建的建議。
但 對於蛀牙的徵兆,恐怕就要靠點運氣才能發現,一般來說,兒童蛀牙好發於咬合面,相對於咬蘋果的位置比較容易被發現,但對於成人,蛀牙常發在牙齒和牙齒交接 的鄰接面,或者為繼發性蛀牙(secondary caries,意指蛀牙經填補後,再次蛀牙),無論哪一種,除非蛀到缺角凹陷,否則很難在蘋果上形成痕跡。
對於大部分的人 來說,「顳顎關節症候群(Temporomandibular Joint Disorder)」恐怕是陌生的名詞,事實上它像是一種文明病,和壓力及生活習慣有極大的關係,曾罹患的群眾其實不算少數,其中典型的症狀像是嘴巴張不 開、張開及咬合疼痛、開口時耳前會有聲音、開閉口時下巴歪斜或咬合紊亂。在蘋果上的有跡可循,就是能呈現患者的張口度以及平均咬合力道,如果病人剩餘牙齒 數多,咬痕卻極淺,可能就代表他硬咬時會疼痛而不敢出力,成為判斷罹病的線索。
「Dentapple」計畫背後的源起其實 是有故事的,一般提到日本蘋果,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青森縣,但事實上,較少為人知的長野縣佔蘋果總產量的第二位,而位於長野的松本蘋果協會對自家產品非 常有信心,十分不甘名氣落於下風而成為隱藏版美味,同時眼見近年銷量直落 25%,於是便想出這個跨界合作手法。
其實若仔 細分析起,這個專案非常有趣:協會想販賣蘋果,而他們同時觀察到在日本看牙醫是需要一定門檻、付出些代價的,那麼,如果能和特定牙醫診所結盟,利用蘋果提 供資料,由專業人士來診斷,若真需要治療,這就能為牙科帶來客源,而「Dentapple」計畫的新鮮與趣味,也能打響知名度建立起品牌,無疑是雙贏策 略。
放大一點來看,以現今科技的發展,穿戴式裝置衍生出的新興醫療模式正夯,無論是皮膚貼片、隱形眼鏡或者智慧型手環,為 的都是收集大家的生理資訊,上傳雲端後藉由遠距醫療來監測掌控,然而「Dentapple」開啟了另一個想像:有沒有可能藉由極為簡單的物品,就能取得我 們的健康數據呢?
也許你認為單憑齒痕,就算是醫界的福爾摩斯也不可能知道更多,完全悖離「精準醫學」的精神,但是,一顆蘋 果 200 日圓,一箱 12 顆也才 2,400 日圓,就算蘋果診斷太過粗糙,英語有一句名言「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一天一顆蘋果,醫生遠離我) 」,診斷僅供參考,但有顆好吃又健康的蘋果,消費者不啻為贏家啊。
參考文獻:
1. 張浩陞 2005 認識 人工植牙
2. 鄭偉立 2005 牙科新知~談人工植牙
3. 陳佳炎 2009 人工植牙面面觀
資料來源:科技新報
印象牙醫
日本的松本蘋果協會(Matsumoto Apple Association)為了刺激蘋果買氣,推出一個別出心裁的跨界合作──他們和牙醫師團隊聯手,推出「Dentapple」計畫。
「Dentapple」 專案的主角就是蘋果,首先,松本蘋果協會在每顆蘋果上都貼有一張 QR code 貼紙,在大快朵頤之前,你必須掃瞄它來下載軟體應用程式(同時支援 iOS 及 Android 系統),接下來,介面會教你該如何咬蘋果,像是用左側小臼齒區咬、全口切咬等不同方式,總計必須咬 4 口,之後再用手機拍下咬痕。
但在上傳照片前,還需要填寫一份簡短問卷,讓牙醫師更了解口腔狀況,而一旦完成這些資訊上傳,24 小時之內就會有專業牙醫師,為你的口腔狀況做出初級診斷。
當然你可能會覺得這只是個賣蘋果的噱頭,但事實上,從蘋果咬痕上還真能循線挖掘出牙齒潛在問題。在 Dentapple 報告裡,就包含了 3 方面:「牙周病」、「蛀牙」、「顳顎關節症」。
以 牙周病(Periodontitis)來說,最典型的症狀就是牙齦腫脹、齒牙動搖,而蘋果具有一定的硬度,初期牙周病患者啃咬會留下出血的痕跡,但中重度 牙周病病人卻只能留下淺痕,甚至酸軟疼痛根本咬不動。此時,醫師就能依照咬痕的位置,判斷出哪區域的牙周狀況較糟,或者咬合功能不佳而給予重建的建議。
但 對於蛀牙的徵兆,恐怕就要靠點運氣才能發現,一般來說,兒童蛀牙好發於咬合面,相對於咬蘋果的位置比較容易被發現,但對於成人,蛀牙常發在牙齒和牙齒交接 的鄰接面,或者為繼發性蛀牙(secondary caries,意指蛀牙經填補後,再次蛀牙),無論哪一種,除非蛀到缺角凹陷,否則很難在蘋果上形成痕跡。
對於大部分的人 來說,「顳顎關節症候群(Temporomandibular Joint Disorder)」恐怕是陌生的名詞,事實上它像是一種文明病,和壓力及生活習慣有極大的關係,曾罹患的群眾其實不算少數,其中典型的症狀像是嘴巴張不 開、張開及咬合疼痛、開口時耳前會有聲音、開閉口時下巴歪斜或咬合紊亂。在蘋果上的有跡可循,就是能呈現患者的張口度以及平均咬合力道,如果病人剩餘牙齒 數多,咬痕卻極淺,可能就代表他硬咬時會疼痛而不敢出力,成為判斷罹病的線索。
「Dentapple」計畫背後的源起其實 是有故事的,一般提到日本蘋果,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青森縣,但事實上,較少為人知的長野縣佔蘋果總產量的第二位,而位於長野的松本蘋果協會對自家產品非 常有信心,十分不甘名氣落於下風而成為隱藏版美味,同時眼見近年銷量直落 25%,於是便想出這個跨界合作手法。
其實若仔 細分析起,這個專案非常有趣:協會想販賣蘋果,而他們同時觀察到在日本看牙醫是需要一定門檻、付出些代價的,那麼,如果能和特定牙醫診所結盟,利用蘋果提 供資料,由專業人士來診斷,若真需要治療,這就能為牙科帶來客源,而「Dentapple」計畫的新鮮與趣味,也能打響知名度建立起品牌,無疑是雙贏策 略。
放大一點來看,以現今科技的發展,穿戴式裝置衍生出的新興醫療模式正夯,無論是皮膚貼片、隱形眼鏡或者智慧型手環,為 的都是收集大家的生理資訊,上傳雲端後藉由遠距醫療來監測掌控,然而「Dentapple」開啟了另一個想像:有沒有可能藉由極為簡單的物品,就能取得我 們的健康數據呢?
也許你認為單憑齒痕,就算是醫界的福爾摩斯也不可能知道更多,完全悖離「精準醫學」的精神,但是,一顆蘋 果 200 日圓,一箱 12 顆也才 2,400 日圓,就算蘋果診斷太過粗糙,英語有一句名言「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一天一顆蘋果,醫生遠離我) 」,診斷僅供參考,但有顆好吃又健康的蘋果,消費者不啻為贏家啊。
參考文獻:
1. 張浩陞 2005 認識 人工植牙
2. 鄭偉立 2005 牙科新知~談人工植牙
3. 陳佳炎 2009 人工植牙面面觀
資料來源:科技新報
印象牙醫
淺談老年人牙齒的4個變化與保養
及時清理牙間隙,養成良好的刷牙習慣,可以幫助你擺脫經常塞牙的尷尬。
老年人牙齒的4個變化
1. 牙齒磨損多
牙齒經過數十年的使用,表面的釉質(琺琅質)已基本被磨耗殆盡,牙本質外露、牙面變平、牙齒變短,從而導致吃飯時咬不爛東西,吃東西時間變長而咬肌疲累,出現涼的不能吃、熱的也不能吃等咀嚼效率低下、顳頜關節病變、牙本質過敏的症狀,有的還可能發展為牙髓炎、根尖 牙周病 而出現持續性的疼痛。
2. 楔狀缺損多
老年人的牙齒頸部經常能看到有1道橫行的溝狀缺損,其形成的原因主要為牙齒局部的酸性環境腐蝕、咬合壓力、長期不正確的刷牙方式等。楔狀缺損可以引起牙齒的過敏、疼痛等感覺,可以繼發齲病、牙齒橫折等併發症。
3. 牙縫大
人到老年,牙齦和牙周組織的萎縮使牙齒之間的縫隙逐漸增大,這容易造成食物嵌塞,從而導致根面齲的發生和發展及牙周組織的病理性吸收,使牙齒出現缺損和鬆動等病變。
4. 殘根、殘冠牙多
這是由於長期的牙齒磨耗、齲齒、楔狀缺損等原因,未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治療,或由於病人恐懼補牙和拔牙而延誤治療所致。
吃東西愛塞牙的主要原因
老年人由於牙齦萎縮,牙周病使牙齒鬆動,造成牙間隙增大;牙齒磨耗嚴重,且不均勻,咀嚼食物時咬合的壓力很容易將食物擠入兩牙之間;牙齒的楔狀缺損,患齲齒後未及時修補,拔牙後未及時鑲牙以及牙齒排列不整齊等都是老年人塞牙的原因。
食物塞牙令人不適且煩惱,剔牙又給人增添了許多麻煩,如果殘留在牙縫間的食物殘屑、纖維長時間不清除,易引起牙齦萎縮、牙齦出血、牙周感染溢膿、牙齒鬆動,從而縮短牙齒壽命。
清潔牙間隙的方法
牙籤
使 用牙籤剔除嵌塞在牙間隙內的食物碎屑,這是人類一種古老的清潔口腔的方法。不過, 用時切忌垂直刺入牙縫,以免損傷牙齦,使齦乳頭萎縮,牙間隙增大,加重食物的嵌塞。有人習慣用手指甲或金屬髮夾、大頭針、火柴棒等堅硬未消毒的物件剔牙, 這樣隨意剔牙可損傷牙齦,時間久了可造成牙齦萎縮、牙間隙增大,加重食物嵌塞的發生;並且會由於剔牙工具不衛生而造成牙齦炎、牙周病等多種疾病的產生,建 議謹慎使用。
牙線
用尼龍線、絲線或聚酯纖維線製成,用它清潔牙齒的鄰面,特別是清潔平的或凸的牙面最合適。雙手將牙線兩頭拉直壓入牙間隙中, 作上下內外拉動, 清除嵌塞物。牙線比牙籤的弊病少,但比較麻煩,使用不方便。
牙線棒
牙線棒結合了牙線與牙籤的優點,使用方便。牙線棒的尖端進入牙間隙,剔除較大、較緊的食物嵌塞物,一次性使用,不僅衛生且對牙齦有保健作用,特別適用於由牙列不齊、鄰牙接觸點不好而引起的食物嵌塞。
牙齒保健從細節做起
正確的刷牙方法
順刷法:就是順著牙齒的生長方向刷牙,牙刷運動方向和牙縫方向一致。
作用:老年人的牙間隙大,容易藏入食物,如有 假牙 更容易嵌塞食物。而順刷法可以伸入牙縫中清除污垢,並且對牙齦組織有一定的按摩作用。
選用含氟化物的牙膏
根據自己個人的口腔情況,選擇加氟牙膏可預防齲齒;含洗必泰、蘆薈的牙膏可以防止牙周病;含兩面針的牙膏可以防治牙齒酸痛。
定期做口腔檢查半年檢查1次。
堅持做牙齦按摩
用拇指和食指從牙根方向向齦緣方向慢慢移動按摩,早晚各1 次。
經常叩齒
善養生者都強調「齒宜常叩」,在清晨或飯前,牙和牙齦的經脈未充,可以輕輕叩擊牙齒,能促使其血脈通暢,保護牙齒。
常飲茶水
茶葉中含有氟,具有預防齲齒的作用。所以常喝茶水或用茶漱口,能起到保護和清潔牙齒的作用。
慎服某些藥物
一些藥物如四環素、金黴素、強力黴素等,可以使牙齒發黃或牙釉質發育不良,容易導致齲齒,所以不要大量服用這些藥物。
防治牙齒過敏
對牙齒敏感症的治療,除針對病因處理外,主要採用脫敏治療,脫敏無效者,可視情況用充填術或冠修復來隔絕外界刺激,消除敏感症狀。
牙齒過敏及其形成原因
牙齒在遇到冷、熱、甜、酸或機械刺激(摩擦、咬硬物)後,所產生的一種酸軟疼痛的感覺,被稱為牙齒過敏症。它是多種牙體病以及部分牙周病所共有的一種症狀。
老年人牙齒過敏的原因包括:
1. 牙齒嚴重磨損或有楔狀缺損。2. 牙齦出現萎縮使得牙根暴露。3. 一些能使牙釉質完整性受到破壞而導致牙本質(牙齒的主體,位於牙釉質和牙骨質的內層)暴露的疾病,如齲病、牙隱裂、牙折、酸蝕症等。
緩解牙齒過敏症狀的6個妙法
1. 使用軟毛牙刷刷牙。2. 使用治療牙齒過敏的特效牙膏。能阻斷刺激向神經的傳導,或使牙神經對這些刺激的敏感度下降。如果要消除牙痛,需要堅持使用。3. 使用氟化物。使用牙醫推薦的含有氟化物的防治牙過敏的漱口液或凝膠潔齒劑。4. 用大蒜擦牙。用新鮮大蒜的橫切面反覆塗擦牙齒酸疼的過敏部位。大蒜素具有抗菌消炎作用,對治療牙本質過敏有一定的效果。5. 吃生核桃。生核桃仁裡含有大量的鞣酸,能使牙本質小管中的蛋白質凝固,可以起到脫敏的作用。6. 養成飯後漱口的習慣。含適量清水在口中,鼓動雙頰多次,然後吐出,反覆3 ∼ 4 次。注意漱口水溫度要適宜,不要用熱水或者冰水漱口。老年人牙齒過敏的治療除針對病因處理外,主要採用脫敏治療,脫敏無效者,可視情況用充填術或冠修復以 隔絕外界刺激,消除敏感症狀。
老年人牙齒過敏的治療
除針對病因處理外,主要採用脫敏治療,脫敏無效者,可視情況用充填術或冠修復以隔絕外界刺激,消除敏感症狀。
參考文獻:
1. 張浩陞 2005 認識人工 植牙
2. 鄭偉立 2005 牙科新知~談人工植牙
3. 陳佳炎 2009 人工植牙面面觀
資料來源:早安健康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332&News_Class_ID=&Page=1
老年人牙齒的4個變化
1. 牙齒磨損多
牙齒經過數十年的使用,表面的釉質(琺琅質)已基本被磨耗殆盡,牙本質外露、牙面變平、牙齒變短,從而導致吃飯時咬不爛東西,吃東西時間變長而咬肌疲累,出現涼的不能吃、熱的也不能吃等咀嚼效率低下、顳頜關節病變、牙本質過敏的症狀,有的還可能發展為牙髓炎、根尖 牙周病 而出現持續性的疼痛。
2. 楔狀缺損多
老年人的牙齒頸部經常能看到有1道橫行的溝狀缺損,其形成的原因主要為牙齒局部的酸性環境腐蝕、咬合壓力、長期不正確的刷牙方式等。楔狀缺損可以引起牙齒的過敏、疼痛等感覺,可以繼發齲病、牙齒橫折等併發症。
3. 牙縫大
人到老年,牙齦和牙周組織的萎縮使牙齒之間的縫隙逐漸增大,這容易造成食物嵌塞,從而導致根面齲的發生和發展及牙周組織的病理性吸收,使牙齒出現缺損和鬆動等病變。
4. 殘根、殘冠牙多
這是由於長期的牙齒磨耗、齲齒、楔狀缺損等原因,未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治療,或由於病人恐懼補牙和拔牙而延誤治療所致。
吃東西愛塞牙的主要原因
老年人由於牙齦萎縮,牙周病使牙齒鬆動,造成牙間隙增大;牙齒磨耗嚴重,且不均勻,咀嚼食物時咬合的壓力很容易將食物擠入兩牙之間;牙齒的楔狀缺損,患齲齒後未及時修補,拔牙後未及時鑲牙以及牙齒排列不整齊等都是老年人塞牙的原因。
食物塞牙令人不適且煩惱,剔牙又給人增添了許多麻煩,如果殘留在牙縫間的食物殘屑、纖維長時間不清除,易引起牙齦萎縮、牙齦出血、牙周感染溢膿、牙齒鬆動,從而縮短牙齒壽命。
清潔牙間隙的方法
牙籤
使 用牙籤剔除嵌塞在牙間隙內的食物碎屑,這是人類一種古老的清潔口腔的方法。不過, 用時切忌垂直刺入牙縫,以免損傷牙齦,使齦乳頭萎縮,牙間隙增大,加重食物的嵌塞。有人習慣用手指甲或金屬髮夾、大頭針、火柴棒等堅硬未消毒的物件剔牙, 這樣隨意剔牙可損傷牙齦,時間久了可造成牙齦萎縮、牙間隙增大,加重食物嵌塞的發生;並且會由於剔牙工具不衛生而造成牙齦炎、牙周病等多種疾病的產生,建 議謹慎使用。
牙線
用尼龍線、絲線或聚酯纖維線製成,用它清潔牙齒的鄰面,特別是清潔平的或凸的牙面最合適。雙手將牙線兩頭拉直壓入牙間隙中, 作上下內外拉動, 清除嵌塞物。牙線比牙籤的弊病少,但比較麻煩,使用不方便。
牙線棒
牙線棒結合了牙線與牙籤的優點,使用方便。牙線棒的尖端進入牙間隙,剔除較大、較緊的食物嵌塞物,一次性使用,不僅衛生且對牙齦有保健作用,特別適用於由牙列不齊、鄰牙接觸點不好而引起的食物嵌塞。
牙齒保健從細節做起
正確的刷牙方法
順刷法:就是順著牙齒的生長方向刷牙,牙刷運動方向和牙縫方向一致。
作用:老年人的牙間隙大,容易藏入食物,如有 假牙 更容易嵌塞食物。而順刷法可以伸入牙縫中清除污垢,並且對牙齦組織有一定的按摩作用。
選用含氟化物的牙膏
根據自己個人的口腔情況,選擇加氟牙膏可預防齲齒;含洗必泰、蘆薈的牙膏可以防止牙周病;含兩面針的牙膏可以防治牙齒酸痛。
定期做口腔檢查半年檢查1次。
堅持做牙齦按摩
用拇指和食指從牙根方向向齦緣方向慢慢移動按摩,早晚各1 次。
經常叩齒
善養生者都強調「齒宜常叩」,在清晨或飯前,牙和牙齦的經脈未充,可以輕輕叩擊牙齒,能促使其血脈通暢,保護牙齒。
常飲茶水
茶葉中含有氟,具有預防齲齒的作用。所以常喝茶水或用茶漱口,能起到保護和清潔牙齒的作用。
慎服某些藥物
一些藥物如四環素、金黴素、強力黴素等,可以使牙齒發黃或牙釉質發育不良,容易導致齲齒,所以不要大量服用這些藥物。
防治牙齒過敏
對牙齒敏感症的治療,除針對病因處理外,主要採用脫敏治療,脫敏無效者,可視情況用充填術或冠修復來隔絕外界刺激,消除敏感症狀。
牙齒過敏及其形成原因
牙齒在遇到冷、熱、甜、酸或機械刺激(摩擦、咬硬物)後,所產生的一種酸軟疼痛的感覺,被稱為牙齒過敏症。它是多種牙體病以及部分牙周病所共有的一種症狀。
老年人牙齒過敏的原因包括:
1. 牙齒嚴重磨損或有楔狀缺損。2. 牙齦出現萎縮使得牙根暴露。3. 一些能使牙釉質完整性受到破壞而導致牙本質(牙齒的主體,位於牙釉質和牙骨質的內層)暴露的疾病,如齲病、牙隱裂、牙折、酸蝕症等。
緩解牙齒過敏症狀的6個妙法
1. 使用軟毛牙刷刷牙。2. 使用治療牙齒過敏的特效牙膏。能阻斷刺激向神經的傳導,或使牙神經對這些刺激的敏感度下降。如果要消除牙痛,需要堅持使用。3. 使用氟化物。使用牙醫推薦的含有氟化物的防治牙過敏的漱口液或凝膠潔齒劑。4. 用大蒜擦牙。用新鮮大蒜的橫切面反覆塗擦牙齒酸疼的過敏部位。大蒜素具有抗菌消炎作用,對治療牙本質過敏有一定的效果。5. 吃生核桃。生核桃仁裡含有大量的鞣酸,能使牙本質小管中的蛋白質凝固,可以起到脫敏的作用。6. 養成飯後漱口的習慣。含適量清水在口中,鼓動雙頰多次,然後吐出,反覆3 ∼ 4 次。注意漱口水溫度要適宜,不要用熱水或者冰水漱口。老年人牙齒過敏的治療除針對病因處理外,主要採用脫敏治療,脫敏無效者,可視情況用充填術或冠修復以 隔絕外界刺激,消除敏感症狀。
老年人牙齒過敏的治療
除針對病因處理外,主要採用脫敏治療,脫敏無效者,可視情況用充填術或冠修復以隔絕外界刺激,消除敏感症狀。
參考文獻:
1. 張浩陞 2005 認識人工 植牙
2. 鄭偉立 2005 牙科新知~談人工植牙
3. 陳佳炎 2009 人工植牙面面觀
資料來源:早安健康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332&News_Class_ID=&Page=1
2016年3月21日 星期一
植牙是否補骨粉 要看牙床的
目前不少植牙都號稱不需補骨,也不用開刀,不必等骨整合就能植牙,但是對牙醫師來說,有些人的骨床已經受到細菌一定深度侵蝕,如果想長久使用植入的牙齒,最好還是為牙骨床打下良好的植牙基礎才是正途,骨床基底穩健植牙才能用長久。
如 果牙齒狀況本來就不佳,又缺乏正確保養,這樣先天不良、後天又失調的狀況,臨床上不乏植牙一年多,就已經出現疼痛或植體動搖等情形,ICOI植牙專科醫師 表示,植牙應該要以長期使用治療方式來看待,只要設計使用年限要超過十年以上,骨床的健康就很重要,建議紮實的補骨功夫不可省略。
國 內正常的植體長度為7~8mm以上,雖然已有胖圓短植體推出,但是剛啟用階段持久性尚待考驗,由於植牙是將植體置入骨床,如果骨質不佳骨床不夠,病人後續 使用時間可能因此縮短。所以牙骨床修復是很重要一環,所以有些人植牙二十多年都沒事,有人卻植了一年半就感覺不舒服,除了跟保養有關外,很重要的是造骨基 礎厚實完整,植牙才能長久使用無虞。
目前上顎後牙區植牙對於植牙的植體是否打穿鼻竇有不同門派見解,坊間兩派植牙醫師,一 派勇於嘗試,認為植牙可以打穿鼻竇,因為植體長7mm,鼻竇骨厚度也不過2-3mm,不需補骨即可植牙,只要衡量好植體的使用期限,再加上植體原本就有此 設計,打穿鼻竇屬於正常的操作方式。另一派則持保守觀點,認為絕對不能打穿鼻竇,如果鼻竇在植牙前就已經嚴重發炎到鼻竇破損,會先請耳鼻喉科醫師及植牙口 腔醫師做好鼻竇修復,確定沒有鼻竇炎跟鼻竇破損,修復完成之後才會進行上顎竇提高術的補骨程序,避免鼻竇內的細菌有機會入侵牙床引發骨床發炎,最後植牙失 敗。
骨床再造方式有多種,醫療界有以純自體骨移植模式,好處是成本便宜、失敗率低,但是增加傷口與疼痛度。另外有以純骨粉 植牙,但是畢竟完全外來物,相對骨整合較無法完全控制,目前已有更深入的研究,使用PRF(PLATELET RICH FIBRIN),藉由人體細胞協助進行骨整合,患者在就診前先抽血,萃取製作骨膠原膜,用來在手術過程中加速自體修復及止血功效,這樣就能一邊修復一邊補 骨。醫師表示,藉由自體骨、骨粉、加上人體細胞進行的修復模式,就好像綜合性的雞尾酒療法,能夠大幅提高補骨成功率,亦不會增加疼痛與腫脹度。
如 果牙床補骨之後運動量夠,加上飲食鈣質補充得當,骨再生情況就好;有些人不曬太陽又不喜歡運動,骨頭生長就慢,因此做鼻竇修復或補骨時,有人只需三個月就 好,有些人卻需要九至十二個月的時間。牙醫師表示,醫療的細緻度會影響病人疼痛度,有些病人補骨之後痛到不行,有些人卻沒有痛感,現在透過雷射來滅菌止 血,配合PRF加速修復,可以有效降低補骨植牙的疼痛感並提高植牙效能。
參考文獻:
1. 廖榮彥 2008 Bicon 植牙系統簡介
2. 張文輝 美齒與科
3. 2006 人工植牙 新知
資料來源:101dr
印象牙醫
如 果牙齒狀況本來就不佳,又缺乏正確保養,這樣先天不良、後天又失調的狀況,臨床上不乏植牙一年多,就已經出現疼痛或植體動搖等情形,ICOI植牙專科醫師 表示,植牙應該要以長期使用治療方式來看待,只要設計使用年限要超過十年以上,骨床的健康就很重要,建議紮實的補骨功夫不可省略。
國 內正常的植體長度為7~8mm以上,雖然已有胖圓短植體推出,但是剛啟用階段持久性尚待考驗,由於植牙是將植體置入骨床,如果骨質不佳骨床不夠,病人後續 使用時間可能因此縮短。所以牙骨床修復是很重要一環,所以有些人植牙二十多年都沒事,有人卻植了一年半就感覺不舒服,除了跟保養有關外,很重要的是造骨基 礎厚實完整,植牙才能長久使用無虞。
目前上顎後牙區植牙對於植牙的植體是否打穿鼻竇有不同門派見解,坊間兩派植牙醫師,一 派勇於嘗試,認為植牙可以打穿鼻竇,因為植體長7mm,鼻竇骨厚度也不過2-3mm,不需補骨即可植牙,只要衡量好植體的使用期限,再加上植體原本就有此 設計,打穿鼻竇屬於正常的操作方式。另一派則持保守觀點,認為絕對不能打穿鼻竇,如果鼻竇在植牙前就已經嚴重發炎到鼻竇破損,會先請耳鼻喉科醫師及植牙口 腔醫師做好鼻竇修復,確定沒有鼻竇炎跟鼻竇破損,修復完成之後才會進行上顎竇提高術的補骨程序,避免鼻竇內的細菌有機會入侵牙床引發骨床發炎,最後植牙失 敗。
骨床再造方式有多種,醫療界有以純自體骨移植模式,好處是成本便宜、失敗率低,但是增加傷口與疼痛度。另外有以純骨粉 植牙,但是畢竟完全外來物,相對骨整合較無法完全控制,目前已有更深入的研究,使用PRF(PLATELET RICH FIBRIN),藉由人體細胞協助進行骨整合,患者在就診前先抽血,萃取製作骨膠原膜,用來在手術過程中加速自體修復及止血功效,這樣就能一邊修復一邊補 骨。醫師表示,藉由自體骨、骨粉、加上人體細胞進行的修復模式,就好像綜合性的雞尾酒療法,能夠大幅提高補骨成功率,亦不會增加疼痛與腫脹度。
如 果牙床補骨之後運動量夠,加上飲食鈣質補充得當,骨再生情況就好;有些人不曬太陽又不喜歡運動,骨頭生長就慢,因此做鼻竇修復或補骨時,有人只需三個月就 好,有些人卻需要九至十二個月的時間。牙醫師表示,醫療的細緻度會影響病人疼痛度,有些病人補骨之後痛到不行,有些人卻沒有痛感,現在透過雷射來滅菌止 血,配合PRF加速修復,可以有效降低補骨植牙的疼痛感並提高植牙效能。
參考文獻:
1. 廖榮彥 2008 Bicon 植牙系統簡介
2. 張文輝 美齒與科
3. 2006 人工植牙 新知
資料來源:101dr
印象牙醫
拔不拔牙與植不植牙
自然牙的拔與不拔
拔牙是最不得已的選擇,需要拔牙不外乎有以下五種情形:
1、患者本身想除之而後快。
2、牙變長、長歪或阻生的智齒已經影響鄰牙。
3、為矯正的需要將擁擠的牙齒拔出騰出空間。
4、一般科牙醫師無法進行患者更要求的其他診療方式,又不想轉診給專科牙醫師。
5、專科牙醫師以其專業及經驗判斷,真的無法保留自然牙狀態下,才會進行拔牙的終極手段。
牙醫的判斷準則包括牙齒搖動的程度(齒槽骨的支持度)、這顆牙是否可以應付其所在位置該具備的「功能性」等等。有個觀念一定要調整:
若能延長自然牙的使用期限,比 植牙 更重要!
前牙區的植牙除了能切能撕的功能外,發音之舒適性,還有很重要的「美觀」考量,而後牙區的植牙主要以咀嚼的功能性為主。因此前牙若無以上問題,該想盡辦法恢復健康保留下來。反觀只要自然後牙有相當的破壞,影響到功能則會傾向拔除以植牙或牙橋來滿足咀嚼功能。
決定「拔牙」後植牙,必須要三思
一定要有完善配套的治療計畫才能去執行拔牙這個動作,因為拔一顆有時會影響很多顆,所以才說「拔牙是最不得已的選擇」。
拔牙後需要植牙時,如果齒槽骨流失,會使植牙的效果變得不可預測,為了達到最佳效果,醫師會使用自體骨、異體骨、異種骨或合成骨等骨粉,來幫助患者建立穩定的植牙基地;假使齒槽骨流失太嚴重,還會包覆再生膜,提高成骨的機會。
如果從「不影響鄰牙」的思維切入,植牙的確是缺失牙的最佳替代方案,尤其當全顎缺牙需要全口重建時,多顆植牙的方式可以將植體穩固的連結在一起,使 假牙 不易動搖,但是我們一定要認清一個觀念:
人工植牙是「幫助」自然牙的不足,而不是「取代」自然牙,「尊重自然牙」的態度,是每個牙醫師都應具備的醫療道德。
因為自然牙的牙根,絕對比人工牙根耐用,在優先保留自然牙牙根的前提下,應該先考慮假牙贋復,牙橋等技術,都已是百年經驗,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如果以上方法皆行不通,才考慮最後的手段──拔牙。
拔牙其實是製造新的問題,而不是解決問題,因為會產生牙骨牌效應,造成「缺一齒、倒整排」的窘境,除非真不得已必須拔牙,才來考慮進行人工植牙。
拔牙不得已的原因:蛀透、根管病、根管裂
一般來拔牙的患者,會心甘情願的多半是做矯正,為了騰出一些空間,把參差的牙齒排齊。有時候因為乳牙在發育的過程中被恆牙所取代,這是牙齒自然替換的過程,但有些乳牙卻沒有被恆牙替換,繼續在口腔裡面。
也有許多的案例,除非這些牙齒已經岌岌可危、影響了功能甚至美觀,不然很多的乳牙雖然根很短小,只要能正常使用,還是有機會讓這種牙齒繼續在口腔裡,行使它所要負擔的功能。但如果是 牙周病 的破壞,已經嚴重到治療沒有機會再改善支持來滿足該牙的功能或是垂直移動的牙齒,基本上是沒辦法保留的,就要考慮以拔除來面對了。
牙齒裂掉的原因
通常牙齒裂掉有兩種,醫師的考量也不一樣:
第一種,是做過根管治療
沒有把套子做好,導致把牙齒咬裂了,或純粹只是因為個人的牙齒結構比較脆弱,這是在根管治療之後,牙結構上的變化可能產生的情形。
第二種,某些特殊力量,把牙齒弄斷、弄裂
如果牙齒沒有抽過神經,也許稍稍補過牙,甚或是完全健康的牙齒,因為某些特殊的力道或增加的頻率,把牙齒撞斷了、撞裂了、或咬合施力不當,而把牙給咬斷或咬裂了,必須得拔除的牙齒,就要非常小心,這種現象屬於高風險。
這樣的族群,必須有一個植牙特別的方案,在考慮植牙時,是不是要針對他的咬合,有更加強的做法?
比 如說,患者因為有咬裂現象,必須更換牙齒而植牙,為了不讓植牙重蹈覆轍受到特殊力道,需要戴一種「保護咬合的板子」,通常是透明的、有點彈性,或者是硬的 放在上顎,以至於戴起來上下牙齒不會直接產生相撞擊,而彼此磨耗或把力量傳導到牙齒及關節、而使得牙齒的結構受到極大的挑戰,甚至崩裂的情形。
當牙根裂了,特別是縱裂或是根管從裡面鈣化穿孔,無法通過一些擴大來除去大部分的壞死組織,這樣的牙根也可能要考慮拔除。有些牙齒因為結構已經明顯的損壞,剩下牙根的長度太短,以至於未來的補綴或修復,已沒有辦法得到有效的遠期結果,也會考慮拔除。
因矯正而拔牙,是為了騰出空間;乳牙沒有被替換已經有狀況,致使該牙無法有應有的功能;或是牙周病的牙齒已經有垂直移動,支持的量不夠在那個齒位上提供合適使用;另外是根管的結構或是牙根的結構已經發生變化,這些都是考慮拔牙的因素。
拔與不拔、搖與不搖、要與不要,這三件事拔牙前要綁在一起思考,罹患牙周病的牙齒,不是產生搖動就不能繼續使用,許多發生搖動的牙齒是因為發炎及咬合創傷,這兩個原因產生的搖動,只要透過適當的治療都可以被改善,使自然牙的壽命可以被延長。
產生搖動的主因若是齒槽骨的流失,搖動幅度過大,還可以試著透過補充骨量來克服。其他骨質造成牙齒的搖動,例如有些矯正中後期、更年期間,這些狀況產生的搖動就比較無法改善。
牙周病治療
以臨床上的經驗來看,必須以功能性來做考量,假設嚴重搖動的牙齒,是位於用來咀嚼的後牙受力區,就會傾向建議拔除,如果是位於美觀為主的前牙區,由於受的力較小,就比較傾向儘量保留自然牙根。
大部分醫生的觀點,通常認為動搖的牙齒是不良於咀嚼,其實不盡然!在臨床經驗裡,有部分的患者仍是會繼續使用會搖動的牙齒。所以依據患者的意願,仍會盡量幫患者保留會搖動的牙齒。
醫師呼籲牙周病患者,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
「大 處著眼」是希望最終能夠在美觀區,讓患者有理想的笑容,做為大方向計畫的終點,但在著手醫療時則以「小處著手」,會考量先滿足健康的需要、功能的要求,再 給予舒適的考量,最終才會是患者合適的美觀。植牙,跟有牙周病的牙齒,可以從拔與不拔來做考量。只要是仍可以使用、具有功能性的牙齒,應該是儘可能的治 療,以求能保留不拔除。
但如果說患病的牙齒,是位在已經影響咀嚼功能的後牙區,就看治療後的效果,來判斷留與不留。因為前牙區對於功能性的要求不高,如果牙周病的迫害不那麼嚴重,則會傾向留下自然牙根,當然治療的效果會與患者本身的條件、意願、醫生的經驗能力都有關係。
參考文獻:
1. 張浩陞 2005 認識人工植牙
2. 鄭偉立 2005 牙科新知~談人工植牙
3. 陳佳炎 2009 人工植牙面面觀
資料來源:今周刊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330&News_Class_ID=&Page=1
拔牙是最不得已的選擇,需要拔牙不外乎有以下五種情形:
1、患者本身想除之而後快。
2、牙變長、長歪或阻生的智齒已經影響鄰牙。
3、為矯正的需要將擁擠的牙齒拔出騰出空間。
4、一般科牙醫師無法進行患者更要求的其他診療方式,又不想轉診給專科牙醫師。
5、專科牙醫師以其專業及經驗判斷,真的無法保留自然牙狀態下,才會進行拔牙的終極手段。
牙醫的判斷準則包括牙齒搖動的程度(齒槽骨的支持度)、這顆牙是否可以應付其所在位置該具備的「功能性」等等。有個觀念一定要調整:
若能延長自然牙的使用期限,比 植牙 更重要!
前牙區的植牙除了能切能撕的功能外,發音之舒適性,還有很重要的「美觀」考量,而後牙區的植牙主要以咀嚼的功能性為主。因此前牙若無以上問題,該想盡辦法恢復健康保留下來。反觀只要自然後牙有相當的破壞,影響到功能則會傾向拔除以植牙或牙橋來滿足咀嚼功能。
決定「拔牙」後植牙,必須要三思
一定要有完善配套的治療計畫才能去執行拔牙這個動作,因為拔一顆有時會影響很多顆,所以才說「拔牙是最不得已的選擇」。
拔牙後需要植牙時,如果齒槽骨流失,會使植牙的效果變得不可預測,為了達到最佳效果,醫師會使用自體骨、異體骨、異種骨或合成骨等骨粉,來幫助患者建立穩定的植牙基地;假使齒槽骨流失太嚴重,還會包覆再生膜,提高成骨的機會。
如果從「不影響鄰牙」的思維切入,植牙的確是缺失牙的最佳替代方案,尤其當全顎缺牙需要全口重建時,多顆植牙的方式可以將植體穩固的連結在一起,使 假牙 不易動搖,但是我們一定要認清一個觀念:
人工植牙是「幫助」自然牙的不足,而不是「取代」自然牙,「尊重自然牙」的態度,是每個牙醫師都應具備的醫療道德。
因為自然牙的牙根,絕對比人工牙根耐用,在優先保留自然牙牙根的前提下,應該先考慮假牙贋復,牙橋等技術,都已是百年經驗,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如果以上方法皆行不通,才考慮最後的手段──拔牙。
拔牙其實是製造新的問題,而不是解決問題,因為會產生牙骨牌效應,造成「缺一齒、倒整排」的窘境,除非真不得已必須拔牙,才來考慮進行人工植牙。
拔牙不得已的原因:蛀透、根管病、根管裂
一般來拔牙的患者,會心甘情願的多半是做矯正,為了騰出一些空間,把參差的牙齒排齊。有時候因為乳牙在發育的過程中被恆牙所取代,這是牙齒自然替換的過程,但有些乳牙卻沒有被恆牙替換,繼續在口腔裡面。
也有許多的案例,除非這些牙齒已經岌岌可危、影響了功能甚至美觀,不然很多的乳牙雖然根很短小,只要能正常使用,還是有機會讓這種牙齒繼續在口腔裡,行使它所要負擔的功能。但如果是 牙周病 的破壞,已經嚴重到治療沒有機會再改善支持來滿足該牙的功能或是垂直移動的牙齒,基本上是沒辦法保留的,就要考慮以拔除來面對了。
牙齒裂掉的原因
通常牙齒裂掉有兩種,醫師的考量也不一樣:
第一種,是做過根管治療
沒有把套子做好,導致把牙齒咬裂了,或純粹只是因為個人的牙齒結構比較脆弱,這是在根管治療之後,牙結構上的變化可能產生的情形。
第二種,某些特殊力量,把牙齒弄斷、弄裂
如果牙齒沒有抽過神經,也許稍稍補過牙,甚或是完全健康的牙齒,因為某些特殊的力道或增加的頻率,把牙齒撞斷了、撞裂了、或咬合施力不當,而把牙給咬斷或咬裂了,必須得拔除的牙齒,就要非常小心,這種現象屬於高風險。
這樣的族群,必須有一個植牙特別的方案,在考慮植牙時,是不是要針對他的咬合,有更加強的做法?
比 如說,患者因為有咬裂現象,必須更換牙齒而植牙,為了不讓植牙重蹈覆轍受到特殊力道,需要戴一種「保護咬合的板子」,通常是透明的、有點彈性,或者是硬的 放在上顎,以至於戴起來上下牙齒不會直接產生相撞擊,而彼此磨耗或把力量傳導到牙齒及關節、而使得牙齒的結構受到極大的挑戰,甚至崩裂的情形。
當牙根裂了,特別是縱裂或是根管從裡面鈣化穿孔,無法通過一些擴大來除去大部分的壞死組織,這樣的牙根也可能要考慮拔除。有些牙齒因為結構已經明顯的損壞,剩下牙根的長度太短,以至於未來的補綴或修復,已沒有辦法得到有效的遠期結果,也會考慮拔除。
因矯正而拔牙,是為了騰出空間;乳牙沒有被替換已經有狀況,致使該牙無法有應有的功能;或是牙周病的牙齒已經有垂直移動,支持的量不夠在那個齒位上提供合適使用;另外是根管的結構或是牙根的結構已經發生變化,這些都是考慮拔牙的因素。
拔與不拔、搖與不搖、要與不要,這三件事拔牙前要綁在一起思考,罹患牙周病的牙齒,不是產生搖動就不能繼續使用,許多發生搖動的牙齒是因為發炎及咬合創傷,這兩個原因產生的搖動,只要透過適當的治療都可以被改善,使自然牙的壽命可以被延長。
產生搖動的主因若是齒槽骨的流失,搖動幅度過大,還可以試著透過補充骨量來克服。其他骨質造成牙齒的搖動,例如有些矯正中後期、更年期間,這些狀況產生的搖動就比較無法改善。
牙周病治療
以臨床上的經驗來看,必須以功能性來做考量,假設嚴重搖動的牙齒,是位於用來咀嚼的後牙受力區,就會傾向建議拔除,如果是位於美觀為主的前牙區,由於受的力較小,就比較傾向儘量保留自然牙根。
大部分醫生的觀點,通常認為動搖的牙齒是不良於咀嚼,其實不盡然!在臨床經驗裡,有部分的患者仍是會繼續使用會搖動的牙齒。所以依據患者的意願,仍會盡量幫患者保留會搖動的牙齒。
醫師呼籲牙周病患者,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
「大 處著眼」是希望最終能夠在美觀區,讓患者有理想的笑容,做為大方向計畫的終點,但在著手醫療時則以「小處著手」,會考量先滿足健康的需要、功能的要求,再 給予舒適的考量,最終才會是患者合適的美觀。植牙,跟有牙周病的牙齒,可以從拔與不拔來做考量。只要是仍可以使用、具有功能性的牙齒,應該是儘可能的治 療,以求能保留不拔除。
但如果說患病的牙齒,是位在已經影響咀嚼功能的後牙區,就看治療後的效果,來判斷留與不留。因為前牙區對於功能性的要求不高,如果牙周病的迫害不那麼嚴重,則會傾向留下自然牙根,當然治療的效果會與患者本身的條件、意願、醫生的經驗能力都有關係。
參考文獻:
1. 張浩陞 2005 認識人工植牙
2. 鄭偉立 2005 牙科新知~談人工植牙
3. 陳佳炎 2009 人工植牙面面觀
資料來源:今周刊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330&News_Class_ID=&Page=1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