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1日 星期日

牙齦清潔也很重要

不好好刷牙,小心十多歲就出現牙周病!牙醫師發現,有些青少年懶得刷牙,或是三兩下隨便刷就算數,結果咬麵包或饅頭時,出現一圈牙齒血印,嚇得去看牙醫,才知道是牙周病造成。

國泰醫院牙科主任表示,不少小朋友愛吃甜食,刷牙又不徹底,有些更不刷牙就上床睡覺,不僅可能造成蛀牙,牙周病也跟著來。

而且國泰醫院牙科主任說,一般人以為刷牙指的就是刷牙齒,其實牙齦也就是牙肉,也必須清潔。因為牙齒與牙肉間最容易卡食物的殘渣,「不清潔髒的跟垃圾桶一樣」,加上久不刺激,牙齦會發炎,所以刷牙時要給予適當刺激。

特別是超過35歲,很容易因為牙結石引起牙周病,因此一定要刷牙齦,在刷牙時,將牙刷毛從牙齦朝著牙齒的方向旋轉,把齒齦溝內的食物渣渣擠出來,也刺激牙齦運動。

一開始刷牙齦時,牙齦會痛而且流血,但是正常人在一兩個星期內,習慣了就不會流血也不會痛。不過國泰醫院牙科主任也說,很多女生一見牙齦流血就不敢刷,牙菌斑累積久了鈣質沉積就成了牙結石,牙齦更會紅腫敏感,因此造成惡性循環。

國泰醫院牙科主任說,不好好清潔口腔,一到三個月會引起蛀牙,不過只要兩到三個星期,就會引發牙周病。除了好好刷牙,更要每半年洗牙一次,清除牙結石,才能把蛀牙及牙周病的發生率降低。年輕人如果得到牙周病,只要好好清潔,就可以恢復牙齒的健康,讓牙齦不再流血。



參考文獻:
1。 吳宛霖  2007 認識植牙
2。 陳敏傑 潘惠玲 陳朝寶 朱毓仁 為 人工植牙 打造一個良好的地基
3。 廖榮彥 2008 Bicon 植牙系統簡介

資料來源:健康醫藥

印象牙醫

預防牙周病 洗牙潔牙很重要

牙周病 是指牙齒周圍組織—牙齦、牙槽骨及牙周韌帶的疾病,主要起因是細菌的感染。當我們不注意刷牙、細菌在牙齒周圍大量的繁殖增生,就會引起牙肉(牙齦)的發炎。

一刷牙即出血,這就是初期的牙周病,我們稱之為「牙齦炎」。若我們不對牙齦流血有所警覺,不改善刷牙技巧及治療,牙齦的發炎就會往牙齦根部發展,繼續破壞牙槽骨,甚至出現牙周膿腫、牙齒鬆動……等牙周炎症狀。若再不積極治療,很容易導致牙齦萎縮,甚至牙齒脫落。

正統的牙周病治療,主要是結合專門的牙科器械及牙刷、牙線與牙尖刷等潔牙工具,執行機械性的治療法,盡可能清除口腔內的細菌及牙齒周圍持續引起牙周 發炎的堆積物等致病因素,包括牙菌斑(一般稱為牙垢,是大量細菌堆積在牙面上的半透明狀的鬆軟膏狀物)、牙結石(已鈣化的細菌及發炎細胞的混合物,含有大 量的細菌毒素)以及牙根面破壞的鬆軟組織(多孔性成為細菌的溫床)。

牙醫師或牙周病專科醫師利用超音波洗牙機、牙周病專用牙刮清除牙菌斑及牙周囊袋內外的堆積物。若已發生膿腫,一般均須配合藥物治療,若基本的機械性 療法還無法解決牙齦等組織發炎的問題時,醫師會建議你接受進一步牙周手術的治療。在治療過程中,牙醫師還會要求你配合改善潔牙的能力,個人的努力與牙周病 治療是否成功有很重要的關係。

一般能快速殺死細菌的消毒藥水濃度都很高,不可能用於漱口水中。市售漱口水若含有類似成分,濃度都非常低,「殺菌」效果,可以確定不能信任。在牙周 病醫學研究上已經證明,某些品牌的漱口水,可改善牙齦表層發炎的狀況,但並不具有短時間內殺菌的功效,更無法停止牙周病的持續惡化。機械性療法及用心的潔 牙技巧才是牙周病最主要的治療方法,定期做檢查及清除牙結石是最好的習慣。

建議你若有牙周病的問題可以考慮找牙周病的專科醫師,相信他們會提供你最適合的治療。



參考文獻:
1. 張浩陞 2005 認識人工 植牙
2. 鄭偉立 2005 牙科新知~談人工植牙
3. 陳佳炎 2009 人工植牙面面觀

資料來源:健康醫藥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223&News_Class_ID=&Page=1

2014年12月14日 星期日

口腔健康 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

一項新的研究指出,刷牙不可以讓擁有一口貝齒,更能減少你罹患心臟病的機會。

英格蘭的研究者分分析超過 11,000 名參與蘇格蘭健康調查(Scottish Health Survey)研究人們的研究資料。他們調查這些人的生活習慣,如抽煙、所有的身體活動以及日常口腔衛生的習慣。

病患會被問到多久看一次牙醫,六個月一次、一年或兩年一次、很少去看或是不曾看過。還會問到他們通常如何刷牙,一天兩次、一天一次或是不會每天刷牙。

研究者發現:
    62% 的參與者說他們每六個月去看一次牙醫
    71% 的人們說他們一天刷兩次牙

在調整如肥胖、抽煙、社會階級與家族病史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子之後,研究者們發現那些坦承很少刷牙的人心藏病的風險較常人要多出70%。

口腔衛生不好的人血液中的發炎指標也會跟著陽性的反應,如 fibrinogen and C-reactive protein 這兩種指標。

英國大學 Richard Watt:「我們的調查結果證實了口腔衛生與心血管疾病之間有關聯。此外,從口腔衛生行為不好與血液中的發炎指標有顯著的關係。」

未來還需要更多的研究來確認這項發現,看究竟口腔衛生與心血管疾病之間的關係是因果或是簡易的指標。研究者說我們不需要為這個研究的結果而感到驚訝,因為科學家已經對牙齒疾病與心血管健康之間可能關聯感到越來越納悶。

Richard :「發炎在動脈粥樣化的發病過程中佔有一席之地,而且低度發炎指標與心血管疾病的高風險有關聯。」

口腔衛生不佳是導致牙周病的主因,牙周病是一種牙齒週邊組織慢性感染的疾病。因此,牙齦發炎看似會增加個體在發炎反應上的負擔,因而增加心血管疾病 的風險。口腔感染是很常見的問題,因此醫生應該對口腔的發炎有警覺,視之為發炎增加的徵象,並告訴病患要養成刷牙的習慣,維持良好口腔衛生。



參考文獻:
1. 張浩陞 2005 認識 人工植牙
2. 鄭偉立 2005 牙科新知~談人工植牙
3. 陳佳炎 2009 人工植牙面面觀

資料來源:貓吃草

印象牙醫


口腔健康,全身健康

勤刷牙、擅用牙線並定期看牙醫所帶來的好處可不僅只是預防蛀牙而已。

現年 50 歲的 Joanne Maglares 吃冰而咬破了牙齒,當她去找她的牙醫師時,並沒有作任何有關她身體健康的暗示。平時工作繁忙,而且又是四個孩子的媽,這讓她失於照顧自己的健康。

在牙醫師診察她的口腔後,發現有多處牙齒斷裂以及 牙周病 的情形,並因此推測她有潛在的健康問題。她的牙醫師 Maria Emanuel Ryan 說:「這是警訊,告訴我們有些事情不對勁。」

Ryan 要 Maglares 趕快去找她的家庭醫師好診斷出問題的根源。她被診斷出高血壓與貧血。五個月後她心臟病發作。

 
口腔健康,全身健康

研究者們知道口腔健康與全身健康之間有著協同的關係存在。牙周病與全身的健康有關連,包括有心臟病、糖尿病、呼吸疾病、骨質疏鬆症以及類風濕關節炎 等等。北卡羅來納大學(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牙醫學院的研究者們整理了 1,000 個以上的醫療紀錄後,發現患有牙周病的人心臟病發的死亡率是一般人的兩倍,中風的機率是一般人的三倍。

牙周病是全世界最常見的慢性發炎,即便如此它卻通常是個沉默的疾病。為何會如此呢?波士頓大學牙醫學系主任 Salomon Amar 博士:「我們的口腔其實是一個感染的入口。」口腔中持續發炎可能讓細菌侵入到血液當中,這可能導致身體其他部位產生感染,像是心臟就是可能發生的部位。

有些研究指出牙周病與糖尿病之間的相互關係。Amar 博士說:「當你治療與控制糖尿病的時候,立即改善你的口腔健康。而當你治療牙周病,對於胰島素的需求會跟著減少。」

Joanne Maglares 目前正在康復中,並相當感激她的牙醫師。「如果我沒去看牙醫的話,我不知道我是不是能活到的今天。現在我更加地注意我牙齒與牙齦的健康。我相信它全都是有關連的。」



參考文獻:
1. 張浩陞 2005 認識人工 植牙
2. 鄭偉立 2005 牙科新知~談人工植牙
3. 陳佳炎 2009 人工植牙面面觀

資料來源:營養共筆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221&News_Class_ID=&Page=1


2014年12月7日 星期日

小孩子常見的牙齒問題

牙齒是幫助我們飲食的好幫手,可以切斷、磨碎食物,方便我們進食,吸收養分,所以牙齒的健康當然就很重要。常見的牙齒問題有哪些?父母要如何協助家中幼兒做好牙齒保健?在這裡我們會一一介紹。

一、日常生活最常見的牙齒問題
1、難忍的牙齒痛
牙齒痛是最常發生的牙齒問題,就像有個尖刺卡在嘴裡,讓你痛不欲生。牙痛的原因很多種,牙齒斷裂、牙齦疾病、不規則增長都會引起牙痛。

2、難癒合的蛀牙
當食物和牙齒的牙菌斑結合時,很容易在牙齒上形成蛀洞,而食物中的糖更是加速了蛀洞變大,這個過程是緩慢、痛苦又難以癒合。

3、嘴巴口氣不好
口臭是牙齒不健康造成的,它可能會影響你的人際關係。最簡單的解決方式就是經常刷牙以及使用牙線,這樣才能避免細菌長時間在嘴裡。

4、長智齒的痛楚
長智齒是成長的一部分,但長智齒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裂開的牙齦會讓你很難咀嚼,殘留的食物渣又容易細菌感染,接著引發牙痛。

5、琺瑯質被腐蝕
牙齒的琺瑯質很容易因為食物中的酸而被腐蝕掉,沒有琺瑯質的保護,牙齒會特別容易蛀掉,定時塗氟是最好的防禦方法。

6、牙齒異常敏感
每一種食物或液體的紋理和溫度都可能引起你的牙齒酸痛,想像一下,如果你的牙齒很敏感的話,吃冰會變成一件多奢侈的夢想。

7、牙齒不斷磨損
如果你經常咬牙切齒或是咬緊牙齒,就會很容易磨到牙齒,又或者是那些睡覺磨牙的人,牙齒、牙冠會因不斷的磨損而鬆動。

8、牙齒受傷斷裂
有時候牙齒會因受傷而不小心斷裂,牙根是完好的,但牙齒一部分被削掉,這種不完整的缺口可以透過牙醫整合技術來解決。

二、健康牙齒的保健方法
1、良好刷牙習慣
早中晚各刷一次牙,尤其是睡前一定要刷牙,平時在外不方面刷牙時,也一定要漱口清潔,確保嘴裡沒有食物殘渣。

2、配合使用牙線
有的時候食物殘渣在卡在牙縫中,刷牙不見得刷得起來,這時候可以使用牙線棒,輕鬆剔掉殘留的菜渣。

3、定期口腔護理
半年做一次口腔檢查,並且搭配洗牙治療,清除牙結石,這樣就可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確保牙齒健康。

4、盡量少吃零食
零食會使食物留在嘴裡的時間拉長,讓細菌更有機會腐蝕牙齒,尤其是甜食,影響更大,而且還會影響正餐的食慾。



參考文獻:
1。 陳佳炎 2009 人工植牙 面面觀
2。 林顯書 2005 老年人牙齒第二春 人工植牙的應用
3。 林俐妏 人工植牙的牙周考量

資料來源:媽媽育兒百科

印象牙醫


一起了解如何保養孩子的口腔健康

小孩愛吃糖容易造成蛀牙,這是所有媽媽都知道的,但是,有時候我們給孩子吃的健康食物中,有些會在無形中傷害到孩子的口腔健康,這些媽媽可能就不知道了。到底哪些健康食物會傷害到孩子的口腔健康呢?

一、會傷害口腔健康的食物
1、柑橘類的水果
柳橙中的維生素C可以維持牙齦的膠原蛋白,但如果吃太多,等於是喝很多的檸檬水,它會軟化、腐蝕孩子的琺瑯質,腐蝕效果等同於可樂。

2、堅果類的杏仁
杏仁充滿了健康脂肪以及維生素E,對孩子的健康很有幫助,但是它卻對牙齒不好。常吃杏仁的人容易造成牙齒斷裂,變成楔形。

3、醃漬醬菜食物
有些小孩很愛吃醃漬的醬菜,熱量低、味道重,但是醬菜中含有很高的酸,它會礦化牙齒,另外還含糖,這些都會造成牙齒不健康。

4、曬乾的水果乾
乾果中含有很多的糖,而且還會附著在牙齒上,引起很多的細菌滋生,所以家中小孩愛吃葡萄乾的,媽媽要注意。

5、咖啡的染色力
大部分的小孩都不會喝咖啡,但難免還是有例外的,咖啡除了有咖啡因對小孩不好之外,它的氧化劑還會讓牙齒變色,影響孩子牙齒的美觀。

6、好吃的花生醬
媽媽常會用花生醬塗在早餐的土司上,但是花生醬很容易造成蛀牙,因為市面上的花生醬都含有糖,而且很容易停留在牙齒上很久,因此很容易讓兒童蛀牙。

二、聰明的口腔護理習慣
1、一天刷兩次牙
這是最基本的牙齒保健方式,早上起床和晚上睡覺前各刷一次,這樣可以清除口中唾液殺死的細菌,還可以保持口氣清新。

2、一天一次牙線
使用牙線可以幫忙清除刷牙刷不到的牙縫中食物殘渣,一天至少使用一次,不要用牙籤,以免造成牙齒有縫隙,日後變得不美觀。

3、每月更換牙刷
現在的牙刷都有很多不同的功能,使用上用個3個月刷毛都不一定會損壞,但是最好還是每個月更換一支牙刷,可以確保牙刷的潔齒功能完善。

4、半年看次牙醫
半年就到牙科做牙齒的健康檢查,讓牙醫好好的檢查整頓一下孩子的牙齒,這樣牙齒的損壞率就會降低,保持健康。

5、不要立即刷牙
吃完東西後30分鐘內不要馬上刷牙,尤其是酸性的食物,因為此時我們的唾液正在對抗這些酸性物質,刷牙反而會傷害到琺瑯質。



參考文獻:
1。 潘裕華 人工 植牙 的美觀考量與臨床結果
2。 鄭鈞仁 假牙 還是植牙?該怎麼抉擇?
3。 陳姿淳 植牙

資料來源:媽媽育兒百科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219&News_Class_ID=&Page=1

2014年11月30日 星期日

孕婦更要注意口腔健康

女性懷孕產後生理變化大,例如口腔問題會有牙齒容易鬆動、牙齦腫痛以及口臭等等是最容易發生的。要如何刷牙來護理牙齒以及要如何預防口臭?還沒生產的你,在懷孕期應該有哪些需要注意來預防呢?

一、正確預防產後口臭
1、心情保持愉悅
產後一些注意事項常常擾亂心境,覺得很煩,這時候要多想些開心的事情,放鬆身心,不要給疲憊的身體增添負擔,長期的不良情緒也會引起口臭。

2、飲食清淡溫和
媽媽飲食要相對清淡,吃飯時要細嚼慢嚥,避免吃辛辣、生冷、刺激性、有臭味和不易消化的、油膩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和豆類。
小百科:勤漱口也是很必要的,媽媽平時吃完食物後可以選用醫生針對病症配置好的中草藥水漱口,能預防腐臭的口氣產生。

3、勤喝開水清潔
多喝水有時候會起到二次清潔的作用,能避免食物殘渣長時間滯留,同時保持口腔的濕潤,對於口乾症等引起的口臭效果明顯。
小百科:喝白開水在杯中加上一片檸檬,能刺激唾液分泌,可以有效減少因口乾、鼻塞或口腔內殘餘食物引起的厭氧細菌滋生造成的口臭。

二、產後媽媽刷牙原則
1、產後手指刷法
產後3天內最好用指刷法,將右手示指洗淨,或用乾淨紗布纏示指,再將牙膏擠於指上,猶如使用牙刷樣來回上下揩拭,然後用示指按摩牙齦數遍。
小百科:用中草藥水煎液或水浸泡以後,用藥液漱口。如用陳皮6克、細辛1克,加沸水浸泡,待溫後去渣含漱,能治口臭及牙齦腫痛。

2、刷牙順序方法
不能橫衝直撞也不要橫刷,要用豎刷法,順序應從上往下刷,咬合面上下來回刷,裡裡外外都要刷到,這樣才能保持牙齒的清潔。

3、天天刷牙習慣
飯後漱口和晚上刷牙後就不要再吃東西,特別不要吃甜食。若有吃宵夜的習慣,宵夜後再刷一次牙。產婦一定要養成天天刷牙的好習慣。

三、懷孕期口腔保健注意
1、定期口腔檢查
醫生建議孕前最好做個口腔檢查。若孕期出現口腔疾患,不要選擇在懷孕期的前3個月和第7個月之後進行治療,否則容易引起流產和早產。

2、 注意鈣質補充
懷孕期間如果補鈣不夠,母體會產生全身骨質疏鬆,牙齒出現脫鈣現象,降低牙齒耐酸性,極易齲齒。懷孕期及產後進行口腔保健是非常必要的。

3、重視牙齦炎疾
患有懷孕牙齦炎疾患的孕婦,在分娩後或去除因素的刺激後症狀都會逐漸減輕。懷孕女性要多注意口腔衛生並積極採取有效保健,預防牙齦炎發生。



參考文獻:
1。 林輔誼 2011 植牙臨床案例解析演講筆記
2。 鄭偉立 2005 牙科新知~談 人工植牙
3。 賴元隆 許博榕 羅佐良 張夏青 2012 植牙位置導引器於直接植牙手術之研究-座標轉換

資料來源:媽媽育兒百科

印象牙醫

嬰幼兒的口腔保健很重要

學刷牙時,父母最好陪著寶寶一起刷牙,建立早晚刷牙的習慣。選擇合適牙刷,刷毛以柔軟為主。對於寶寶嬌嫩的口腔,刷牙力度一定要適中,不宜太用力。應避免讓寶寶吃糖果,多給他們天然食物,例如水果。

一、追根究柢蛀牙原因
1、父母責任最大
很多父母,特別那些本身有蛀牙的父母,總是習慣先用嘴去試一下奶溫,再把奶瓶給寶寶;或者先把食物嚼碎,然後給寶寶吃,似乎是為了安全、好消化,其實已經把細菌傳給寶寶。

2、壞習慣使蛀牙
有些家長習慣去親寶寶的嘴巴,也是產生蛀牙的原因之一。奶嘴促進了口腔致病菌的發酵,容易導致蛀牙的產生。而父母飲食對寶寶也有影響,因為寶寶也會模仿,蛀牙就會形成。

3、藥物傷害牙齒
很多藥物會對孕期當中寶寶口腔和牙齒發育有害,四環素類藥物除抑制媽媽肚子裡的寶寶生長發育外,還可影響牙釉質礦化,日後就是再補充鈣,也無法恢復,使牙齒變得不堅固。

二、注重護牙從小開始
1、孕期多補充鈣
懷孕媽媽要防止缺鈣,在懷孕4個月到嬰兒出生後第一年的時間裡,是乳牙釉質的鈣化期。這時要記得多曬太陽,可食用牛奶、蝦米、蛋黃、綠葉蔬菜這些富含鈣的食物。

2、哺乳方式有差
寶寶吸吮母乳的動作,有利於頜面正常發育。人工餵養時,媽媽一定要注意採取正確姿勢,使寶寶吮吸時下頜前伸運動近似於吮吸母乳,避免引起寶寶牙頜畸形。

3、斷奶飲食控制
斷奶後,每天飲食中要有五穀雜糧、牛奶、奶製品及蔬菜和水果。為寶寶提供有一定硬度的食物練習咀嚼,咀嚼時間越長,唾液分泌越多,增多的唾液會把牙齒清洗乾淨。

4、重視乳牙生長
若乳牙被蛀掉或過早脫落,會影響孩子準確的發音,還會引起牙齒生長移位等。出牙期間要給寶寶補充容易消化、富含蛋白質、鈣、磷等礦物質及各種維生素的食物。

三、預防蛀牙大有妙招
1、多吃天然食物
健康食品可以鍛煉寶寶的牙齒功能,多吃蔬菜、水果;蛋白質是牙齒生長發育的必需,缺少蛋白質,也會提升蛀牙產生的概率,因此要注意蛋白質的補充。

2、沒事就多喝水
增加白開水的攝取量,以及開始訓練寶寶逐漸戒除奶瓶,減少細菌產生的同時,也可以避免造成暴牙或開咬。睡前盡可能不要喝奶或果汁,如果寶寶堅持,也要用清水漱口之後再睡。

3、衛生清潔保健
從小養成漱口潔齒的習慣,早晚飯之後,可用刷毛柔軟的寶寶牙刷進行清潔。同時在吃過東西後,都要養成漱口的好習慣,父母的榜樣作用很重要,要讓寶寶看到你良好的生活習慣。



參考文獻:
1. 張浩陞 2005 認識人工 植牙
2. 鄭偉立 2005 牙科新知~談人工植牙
3. 賴元隆 許博榕 羅佐良 張夏青 2012 植牙位置導引器於直接植牙手術之研究-座標轉換

資料來源:媽媽育兒百科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217&News_Class_ID=&Page=1



2014年11月23日 星期日

正確的潔牙方式很重要

從小到大,刷牙是每天必做的功課,但牙痛不舒服就醫時,醫師一句:「你清潔牙齒功夫不夠,才會有蛀牙(或牙周病)!」這才驚覺:「為什麼刷牙都沒刷乾淨?」

牙醫師公會全聯會前理事長蘇鴻輝說,刷牙不當或不夠,都可能導致蛀牙或牙周病,40歲以上國人九成有牙周病,有牙周病的人,約六到七成屬較輕微的牙齦炎,三到四成進展成為牙周病。

牙周病由牙菌斑引起,牙菌斑是附著在牙齒表面的細菌。輕微時,未侵犯到齒槽骨,就使牙齦紅腫、刷牙流血。牙醫師說,有人以為這只是火氣大,其實已出現牙齦炎症狀。

當侵犯到齒槽骨約1到3mm時,已是初到中期牙周病;若三分之二的齒槽骨都被侵犯,牙齒就開始鬆動,咬東西痠軟無力,對冷熱敏感,牙齦和牙齒剝離而產生囊袋,食物殘渣掉入,滋生細菌而產生口臭,患者往往此時才感受到牙齒出狀況的痛苦。

想要延後出現牙周病,牙醫師建議是,仔細刷好牙,要把牙齒想成一個立體面,表面和牙縫都得乾淨,否則會讓牙菌斑坐大。

除了用一般牙刷,有人會藉著沖牙機清潔牙齒。但牙醫師說,研究指出,沖牙機可以去除牙齒表面髒汙,但要去除大部分的牙菌斑,平時還是得靠牙刷、牙線及牙間刷。

年輕牙縫不大時,可用牙線清潔牙縫;但隨著年紀增長,多少都會有牙齦萎縮或牙縫變大,就得靠牙間刷。許多人刷牙,兩三分鐘就了事,牙醫師說,刷牙要5到10分鐘才夠,尤其牙縫裡藏的食物殘渣,更要仔細剔除。

不過,即使努力刷牙,牙醫師還是建議,半年就應到牙科洗牙,用牙科專用洗牙機刮除牙菌斑,才可能清除牙菌斑。

牙醫師表示,輕微到中度的牙周病,牙醫師會用刮刀清除深部牙結石,不過仍有清除死角;部分牙科院所引進水雷射儀器清除牙結石,清得較乾爭,但費用相對也高。




參考文獻:
1。 張維仁 人工植牙 里程碑 轉換型基台人工植牙
2。 張文輝 美齒與科
3。林顯書 2005 老年人牙齒第二春 人工植牙的應用

資料來源:健康醫藥

印象牙醫

小孩的牙齒狀況 父母須多留心注意

根據美國洛杉機南加州大學奧斯特魯夫牙科學院,二○一二年十二月發表在《美國公共健康雜誌》(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上的研究顯示:牙痛,還會影響到孩子的學業成績,以及,孩子及父母的出勤。

這個研究,囊括了1495位洛杉磯公立學校弱勢的小學及中學學生,並進行了臨床的牙齒檢查,發現有牙痛的學生,低學業成績平均點數(grade point average, GPA)將近四倍,每個孩子會因牙齒問題缺課超過2天,同時,父母也會因為要照顧孩子的牙齒問題,每年缺勤達2.5天。

一般來說,嬰兒會在六個月長第一顆乳牙,二歲後,逐漸長滿二十顆乳牙。而孩子的第一顆恆牙,約是在六歲時萌發的第一大臼齒,因此,第一大臼齒常被稱為是「六歲齒」。

但也因為第一大臼齒,是長在第二乳臼齒的旁邊,常會被家長誤認是乳牙,一不小心就蛀掉的機會,非常非常高,要特別留心照顧。在長「六歲齒」的同時,前牙的乳牙,也會開始陸陸續續脫落換成恆牙。

英國牙齒健康基金會(The British Dental Health Foundation)給父母的建議是當孩子開始長第一顆乳牙時,就該讓他們嘗試用兒童的小軟毛牙刷及牙膏,而且要監督孩子刷牙到至少七歲。

清潔牙齒應是孩子日常生活習慣的一部份,最好是早上起床、晚上睡前各刷一次,每次約刷兩分鐘左右。孩子還小時,父母可以站在或坐在孩子的後面,扶著他們的下巴,幫他們潔牙,這樣會比較容易清潔到上下排的牙齒,包括後牙及牙齦,都要輕輕地刷乾淨。

而含糖或酸性的食物或飲料,最容易讓孩子蛀牙而牙痛,建議盡量給孩子吃些奶酪、蔬果及水果當零食。定期帶孩子去看牙醫也很重要,父母切記不要在孩子面前透露自己對看牙醫的恐懼,以免,加深孩子對看牙醫的負面印象。




參考文獻:
1。 張維仁 人工 植牙 里程碑 轉換型基台人工植牙
2。 2006 人工植牙新知
3。 陳姿淳 植牙

資料來源:健康醫藥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215&News_Class_ID=&Page=1

2014年11月16日 星期日

大家一起來正確的使用牙線吧!

大家一起來正確的使用牙線吧!

剪下一段約三十至四十公分長的牙線(最好使用不上蠟的牙線),將兩端分別捲在兩手的中指上,兩手指間留下三至四公分長的牙線。將牙線拉緊,若使用在上顎的牙齒時,用兩手的姆指頂著牙線。

若使用在下顎時則用兩手的食指去頂牙線。一手在口內,一手在口外,使牙線小心地沿著牙面以拉鋸方式緩慢通過兩牙之間的接觸點而進入牙縫,直至牙齦溝 的底部,再使牙線儘量貼緊牙齒表面向牙冠方向推出往復做幾次。用同樣的方法去清潔同一牙縫中相對的另一個牙面以及其他牙縫的牙面。

注意事項:
1.嵌入牙線時不能太快,要慢慢以拉鋸方式導入。
2.每次可將一邊的牙線纏一些到另一邊,便可得多次清潔的牙線線段。
3.使用牙線後,請即時漱口。

需要使用清潔的一段牙線時,只要將一隻中指上的牙線轉緊一圈即可。每一個牙縫都必須用這個方法來清潔。這個動作以文字描述看起來很複雜,其實只要耐心去練習定能熟能生巧,應用自如。如果實在不能得心應手,可以藉著一種牙線手柄來固定牙線會比較容易操作些



參考文獻:
1. 張浩陞 2005 認識 人工植牙
2. 鄭偉立 2005 牙科新知~談人工植牙
3. 陳佳炎 2009 人工植牙面面觀

資料來源:dr-tony

印象牙醫


了解蛀牙的原因

(一)蛀牙又名齲齒,俗稱蟲牙。
蛀牙是十分常見的牙科疾病,也是牙科診療最常見的項目:
蛀牙依其深淺及治療方式可分:

1.琺瑯質蛀牙...早期填補,效果佳,治療時也較無不適感
2.牙本質蛀牙...對冷熱會有敏感現象
3.牙髓腔蛀牙...蛀到神經,會有強烈抽痛..需做根管治療(抽神經)

(二)蛀牙的原因:
1.蛀牙不是牙蟲所引起的,是牙齒表面不潔區殘留著食屑,細菌使之腐敗產生酸,酸使牙齒脫鈣而成蛀洞即是蛀牙。
2.肉類腐敗發臭,米飯腐敗發酸,酸才會蛀牙,尤其是糖果糕餅等 最會蛀牙。

(三)蛀牙之進行與後果:
1.琺瑯質蛀牙---->只會變黑沒有酸或痛。
2.象牙質蛀牙---->吃酸、甜、冰時感覺酸或痛。
3.牙髓腔(神經)發炎或壞死,劇烈疼痛之後,有一段時間疼痛反而減輕。原來是根尖打開大門讓細菌等物進入骨組織。
4.過些時日齒槽骨發炎,化膿,腫起來,痛苦萬分。

(四)與蛀牙有關的因素:
1.甜黏的東西易蛀牙--->纖維質多的食物可減少蛀牙。
2.蛀牙與口腔衛生有關--->勤刷牙、少蛀牙。
3.唾液過少過濃、易蛀牙。
4.飲水中含有氟素地區的人蛀牙較少。
5.遺傳。

(五)蛀牙的預防與治療:
1.少吃糖果、餅乾及過度料理的食物。
2.養成飯後刷牙的習慣。每天刷牙三次(早,中,晚)...最少兩次<刷牙方式要正確>
3.自來水中加氟、牙膏加氟,對兒童牙齒實施塗氟。
4.每半年至合格牙醫師處檢查一次牙齒,最好在很輕微時即予預防填補。
5.蛀洞絕無自行修復之可能,請讓醫師依蛀牙之深、淺、輕重決定填補或鑲套。

(六)蛀牙常用的填補材料:
樹酯(牙齒同色填補)---美觀,但有些情況不適用
銀粉---大多應用於乳牙及牙齒缺損擴大的情況
暫時性材料---依特殊情況而定

(註):補蛀牙要依牙齒的部位,蛀牙的深淺,窩洞的大小而有不同的填補材料及方式,一般常見的材料有兩種,一是銀粉、一是樹脂,銀粉大多使用在後 牙,因其可承受較大的咬合壓力,樹脂則大多用在前牙,因其有各種接近牙齒的顏色,補起來美觀、自然,也可用在後牙窩洞較小處。另外一種材料叫玻璃離子體, 也是有各種接近牙齒的顏色,較常用於填補齒頸部的磨損或乳牙的蛀牙。




參考文獻:
1. 張浩陞 2005 認識人工 植牙
2. 鄭偉立 2005 牙科新知~談人工植牙
3. 陳佳炎 2009 人工植牙面面觀

資料來源:ccy823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213&News_Class_ID=&Page=1


2014年11月10日 星期一

分享挑選牙膏的四個訣竅

媒體報導,十幾種知名品牌牙膏含有三氯沙((Triclosan)這項抗菌防腐成分,三氯沙與含氯的自來水接觸後,會產生致癌成分三氯甲烷 (Chloroform),很容易被舌頭或是口腔黏膜吸收、累積在人體內,產生致癌風險。基於綠藤對於天然清潔的研究,TVBS特別來訪問了我們,也因此 整理了下述相關資料給綠藤的朋友們參考。

口腔清潔的原則
根據林碧霞博士的看法與綠藤的研究,口腔是人體消化系統的開端、有微生物的存在,口腔清潔最重要的工作應該是維持微生物平衡,而不是強力殺菌,用到三氯沙這種強效殺菌劑真的是不必要。那麼,甚麼牙膏才安全呢?

挑選牙膏的四個訣竅
1. 不論挑選甚麼牙膏,避開「三氯沙」這個成分就對了
多數訴求抗菌功能的牙膏都含「三氯沙」,由於三氯沙經年累月經口腔黏膜吸收後,會對人體產生毒害甚至致癌風險,建議挑選抗菌牙膏時要特別注意。三氯 沙的英文標示為Triclosan,也有以下幾種標示名稱:Aquasept、 Gamophen、 Irgasan、 Sapoderm 、 Ster_Zac。

2. 如果你是敏感性牙齒,訴求美白功能的牙膏少用
美白牙膏多半含有顆粒較粗的的研磨劑或拋光劑,才能增加牙齒摩擦力、協助去除牙齒染色或牙菌斑的問題,使用過程中可能會對琺瑯質造成傷害,如果有敏感性牙齒症狀的人,建議避開。

3. 不要替孩子選購具有水果或其他口味的兒童牙膏
 為了提高兒童刷牙的接受度,市售兒童牙膏強調有多種口味,但這些口味的來源,卻是糖精以及人工甜味料,如三氯半乳蔗糖。已經有越來越多研究指出, 人造糖會對人體產生負擔、甚至在經年累月的攝取下可能會有致癌風險,由於小朋友在刷牙過程中常常會不小心把牙膏也吞進肚中,挑選兒童牙膏不可不慎。

4. 選成分越簡單的越好
我們的牙齒與口腔,真的沒有那麼髒。挑選牙膏以成分越簡單越好為原則,簡單的小蘇打、碳酸鈣、甘油就可以做成具有一定清潔力的牙膏,包括主婦聯盟、里仁或是一些有機通路,都有這些簡單安全的選擇。



參考文獻:
1. 張浩陞 2005 認識 人工植牙
2. 鄭偉立 2005 牙科新知~談人工植牙
3. 陳佳炎 2009 人工植牙面面觀

資料來源:綠藤生機整理

印象牙醫



聰明的選擇牙膏 牙齒清潔很重要

口腔衛生是現代人必備的基本禮儀,我們每天都需要刷牙,牙膏已成為生活必需品。市售牙膏品牌百百種,標榜各種功能性的牙膏令人眼花撩亂,您知道牙膏 該如何選擇嗎?一位30歲上班女郎,為了讓上班更有精神,每日習慣喝上一杯咖啡提神,但長久下來卻也因此讓牙齒漂上了顏色,美白牙膏則成了她清潔口腔的選 擇,豐原醫院牙科主任表示,漂白牙膏有焦磷酸,內含酒石酸鹽,可以防止牙結石形成,讓牙齒不易變色,但它含有研磨劑,會造成牙齒敏感,要小心使用。

主任表示,一般牙膏主要成份有,似肥皂作用的《潔淨劑》,去污、磨光作用的《摩擦劑》,讓膏體不易乾固的《濕潤劑》,避免水分侵入、穩定膏體的《膠粘劑》,保持口腔清爽舒適、減輕口臭的《芳香劑》,還有屬於藥物性的牙膏,如何挑選適合的牙膏,建議還是經由醫師審慎的評估。

主任說,牙膏中含氟牙膏是主流,因為氟可以使牙齒表面琺瑯質的氫氧磷灰石,強化為氟磷灰石,不易被酸腐蝕,不易齲齒更有去敏感效果,但是氟乃是有毒 物質,不可吞食,尤其年紀太小的孩子,不建議使用。也有內含鉀和硝酸鹽鍶氯化物牙膏,可以治療敏感牙齒。強力清潔牙膏,內含小蘇打及過氧化氫,清潔效果很 好,若無含氟,則不建議使用,因為澀口也嗆鼻。抗菌牙膏,內含TRICLOSAN及ZNCL可以減少牙菌斑及牙齦炎。香味牙膏,如葡萄、橘子等口味,主要 是要讓小孩子喜歡,進而養成刷牙習慣,但香味牙膏有暫時掩飾的香味,若有長期口臭情形,則要找牙醫師詳細檢查。

主任叮嚀,不論是一般牙膏,或是藥物性牙膏,都要有國家衛生機關認證才可購買,以免傷害自己的健康,清潔牙齒主要是靠牙刷的機械作用,牙膏只是輔助 物質,正確刷牙、飯後潔牙,牙刷及牙線的正確使用,才能守護牙齒及全身的健康。牙齒若有酸痛或牙齦流血,先找牙醫師檢查原因,再請牙醫師介紹適合自己使用 的牙膏,才能有立竿見影的效果,確實做好口腔清潔及正確的潔牙方式才能根本治療。



參考文獻:
1。 鄭偉立 2005 牙科新知~談人工 植牙
2。 林俐妏 人工植牙的牙周考量
3。 廖榮彥 2008 Bicon 植牙系統簡介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211&News_Class_ID=&Page=1



2014年11月2日 星期日

植牙的後續保養是很重要的!!

植牙後需不需要保養這是一個最有趣的問題,有些病人會要求拔光牙齒裝上植牙並說:「我知道這樣就不用刷牙了」這是錯誤的概念,植牙本身很脆弱,因為 植體本身沒有神經血管,因此不會感到疼痛,所以更要把它寶養的非常好,就像是買了一部賓士車還是要保養一樣,越高級的東西越要認真去保養,所以植牙以後它 本身的成功率,與術後的保養,飲食的方式等有絕對的關係,通常公務人員的成功率是最高,因為他們非常的照步驟來做,但生意人失敗率會偏高,是因為植牙後他 們什麼都敢吃。


但當我們回歸到醫療的本位植牙是需要被保養的,雖說植牙因材質是鈦合金作的所以本身不會蛀牙,但很肯定的是會有牙周病,植牙者有牙周病的機率不在少數,若 病人口腔衛生習慣不佳,很容易得到植體周圍炎,也就是所謂植牙的牙周病,植牙有牙周病的治療方式又很辛苦,因為植牙本身是無機物,它並沒有修復的能力,所 以市面上有說用水雷射或是雷射去治療,都只是很淺層的表面治療。


基本上雷射的治療方式,很多臨床證明這是有效的,但我們後來發現治療根本最好的方式,可能還是把植體移掉重新植入,因為骨頭萎縮了不一定會再長回來,但若 是講回種種的問題,我們還是需要把它保養好就不會有這些問題,醫師最重要的職責和立場,就是把植體放在對的位置,把病人的手術做好,這才是一切的原點,常 有病人問「我植牙要植那一種好呢?」植的價格是否有很大的差異呢?我們會給病人解釋一個問題,對的植體經過對的手術放在對的位置,才會是一個好的開始,但 並不是一個結束,因為術後的保養才是植牙裡最重要的一個觀點,沒有一個適當的開始,之後的維護會很困難。


譬如說我們的骨頭是一個很傳統的骨質,我們可以用一個傳統的植體,去幫病患做一個植入的動作,但如果病患的骨質很鬆,現在已經有一些比較新型的植體,像是 螺旋的植體,他有骨頭致密的功能,因此對得植體放在對的位置,X光又可以從二次元和三次元的地方來看,若從X光的平面式全口診斷,我們只能看出一個側面和 平面式的答案,但當我們經過斷層掃描的時候,就能做出最正確的判斷,但上顎若是骨頭很窄的時候,我們可以把骨頭撐開,就是利用這種新型的植體,或者是利用 傳統的手術,再經過適當的補骨手術,比如說GBR骨頭再生手術,但醫師和病人的溝通還是最重要的,把病人的預算以及醫師本身的想法,做一個最完美的結合, 並不是說貴就是最好,便宜就是不好,不是這樣子的。



參考文獻:
1。 陳敏傑 潘惠玲 陳朝寶 朱毓仁 為 人工植牙 打造一個良好的地基
2。 張維仁 人工植牙里程碑 轉換型基台人工植牙
3。 廖榮彥 2008 Bicon 植牙系統簡介

資料來源:牙醫234網站

印象牙醫




做人工植牙季的定期檢查歐

洗腎中心的李先生滿面愁容的來到牙科門診,述說他當年花大錢做的上下排人工 植牙 ,現在面臨牙齦萎縮嚴重,又常會大量出血的狀況。經過數位X光診斷之下發現,李先生所作的人工植体周圍的骨質嚴重破壞,牙周嚴重發炎。而下排牙齒又比上排牙齒來得嚴重。原因有兩個:

一、第一個原因是製作上排牙齒時,是遵照醫師交代,讓專業的植牙膺復醫師操刀,但是在製作下排 假牙 時,病患為了節省花費,自作主張找了較無經驗的醫師進行製作,甚至太早印模製做的假牙下方存在非常大的縫隙,也被疑似壓克力材質的物質填滿,導致牙齦發炎與牙周破壞更加嚴重。

二、第二個原因是從做完人工植體後,就沒有回到原先的醫師處進行檢查與清潔。所以牙齦下方與植體支台齒周圍積存了許多的食物殘渣與牙結石,成為細菌孳生的溫床。

如今身體狀況不佳,再加上洗腎屬於植牙的禁忌症之ㄧ,已經不再適合開刀了。我們也只能消極地進行多次的口腔衛生教育與局部的 牙周病 手術,儘可能減緩牙周的破壞並改善牙齦的健康而已。所以牙齒出現一些較嚴重的徵兆時,如出血或是口臭,疼痛等,就應該立即尋求牙醫師的幫忙。

術後保養
花了大錢所種植的植體,為了能使用的更久,每年必要的保養一定要留心。剛完成植牙手術時,牙醫師都會詳盡的叮嚀各項應該注意的事項與維護的方法。尤 其是在前兩週傷口癒合前一定要特別小心,病患只要安心照做即可。除了要依照醫師的指示好好保護傷口,按時吃藥,避免傷口感染發炎導致手術失敗外,尤其是進 行一階段植牙的病患,因為已經接上暫時性的假牙套件,更要注意所攝取的食物,不要讓初期嬌弱的植體受力過大,導致植體周圍的骨頭生長不良,使得植體的使用 壽命減短。

另外有抽菸喝酒習慣的患者,也可以順便戒菸戒酒。因為這些不良的嗜好都會導致植體周圍的牙周健康產生不良狀況。想起教授曾說過的一個趣聞:某天下午 在診所完成一位病患的植牙手術,手術很完美,也為病患接上暫時性假牙,百般叮嚀在前幾個月要儘可能減少假牙的負擔。結果在幾天後的晚上,下診後正想到附近 的西餐廳嚐嚐美食,慰勞一下自己時,赫然發現病患就坐在隔壁桌大舕一客牛排,還興奮的豎起大拇指說「你做的牙齒很好咬」,當時真是令醫師哭笑不得。

每年定期回診,針對植體套件與假牙周圍進行徹底清潔與X光檢查

一般傳統的固定假牙與活動假牙每年都必須回到醫師處,針對固定假牙周圍與牙齦下方,以及活動假牙牙床的組織密合度進行檢查。當然植牙的要求更高。因 為牙齦並不會與植體的表面產生連接,如果清潔工作沒有做好,一樣也會發生牙周炎的情況。時間一久,植體周圍的骨質便會遭受破壞。但是很多植牙病患由於沒有 養成固定回診的習慣,所以都要等到植體周圍開始大量出血,搖動,或是嚴重牙周病發生後,才會回來醫師處尋求救助。通常已經回天乏術,也沒有足夠的骨質於同 一個位置再次進行植牙手術。

所以建議第一年每三個月就要回診進行口內追蹤與X光檢查。第二年以後就依照醫師的建議,三個月到半年進行一次。這個動作必須一直做到老年無牙為止。 而植體的清潔,由於不能使用一般金屬的洗牙機頭部份,會破壞精密的植體與支台齒表面,所以必須改用塑膠或是碳纖維材質的器械,一般的牙醫診所較少準備相關 的器械,最好還是回到植牙專門醫師處進行定期回診。這些保養的療程,無論國內外,一般是屬於自費的範圍。但絕對不要為了省一點小錢,而讓辛苦種植的植體無 法在疾病的初期,即時給予治療。

自從牙醫界開始廣泛使用人工植牙重建缺牙病患的咀嚼狀況,許多人因此獲得重生。其實這樣說並不為過,很多人辛苦一輩子,賺了一堆財富,到了老年,糖 尿病、高血壓、牙周病等一堆疾病纏身,這個不能吃,那裡不能去的,真不知道努力工作辛苦三十年到底有何意義!所以我們應該要趁年輕就好好投資自己的身體, 建立健康的生活型態,牙齒也是一樣。不過現在已經沒有足夠牙齒的民眾也不用擔心,至少還有植牙這一條路可以選擇啊!



參考文獻:
1。 陳敏傑 潘惠玲 陳朝寶 朱毓仁 為人工植牙打造一個良好的地基
2。 張維仁 人工植牙里程碑 轉換型基台人工植牙
3。 廖榮彥 2008 Bicon 植牙系統簡介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台南醫院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209&News_Class_ID=&Page=1





2014年10月26日 星期日

有缺牙 一定要做假牙或植牙

有許多人的牙齒在脫落或拔除後沒有裝假牙,因而缺牙區兩旁的牙齒會向這個空隙傾斜,缺牙區的對側牙也會延伸進入這個空間,使得上下咬合關係改變,破壞咬合力的平衡,形成某些牙齒負荷過重而造成牙周病。

同時相鄰的牙齒也會逐漸鬆開,使其間間隙加大,不但容易塞東西,而且會進一步地造成牙周病,促使牙齒的過早脫落。

除此之外,缺牙也會影響顏面的外型,形成肌肉鬆弛,面部凹陷,很不雅觀,進而影響心理造成害羞的現象。同時,缺牙虛的齒槽骨也因末裝假牙而被吸收(因為骨骼在沒有功能狀況下會萎縮),齒槽骨降低了,會影響假牙的穩定性及製作上的困難。我們可以概括地分析一下裝假牙的目的:

1.維持牙齒齒列的完整:裝假牙可避免鄰接的牙齒向這個空隙傾斜,維持牙齒之間的緊密關係及其完整性。

2.恢復咀嚼助能:恢復口腔中咬合力的平衡,使力量平均分散在牙齒及其支持組織上,不會由於某些牙齒過度的負擔而造成牙周病。

3.恢復發音的完整:以免因牙齒的缺失,說話有「漏風」而發音不準確。

4.恢復臉部的外型:可以重新恢復或改善唇部的豐滿程度以及重建臉部的外型,也因為恢復了美觀,可以進一步改善病人的心理,重建病人的信心。

5.避免對側牙過度生長,擾亂上、下顎的咬合關係。



參考文獻:
1. 張浩陞 2005 認識 人工植牙
2. 鄭偉立 2005 牙科新知~談人工植牙
3. 陳佳炎 2009 人工植牙面面觀

資料來源:dr-tony

印象牙醫




了解洗牙的重要性

洗牙有人稱作潔牙,而它的正式名稱為「齒垢刮除術」,也就是藉著各種器械,例如超音波洗牙機,刮牙器等來去除附著於牙頸部與牙齦溝之間的軟、硬物質,來確保牙周組織及牙齒的健康。

所謂軟物質是指牙菌斑,它是由於食物的殘渣、細胞上皮及細菌混合在一起,緊附於牙齒上。它不但會造成口臭,而且會分泌許多酵素及毒素,來破壞牙齒及其周圍組織,造成蛀牙及牙齦炎。

至於硬物質是指牙結石,它包含了鈣磷、細胞上皮、細菌等形成硬塊緊附於牙齒上,不但會分解毒素,並且會壓迫正常的牙齦組織,引起炎症反應及細菌感染。由此可知洗牙有多重要。

可是有很多人常誤認為洗牙會破壞牙齒,其實這種觀念是不正確的,因為牙齒表面的琺瑯質有骨頭約三~四倍的硬度,一般洗牙所用器械根本傷害不到它,更 何況牙醫師最常用的超音波的振動來將附於牙頸部的牙結石分離而已。有些人之所以在洗牙後牙齒會覺得酸軟,那也是因為已被牙菌斑破壞的琺瑯質洗完後暴露的緣 故。

又有些人會抱怨洗完牙後他的縫變大了,其實牙縫變大不是因為洗牙,而是因為牙結石的沈積,長期壓迫牙齦,引起炎症反應及細菌感染,造成支持牙齦的齒槽骨過早的吸收,因而牙齦向下萎縮形成牙縫的緣故,而牙醫師只是將牙結石除去,顯現出一個病情的實況而已。

至於有些人誤認為牙結石能保護牙齒不會鬆動,這也是大錯特錯的觀念,牙齒鬆動與否,完全取決於牙周組織健康的狀況;若牙結石不除去,則它不但會壓迫 牙齦並且會不斷分解毒素來刺激牙齦,使其支持的齒槽骨破壞萎縮,造成牙根的暴露。試問一棵樹的樹根愈來愈露出,這棵樹會不曾愈見動搖?所以牙結石非但不能 幫助牙齒的穩固,反而會造成牙周組織的破壞及齒槽骨的吸收。

由上可知洗牙的重要性,至於半年或一年洗牙一次,則請教您的牙醫師。若洗牙會覺得很酸時,也可要求牙醫師用麻醉劑先做局部的麻醉再洗牙。總之,早一日的預防,必然少一分損失。



參考文獻:
1。 張維仁 人工 植牙 里程碑 轉換型基台人工植牙
2。 2006 人工植牙新知
3。 陳姿淳 植牙

資料來源:dr-tony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207&News_Class_ID=&Page=1



2014年10月19日 星期日

全身麻醉vs舒眠植牙

全身麻醉和舒眠植牙比起來,全身麻醉的深度會深很多,在全身麻醉之下進行治療的病人,呼吸和吞嚥的反應會完全喪失,所以必須要靠插管的方式才能幫病 人維持呼吸維持生命跡象,但是整個 插管的部分就是很侵入性的治療,由其是牙科的部分,若是在口腔來施術的話,就必須是插鼻管而不是插喉管,經由鼻腔直接插管到氣管裡面,整個過程裡面一定會 受傷,因 此很多人在全身麻醉完之後,會感到喉嚨很痛原因是在這邊。

但舒眠牙醫只會在鼻子的部分輸送氧氣給病人,讓病患的涵氧量能夠更高一些,呼吸和吞嚥的部分病人都還是自主 的,在大人的部分,如果我們的麻醉深度再淺一點,甚至是可以聽從醫師的指示來做一些動作,譬如說可以請患者嘴巴張大,他也會配合我們張大,因此麻醉過程的 睡眠深度是 非常的淺的,由於舒眠牙醫的麻醉深度沒有像全身麻醉一樣這麼深,我們都還是必須搭配一般的局部麻醉進行治療,因為麻醉是「麻」與「醉」,舒眠牙醫的部分, 只有「醉」 讓患者睡著,麻的部分是讓患者不會疼痛,還是必需要搭配一般牙科的局部麻醉來使用。



參考文獻:
1。 林俐妏 人工植牙 的牙周考量
2。 陳佳炎 2009 人工植牙面面觀
3。張浩陞 2005 認識人工植牙

資料來源:牙醫234

印象牙醫




舒眠植牙的好處

「想去 植牙 ,不過真的很害怕看牙醫!」名模錢帥君是標準的怕看牙一族,想到看牙時的痛苦煎熬就退避三舍,尤其躺上診療椅聽到鑽牙的聲音,全身就會很緊繃,整個療程身心都備受折磨。因此當她一聽說有種新的「SPA舒眠植牙療法」可消除恐懼,需要植牙的她立即選擇了這項新療法。

其實,不僅是錢帥君有此困擾,很多人想到看牙腿都軟了,更不用提植牙療程可能需躺上兩三個小時,簡直就是度秒如年,身心備受煎熬,有些患者甚至在植牙療程中因緊張過度而產生嘔吐、飆血壓、颤抖、昏倒等症狀。

為改善多數人將牙科手術視為畏途,害怕診療過程中令人不適的狀態,目前有一種新的「SPA舒眠植牙療法」,可解除患者對牙科手術過程的恐懼不安。台 灣牙醫植體醫學會專科醫師表示,新式的「SPA舒眠植牙療法」,就是專門為怕痛的患者而設計,此療法主要是透過輕微鎮靜劑,在合格麻醉醫師的監控下,以點 滴注射方式,由電腦設定調整適當的麻藥濃度,讓患者進入打瞌睡一般的淺眠狀態,特別適合長時間診療的植牙療程。

透過「SPA舒眠植牙療法」,患者再也不必忍受診療過程的不舒服及壓力,可完全放鬆心情,醫師也能提升診療的效益及品質。醫師指出,整個舒眠植牙待 完成診療停止麻醉後輕喚患者,約2~5分鐘病患即會醒來,術後患者感覺就像是睡了一覺醒來,精神飽滿,植牙手術也完成了,隨後患者被安排在VIP休息室品 味花茶及視聽享受,身心就像是做完SPA般舒適,也因此受到許多貴婦名媛的喜愛。

其實,在國外的牙醫界「SPA舒眠植牙療法」已行之有年,國內也已廣泛應用於其它醫科,例如整型美容科。此療法目前在國內的牙醫界則是相當新穎的療 法,比較傳統吸入式的氣體麻醉更為環保及安全。不過醫師提醒,有打算接受「SPA舒眠植牙療法」的民眾要多留意,在尋找醫療院所時需特別注意,要找有中華 民國麻醉安全保障協會合格的麻醉醫師駐院的院所做診療,才能有所保障。

另外需提醒民眾的是,目前SPA舒眠療法是無健保給付,患者需要自費。牙醫師何擇榮表示「SPA舒眠植牙療法」也不適用於有高血壓、吃蛋過敏、心肺功能障礙、心律不整等症狀患者及孕婦,因此在診療前最好先經過專業醫師的諮詢評估及過濾,確定符合健康條件後才進行療程。


參考文獻:
1。 張維仁 人工植牙里程碑 轉換型基台人工植牙
2。 張文輝 美齒與科
3。林顯書 2005 老年人牙齒第二春 人工植牙的應用

資料來源:中時健康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205&News_Class_ID=&Page=1



2014年10月12日 星期日

牙齒日常保健的重要性

身心健康是人的最重要因素。而口腔健康對人的身心健康影響很大。日常的口腔護理,除了有規律的正確刷牙,還要注意︰食品選擇與營養指導;倡導有益于 口腔健康的行為習慣與生活方式,如戒除煙酒嗜好和糾正不良習慣;適當調節食物含氟和飲水含氟量,有利于牙齒健康;婦幼口腔保健;常見口腔病傷的適當處理; 提供基本口腔保健用品;在工作與生活場所防止環境受污染以利于牙齒健康;定期進行口腔健康檢查。具體事項有以下幾點︰

一.預防齲齒、牙周病     齲齒俗稱蛀牙,它至病因素包括微生物(細菌和菌斑)、飲食、宿主牙齒(牙齒、唾液)

健康三大因素,預防方法︰

1. 真正確地刷牙,預防細菌和牙菌斑的產生。

2. 注意飲食,應多吃纖維食物少吃糖。食物中的糖類,尤以蔗糖的至齲作用最明顯。如糕點、餅干、奶酪等,便易于粘著滯留于牙面上,發酵產酸,促進齲齒的發生。 而縴維性食物如蔬菜、粗糧等,對牙面有機械摩擦作用,可清潔牙面,能在一定程度上預防齲齒。蛋白和脂肪類食物可增強牙釉質的形成,降低抗齲能力。另外食物 中的氟、鈣、磷酸鹽是牙再礦化的原料,定量的氟可以促進再礦化,增強抗酸力及抗菌力。鎂可促使釉質發育完善,鋅可以阻止致齲附著。

3. 牙齒的形態、位置和結構對齲齒的發生有很大的關系。齲齒好發生于牙齒易滯留食物碎屑的區域,如牙面窩溝、牙頸部和領接面。此外,擁擠錯位的的牙齒、與假牙 卡環接觸的牙面、不密合的牙冠邊緣都較易產生齲齒。所以及時糾正不良牙齒和徹底清潔牙齒是至關重要的。唾液對口腔有自潔作用,能對口腔中的酸性產物進行中 和,唾液分泌量越大,齲齒越不易產生。

二. 正確刷牙方式

正確的刷牙口腔清潔的最有效方法, 如下︰

1. 水平顫動法︰刷毛與牙面呈 45 °角,刷毛頭指向牙齦方向,且進入牙齦溝和鄰接口區,部分刷毛壓在牙齦邊緣上下,作前、後方向的短距離來回顫動。刷前牙舌、齶側面時,需將牙刷豎起,以 45 ° 叫壓刷端進入牙齦溝及鄰面間隙,作上、下方向的原地顫動。刷洗咬合面時,將刷毛頭深入窩溝內,作短距離的前、後方向顫動。此方法對清除牙頸部及鄰面間隙內 的菌斑效果更好。

2. 豎刷法︰刷毛置于牙齦黏膜上,呈 45 °角,然後用牙刷沿牙齦方向牙冠方向轉動。各部位重復 8~10 次,刷到咬合面時,將牙刷放在牙面上,以水平方向前後移動。

3. 生理刷牙法:刷毛與牙面接觸,刷毛指向牙冠方,然後沿牙面向牙齦方向輕輕拂刷,類似咀嚼纖維性食物對牙面的摩擦作用。適用于牙周組織健康者。

    注:在刷牙次數和時間上,主張 “ 三、三、三 ” 刷牙法,即每日 3 次,每次 3 分鐘,刷洗三面。

三.齒間清潔

只做一般的刷牙有時不能達到徹底清潔口腔菌斑的應配合牙線棒或其他口腔衛生輔助用品,如齒間刷、牙籤、舌苔刷等。

1. 牙線棒:一般有不含蠟牙線和含氟牙線,可清除牙間隙的食物殘渣和軟垢、牙菌斑。

2. 齒間刷:齒間刷適用於齦乳頭喪失的鄰間區,以及暴露的根分叉區和排列不整齊的牙鄰面。特別是去除頸部和根面上附著的菌斑比牙線和牙籤更有效。

3. 苔刷:舌苔刷刷面是用特殊軟膠製成,可刷除齒間碎屑,特別可清潔舌面累積的細菌,保持口氣清新口腔健康。

注:在刷牙次數和時間上,主張 “ 三、三、三 ” 刷牙法,即每日 3 次,每次 3 分鐘,刷洗三面。

四.牙刷的選擇

牙刷是人們生活的畢備品,每個人應該根據自己的年齡、口腔狀況選擇合適的保健牙刷。

刷頭:為了適應口腔的情況,牙刷頭應小,便於在口腔中周轉,易達到牙列最後部位清潔。

刷毛:牙刷毛面要平整,牙刷所到之處受力一致。刷毛硬度應適中,且有彈性,這樣的刷毛柔韌易彎曲,便於進入齦緣下部和牙縫,除去牙鄰面的部分菌斑,並剔去軟垢、食物殘渣。毛束之間要有適當的距離,容易清洗,並保持牙刷的乾燥。

刷柄:牙刷柄通常與牙刷頭呈直線型,牙齒受力既均勻又便於豎刷,但有些特殊異型的刷柄設計有一定的曲度。

注意:兒童使用的牙刷,刷頭應更小些,適合在口腔內轉動和分區刷洗的要求。刷毛應以細軟、毛束高度低、富於彈性的極細尖毛較好,可保護兒童柔嫩牙齦。刷柄和刷頭呈直線,握柄造型可愛偏大,以利於兒童用顫動法刷洗和描圓法進行刷牙。


參考文獻:
1。 陳佳炎 2009 人工植牙 面面觀
2。 林顯書 2005 老年人牙齒第二春 人工植牙的應用
3。 林俐妏 人工植牙的牙周考量

資料來源:acumen

印象牙醫




了解牙齒的構造

牙齒解剖構造

牙齒包含哪些不同部位?

牙冠-牙齒的頂端,這是您平時唯一能看見的牙齒部位,牙冠的形狀決定牙齒的功能,例如:前排牙齒呈鑿子般的尖銳狀,用來切斷食物;而後牙則表面平坦,用於磨碎食物。

牙齦邊緣-牙齒與牙齦交界處。若未正確刷牙及用牙線潔牙,牙菌斑與牙結石會堆積在牙齦邊緣,導致牙齦炎和牙周疾病。

牙根-埋入骨頭的牙齒部分,牙根約占牙齒的三分之二,固定牙齒的位置。

琺瑯質-牙齒的最外層。琺瑯質是人體最堅硬、礦物質含量最多的組織-但若牙齒未被很好的保護,琺瑯質則可能因為齲齒而受損。

牙本質-牙齒中琺瑯質的下面一層。若齲齒進展到穿透琺瑯質,接著就會攻擊牙本質-牙本質中有數百萬根小管直通牙髓。

牙髓-所有牙齒中心都可以找到的軟組織,神經組織和血管都在此處;若齲齒已侵犯牙髓,您通常會感到疼痛。

牙齦是怎樣的?

3種重要的結構將牙齒固定在口腔中:牙齦、齒槽骨和牙周韌帶。

牙齦:牙齦呈粉紅色,包繞牙齒和骨頭,在齒頸部形成保護屏障。牙齦出現炎症的情況稱為牙齦炎,如果炎症持續並侵蝕到骨頭,這種情況稱為牙周炎。

齒槽骨:顎骨直接圍繞牙齒的部分稱為齒槽骨。患牙周炎時,由於炎症過程齒槽骨被緩慢吸收。

牙周韌帶:在齒槽骨和牙齒之間的結締組織纖維形成牙周韌帶,使牙齒固位。

牙齒有哪些不同的種類?

每顆牙齒都有專門的工作與功能(利用此章節的牙弓認識每種牙齒及所在位置):

切牙-楔形的尖銳前排牙齒(上排四顆,下排四顆),其用途為切割食物。

尖牙-有時也被稱為犬牙,這些牙齒呈尖形(尖頭),其用途為撕裂食物。

小臼齒-這類牙齒在咬合面有兩個尖頭,小臼齒的用途為壓碎與撕裂食物。

大臼齒-用途為磨碎食物,這類牙齒在咬合面有數個尖頭。



參考文獻:
1。 張維仁 人工 植牙 里程碑 轉換型基台人工植牙
2。 張文輝 美齒與科
3。林顯書 2005 老年人牙齒第二春 人工植牙的應用

資料來源:高露潔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203&News_Class_ID=&Page=1





2014年10月5日 星期日

淺解牙齒不整齊的原因

牙齒不整齊的原因有許多,分為先天因素與後天因素;先天因素包含:

(1)上、下顎骨生長發育比例不均衡:當上顎發育過長、下顎發育過短或合併兩者時易形成暴牙咬合;當上顎發育過短、下顎發育過長或合併兩者時易形成反咬(俗稱戽斗)。

(2)齒弓長度與牙齒大小比例不均衡:當『齒弓長度』小於『牙齒寬度大小總和』時,則形成齒列擁擠;當『齒弓長度』大於『牙齒寬度大小總和』時,則形成齒列疏鬆。

(3)牙齒數目先天異常:多生牙或先天缺牙皆會影響牙齒的排列與對稱性。後天因素包含:
(a)乳齒蛀牙或過早脫落:由於乳齒發生蛀牙或過早失去,鄰近的牙齒有可能移位至這顆乳齒預留給恆齒的空間,而影響恆齒順利萌發。
(b)因口腔疾病造成牙齒移位:如齲齒過大、殘根、牙齒拔除、及牙周病等,使得牙齒因失去適當的支撐而移位。
(c)不良習慣:過長時期的吸吮奶嘴、吸吮手指、口呼吸或頂舌…等習慣易使牙齒受到口腔周圍肌肉及舌頭長期不當的壓力而造成咬合不正。牙齒排列不整齊可能會影響美觀、清潔不易或發音困難,有時也會造成咀嚼困難,當發生上列問題時,建議詢問矯正專科醫師以進行適當的治療。


參考文獻:
1。 陳敏傑 潘惠玲 陳朝寶 朱毓仁 為 人工植牙 打造一個良好的地基
2。 張維仁 人工植牙里程碑 轉換型基台人工植牙
3。 廖榮彥 2008 Bicon 植牙系統簡介

資料來源:口腔保健知識中心

印象牙醫診所




一起來做好牙齒美白吧

您可知道,若想擁要有潔白牙齒的笑容,讓自己一眼望去,牙齒全都白的很一致,至少會牽連到12顆牙。而其中,選用陶瓷貼片來達到牙齒美白目的,又以 藝人和對美感需求強烈的女性居多。觀察好萊塢的明星,牙齒不僅都做的很白,有時甚至超過常人的標準,他們同時還會讓牙齒變長,目的是讓笑容更好看。如果有 機會看到他們沒做陶瓷貼片的其他顆後牙,說不定會發現他們的齒色原來也不是那麼雪白呢!

為了滿足不同族群的需求,牙齒美白進化到現在,大概可以分成幾種方式。一種是陶瓷貼片,明星與好萊塢人士常用,顏色可以自己任選,想要哪一種顏色都能做得到;陶瓷貼片還能調整牙齒的外型。

另一種是藥劑式美白,也可稱為「漂白」,例如冷光美白、居家美白。藥劑式美白是以現有的牙齒顏色為基礎,讓顏色更白,對本身牙色不滿的人常用。如果 覺得牙齒本身的顏色太黃,使用藥劑漂白,就能讓牙齒像變魔術一般,達到由黃轉白的明顯效果,但是這種做法,每個人的牙齒色階都不同,結果比較難預測。

第三種是噴砂美白,較適合有去污垢需求的人使用。這一類的朋友可能因為抽菸、喝茶、咖啡等飲食習慣,讓牙齒黏上一層菸垢或茶垢,我們可以利用噴砂的方式,噴掉那層垢,去除掉牙齒染上的色素,恢復牙齒原來的顏色,較不會傷害牙齒表面。

以美白來說,藥劑式美白執行簡單、效果明顯,因此最為普遍。它的原理是用藥劑溶解掉牙齒染上的色素,達成去色的目的,又可以分為速效型的冷光美白、保養型的居家美白兩種。

① 冷光美白:在診所由醫師操作,半小時內馬上得到美白的效果。但要注意的是,因為要在短時間內達到效果,冷光美白的敏感問題會最明顯。
此外,進行美白後,牙齒上原本色素存在的空間空出來,這段期間一旦吃了有顏色的 飲食,牙齒很容易又會吸收色素,因此剛做完冷光美白的病人,建議短時間 內最好不要碰有顏色的食物,例如醬油、可樂、紅茶、咖哩等等,暫時先忍 耐一下。染上色素速度最快的幾種食物,第一名是紅酒,其次是茶、可樂、 咖啡,提供大家參考。

②居家美白:需要先請醫師幫你印模,製作一個美白的牙托, 回家後將藥劑擠在牙托內,牙托再套在牙齒上,就像敷臉, 屬於一種美白較溫和的方式,可以每天用,也可以每週使 用二 ~三次,讓牙齒顏色慢慢變白。可以一邊看電視一邊進 行居家美白,一次大約需半小時。就算當天吃了有色素的東 西,也可以慢慢地去除掉。

居家美白要花比較多時間,不過 做完後持續的效果也會比較長。如果會敏感,利用回診時間 告訴醫師,可透過去敏感或保護藥劑來改善。不過居家美白 相較於冷光美白發生敏感的機會低很多。



參考文獻:
1。 林俐妏 人工 植牙 的牙周考量
2。 陳佳炎 2009 人工植牙面面觀
3。張浩陞 2005 認識人工植牙

資料來源:健康醫藥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201&News_Class_ID=&Page=1



2014年9月28日 星期日

牙齒也會影響健康

一般人認為牙齒的作用是在咀嚼,所以每當我提出「牙齒是器官」的看法時,許多人都不能理解兩者之間的關聯。

通常我不會做太多解釋,因為在歐美整合醫學領域,早已經將牙齒視為有反射作用的重要器官,而且與其他器官不同的是,它還能夠反應全身的健康狀態;只 要透過環口牙齒的X光片,就可以斷定一個人健康與否,以及罹患疾病的風險。只是在國內,大家還不熟悉這個論點罷了,不過我並不擔心,相信假以時日,「牙齒 是器官」的觀念也會逐漸被大家接受,就像以往沒有人相信從「腸相」可以瞭解一個人的健康,但透過內視鏡看到腸相之後,才知道原來腸相與健康有莫大的關係。

從牙齒看健康的道理也是一樣,不過和腸相不一樣的是,不需要內視鏡,也不用開腸剖肚,一張環口牙齒的X光片,就能讓你的健康狀況無所遁形、一目了然。

曾經有一位從事房屋仲介的年輕朋友來拜訪我。當時我發現他的臉部或手臂會無意識地抽動,可能是受到滿口金屬牙材形成的「電池效應」影響,因此請他張開嘴讓我看看,果不其然,兩邊都是金屬牙。 

有人分別用金、銀牙材補了上下牙齒後,發現晚上睡覺時會有類似「開口笑」的毛病;有人放著缺牙不管,結果兩旁牙齒東倒西歪,生活也忙得東倒西歪;有人齒列不整齊,情緒也是七上八下;有人齒動牙鬆,代表上樑已經鬆動,很可能會影響身體的下盤,只是不知道何時會垮。

牙齒咬合差,代表上樑不正,底下的骨架也會跟著一併歪,當我再進一步觀察這類患者的生活狀況時,發現他們的生活似乎也失去了平衡。因此,牙齒的狀況對照身體的健康,兩者之間可說是相互呼應。齒相佳,食物能成為身體可以吸收的養分;齒相差,代表食物會轉變成危害身體的毒素。

「齒相」不僅左右我們的健康,也影響未來的生活。像是如果多補了幾顆銀牙粉,其中所含的汞毒會傷腎,傷了腎就留不住電解質,身體沒電,體力也會變差,工作不起勁,賺不了什麼錢;即使會賺錢,但因身體狀況差,錢都拿去看病,錢財也留不住。

從體相看吃相
吃的對或不對,自己身體最知道。不只齒相,連體相、淋巴相、臉相也會透露出身體健康與否的端倪。

一旦吃進慢性食物過敏原,我們的身體就會出現破綻,而最常見的是臃腫、鮪魚肚。如果常吃添加了防腐劑的加工食品、有農藥慣性殘留的農作物,那就好像在吸毒 一樣,許多人不明就裡,這些含有毒素的食物照吃不誤,結果出現咳嗽、打噴嚏、流鼻水等毛病,還將這些症狀視為理所當然,認為是感冒或風寒性過敏症狀。

有些小孩經常哭鬧不休,或是活蹦亂跳不安分,怎麼安撫都沒用,其實是食物過敏原在作祟,像是奶、蛋、麵粉製品都是常見的慢性食物過敏原來源。

許多家長會帶好動的孩子去醫院做心智檢查,結果醫師開的處方是利他靈,成分類似安非他命,但家長們不知道這是合法興奮劑,而錯把「安非他命」當成藥給孩子吃,如此一來孩子受到毒素影響,當然更會動個不停!

慢性食物過敏原會對身體產生廣泛性的危害,常吃垃圾食物不僅對身體健康沒有絲毫益處,更會影響到心智發展,不可不慎。



參考文獻:
1。 林俐妏 人工植牙 的牙周考量
2。 陳佳炎 2009 人工植牙面面觀
3。張浩陞 2005 認識人工植牙

資料來源:i-nature

印象牙醫




注意15件會影響牙齒健康的事情

為了讓你的牙齒能跟著你久一點時日,請儘量不要作以下 15 件事。

牙齒是很堅硬的,它們的琺瑯質是身體最堅硬的地方,但也因此很容易被疏忽它們的健康。下面會列出 15 種危害牙齒健康的事情:

1. 不要每餐後就刷牙
一天刷三次牙,早餐、中餐還有晚餐後都刷,這樣看似對口腔衛生很好。但如果真的這麼作,那你可能會把牙齒的琺瑯質給磨掉,原因在於當你吃完東西之後口腔的環境會變酸,這個時候琺瑯質會軟化,而此時如果太勤於刷牙就很容易把琺瑯質給磨掉。
口腔外科醫師 Debra Gray King 醫師:「飯後務必等待 30 ~ 60 分鐘後才刷牙,在這段期間酸會隨著時間而中和而牙齒能再度礦化。」
經常刷牙、刷太用力或是使用硬刷毛的牙刷也可能侵蝕你的琺瑯質。請溫柔地刷牙,並使用軟毛牙刷吧。

2. 忘記使用牙線
牙線能藉由清潔牙齒與牙齦刺激牙齦線之間的位置,並刺激牙齦健康。當你用力刷牙時是否有牙齦出血的情形呢?這是輕微牙齦炎或是牙齦發炎的警訊,若置之不理最後可能導致牙齒掉落。
口腔外科醫師 Jeffrey Gross 醫師:「每當你吃完飯後,你需要刷牙並且用牙線清潔你的口腔。食物與牙齒和牙齦接觸的時間越久越容易發生問題。」(還記得上一個嗎? 飯後請先等個半小時再刷牙。)

3. 忽略檢查
牙醫師建議每六個月檢查一次,不過大多病患並沒有遵守呢(我也是…)。這段時間會讓牙菌斑形成牙垢,這會讓更多的牙菌斑附著在其表面上,並讓牙菌斑更深入牙齦。這會弱化牙齒的支撐結構。
King 醫師:「越早發現問題,就越容易解決問題,而且花費也會少很多。」

4. 把你的牙齒當工具來用
咬碎冰塊與硬糖果、拿牙齒當開瓶器或是咬開洋芋片的袋子等都可能讓你的牙齒產生裂痕或是斷裂。
King 醫師說:「人們有用牙齒去做出野蠻行為的傾向。」她想起一個病患,她總是習慣用牙齒咬住帆船桅杆的繩索。
後來那位女性天然牙齒的下場就是磨損過度,得貼瓷處理才行。找個開瓶器或是剪刀吧,如果你要打開洋芋片的包裝袋,也動動你的雙手吧。

5.  戴上護齒
美國牙科學會(Academy of General Dentistry, AGD)建議許多運動員應該使用護齒。
美國牙科學會在他們的網站上提到:「不管是任何時候,運動員有很多的機會與其他選手或堅硬的表面接觸,因此帶著護齒是明智的選擇。參與籃球、軟式棒球、美式足球、摔角、足球、曲棍球、武術以及如滑板、騎腳踏車的休閒活動等的選手都應該在比賽的時候帶上護齒。」

6. 磨牙
有些人在提重物、感受到壓力或是無聊時會不自覺地咬牙切齒或是磨牙,也有些人是在睡著的時候會如此。牙齒咬緊牙齒可能會使它們磨損,而且還會讓你看起來老了 10 ~ 20歲。
磨牙也會造成蛀牙。Gross 醫師:「除了壓力與骨折外,磨掉最外層的琺瑯質露出牙本質,這很容易導致蛀牙的發生。」如果真的沒有辦法改掉這些習慣,那麼試試護齒。

7. 喝太多汽水、運動飲料與果汁
汽水與運動飲料通常不是含太多的糖,就是太酸了。雖然果汁含有許多的糖,跟跟汽水和運動飲料比起來,它是比較健康的選擇,不過口渴的話,喝水還是比較好。

8. 喝用太多紅酒、咖啡與茶
牙齒表面染色會讓更多的細菌黏附於牙齒上,這可能間接導致蛀牙。
Dish 雜誌的紅酒編輯 – Yvone Lorkin  每年要品嚐數千支紅酒。她在牙齒保健上的花費是同年齡的兩倍以上。Lorkin:「我想當大口的紅酒待在口中時,酸會持續侵襲我的琺瑯質,這也算是一種職業病吧。」
為了減少這樣的問題,建議使用吸管,這樣子液體就比較不會沾到牙齒了。

9. 經常牙齒美白
長期牙齒美白或是沒有好好遵循醫師只是可能導致牙齦不適,而且會增加牙齒敏感性。抗敏牙膏可能對此有幫助。
如果你有敏感性牙齒、牙齦炎或琺瑯質受損,你的牙醫師可能不會建議你進行牙齒美白。

10. 常喝瓶裝水
大多瓶裝水的氟化物含量很少或沒有,而大多家中的過濾系統會過濾掉大部分的氟化物。飲用添加氟的自來水是預防與對抗蛀牙最符合成本效益的方法。

11. 舌環
舌環會持續磨損門牙,很快就能使門牙失去。

12. 暴食症
暴食症的特點就是猛吃與嘔吐,由於胃酸的侵蝕它會產生明顯的牙齒問題。

13.  藥物濫用
甲基安非他命(crystal methamphetamine)是非法且非常容易上癮的毒品,會為你的口腔帶來嚴重的浩劫。使用者通常會很渴望含糖的食物與飲料、咬緊牙關而且有口乾的情形,而這些都是容易導致蛀牙的因素。

14. 長期使用某些合法藥物
口服避孕藥改變女性的荷爾蒙平衡,並可能導致慢性 牙周病 。 一旦她們停藥,藥物帶來的損害通常會停止。
此外,有些非處方的感冒糖漿含有許多的糖,而抗組織胺可能導致口乾,由於唾液能保護牙齒,因此口腔中唾液太少會導致蛀牙。」

15. 抽煙
抽煙對牙齒與牙齦有不良的影響。煙漬讓牙齒更容易被細菌影響。抽煙也是牙周病、牙齦炎以及骨疾病的危險因子。
「煙阻礙牙齦組織維持健康與對抗某些致病菌的能力。六十歲以帶 假牙 的人當中有一半以上是癮君子。」



參考文獻:
1。 陳敏傑 潘惠玲 陳朝寶 朱毓仁 為人工 植牙 打造一個良好的地基
2。 張維仁 人工植牙里程碑 轉換型基台人工植牙
3。 廖榮彥 2008 Bicon 植牙系統簡介

資料來源:nutrinote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199&News_Class_ID=&Page=1





2014年9月21日 星期日

粗略了解牙周病

牙周病常發生於 35 歲以上的中壯年族群,台灣成年人,90%以上或多或少都有牙齦炎或牙周炎的問題。如果發病之初,沒有進一步防範和矯治,牙周組織的破壞常讓人變「無齒之 徒」,因其造成牙齒動搖、牙齒脫落的緣故。而牙周病的早期症狀包括口臭、牙齒動搖、牙齦紅腫、刷牙流血、牙齒位置偏移、牙齦退縮、牙齒變長。有以上症狀時 即須盡早就診,接受檢查及治療。牙周病發生後若未診治導致嚴重度增加,更會造成口腔中局部或廣泛性缺牙,而伴隨牙周病產生的牙齦退縮、齒間乳突喪失,會造 成牙縫變大或牙根暴露,並形成美觀及口腔衛生維持上的困擾。

不只影響美觀與口腔,牙周病也會影響全身健康。根據統計,罹患牙周病的患者得到心肌梗塞與中風的機率可以是一般人的 2~3 倍。大多數研究報告發現,牙周病和心臟病之間有明顯的正相關,牙菌斑中的牙周致病菌所引發的發炎反應及其釋放的炎性物質,可能導致血管有動脈粥狀硬化的病 理改變,而牙周致病菌也可能經由入侵牙齦造成菌血症,影響血小板凝集機制,進而形成血栓性栓塞,造成心肌梗塞及腦中風。

此外,孕婦若有嚴重牙周病,發生流產、早產或新生兒體重過輕的機率是一般口腔健康良好者的 7~10 倍。原因可能是牙周發炎會釋放出有毒的化學介質,若通過胎盤可能會影響胚胎發育或促進子宮收縮。現代文明病越來越多,而患有糖尿病的患者,本身除了是牙周 病的高危險群,牙周病也會讓糖尿病更惡化,形成惡性循環。糖尿病同時合併有牙周病,會讓牙周炎造成的組織破壞度更快,也更容易失去牙齒。

為了守護全身健康和生活品質,積極面對牙周病的治療是必需的態度。而牙周病的治療通常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為牙結石清除與牙根表面的整平,經過基 本清潔治療後,第二階段針對仍有深牙周囊袋及牙周組織發炎情形的牙齒,進行手術性治療,如牙周翻瓣手術、牙周再生手術等。等到全口牙周組織沒有明顯發炎, 患者也能維持良好口腔衛生時,才能進入第三階段治療,也就是咬合重建期,對缺牙區做補綴物修補,利用固定假牙、活動假牙或人工植體重建缺損咬合,對於咬合 不正的病患,甚至會建議先矯正評估及治療,再考慮選擇補綴物製作。最後的第四階段,也是最重要的環節,就是患者必須依個人口腔狀況,遵照醫師建議定期回診 保養(通常三個月至半年需回診一次) 。

牙周病人若合併有咬合不正或缺牙問題,究竟適不適合 人工植牙 或矯正?其實大部份的病例都需要經過第一階段牙周基本治療、第二階段牙周手術治療後,才能給予客觀的評估及判斷。大部分病患只要牙周組織恢復健康,本身口 腔衛生習慣維持良好,多能順利進行矯正治療或人工植牙的手術。但若病患有牙周病,卻不進行牙周病的前兩階段治療,或牙周病治療結束後無法遵照醫囑,維持良 好的刷牙習慣,此時逕行矯正治療或人工植牙,因為潛在感染的可能,以及牙周組織的支撐不足,很有可能會造成花了高額自費治療,卻反而苦嚐治療失敗的慘痛結 果。

進行矯正治療或人工植牙進行前,需要納入考慮的因素包括患者口內齒槽骨及口內軟組織的條件、患者年齡、身體狀況、對咀嚼功能需求、對牙齒美觀的需求、對假牙的期望以及經濟因素等。這些因素先有妥善評估,才能確實訂出符合病患本身需要的治療計畫及方式。

該如何預防牙周病的發生呢?日本牙醫界有所謂「8020」的目標,也就是說希望每個人都了 80 歲都還能至少有 20 顆健康的牙齒,可見得口腔保健做得好,不見得每個人都會「老掉牙」的。我們能做些什麼來維持口腔健康呢?當然最重要的,還是正確而規律的刷牙囉!牙周病主 要致病因素為牙菌斑沒刷乾淨,而對於發生率高的牙周病,為了減少牙菌斑的累積及其內細菌的增生,每天至少要有 2~3 個時段要做好確實的口腔保健。

標準的口腔保健,除了要能靈活運用牙刷外,牙線更是絕對不能少的清潔工具,對於牙縫日益變大的人,牙間刷也是個不可或缺的潔牙利器。三種工具交替使用,每次刷牙時間至少要 15 分鐘才算及格。千萬不
要有利用漱口水或嚼口香糖就能維持口腔衛生,常保口氣清新的錯誤想法呦!

牙周治療及咬合重建,對牙周病患是漫長的煎熬,對醫師群的協同治療也是極大的挑戰。耐心配合治療,選擇專科醫師群為您評估治療流程,相信能讓您笑得更有自信,吃得更開心。



參考文獻:
1。 張浩陞 2005 認識人工植牙
2。 鄭偉立 2005 牙科新知~談人工植牙
3。 陳健誌 人工植牙在牙科治療計畫中之影響

資料來源:台大醫院 健康電子報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





選對良好植體才能確保安全

熱門 植牙 當心植體周圍炎,由於人工植牙的植體為鈦合金,不像自然牙有神經血管,植體對於病菌的抵抗力較差,比自然牙更要注重保養、清潔。

花了幾十萬植牙,就可一勞永逸嗎?事實上,人工植牙注重術前的評估及診斷,並審慎選擇適合植體,植牙後,更要重視牙齒的清潔及保養,否則植體周圍炎上身,牙齦紅腫、流血、化膿,嚴重者,可能會面臨植體掉落(掉牙)、拔掉植體(拔牙),甚至無法再植牙的窘境。

未回診保養,易患植體周圍炎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口腔醫學研究中心 牙周病 科主任醫師表示,植牙後,病患沒有落實口腔清潔及定期回診保養,導致牙菌斑附著在植體表面,時間一久,就會出現植體周圍組織紅腫、流血、化膿、植體動搖、齒槽骨萎縮、植體脫落等類似牙周病症狀,因此,植體周圍炎又稱植體的牙周病。

依據統計,植牙後沒有回診的病人,罹患植體周圍炎的機率是有回診病人的5倍以上如果沒有好好清潔、做好牙周病之控制者,日後罹患植體周圍炎的機率,比有做好牙周病控制及清潔者高出120。

外界常見許多植牙相關的術語,五花八門,這些植牙手法如下:

1.骨整合式人工植牙:是最常見的植牙手法。拔牙後一段時間,待拔牙傷口癒合後,將釘狀或柱狀的植體植入,等待植體和骨產生骨整合,大約需要8週以上的時間,待骨組織與植體結合穩固,可以承受 假牙 的力量,才在牙根上裝假牙。

2.立即植牙:一拔牙後就植牙,可縮短病患等待植牙的時間,但有條件限制,也就是病人的齒槽骨的質與量要夠,牙齒的地基要穩定,且並不是人人適合。

3.微創植牙:在植牙部位開4毫米寬的開口,不用在牙齦上切一道很長的傷口,即可進行植牙。由於每人的齒槽骨型態不一樣,在微創植牙前,最好進行電腦斷層掃描,讓植牙更安全。

4.多合一植牙:不管是二合一、三合一、五合一植牙,原理都相同,也就是醫師在幫病人植牙的同時,順便補骨。不是每個人都適合這種多合一的植牙方式,建議病患在植牙前,先進行電腦斷層掃描,確定有骨本,才可施行多合一的植牙。

植牙後保養很重要

白石牙醫診所院長李偉明醫師表示,植體沒有神經血管,對病菌的抵抗力差,更需要保養、清潔,為幫助病患植牙後落實植體的清潔保養,診所醫護人員都會以電話 或手機簡訊的方式,提醒病患定期到院追蹤、保養牙齒,維護牙齒的健康。一般牙科醫療院所在和病患簽訂的手術同意書中,也明訂病患要遵守術後保養及清潔的義 務。

主任表示,一旦罹患植體周圍炎其治療方法類似牙周病治療,治療步驟如下:

1.金屬性的植體不能用洗牙機洗牙,只能用塑膠結石刮刀去除牙垢、牙結石。

2.然後用氣動式研磨器械、浮石拋光、橡皮模杯等拋光、打亮植體表面,讓牙菌斑不易附著。

3.利用雷射光纖針對植牙體死角部位,再一次清潔。

4.服用抗生素。

5.情況嚴重者,開刀割開牙齦進行引導骨再生等植體周圍骨手術。

6.若嚴重到必須移除植牙,則在移除後重新補骨,之後評估再一次植牙的可行性。

成功植牙,展現美觀自信

院長兩年前幫一名罹患早發性牙周炎的42歲女性病患裝戴臨時活動假牙,沒想到,原本預計兩個月後要重新評估的臨時活動假牙,一戴就是兩年,去年,這位女性不小心咬斷了臨時活動假牙,只好到牙醫診所報到。

院長描述,該名病患正值事業巔峰期,經常要陪長官應酬,外出要顧門面,但光使用臨時活動假牙,只顧及美觀卻遺漏了健康,原因在於臨時的活動假牙,無 法承受較大的咬合力量,該女病患無法咬太硬的食物,吃蘋果、芭樂都必須要切成小薄片。李院長再取得病患的同意下,決定幫她採用氧化鋯材質植體進行植牙,氧 化鋯除適合前牙美觀也較不易引起植體周圍炎,病人自此恢復牙齒美觀、健康與自信。

近年牙醫界提倡「牙齒美學」,成功的植牙需要結合精湛的植牙技術及優良植體品質,重塑完美貝齒,如此開口便自然呈現微笑美感,還你自信燦爛的笑容。



參考文獻:
1。 吳宛霖  2007 認識植牙
2。 陳敏傑 潘惠玲 陳朝寶 朱毓仁 為人工植牙打造一個良好的地基
3。 廖榮彥 2008 Bicon 植牙系統簡介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197&News_Class_ID=&Page=1





2014年9月14日 星期日

牙齒保健的正確觀念(二)

說到蛀牙,是大家最擔心的口腔疾病,應該要如何預防與治療?

有些人天生容易蛀牙,已經很努力潔牙了,只要一點點鬆懈,就又開始蛀牙。

蛀牙的原因很多,可能跟牙齒結構有關。幼兒牙齒剛萌發時雖然大小已經固定了,但其實琺瑯質與牙根還沒成熟,琺瑯質會持續吸收口腔內的鈣離子,在牙齒 表面形成結晶,例如吸收牛奶內的鈣,如果這時牙齒有塗氟,也會吸收氟離子,這些物質逐漸在口腔內被牙齒吸收,牙齒會比較堅硬,較不易蛀牙。

兒童牙科醫師建議,小孩在3歲之前最好接受牙齒塗氟;等恆牙第一顆大臼齒(6歲牙)長出來時,請醫師用窩隙封填劑將有凹洞的牙齒咬合面封填起來,因為牙刷清潔不到,最容易蛀牙。

有些人的琺瑯質天生就鈣化得很好,可能在母體胚胎孕育牙胚時,營養攝取很充分,天生較不會蛀牙。也跟唾液成分有關。唾液能對牙齒產生自清作用,所謂滾石不生苔,如果口水分泌量足夠,不停在口腔內流動,牙菌斑較不容易黏附在牙齒表面,如果天生唾液分泌少,就容易蛀牙了。

這也是為什麼頭頸部癌症病人接受放射線治療,唾液腺因而受到傷害,口水分泌減少後,會產生猛暴性齲齒的原因。

如果每天認真刷牙、使用牙線仍然蛀牙,很可能是沒有把原先蛀牙處清理乾淨,引發蛀牙的菌還躲在牙齒內,細菌仍會繼續往下鑽,時間久了,牙根也會蛀牙。

這時必須改變治療策略,除了使用傳統填補方式、氟膠,或許可改用假牙包覆,或使用高濃度氟漆塗在容易蛀牙的牙縫內,氟漆黏附在牙齒表面,不容易被沖掉。

家中有過敏兒的家長擔心,孩子經常牙黃黃的,是否跟使用氣管擴張劑有關,需要洗牙嗎?

很多過敏兒經常使用口呼吸,嘴巴微張,牙齒琺瑯質缺乏唾液滋潤時,比較容易被染色,因為唾液對牙齒具有殺菌與清潔的作用。

染色分成內生性與外生性,外生性的染色像是喝咖啡、茶或抽菸,食物色素容易卡在牙齒表面;另外腸病毒流行期間,口腔黏膜容易破,耳鼻喉科醫師經常會 幫小孩子塗一種用藥,如果塗的時候沒有跟牙齒隔開,會造成牙齒表面燒灼,形成一點一點黑黑的像是污漬狀,這屬於藥物性的外生性染色。

另外,小朋友在牙齒發育期間,也會因為吃某類藥物(例如四環黴素)而讓牙齒黃黃的,這稱為內生性染色。

因為食物造成的外生性染色,可藉由認真、正確刷牙把色素刷掉;如果是因為吃了抗生素導致內生性染色,就無法透過刷牙清除,必須找牙科醫師處理,「但不見得需要洗牙」。

澳洲有篇研究論文指稱漱口水因為含有酒精會致癌,消息一出,令許多人對漱口水望之怯步。

不過,許多牙醫師對這份報告持保留態度,因為無法確認罹癌是由酒精引起的。

姑且不論是否會致癌,單就牙齒保健而言,首先要了解,漱口水無法清除牙菌斑,所以無法取代刷牙、無法預防牙周病,除非使用含有氯己定(chlorhexidine)成分的漱口水,才可有效抑制細菌生長,但缺點是,會讓牙齒染色。

一般漱口水含有酒精,萬一口腔內有傷口,會很痛,且容易對酗酒者誘發喝酒的慾望,如果習慣使用漱口水讓口氣清香,「可使用不含酒精的漱口水,」醫師建議,偶爾用用即可。

國外甚至研究指稱,有些漱口水會暫時改變口腔內微生物菌種。

尤其一般漱口水內含有抗生素,會破壞口腔內好、壞菌彼此和平共處的生態系統,例如將口腔內100萬隻的菌驟減至10萬隻,可能殺掉保護口腔內的好菌,「等於把維持口腔健康的第一道防線給破壞了」。

用更明顯的例子吧,曾經有個朋友,為了避免牙周病復發,每天照三餐使用漱口水,結果牙齒仍然一團糟,朋友不解,難道這樣還無法預防牙菌斑孳生嗎﹖

「當然不行,牙齒內都長黴了,」過度使用漱口水,嚴重破壞口腔生物菌種,好菌壞菌被殺得片甲不留,最後只剩黴菌繼續孳長。

如果從預防齲齒觀點,可每週使用含氟漱口水一次,以增強牙齒抗蛀能力,「但如果已經每天使用含氟牙膏,含氟漱口水就不是必需品了,」但如果是剛萌出新牙的嬰幼兒,還無法使用牙膏時,可使用紗布沾兒童專用漱口水擦拭牙齒。

此外,也要多加注意小孩子的牙齒狀況

◎嬰幼兒期(0~6歲):每2~3個月檢查一次。
檢查重點:有沒有奶瓶性齲齒、顏面與咬合發育是否良好、有沒有不良的口腔習慣例如吸手指、吸奶嘴,容易影響牙齒萌發。
◎學齡童(6~12歲):每3~6個月檢查一次。檢查重點:齲齒與換牙狀況、顏面發育、有無不良的咬合與口腔習慣、牙齦是否良好,以避免引發青少年型牙周病。
◎青少年期(13~15歲):每6~12個月檢查一次。檢查重點:有沒有齲齒、牙周病與咬合不良。
◎成年人:每6~12個月檢查一次。檢查重點:有沒有牙周病、缺牙、假牙使用狀況與口腔腫瘤檢查。
◎老年人:每6個月檢查一次。檢查重點:牙周病、缺牙、假牙使用狀況、口腔腫瘤檢查以及有無牙根齲齒。

除了含糖飲料,還有哪些食物容易蛀牙?

▓糖果類:巧克力、口香糖、麥芽糖、棒棒糖、花生酥、太妃糖
▓糕餅類:甜甜圈、冰淇淋、蛋糕、蘋果派、夾心餅乾、鳳梨酥
▓飲料類:可樂、汽水、加味果汁、調味乳製品、運動飲料
▓其他:果醬、蜂蜜、花生醬

※建議取代食品:起司片、蘇打餅乾、三明治、葵瓜子、原味爆米花、海苔、包子、低糖分飲料、無糖分口香糖。

◎正確刷牙的方法
刷牙的方法有很多種,不論用哪種方法,只要能徹底刷乾淨即可。目前口腔衛 生教育仍以改良式貝式刷牙法當作刷牙指引:
步驟1:將牙刷放在牙齒與牙肉交接處的牙齦溝呈45度角。
步驟2:刷毛覆蓋住牙齒表面,慢慢刷向咬合面,水平短距離移動,每次約2~3顆,來回刷約15下。
步驟3:刷牙就像拖地,要有順序,否則容易忽略某塊區域,久而久之就 容 易蛀牙,例如從上顎右邊到左邊,再回到右邊,來到下顎,再從右邊刷到左邊。

◎正確使用牙線的方法
步驟1:先拉出約45公分長的牙線。
步驟2:牙線兩端固定在兩手中指的第二指節。
步驟3:雙手食指與拇指交互使用,將牙線拉入每個牙齒的鄰接面,輕輕刮除牙菌斑。

請記得,每個牙縫都有兩個鄰接面要清潔,每清潔完一個齒縫,就要換一段新的牙線。




參考文獻:
1. 張浩陞 2005 認識 人工植牙
2. 鄭偉立 2005 牙科新知~談人工植牙
3. 陳佳炎 2009 人工植牙面面觀

資料來源:知識(Konwledge)與智慧( Intelligence)天地

印象牙醫診所



牙齒保健的正確觀念(一)

大家認為一天該刷幾次牙?一般都是認為三餐飯後吧!甚至有人只有早晚兩次,但是醫生證實一天吃幾次,就刷幾次,且吃完東西5分鐘之內就須刷牙。

希望這個答案沒有嚇到你。

口腔內的細菌多到嚇人,健康的牙齒牙齦溝約有103個細菌,牙齒表面約有109個,如果有 牙周病 ,單一顆牙齒就有1011個,而目前分子生物學已經確認口腔內的菌種高達700多種。

不論是造成蛀牙或導致牙周病的細菌,繁殖力都很強。食物殘渣停留在口腔沒多久就開始發酵,變成培育細菌的養分,當口腔中的細菌被糖蛋白成分所吸附,黏在牙齒上,這就是牙菌斑,在牙齒表面與縫隙內逐漸演變成薄膜狀的菌落,而這也是將來得到牙周病的主因。

根據醫學報告,酸鹼值5.5以下的食物在口腔停留5~10分鐘就開始發酵,對牙齒產生酸化(脫鈣)作用。當琺瑯質慢慢被酸化,一段時間後,表面會失 去光滑而變成白白的片狀,「這就是蛀牙的前兆,如果持續不注意口腔清潔,經過一段時間,牙齒就蛀個洞了。」但是如果加強潔牙及氟化物使用,琺瑯質也會再次 鈣化恢復健康。

也因此,牙醫師們不斷提醒,只要吃完東西就要立刻刷牙,「就像吃完飯要把碗洗起來,誰敢拿還沒洗的碗盛飯來吃呢」。

為了避免整天刷牙刷不停,甜食可跟著正餐一起吃,吃完立刻刷牙,「不要整天都在吃東西,尤其是零食」。

正確刷牙很重要,不論是否使用貝式刷牙法,都必須至少花3分鐘,才能將全口牙齒徹底清潔乾淨。尤其睡覺前的潔牙最重要,因為睡覺時唾液分泌少,如果沒有刷乾淨,容易蛀牙。

而牙刷應該要怎樣挑選?什麼時候更換?走一趟藥妝店或大賣場,各式各樣牙刷掛滿半面牆,刷毛分成超軟、軟、中軟、硬毛;刷頭更不用說了,有規規矩矩的平整頭、波浪頭、前凹後凸頭……教人眼花撩亂,不知從何選起。

挑選時建議回歸基本面,不要被花俏的設計沖昏頭,應以自己的口腔大小為準,以一次可刷2〜3顆牙為宜,刷頭不應太大,刷毛則以軟硬度適中為宜。

如果剛做完牙周病手術,最好使用超軟毛牙刷,才能保護脆弱的牙齦。

有些人擔心感冒期間,病毒會殘存在牙刷上,於是產生了該不該更換牙刷的疑問,牙醫師們異口同聲表示,感冒後不必換牙刷。不論有沒有感冒,口腔內細菌量多,「一旦刷牙就會附著細菌」。

需要更換牙刷可把握三大原則:

1.從牙刷背面看,如果已經看到刷毛岔開外翻,表示刷毛很蓬鬆了,就是必須更換。

2.即使刷毛沒有外岔,但已經使用了6~8週,仍需更換。

3. 刷毛底部若有髒東西沉積,就需更換。

再來大家一定知道電動牙刷吧!真的有需要用到電動牙刷嗎?如果每天認真且正確刷牙、使用牙線或牙間刷,就能保持口腔清潔,不一定要使用電動牙刷。

電動牙刷是個旋轉面,而牙齒是弧形,每次接觸時只有幾個點而已,需很有耐心把每個點都刷乾淨,如果很有耐性一個點一個點慢慢刷,那用一般牙刷也可以刷得很乾淨。

不過,有些人手力較不足、肢體上不太方便或戴矯正器,電動牙刷就相當有幫助,尤其使用具音波震動的電動牙刷,清潔效果佳。

台大醫學工程研究所曾針對電動牙刷與一般牙刷進行研究,結果指稱,音波震動的電動牙刷因為震動頻率高,清潔效果勝於一般牙刷,這項研究發表在《醫學與生物工程期刊》。

使用電動牙刷有個前提,不能減少刷牙的次數與時間,醫師提醒,使用電動牙刷至少須設定2分鐘,刷完後,仍需使用牙線。

說道牙線、牙線棒與牙間刷,應該是要怎樣做搭配?美國牙醫學會與中華民國牙周病醫學會都認定,牙線是清除牙菌斑最有效的工具。

牙刷雖然能清潔牙齒的頰面、舌側與咬合面,卻無法伸入牙齒與牙齒之間的鄰接面,偏偏這裡是牙菌斑最喜歡躲藏之處,最容易蛀牙。

為了避免蛀牙、牙周病,吃完東西刷完牙後記得使用牙線。使用牙線要溫柔些,避免牙齦受傷。

相較於牙線,牙線棒的效果較差,不受醫界青睞,因為牙線棒的線很短,必須多次更換才能將全口牙齒清潔乾淨,且拉扯過程很容易傷到牙齦。

至於牙間刷,近年來隨著齒顎矯正風氣日盛,愈來愈多人使用,坊間也有各種尺寸設計。

究竟牙間刷能不能取代牙線,「不能,」牙科醫師直截了當回答,「因為刷的作用部位不一樣。」

牙線能清除牙齒與牙齒之間的鄰接面,牙間刷進不去;牙間刷則擅長清潔牙縫較大的區域,尤其如果有牙周病,隨著牙齦萎縮導致部份牙根裸露,牙根的鄰接面出現凹陷,單用牙線很難清除乾淨,牙間刷卻能小兵立大功。

不過,使用牙間刷務必慎選刷毛,以自己的牙縫大小來決定刷毛粗細,如果放不進牙縫,千萬不能硬塞,以免傷害牙齦。

至於牙膏的選擇性也是超級多樣化的,敏感性牙齒又應該要注意什麼?牙齒敏感的原因是牙齦萎縮或琺瑯質流失造成牙本質暴露,抗敏感牙膏除了可清除牙菌 斑,還能降低牙齒神經的敏感性,通常使用四星期以上效果才顯著。長期使用,目前並無研究報告顯示會降低免疫力。「抗敏感牙膏與免疫無關」。

目前市面上牙膏種類繁多,可根據個人需求選擇抗敏感或美白牙膏等等。

如果為了防齲,應選擇含氟牙膏,不論一天刷幾次牙,建議一天使用含氟牙膏兩次,「尤其睡前使用,效果最好」。

此外,使用牙膏的量不必多,大約一個豌豆大,擠在牙刷刷毛中央即可。

許多牙醫師紛紛表示,只要刷牙方法正確,即使不用牙膏也能將牙齒刷乾淨,清除牙菌斑。

牙膏能增加刷牙過程的樂趣。因為添加了芳香劑、清潔劑與研磨劑,讓刷牙時充滿香味,且小泡泡可以包覆食物殘渣,較容易清除,研磨劑可幫助清除牙菌 斑。更且,添加氟化物的牙膏能預防蛀牙,當琺瑯質吸收了氟,可形成比較堅硬的結晶,較能抵抗細菌的酸化,也會促進脫鈣的牙齒再鈣化。

至於該不該用鹽巴刷牙?

早期很多人刷牙次數少,牙菌斑嚴重堆積,產生牙結石,經常抽菸也容易讓牙齒堆積菸垢、結石多,沾鹽巴刷牙,感覺好像可以刷掉結石,這是因為鹽巴顆粒較粗糙,摩擦力大。

但是,太用力反而會摩損牙齒,傷害牙齦,如果實在對鹽巴情有獨鍾,建議用鹽水刷牙即可,不要直接沾鹽巴往牙齒上拚命刷。

「如果刷牙刷得很乾淨,不需使用沖牙機,」醫師認為,沖牙機能沖掉食物殘渣,無法完全去除牙菌斑,所以不能取代刷牙。

如果想更徹底潔牙,在刷牙、使用牙線之後,仍可把沖牙機當作輔助工具,兼具按摩牙齦。

使用時要留意,沖水的力量不要過大,正確應該朝牙齒噴水,避免直接往牙齦溝(牙齦與牙齒之間的縫隙)沖,否則容易引發牙齦組織剝離。



參考文獻:
1. 張浩陞 2005 認識人工 植牙
2. 鄭偉立 2005 牙科新知~談人工植牙
3. 陳佳炎 2009 人工植牙面面觀

資料來源:知識(Konwledge)與智慧( Intelligence)天地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195&News_Class_ID=&Page=1




2014年9月8日 星期一

小孩的口腔保健 首重蛀牙

綜觀所有的牙疾,蛀牙與牙周病是口腔的兩大慢性病。一般而言,小孩時蛀牙問題多,隨著年齡增加,蛀牙減少,牙周病相對增多。嬰兒6個月開始會冒出第 一顆乳牙,直到2~3歲會長完20顆乳牙。在6歲長出恆牙前,稱為「乳牙齒列期」,此時期除了要讓孩童少吃甜食、減少不良口腔習慣,如吸手指、含奶瓶、奶 嘴外,家長更應幫助孩童刷牙,定期做口腔衛生檢查。

大約6歲時,孩童會長出第一顆恆牙,同時乳齒會慢慢脫落,被恆齒取代,一直到12歲才會完全換牙,因此6~12歲稱為「混合齒列期」。這時期的口腔檢查重點是換牙時有無齒列不整的狀況,另外,學齡階段的孩童愛吃甜食,容易引起齲齒,也應注意。

楊湘解釋,造成蛀牙需要充分的條件:即細菌、食物及時間。只要勤潔牙,降低細菌數目及食物附著在牙齒的時間,便可減少蛀牙。有些人「天生麗質」,牙齒鈣化較好,唾液量也較多,唾液中的免疫球蛋白可抵抗細菌,所以他們雖未特別勤於潔牙,但較不易蛀牙。

▓ 青壯年就得開始提防牙周病
12~18歲的青少年時期,所有牙齒皆已換為恆齒,如有咬合不正或齒列不整的情況,則需要矯正治療。青壯年時期較易發生智齒發炎,國內不少嚼食檳榔的青壯年人口,還經常發生牙齒磨損與口腔黏膜病變等問題。

此外,青少年與青壯年也都受到牙周病的威脅。傅鍔表示,正常人口中有多達500多種細菌,主要分蛀牙及牙周病兩種不同的細菌族群,有些人較易蛀牙, 有些人則年輕時很少蛀牙,但年過40歲,齒牙動搖,兵敗如山倒,連做假牙都很困難。抽菸、熬夜、糖尿病、心臟病、白血病,都會讓牙周病的破壞增加。

牙周病是牙齒周圍的結締組織、骨骼以及牙齦受到細菌侵害的疾病,簡單而言,是一種病菌破壞牙齒結構,造成牙齒地基流失的疾病。呂炫堃初估,國內約 80%的人有牙周病,可分牙齦炎(牙齦紅腫流血,由口腔衛生不良或其他內分泌問題造成,以牙周基本治療即可控制)及牙周炎(包括齒槽骨及結締組織已遭破 壞,基本治療外可能還需要開刀)。

牙周病沒有特別明顯的症狀,如果有,也是「上火」。傅鍔表示,一般人也許根本不在意,所以大部分人都不曉得自己有牙周病,等到會痛,齒牙動搖無法吃東西時,已經到牙周病末期。

一旦被牙周病菌感染,乳牙、恆牙都會被破壞,甚至連「植牙」也要遭殃。因為牙周病菌會破壞齒槽骨,而「所有的假牙都需依靠真牙,人類的第三套牙─『植牙』也需要依靠齒槽骨」,因此牙周病患者要比正常人投資更多時間潔牙。

台北榮民總醫院曾做過調查發現,65歲以上的人,80~90%有輕重不等的牙周病。但是,牙周病不是老年人專利,年紀輕的人也可能是牙周病患者,由年齡可分青春期、急速進行性及成人型牙周炎。

▓ 青春期牙周炎
一項全國15~19歲的牙周病變調查,發現將近有0.6%的年輕人患有程度不等的牙周炎,呂炫堃提醒,青春期若已發現牙周囊袋、刷牙時自發性流血,就要接受牙醫治療,接受全口X光檢查,檢查骨頭是否已遭破壞。此類牙周炎為早發性,但許多人到18、19歲才注意到。

▓ 急速進行性牙周炎
「急速進行性牙周炎」偏好女性,大多發生在25~35歲之間。患者有中度牙周炎,口內60~80%的齒槽骨已被破壞,齒牙動搖,部分病人甚至需要全 口拔牙,一夕間臉形大變,對病人心理造成很大衝擊。根據呂炫堃的經驗,「急速進行性牙周炎」一半與遺傳有關係,大多發生在多產的家庭,還好盛行率不高,這 些年輕女性可能在青春期就有牙周炎,但早期並未發現。

▓ 成人型牙周炎
「成人型牙周炎」通常先做基本治療,在牙周病變處上麻藥,用手動或器械的方式把牙根表面的牙菌斑、牙結石整平,以提供周圍的軟組織好的附著面。基本 治療後,紅腫的牙肉會消退,牙縫會愈來愈寬鬆。有些人治療後牙齒會對冷熱較敏感,呂炫堃表示,這種敏感現象約6週就會消失,不需積極處理。基本治療後需再 評估有無進行牙周病手術的必要性。牙周基本治療、牙周病手術及拔牙三者,健保皆有給付。

▓ 「壓力型牙周病」
雖然學理上分類尚無壓力型牙周炎,呂炫堃說:「壓力也與牙周炎有關。」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實驗發現,中年人因為婚變、老年人因為喪偶而讓牙周 病變得更嚴重。壓力大的行業,如外科醫師、律師、電子新貴等,由於長期處在壓力下,不但免疫功能降低,又容易忽略口腔衛生,導致牙內細菌坐大,牙周狀況便 會比較差。他解釋,所謂的「火氣大、牙齒浮動」,其實是牙周炎組織破壞爆發的感覺。這時要增加刷牙時間,「絕不可一把牙刷行遍天下,要注意牙縫的清潔,使 用牙線及牙間刷」。

他也強調,牙周病是可以治療的,而且要以全口做治療計畫。當牙齒仍具備適當條件時,可利用高科技(如再生膜、移植齒槽骨),讓病人失去的牙周組織再生回來。如須拔牙,仍可利用植牙,恢復幾近年輕時期的咀嚼功能,包括對食物的感覺,但這些都需自費。

「現代人在口腔健康方面是比較幸運的,國內牙周病臨床的治療成效甚至比歐美略為進步。」呂炫堃表示,即便如此,「忽略牙周健康,將來在中老年時要以相當長的治療時間與預算,才能換回牙周的健康及牙齒失去的功能。」

隨著年紀漸增,口腔問題也跟著不同,老年人常見的口腔問題,以牙齦萎縮、牙齒磨耗與牙齒掉落缺損為主,因此假牙的選擇與製作是一個重點,特別要注意的是,老人常伴有全身性的疾病,導致免疫力差、抵抗力差,造成口腔機能下降、傷口癒合力差,因此治療須採取保守治療。

時時捍衛口腔健康才能省荷包
想要擁有一口潔白健康的牙齒,傅鍔表示,找個好醫師固然重要,當個好病人更重要,除了至少每半年做一次檢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別等到牙痛才去看 醫生之外,如能將治療提前至預防,就可以節省無數的時間及金錢。他並舉電影「麻雀變鳳凰」中,茱麗亞羅勃茲在浴室使用牙線的情節,語重心長地說:「美國風 塵女子對口腔健康的注重超過台灣的碩士、博士。」他期待正確的口腔衛生能早日普及化、全民化,因為唯有「做一個健康的口腔保健者,才是最節省經費的好辦 法。」

以下,我們策劃了6個捍衛存款的對策,要教你如何從小毛病察覺牙疾,把看牙當投資,及提供齒列矯正、牙齒美白的擇醫指南及保養須知,期望能作為你打造健康貝齒的利器,讓荷包滿滿,也讓牙齒宣誓效忠,不離不棄。

牙齒不好表示缺鈣?
台大醫院牙科部一般牙科主治醫師楊湘指出,以台灣的營養水平而言,很少人因缺鈣而牙齒不好,大都是口腔衛生習慣不良導致。

乳牙鈣質主要決定在母親懷孕及寶寶發育時,一旦長出,鈣質就不會再流失,但是要注意的是,牙齒剛長出的1~2年間,鈣化還不完整,最容易蛀牙;在恆牙長出的6~12歲間,是蛀牙的高峰期,建議小朋友每3~6個月檢查一次。

國防醫學院牙醫學系主任暨牙醫科學研究所所長,也是三軍總醫院牙科部主任傅鍔呼籲,應加強牙科的公共衛生教育,例如美國已有許多州在飲水中加氟,讓年幼的小孩在牙齒琺瑯質形成的過程中,吸收微量的氟,降低鈣質溶解在酸中的能力,從促進牙齒結構的改變,來降低高蛀牙率。



參考文獻:
1。 陳敏傑 潘惠玲 陳朝寶 朱毓仁 為 人工植牙 打造一個良好的地基
2。 張維仁 人工植牙里程碑 轉換型基台人工植牙
3。 廖榮彥 2008 Bicon 植牙系統簡介

資料來源:大家健康雜誌

印象牙醫





做好牙齒保健 別讓蛀牙花掉你大量金錢

你每天花多少時間刷牙?你還記得上次洗牙的時間嗎?

你可知道蛀掉一顆牙,光套牙套就要8千, 植牙 更高達8萬,而看似火氣大的 牙周病 ,更是不分年齡,會讓你一夕間成為無齒之徒,為此付出百萬元代價。

一名吃檳榔吃了幾十年的菜販,因為牙齒疼痛到醫院治療,才發現28顆牙齒許多已經爛掉。不少人視牙痛為小毛病,甚至不當一回事,所謂「牙痛不是病」,一直等到「痛起來要人命」,才被迫躺在就診椅上,張嘴忍受疼痛、酸痲與恐懼,還要賠上大量的時間與金錢。

無底洞般的開銷
國防醫學院牙醫學系主任,同時也是牙醫科學研究所所長兼三軍總醫院牙科部主任傅鍔表示,台灣人往往以「痛」為衡量牙齒健康的標準。但蛀牙與牙周病這 兩種常見的牙疾,初期病人不易有感覺;等到會痛,往往已傷害到牙髓,有時還必須接受根管治療(抽神經)。台大醫院牙科部一般牙科主治醫師楊湘指出,抽神經 之後的牙齒比較脆弱,需要牙套保護,而所有的 假牙 ,都需要自費,這時荷包便開始失血。

以台大而言,單顆牙套至少8000元;若牙齒已失去,就需將兩旁牙齒磨小,做「牙橋」固定,這樣要花24000元;當然現在又多了「植牙」的選擇,不過單單一棵植牙加上假牙,就要8萬元。如果不幸,全口都做,費用可能高達160萬元。

有沒有經濟一點的方法呢?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牙周病醫學科主任呂炫堃舉例:一位67歲的阿婆,因罹患重度牙周炎,全部牙齒都拔掉,理想的做法是植 入固定式的完整齒列,但可能要花百萬元以上。她也可以選擇5~10萬元的傳統式活動假牙,但是齒槽骨會隨時間及假牙的壓迫而萎縮,假牙逐漸不適用,口腔容 易破皮疼痛,陷入惡性循環,所有的問題才正要開始。

看牙除了花錢,也要耗費許多時間,楊湘估計,單根牙齒根管治療需就診1~2次,每次30~60分鐘,後臼齒要更久的時間。牙周病的治療,則需就診4~8次,而時間就是金錢。至於齒列矯正及牙齒美白,是牙齒健康之後才能考量的選擇,又是另一筆額外的開銷。

除了牙齒問題可能蠶食存款外,選錯醫師,更使得花費像個無底洞。楊湘說:「我們常常在重複別人做的事,因為別人做的假牙又出問題了。」。假牙做得再 差,很少在一年之內發現問題,因此常在一兩年後,所有過程又需重來一次。當然,除了醫師技術,病人的衛生習慣也很重要,以假牙為例,其壽命一般為7年,若 保養得宜,可使用更久。

牙齒問題 牽一髮動全身
傅鍔感嘆,台灣的高蛀牙率與經濟發展不相稱,民眾捨不得投資做好平時的保養及定期看診。他表示,治療牙齒不能以價格為唯一考量:「事實上,預防最重要,只用金錢是買不到健康的。」

早點看牙可用健保,晚點看牙要自費,拖久了不但荷包大失血,且性命堪慮。但還是有人聽任牙齒蛀掉不管,楊湘提醒,滿口爛牙根的人就像身懷不定時炸 彈,因為細菌可由牙髓腔進入全身,破壞牙齒周圍的骨頭,形成囊腫,或感染顏面空腔,形成蜂窩組織炎,如慢性病患者、免疫系統功能較差者,可能因此致命。

滿口爛牙如懷不定時炸彈
愈來愈多證據顯示口腔衛生與全身疾病關係密切,傅鍔舉例,目前已有實驗證明,在重症病房將病人分兩組,發現使用漱口水的一組病人,可縮短住院天數, 減少發炎狀況。其次,糖尿病也與牙周病息息相關。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小孩,雖然在臨床上沒有糖尿病的症狀,但會有較重度的牙周炎。呂炫堃表示,他們牙周遭破 壞的速度是一般人的4倍以上,最好在25歲以前開始定期接受牙周病的追蹤檢查,更要注意口腔方面的變化。

再者,流行病學的統計也發現,牙周病患者產生心血管疾病,如中風、心血管阻塞的機率也比較高。牙周病可能是年輕人發生中風的危險因子,原因在於口腔 內的牙周病菌在齒槽骨造成感染之後,有可能隨著血液循環到達心臟血管,形成塊斑,因此醫師對慢性病患者的牙周病治療會比較積極,以避免引起中風或心臟血管 方面的感染。

美不美 牙齒關係大
前牙缺了無法發脣齒音,講話容易「漏風」;後牙缺了臉部會較瘦削。至於「戽斗」與「暴牙」,楊湘表示,這是最常見的兩大矯正類型,可能被取笑而影響 心理健康。中度以上的牙周炎病患,治療後牙縫可能變大,同樣影響發音及外貌,好在患者可佩戴軟式人工牙齦,約每半年到一年更換一次,以解決發音及美觀的問 題,價格約新台幣9000元。

牙周如果健康,即使年紀大了,也不會變成「ㄇㄠㄇㄠ」的阿公阿婆臉,呂炫堃分析,老一輩或重度牙周病的病人,因為蛀牙或牙周病而拔掉全部牙齒,導致臉部下1/3的垂直高度逐漸崩潰,形成老年人的臉型,這是一種牙科殘障的表現,並非正常現象。



參考文獻:
1. 張浩陞 2005 認識人工植牙
2. 鄭偉立 2005 牙科新知~談人工植牙
3. 陳佳炎 2009 人工植牙面面觀

資料來源:大家健康雜誌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193&News_Class_ID=&Page=1




2014年8月31日 星期日

植牙前先注意牙周病

植牙完成後,新植入的牙齒類似自然牙齒,而且植牙經過計畫擬定,不論是單純的植牙還是植牙搭配傳統假牙,植牙把新牙齒放在口內適當位置時,考慮到生 物力學、口腔條件等,相較於傳統假牙,損壞機率較低,患者也很容易適應習慣,恢復咀嚼、支撐力,但必須把新牙齒當作自己原本的牙齒來看待,並注意清潔。

植入的牙齒雖然不會像自然牙齒一樣蛀壞,但要留心「水土保持」,嚴重的牙周病將造成植牙鬆動,或極少見的植牙斷裂。

植牙壞了可以修復,螺絲鬆了可以再鎖緊、斷了可以換,假牙壞了可以重作,適當的保養與維修,植牙可以長久使用。但口腔清潔一定要做好。

許多人一聽到手術,就聯想到病房、全身麻醉、開膛剖腹,所以心生恐懼。植牙雖然也需要手術,但屬於門診可以施行的手術,植牙雖然需要麻醉,但屬於局部麻醉,主要目的是讓患者在手術過程中不會感到疼痛。另外,現今影像診斷進步、植牙技術成熟,植牙手術屬於低風險的外科手術。

至於疼痛,若植入方式及手術時間控制良好、術後適當給藥,植牙後有人僅感覺輕微、可以接受的疼痛;少數病人因體質差異或當時身體狀況,在術後頭幾天比較疼痛。

植牙的技術精細且進階,傳統假牙的治療焦點大多不脫離牙齒,但植牙不然,醫師面對患者不同的口腔條件,必須視個別情況設計手術及治療步驟,如修補骨骼、鼻竇增高等,不是單純只「種」假牙就好。

建議民眾植牙前,除了打聽醫師技及口碑,也應對醫師選擇的人工牙根、植體、材料及設備有基本了解。

國內植牙價格與國外相較,並不昂貴,國內傳統假牙每顆價格大約是6千至3萬元,但歐美卻是4萬到9萬元,這樣的落差,造成植牙價格不低的印象。



參考文獻:
1. 張浩陞 2005 認識 人工植牙
2. 鄭偉立 2005 牙科新知~談人工植牙
3. 陳佳炎 2009 人工植牙面面觀

資料來源:健康醫藥

植牙



分享植牙後的8大注意事項

如何照顧剛植好的牙齒?新竹縣竹北市維成牙科院長表示, 植牙 後病患要遵照醫師囑咐,維持充分睡眠及休息,有任何不適應立即回診。

植牙後要注意的事項包括:

1.不可用舌頭舔血塊,也不可吸吮傷口,避免引起更多流血和疼痛,而且容易感染發炎。

2.植牙後不可喝酒或用力漱口、洗熱水澡。第二天起,於飲食過後用漱口水或是潔淨冷開水、食鹽水漱口,牙刷避免觸及植牙部位。

3.遵照醫師囑咐按時服藥,植牙後應該盡量維持充分睡眠及休息,多飲用水分和多補充鈣質。

4.植牙後食用鬆軟及較涼的食物,避免用植牙部位咀嚼,禁忌進食太熱或刺激性食物。

5.如植牙後第二天仍感覺麻痛,以及植牙後第三天仍腫脹疼痛,應立即回診所複診。

6.植牙後24小時內用冰袋間接敷於患處,敷15分鐘,休息15分鐘,然後再敷。大約重複2至3次即可,防止出血及腫脹。假如48小時候仍有腫脹者,可用溫熱毛巾間接敷至消退為止。

7.如出血不止或有疑問,應立即回診,請求醫師處理或解釋。

8.如有縫線,兩周左右後返回門診拆線。



參考文獻:
1。 徐振祥 2012 缺牙人的希望 認識「人工植牙」
2。 陳敏傑 潘惠玲 陳朝寶 朱毓仁 為人工植牙打造一個良好的地基
3。 張浩陞 2005 認識人工植牙

資料來源:健康醫藥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191&News_Class_ID=&Page=1



2014年8月17日 星期日

植牙與假牙應該要如何選擇?

調查顯示,十二歲以上國人平均缺五.六顆牙,其中十二~六十四歲人口平均缺三.五顆牙,缺一顆牙的比例僅有四十四%,而六十五歲以上甚至平均缺十四.八顆牙,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台北市牙科植體學學會主任委員表示,咀嚼是消化的第一步驟,而缺牙必定會影響咀嚼功能及消化系統,長期下來吸收有問題,會造成營養不良。

此外,缺牙也會使前後牙齒前傾及後歪,而缺口上端的牙則會往下掉,甚至連齒槽骨也會位移,進而影響臉部外觀。多數人也會因缺牙而缺少笑容,造成人際關係疏離及心理障礙。

冒皺紋、下背痛 都是缺牙惹的禍

愛吃甜食、不愛刷牙是一般人對造成蛀牙根深蒂固的觀念,牙醫診所醫師則表示,蛀牙是一種退化性疾病,速食快餐以及咖啡店林立,飲食西化的結果使得營養失衡,導致礦物質過度流失,才是造成蛀牙的主因,預防蛀牙應從均衡飲食著手。


缺牙不補對人的體態及骨骼都會造成影響,牙醫診所醫師指出,臉部距離會因缺牙縮短,使皺紋出現而顯出老態。

而因為缺牙習慣靠單邊咀嚼,會使顳顎關節承受過大壓力,長期下來可能導致頭蓋骨位移,進而影響脊椎,出現下背疼痛、脖子長期酸痛、頭痛等情形,因此缺牙一定要立刻補齊。
植牙、假牙 補缺牙兩大招

牙醫師對缺牙的處理方式有植牙及假牙兩種,而假牙又分為活動假牙及固定假牙。

台北市牙科植體學學會主任委員表示,缺牙太多的民眾,可能無法採取固定牙橋作義齒,只能選擇活動假牙或 人工植牙

活動假牙優點是價格便宜,全口約二至四萬元,但咬合較差,無法咬硬物。而固定假牙則需損傷左右兩側真牙來協助固定,對牙齒產生更大的破壞,而植牙是最接近真牙的結構,不但能忘了假牙的存在,也能自然的開口說話及進食。

植牙的費用一顆大約在六~十二萬之間,但需要四~六個月的時間復原,因此時間上也要能夠配合,最重要的是患者口腔狀況,要有足夠的骨頭及牙齦高度,目前補骨及補牙肉的技術都相當進步,只要做好術前評估,大多數的人都可進行植牙。

牙醫診所醫師則表示,植牙需植入金屬牙根,而口腔內的金屬物質會與唾液中的電解質產生電效應而引起特定病徵和病理組織。此外,植牙除了傷口有感染風險,其 他像是傷口出血、疼痛、腫脹、癒合不良,或因併發症及手術效果不如預期,必要時還需再度施以手術及其他治療,因此她主張採用非侵入性的活動假牙對患者較為 安全也比較健康。

九種狀況 不適合植牙、固定假牙

植入人工牙根會產生傷口,因此癒合能力較差的人並不適合植牙,牙醫診所醫師舉出九種不適合植牙的類型。

有不良口腔癖好的人,如嚼檳榔或夜間磨牙者,會咬斷牙冠,造成假牙的崩壞。抽菸者因尼古丁會妨礙傷口癒合,也會幫助厭氧菌孳生。血糖沒控制好的糖尿病患者,傷口不易癒合。

懷孕期間的婦女,植牙可能讓準媽媽情緒緊張影響胎兒健康,甚至造成流產。發育中青少年,因骨質尚未固定也不適合植牙。口腔衛生差的民眾,容易因牙周病使植牙失敗。

癌症患者因放射線會使骨頭壞死,失敗率高,此外,其身體修復能力已經不好,無法負荷細胞被攻擊,而植牙的金屬成分會讓身體的免疾系統對外來物質進行攻擊。

骨頭喪失過多者,也因缺乏固定基礎而不適合植牙。

不過,台北市牙科植體學學會主任委員認為除了孕婦與發育中的青少年外,絕對不適合植牙的民眾仍在少數,現在的補骨技術已經相當純熟,骨頭喪失的患者只要先進行補骨手術,植牙成功率仍高。

而磨牙者可以在入睡前帶上咬合板,吸菸及嚼檳榔的民眾只要能減少食用量,植牙效果就能獲得很好的控制。

糖尿病只要能控制好血糖也不是問題,癌症患者在放射線療程結束並向主治醫師諮詢許可後,仍可進行植牙。

術前評估、術後保養很重要

植牙成功後其咬合能力最接近真牙,不過,要增加其成功率,術前評估、術後保養都很重要。

臨床上有出現植體穿出鼻竇的狀況,台北市牙科植體學學會主任委員表示,植牙前一定要評估患者的身體狀況及口腔狀況,牙齒骨骼是一種用進廢退的概念,缺牙時 間愈久,骨骼流失就會愈嚴重,因此缺牙的患者應盡可能即早將牙齒補齊,如齒槽骨高度、寬度不足,必須先補骨才能進行植牙。

由於上顎後牙區的上方是上顎竇(又稱為鼻竇),若是口腔內齒槽骨嚴重萎縮或先天上顎竇較大,會使得植牙時牙床骨深度不夠承載人工牙根,而發生植體穿出鼻竇的情形。只要術前確實做好詳盡的評估,這樣的意外是可以避免的。

他特別提醒,術後的保健工作是影響植牙維持時間的重要關鍵,如果口腔衛生沒有做好,不但細菌容易附著造成植體周圍發炎,也會導致骨頭破壞,植體因骨質不佳 無法支撐而鬆脫,導致植牙的使用壽命減少,因此用牙線、牙間刷、牙刷做好日常清潔及三個月~半年定期回診,是延長植牙壽命的不二法門。

對於缺牙病患,牙醫診所醫師建議採用安全性最高的活動假牙,其次是固定假牙,而決定採用植牙的民眾,牙醫診所醫師提醒,一旦有植體植入就要更注重營養均衡,才能讓植體周圍的骨頭長得健康,給植牙穩固的支撐。



參考文獻:
1. 張浩陞 2005 認識人工植牙
2. 鄭偉立 2005 牙科新知~談人工植牙
3. 陳佳炎 2009 人工植牙面面觀

資料來源:鄭慧菁

印象牙醫


只要有缺牙就要盡快處理

牙齒是一個人的門面,一旦缺牙又沒做口腔重建,2、3年下來,缺牙前後方的牙齒可能會往中間空隙傾斜,造成牙齒排列不整齊,不僅食物容易卡縫,也會增加潔牙難度,引起蛀牙或 牙周病

此外,缺牙的對咬牙(也就是缺牙位置若在下顎處,同位置上方牙齒即為對咬牙),由於缺牙緣故,失去相對力道咬合,牙齒容易向咬合面長,如果將對咬牙與同排旁邊牙齒比較,兩者外觀如階梯會有高低落差,且此處也較容易卡食物。

別以為只有上顎的對咬牙會往下長,如果對咬牙出現在下顎位置,即使地心引力也無法阻止對咬牙往上生長。一旦對咬牙變長,此時做 牙齒矯正 、治療缺牙,口腔重建,都得耗費較多的時間與精力。有時為了讓缺牙區有足夠空間製作 假牙 ,醫師會視情況把對咬牙磨短、重新設計咬合面;若對咬牙太長,甚至得利用矯正器將對咬牙往生長的反方向施力壓下去,一旦矯正效果不佳,醫師也會考慮在骨頭內打骨釘,輔助局部矯正。

缺牙影響咬合 甚至臉型不對稱

缺牙1、2顆沒矯正,易致牙齒位移,如果缺牙顆數太多,人為了講話或吃東西會自動調整舌頭、符合缺牙空間,長期可能造成相關口腔組織變化,例如舌頭 體積變大。另外,缺牙太多、長期只用單側咀嚼咬合,也可能造成顳顎關節疼痛,甚至肩頸酸痛等不適症狀;尤其缺牙區域沒有重建,在缺乏牙齒與齒槽骨支撐的情 況下,該側臉頰有可能消瘦,整張臉不對稱、笑起來甚至還會歪一邊,有些人還因缺牙不敢大笑,進而影響社交、婚姻或求職等日常生活工作。

一開始缺牙需一段時間學習用舌頭彌補缺牙空間,在還沒適應學會發音方式前,部分民眾講話可能會「漏風」或口齒不清。而且隨著缺牙時間一久,咬合高度 降低,有可能造成口腔過度閉合、下巴前突,臉上皺紋加深、嘴角下垂,整個人易顯老態。另外,缺牙也會降低咀嚼效率,造成部分民眾無法進食,長期飲食不均衡 易致營養不良,增加全身性疾病發生機率。

乳牙缺牙也要處理

學齡前兒童缺牙也要注意,不少家長常認為反正乳牙掉了,以後還會長出恆牙,不見得要處理;但放任不管有可能影響日後恆牙生長,造成牙齒排列不整齊。 此外,一旦乳牙嚴重感染,傷害到恆牙的牙胚,未來恐長出缺陷恆牙。因此,家長一旦發現孩子乳牙缺牙,可諮詢兒童牙科醫師,看看是否需要製作假牙,或是配戴 金屬環的「臨時空間維持器」等方式來維持恆牙萌發所需要的空間。

缺牙治療方式多 各有優缺點

常見缺牙治療可分傳統的固定式牙橋、懸臂式假牙、小範圍活動假牙、全口假牙以及 植牙 等方式。由於各種假牙並沒有健保給付,皆是自費的治療,而各式假牙的費用差異主要來自醫師所使用的技術與假牙的材質,因此可依醫師建議與自身需求,與醫師充分溝通後再選擇適當的方式。

通常缺牙1、2顆時,會採用固定式牙橋。固定式牙橋主要是取缺牙的前牙及後牙作為支撐,將前後牙磨小而做3至4顆相連的假牙,原理如同橋樑一樣,用來取代中間缺空的牙齒。

固定式牙橋是一項歷史悠久的治療方法,在當做支撐的牙齒狀況良好的情況下,若能好好保養可以使用很久,優點是費用比人工植牙較便宜,如果是3單位牙 橋的話約3萬元至9萬元左右(自費掛號費另計),但牙橋必須修磨缺牙區的前後牙齒以提供所需要的材料厚度,一般至少得磨掉1至1.5毫米 (mm),有時牙齒磨太多反而造成神經外露,患者易有牙齒敏感或酸痛感覺。此外,接受牙橋治療的人容易牙齒刷不乾淨,一旦牙橋與牙齒之間的交接面遭到細菌 入侵,連帶影響到前後牙齒的健康,恐讓原本只有1顆缺牙惡化成壞3顆牙。

懸臂式假牙是因為缺牙區的前方或後方沒有可提供支持的牙齒,因此只好利用缺牙一端的1或2顆牙齒當作支撐、類似槓桿原理,以健康前或後牙來承擔缺牙 區的咬力,其缺點與固定式牙橋相同,健康牙齒也得磨小;而且吃東西長期單靠一端的牙齒力量支撐,有可能加速健康牙齒的耗損及斷裂,所以並非人人適合做懸臂 式假牙,醫師事前須視患者的牙齒條件及咬合習慣、力道等而設計懸臂,如果本身習慣咬硬物者,就不適合做懸臂式假牙。

小範圍活動假牙類似牙橋,但它能讓病人自由拆卸,優點是費用較固定牙橋便宜,一般約1萬5至3萬五左右(自費掛號費另計),即使得修磨牙齒也不會修 太多,不會造成神經外露需抽神經的程度。但小範圍活動假牙也有缺點,除了吃完東西得拿下來清洗外,由於活動式假牙可自由拆卸,較易發生假牙鬆脫情形,較適 合修復前牙缺牙區,不建議作為後牙區缺牙治療,以免假牙被食物黏起,一不小心誤食進入食道或呼吸道,恐造成生命危險。

植牙 不傷前後牙

另外,植牙也是治療缺牙的常見方式,主要透過植入人工牙根、進一步做固定假牙。首先將人工牙根種入缺牙區的齒槽骨,需等2-4個月讓骨頭癒合,再在穩定的人工牙根上面進行假牙製作,療程約4個月到半年不等。
植牙優點是不必傷害前後方的健康牙齒,可保留前後牙的組織完整,且人工牙根是種在骨頭裡面,如果骨頭癒合良好其實不容易壞掉;缺點是價格昂貴,植一顆牙至少要8到10萬元(此費用尚未包含術前各種骨質相關檢查與自費掛號費),若需要補骨手術或使用更美觀的材質則費用更高。

不過,有些情況也會影響到人工牙根的耐用性,甚至人工牙根會掉出來,例如本身骨頭質地不好的人,未有足夠時間讓骨頭癒合。有抽菸習慣者,菸裡面的尼 古丁也會影響人工牙根在骨頭內的癒合。此外,吃太硬的食物、磨牙或嚼檳榔而沒做保養,刷牙未徹底清潔造成口腔細菌感染等,這些因素皆會造成植牙療程失敗。

此外,骨質疏鬆症雖不會影響人工牙根的植牙成功率,但病患若服用雙磷酸鹽類的治療骨鬆藥物時,國外文獻指出,服藥超過3年易產生骨頭癒合能力變差等副作用,也不利植牙治療。

缺牙重建後 潔牙更重要

注重個人口腔衛生是擁有健康牙齒的不二法門。缺牙重建療程結束後,應做好口腔的日常清潔保養。例如裝置固定假牙者建議除了牙刷外,也需用特殊的牙線 或牙間刷輔助潔牙,此外牙刷可挑選單束毛牙刷,如此才能將缺牙區兩側的齒頸部刷乾淨。口內有固定式牙橋的人可以使用「穿引式牙線」、即俗稱的超級牙線或三 合一牙線,它可透過較堅硬的尼龍前端穿入牙橋及牙肉交界處,然後用中段的海綿部分去清潔牙橋底部與牙根部分;牙縫較大的地方則用牙間刷,就能將牙齒刷乾 淨。



參考文獻:
1. 張浩陞 2005 認識人工植牙
2. 鄭偉立 2005 牙科新知~談人工植牙
3. 陳佳炎 2009 人工植牙面面觀

資料來源:聯合書報社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189&News_Class_ID=&Page=1



2014年8月10日 星期日

有缺牙越快處理越好

一般人總認為缺牙僅僅是少了幾顆牙齒,對於整體咀嚼功能影響不大。 奇美醫學中心牙醫部口腔贋復科主任說,一旦牙齒喪失後,鄰近的牙齒會往缺牙區傾倒,對咬的牙齒也會往缺牙區過度生長,長期忽略的結果,不僅影響到咀嚼功能,也會因為空間的喪失造成日後製作義齒的困難。

醫生指出,對於缺牙的治療方式,傳統的方法,經常必須修磨鄰近的牙齒製作義齒來支撐缺牙的部位,常常要犧牲完整的齒質,並且會造成術後牙齒的敏感。 他說,隨著缺失牙齒的範圍越大,修磨的牙齒也越多,固定義齒連接牙齒的顆數目越多,不僅影響到義齒本身的精密度,口腔清潔的困難度也相對提高。另一方面, 當缺失的牙齒太多,必須用活動義齒取代固定義齒時,前者的先天穩定性不佳,往往是病人配戴活動義齒的最大阻力!

醫生認為,以往必須以活動義齒解決的缺牙問題,隨著技術的進步,這些病人可以藉由 人工植牙 來製作固定義齒,不但免除了配戴活動義齒的困擾,而且同時提昇升了咀嚼的效能。而對於本來必須修磨鄰近的牙齒來製作固定義齒以支撐缺牙的病例,由於人工植 牙的輔助,不但可以保留鄰牙的齒質,而且人工植牙義齒是單獨的,口腔的清潔比起連接多顆的傳統固定義齒簡單許多。而對於全口義齒的病人,人工植牙也可以搭 配精密的裝置,增加活動義齒的支撐與穩定度,提高病人配戴的意願。

奇美醫學中心牙醫部口腔贋復科主任醫生表示:術前的詳細評估與完備的治療計畫是人工植牙成功的關鍵。隨著電腦斷層技術的進步,可以更精確評估病人齒 槽骨的條件,加上骨粉材料的改良及植體表面處理技術的進步,對於齒槽骨條件比較差的病人,以人工植牙來解決缺牙的問題,再也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醫生強調,不要忽略牙齒是消化系統的第一個關卡,缺牙常常導致咀嚼效率的降低,食物常常因為缺牙而未能充分咀嚼,經年累月無形中增加胃腸的負擔,別讓今日的缺牙也成為以後消化系統出問題的元凶!



參考文獻:
1。 陳敏傑 潘惠玲 陳朝寶 朱毓仁 為人工植牙打造一個良好的地基
2。 張維仁 人工植牙里程碑 轉換型基台人工植牙
3。 廖榮彥 2008 Bicon 植牙系統簡介

資料來:民生報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188&News_Class_ID=&Page=1





分享如何評估自己是否需要植牙

病患缺牙的治療計畫有許多種, 植牙 、活動 假牙 、傳統固定式假牙都是很好選項,植牙需要手術,處理難度較高,要時間等骨頭癒合,相對的費用也較高,病患自己的身體也有可能不適合植牙,優點是不需修磨自 然牙,而且真的增加基柱來咬東西吃飯,缺牙區齒槽骨不易萎縮;活動假牙的好處是不需或極少修磨自然牙齒,費用最為低廉,缺點是有許多人戴不習慣,缺牙區齒 槽骨易萎縮,壓迫牙肉牙齦易發炎;傳統固定假牙費用居中,它的優點是病患會較易習慣,製作時間較植牙快,缺點是需大量修磨自然牙齒,缺牙區齒槽骨易萎縮; 常見病患問醫師說有沒有一勞永逸,永久的治療方法,我的回答是…只要是人都會生病,不論是假牙真牙,使用久了都會壞,植牙也是會壞的,而且植完之後維護和 維修的費用相對也高,所以病患有缺牙的情形,可以想一想自己的經濟情況、時間、習慣、身體狀況、請醫師做口腔檢查與醫師討論最適合自己的治療計畫。

通常完美的情況並不多見,如「立即拔牙,立即植牙,隨即有牙,植牙立即受力」,「三合一、五合一、十合一植牙手術,許多次手術一次到位完成」,在接 受醫療資訊廣告時必須了解所介紹的醫療資訊並不適用於每一個人,而且有時也不可能,舉例來說,一個人蓋房子需十天,不代表十個人蓋可以一天完成,因為還要 等水泥乾,植牙同樣也必須需要時間等骨頭及牙齦(即牙肉)長好,常見病患的期許認知和醫師做出的步驟結果有極大的落差時,醫療爭議就產生了,醫療資訊廣告 可能用很多方式呈現,呈現出來的方式可能深深的吸引你,有時那是醫師和診所花錢買關鍵字、請公關、或行銷公司在搜尋、網站、部落格作出來的人氣,要謹慎思 考那是不是夢幻植牙,須知醫師的專業能力不是靠華麗的文字堆疊出來的,而是醫師的口碑、專業證照、學經資歷、繼續教育時數、所受何種專業訓練才是肯定對病 患專業處理能力的指標。

骨質疏鬆、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等…全身系統疾病可能須與醫師討論適不適合植牙;牙脊萎縮、 牙周病 …可能須先補骨處理或治療牙周病後才能植牙;抽菸、嚼食檳榔等壞習慣…可能先戒掉或停一陣子才適合植牙,有些藥物的服用也會影響植牙手術,如服用阿斯匹靈 等抗凝血藥劑或福善美等治療骨質疏鬆的藥劑或針劑……,會影響手術過程及結果;植牙也會有風險,這林林總總必須先和醫師討論,先做身體檢查、口腔檢查、放 射線甚至電腦斷層檢查,做好植牙評估,才能與醫師討論配合共同做成植牙治療計畫。

衛生福利部於民國 100 年 4 月 1 日公告植牙為手術,依醫療法 64 條規定,醫師必須於手術前向病患說明手術風險,並於告知病患同意後,請病患簽署手術同意書與麻醉同意書,中華民國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為此製作了植牙與麻 醉說明書,內容針對病患植牙前、中、後會碰到的問題及風險做了詳盡的說明,通常上顎植牙時有可能造成上顎竇感染或口鼻相通的特別風險,下顎植牙時有可能會 有傷到頦神經或下顎齒槽骨神經的特別風險,這些風險及你的植牙醫師如何避免風險,你必須請你的醫師於植牙前向你詳盡解釋。

植牙就像口腔內蓋房子一樣,自己買房前會花心思時間仔細考慮詢問,買房後裝潢時也會仔細與設計師討論材料品質與格局,植牙前應該也一樣,房子住的不滿意還可以換間住,在自己口腔植牙好了,花了錢又不滿意,還與醫師造成爭議,最後要重新處理,就悔不當初了,因此要謹慎。



參考文獻:
1。 廖榮彥 2008 Bicon 植牙系統簡介
2。 張文輝 美齒與科
3。 2006 人工植牙新知

資料來源:財團法人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187&News_Class_ID=&Page=1



2014年8月3日 星期日

分享引發牙周病的原因

不良習慣雖然不是引發牙周病的主要因素,但它會影響牙周病的治療效果,甚至可以加速牙周病的發展,這些不良習慣大體可包括以下幾種:

    (1)偏嚼習慣。它可以使廢用側牙齒表向堆積大量牙菌斑、牙結石,從而引發牙周病。同時慣用側牙齒可出現嚴重磨耗,造成塞牙,引發或加重牙周病。

    (2)偏食習慣。它可造成蛋白質和維生素A、C、D的缺乏,從而引發或加重牙周病。

    (3)夜磨牙、緊咬牙。它可造成牙齒的嚴重磨耗,加重牙周組織負擔,可造成食物嵌塞,或使原有的牙周病變加重。

    (4)咬嘴唇、咬筆、咬指甲、張口呼吸等。這些都可加重牙周組織的負荷,還可使前牙移位,出現塞牙等症狀,或使牙周組織原有病變加重。

    (5)吸煙習慣。吸煙對全身骨胳都有影響,可加重骨骼的吸收,牙槽骨的吸收是牙周病的一個病變過程。

    (6)職業習慣。如補鞋匠、木工等在工作時,習慣用牙咬鐵釘、鞋針或線等,對牙體及牙周均有損害,如牙冠出現缺口或前牙出現松動、移位等。

    因此,患有牙周病的患者尤其應當注意糾正已養成的不良習慣,只有這樣,才能鞏固牙周病的治療效果。無牙周病的人,也應當戒除以上習慣,以免牙周組織受損。



參考文獻:
1。 吳宛霖  2007 認識植牙
2。 陳敏傑 潘惠玲 陳朝寶 朱毓仁 為 人工植牙 打造一個良好的地基
3。 廖榮彥 2008 Bicon 植牙系統簡介

資料來源:新華網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186&News_Class_ID=&Page=1




掉牙的主因並非是年紀

牙痛、牙病在過去被認為是小毛病,無關緊要,到了老年,牙周組織萎縮,牙根暴露以致牙齒松動、脫落,也當作是"老掉牙"的現象,不以為然。那麼人老了,就一定要掉牙嗎?

其實並非完全如此。恰恰相反 ,許多人到八、九十歲,牙齒照樣很好,"老"而不掉牙;而有些人四、五十歲時,還不到"老"就掉牙了,原因何在?現代臨床醫學研究表明,牙齒不是"老"掉的,而是 牙周病 所致。由此看來防治牙周病是保護牙齒健康、延長牙齒壽命的重要措施。牙周病是牙周圍組織疾病的統稱,包括牙周炎、牙齦炎等,其發生原因很多,除了平時對口腔衛生不重視、機體免疫功能低下等因素外,從中醫學角度來看牙周病的發生與腎虛的關係非常密切。

早在明代有位張景岳的醫家,在《景岳全書》中指出"腎虛而牙病者,其病不在經而在臟,蓋齒為骨之所終,而腎則主骨也,故曰腎衰則齒豁,精固則齒堅,凡不由蟲而齒為病者,必腎氣之不足。

"現代醫學研究,據有關牙周病與腎虛的動物實驗結果報道,發現腎虛症大白鼠的牙齦炎症明顯,牙周纖維排列紊亂,牙槽骨吸收造成牙骨質細胞不活躍,證 實了腎虛與牙周病間的因果關係。用了補腎藥物治療後,動物的造牙骨質細胞活躍度增加,牙周膜主纖維排列清晰,成纖維細胞活躍,說明藥物有利于牙周組織再生 作用。

由此看來防治牙周病,首先要注意口腔衛生保健,必須認真刷牙或漱口,做到每日刷牙或漱口四次(清晨及每餐後),每次時間不少于3分鐘。同時,調養腎 精治療腎虛也至關重要。人到中老年,腎虧精損,服用某些補腎固齒類中藥方劑,可以扭"虧"為"盈",起到防治牙周病、堅固牙齒的效果。其次,定期作口腔檢 查、定期潔牙。只要治療及時,方法得當,效果還是很好的。這樣到老了還會有健康、穩固的牙齒。

世界衛生組織倡導保護牙齒的"8020"運動,要求人們到80歲時仍然保留20顆牙齒,目的在于通過延長牙齒的壽命來保證長壽和提高生命質量。由此 看來,"老掉牙"是可以避免的,愛牙護齒從現在做起,老來可有滿口好牙;既使已經掉了幾顆牙的人,"亡羊補牢猶未晚",只要積極治療牙周病,剩下的牙還可 以發揮咀嚼功能。


參考文獻:
1。 吳宛霖  2007 認識 植牙
2。 陳敏傑 潘惠玲 陳朝寶 朱毓仁 為人工植牙打造一個良好的地基
3。 廖榮彥 2008 Bicon 植牙系統簡介

資料來源:新華網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185&News_Class_ID=&Page=1




2014年7月27日 星期日

心臟病與牙周病的關聯性

整體而言,資料顯示,慢性牙周病(gum disease)可能為心臟病的肇因之一;心臟病高居美國男性與女性(women)死亡原因排行榜第一名。

原因為何?主要是因為牙周病為細菌感染,也可能影響口腔以外的狀況。在心臟疾病方面,其中一個理論是:牙周病會導致細菌進入血流,然後附著於心臟血管的脂肪沉積物上,而引發血液凝結,甚至導致心臟病突發。

「口腔健康之外科綜合報導」(The Surgeon General's Report on Oral Health)指出,健康的口腔為整體健康所不可或缺,因此請務必以正確的方法刷牙(brush)與使用牙線潔牙(floss),並定期看牙醫接受檢查。

為了維持口腔的健康,您必須:

保持口腔的健康,亦即必須刷牙與使用牙線潔牙,並定期看牙醫。

務必讓牙醫師知道您有心臟問題。

小心遵守醫師與牙醫師的指示,依指示使用處方藥物,例如抗生素。

若您有某些既有的心臟狀況,可能會發生細菌性心內膜炎(心臟內膜或瓣膜的感染的風險。每次口腔出血時,某些細菌會進入血流,並可能在異常的心臟瓣膜或因既有的心臟問題或心臟狀況而變弱的組織附著滋長。在這些情況下,感染可破壞甚至摧毀心臟瓣膜或組織。

若您有任何下列狀況,請務必採取預防措施:

人工(假的)心臟瓣膜

得過心內膜炎

充血性心臟或心臟瓣膜缺陷

心臟瓣膜因風濕熱(rheumatic fever)之類的狀況而受損(結疤)

伴隨雜音的二尖瓣脫垂(Mitral valve prolapse)

肥厚性心肌病變(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請務必告訴牙醫師,您有心臟問題及正在服用的任何藥物。他會在您的病歷上記錄重要的健康資訊,並與您的醫生一起整合治療方法。



參考文獻:
1。 張維仁 人工植牙 里程碑 轉換型基台人工植牙
2。 2006 人工植牙新知
3。 陳姿淳 植牙

資料來源:高露潔口腔保健中心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184&News_Class_ID=&Page=1





壓力對口腔的影響

在現在嚴峻的經濟狀況下,失業率正處於自上次美國經濟大蕭條以來最關鍵的時間點,許多美國人都受到壓力的影響。如果不善加處理的話,壓力會影響心靈和身體,包括口腔健康。

壓力是一種應對情況或問題的生理反應,它可能不會正面的影響一個人態度或身體。有四種類型的壓力:良性壓力,煩惱,處於壓力下,過度壓力。

良性壓力是壓力的一種積極形式。這是一種激勵型的壓力,讓人完成一個專案或工作。

煩惱是一種劣質的壓力,它經由恐懼,沮喪,有的時後甚至是憤怒來影響人。

處於壓力下是在一個人沒有經歷正面壓力的時候發生,它可能導致更多的問題和產生厭倦和絕望。

過度壓力是壓力的後果,當在被鞭策得太緊而無法依時限完成時發生。

美國 牙周病 學會會長以及聖安東尼奧德州大學健康科學中心牙周病科主席,大衛科克倫牙科博士指出,當壓力來臨時,很多人會發生不良或消極的習慣,例如抽煙或喝酒,這些都可能會影響他們的口腔健康。抽菸及喝酒是影響牙周病發展的危險因素。

一篇發表在2007 年牙周病學雜誌的研究顯示,壓力會干擾口腔衛生。在這項研究中 56%的參與者提到壓力影響到他們刷牙和使用牙線的效率。當人們在壓力之下,會有一種激素,也就是皮質醇會增加。皮質醇因而維持在高水平進而導致牙周疾 病。壓力會影響口腔健康,並引發下列口腔問題:

1.發生口瘡 - 這是由於病毒,細菌和您的免疫功能下降而出現的小潰瘍。

2.顳頜關節疾病/磨牙 - 當人們遇到壓力時可能導致下頜的顳下頜關節出現問題,以及在白天或晚上睡覺時會磨牙或緊咬牙齒。

3.口乾 - 壓力會影響口腔內的唾液流量。如果人們服用某些藥物,這些藥物可以加強唾液流量。

4.牙齦疾病 - 已經有多個研究指出壓力可能會影響人們做過當的居家口腔護理的能力。

這些只是當壓力出現的時候可能產生的一些口腔問題。如果您遇到任何這些問題,請諮詢您的牙科專業人士。請嚐試藉著攝取營養的飲食,每晚適量睡眠和運動來減輕壓力。



參考文獻:
1。 張維仁 人工 植牙 里程碑 轉換型基台人工植牙
2。 2006 人工植牙新知
3。 陳姿淳 植牙

資料來源:高露潔口腔保健中心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183&News_Class_ID=&Page=1





2014年7月20日 星期日

有助牙齒美白的10種食物

為什麼牙齒不夠白呢?首先因為我們看到的牙齒的顏色不僅是牙齒表面的顏色,還包括透過牙齒表面的牙釉質顯現出來的牙本質的顏色。

牙釉質的顏色是白色半透明的,透出的牙本質顏色偏淡黃色。當你覺得你牙齒的顏色不夠白時候,很多情況下是因為你的釉質礦化的程度比較高,釉質的顏色偏向於透明色,其實這樣的牙齒反而比較堅固。


以下十種食物讓你簡簡單單靠吃就能美白牙齒。


1、芹菜
纖維粗就像掃把,掃掉牙齒上的部分食物殘渣,另外愈是費勁咀嚼就愈能刺激分泌唾液,平衡口腔內的酸鹼值,達到自然的抗菌效果。


2、芭樂/香蕉
熱帶水果含高維C可維護牙齦健康。如嚴重缺乏則牙齦會變得脆弱,容易罹患疾病,出現牙齦腫脹、流血、牙齒鬆動或脫落等症狀。


3、乳酪
鈣及磷酸鹽可以平衡口中的酸鹼值,避免口腔處於有利細菌活動的酸性環境,造成蛀牙;經常食用能增加齒面鈣質,有助於強化及重建琺瑯質,使牙齒更為堅固。


4、無糖口香糖
可以增加唾液分泌量,中和口腔內的酸性,進一步預防蛀牙。


5、薄荷
薄荷葉裏含有單帖烯類化合物,可經由血液迴圈到達肺部,在呼吸時感覺氣味清新。


6、水
適量喝水能讓牙齦保持濕潤,刺激分泌唾液。吃完東西後喝水,順道帶走殘留口中的食物殘渣,不讓細菌得到養分,借機作怪而損害牙齒。


7、綠茶
綠茶含有大量的氟和牙齒中的磷灰石結合,具有抗酸防蛀牙的效果;兒茶素可防造成蛀牙的變形鏈球菌,同時可除去難聞口氣。


8、香菇
所含的香菇多醣體防止製造牙菌斑。


9、芥末
內含isothiocyanates成分可以抑製造成蛀牙的變形鏈球菌繁殖。


參考文獻:
1。 廖榮彥 2008 Bicon 植牙系統簡介
2。 張文輝 美齒與科
3。 2006 人工植牙 新知

資料來源:光明網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182&News_Class_ID=&Page=1







對牙齒健康有幫助的五種食物

俗話說,牙好,胃口就好。其實,牙齒的健康也和飲食息息相關--「胃口」好,牙就好。要保持一口好牙,除了有良好的刷牙習慣,定期進行牙齒檢查外,如果在食物的選擇上也下點功夫,更是錦上添花。這裡給大家推薦幾種健齒的食物:

芹菜是天然牙刷。

芹菜是我們常食的蔬菜,既可熱炒又可涼拌。芹菜中含有大量的粗纖維,不但可以刺激胃蠕動、促進排便,還能保護牙齒。因為在咀嚼時,粗纖維通過對牙面 的機械性摩擦清洗,可以擦去黏附在牙齒表面的細菌,而且你越費勁咀嚼就越能刺激唾液腺分泌,它可以平衡口腔內的酸鹼值,既能達到自然抗菌的效果,又能減少 牙菌斑形成。

 洋蔥、芥末能抑菌殺菌。

洋蔥的香辣味道除了可以增加人的食慾外,還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如洋蔥含有植物殺菌素,據試驗,洋蔥分離得到的結晶物質對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沙 門氏菌均有殺傷和抑製作用。同時,洋蔥裡的硫化合物也是強有力的殺菌成分,能殺滅造成齲齒的變形桿菌。因此,常吃洋蔥可以保護牙齒。

芥末是芥菜的種子經輾磨而成的粉狀調味品,常用於涼拌菜餚及作料。用時芥末會產生辛辣、嗆鼻的味道。日本有研究發現,芥末裡的某種物質可以抑制蛀牙的變形鏈球菌的繁殖。

香菇消滅牙菌斑。

香菇營養豐富、味道鮮美,自古就被譽為「蘑菇皇后」。自2000年以來的一些研究還發現,它對保護牙齒也有幫助。原因是香菇中所含的香菇多糖可以抑制口中的細菌,使其不能製造牙菌斑。

綠茶去除口臭。

綠茶常稱為「長壽之寶」,因為它的抗氧化能力強,可以預防多種癌症,也可以減少患心血管病的風險……現在,連牙齒也因為喝了綠茶變得更健康。一方面 是綠茶含有大量的氟(其他茶類也有),氟可以和牙齒中的磷灰石結合,具有抗酸防蛀牙的效果。再者,有研究顯示,綠茶中的兒茶酚能夠殺滅變形鏈球菌,從而減 少蛀牙,同時還可除去難聞的口臭。



參考文獻:
1。 張維仁 人工 植牙 里程碑 轉換型基台人工植牙
2。 張文輝 美齒與科
3。林顯書 2005 老年人牙齒第二春 人工植牙的應用

資料來源:牙齒保健篇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181&News_Class_ID=&Page=1





2014年7月13日 星期日

10種食物吃出健康牙齒

牙齒痛、牙齦流血等這些口腔問題雖然是小病,但正所謂病從口入,如果不好好把關口腔與牙齒的健康,就容易受到疾病的困擾。因此,學會保護牙齒健康是很重要的,日常中可以通過食物清潔牙齒,保護口腔健康。

草莓
草莓裏面含有漂白和清潔牙齒的成分,對進食後的口腔和牙齒都有清潔茶垢、咖啡污垢等作用。同時還能堅固牙齒,避免吃東西有冷酸的感覺。飯後大家可以多吃些草莓。

花菜
花菜被稱爲是牙齒的“磨砂膏”具有美白牙齒,刺激唾液從而阻止牙斑形成,從而保護了牙齒的健康。

豆類
豆類是一種有效清潔牙齒的食物,因爲這類物質比較硬,對牙齒口充分摩擦乾淨的作用,同時刺激唾液的產生,抑制牙斑形成。

蘋果
蘋果不僅有益於補充各種維生素,起到抗癌防癌的作用。另外,多咀嚼蘋果可以刺激口腔唾液分泌,有清理和鞏固牙齒的功效。

深色蔬菜
日常生活中的深顏色蔬菜因爲其暗綠色的葉子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可以轉化成爲維生素A,鞏固牙牀的健康根基。

白開水
簡單的一杯白開水就有利於清除口腔中的污垢,避免牙齒受到腐蝕,有助於牙齒的健康與堅固。

奶製品
有研究表明,酸奶中的蛋白質有神奇的保護牙齒健康的功效,附着在牙齒上產生保護層,避免酸性物質的入侵。另外,咀嚼比較堅硬的乾酪有助於促進唾液產生,幫助去除食物殘渣。

葡萄
葡萄是一種極富維生素的水果,而葡萄裏面含有一種可以清潔牙齒,使牙齒變得亮白的清潔酶——蘋果酸。多吃葡萄會覺得牙齒也變白哦。

西瓜
西瓜是一種利尿,清熱解毒的食物,每天2杯西瓜汁就可以補充充足的維生素C,而維生素C又可以保護牙齒和牙齦,起到抗氧化的功效,防治牙齒老化。

橙子
“維生素大王”橙子豐富的維生素C是保護牙齒和牙齦免受“自由基”分子的損害,同時橙子裏面的粗纖維還有助於清理牙齒,去除雜物。



參考文獻:
1。 吳宛霖  2007 認識植牙
2。 陳敏傑 潘惠玲 陳朝寶 朱毓仁 為 人工植牙 打造一個良好的地基
3。 廖榮彥 2008 Bicon 植牙系統簡介

資料來源:健康小屋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180&News_Class_ID=&Page=1





八種食物 讓牙齒健康又潔白

想笑容自信大方,首先要讓自己的牙齒健康潔白。日常飲食中,我們總會不經意間傷害我們的牙齒,讓它們飽受折磨,變黃或者有牙病,今天小編推荐一些對牙齒很有益的健康食品,大家可以通過多吃這些食物來愛護和鞏固牙齒,讓牙齒健康潔白。

1、芹菜
芹菜屬於粗纖維食物,而粗纖維可以清掃牙齒上的食物殘渣,並且多嚼一嚼芹菜可以分泌出唾液,唾液能夠起到平衡口腔酸鹼度的作用,從而達到美白抑菌的目的。

2、香蕉
香蕉含有豐富的維c,具有保護牙齒的作用,多多補充維c可以使牙齦更堅固,否則便會出現像牙齦腫痛、牙齒鬆動等症狀。

3、乳酪
鈣質和磷酸鹽能夠平衡口腔中的酸鹼度,能夠防止口腔中細菌繁衍造成的蛀牙,經常吃乳酪能夠增強牙齒鈣質,使牙齒更為堅固。

4、薄荷
薄荷中含有一種特殊物質,這種物質叫做單帖烯類化合物,它可以通過血液來到肺部,使人在進行呼吸的時候感到清香,能夠起到清新口腔的效果。

5、無糖口香糖
經常嚼一嚼無糖口香糖可以增加唾液的分泌量,均衡口腔酸鹼性,從而起到保護牙齒的作用。

6、水
喝水可以保護牙齒,使牙齦始終保持濕潤狀態,並能刺激口腔分泌唾液。因此建議在每一次吃完東西後都喝上一杯水,沖走口腔中留下的殘渣,及時保護牙齒健康。

7、綠茶
綠茶是健康的飲品,在綠茶中含有豐富的氟元素,可以和牙齒中的磷灰石中和,從而起到防止蛀牙的作用。另外綠茶中的兒茶素可以起到減少變形鏈球菌的作用,同樣能夠防止蛀牙的形成,消除口腔異味。

8、洋蔥
洋蔥中的硫化合物是最為強悍的抗菌成分,它能夠消滅造成蛀牙的變形鏈球菌,保護牙齒。

這些美白牙齒的食物都是日常生活中最為常見的食物,很容易找到,所以就不要錯過它們,為了我們最動人的笑容。



參考文獻:
1。 吳宛霖  2007 認識 植牙
2。 陳敏傑 潘惠玲 陳朝寶 朱毓仁 為人工植牙打造一個良好的地基
3。 廖榮彥 2008 Bicon 植牙系統簡介

資料來源:悅然美容網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179&News_Class_ID=&Page=1





2014年6月29日 星期日

15種保持健康牙齒的方法

根據統計,95的國人都有每天潔牙的習慣,但為什麼還會有牙菌斑,導致一口爛牙?多半是因為「不會清潔牙齒」。

我刷了一輩子牙,怎麼可能不會刷牙?」牙科門診中常有蛀牙或牙周病掉牙的患者,對牙醫師傳授正確的潔牙方式感到不以為然。牙醫師說,雖然多數民眾知 道要注意口腔衛生,但觀念正確且做得徹底的人並不多見。以下一些護齒小技巧,修正了民眾常見的錯誤潔牙觀念,相當實用也值得參考。

1.改良式貝氏刷牙法
許多人刷牙時,牙刷伸進口中,豪邁的上下橫刷一通,再用清水漱清泡沫,便大功告成,就連偶像戲中也常有俊男美女用這樣的刷法。其實,經常用牙刷猛力狂刷, 容易磨損牙齒表面,也無法徹底清除到藏污納垢的死角,目前國際牙醫學界建議的刷牙方法是「改良式貝氏刷牙法」,重點在刷牙時刷毛與牙面成45°~60° (刷上排牙時刷毛略向上呈仰角,刷下排時刷毛略向下),涵蓋一部分牙齦,輕輕地兩顆兩顆橫向來回刷,至少各刷10次,再把鬆動的牙垢往下刷(下排牙往上 刷)除了牙齒的外側外,牙齒內側也是一樣的刷法至於咬合面則是輕輕地橫刷。一口牙要刷得清潔溜溜,差不多得花上10分鐘左右。

2.選對牙刷輕鬆上手
牙刷應選擇刷頭小、刷毛挺直但柔軟,才好在口腔中迴轉,且能夠清除牙垢又不致傷害牙齒與牙齦。牙刷最好能置於乾燥通風處,避免黴菌滋生使用一段時間後,如果出現刷毛彎曲、外岔、脫落,或底部卡有菜屑、髒污,就應該立即更換。

3.敏感牙齒可用牙膏輔助
有敏感性牙齒的人,常會害怕牙齒酸痛而隨便刷一刷,長期潔牙不完全易使牙齒受損加劇,這類患者若能使用抗敏感牙膏,對口腔清潔工作的執行與症狀的改善都會有幫助。
現有的抗敏感牙膏主要有兩類,一類是添加檸檬酸鉀或硝酸鉀等,以防堵神經細胞間的傳導,來降低敏感性牙齒的刺痛感。一種是添加了氯化鍶或氟化物,可塞住琺瑯質上的小裂縫,使暴露的牙本質小管變小,避免神經暴露在冷、熱等刺激下引起酸痛。

4.避免用牙粉或粗鹽刷牙
有些人不想用含化學成分的牙膏,而以牙刷沾粗鹽來刷牙也有人為了牙齒美白,選擇以牙粉來潔牙。牙醫師提醒,這兩種物品所含的顆粒粗糙,沾附刷洗時靠著摩擦 力可使牙齒表面達到清潔效果,但如果力道未能拿捏好,反倒容易磨損牙齒表面的琺瑯質,以及傷害到牙齦的健康,所以並不建議使用。

5.善用牙間刷與牙線
除了使用牙刷刷牙外,牙齒與牙齒間的鄰接面與牙縫部位,也應該使用牙線或牙間刷才能徹底清潔乾淨。
使用牙線時約取40~50公分長,以雙手的拇指及食指固定並操控,先將牙線兩端輕拉以滑進牙縫,至牙齦溝處與牙齒鄰接面,以「C」字形的拉法沿著牙面刮除 牙菌斑,且牙縫左右兩邊都要清潔。而牙線棒或牙籤操作時,受限於材質與可應用的角度有限,刮除牙菌斑的效果都遠不及牙線來得好,因此一般還是建議以牙線來 輔助潔牙較佳。
至於牙間刷則適用於有明顯牙縫、補綴物下端或矯正中的牙齒凹陷處,它可以清潔一般牙刷不易刷洗到的部位,是牙周病患者重要的輔助潔牙工具之一。

6.每天至少1次徹底潔牙
吃過食物或喝下含糖飲料後立即刷牙,是最理想的口腔衛生維護方法倘若無法做到的話,每天至少1次徹底潔牙是絕對必要的。研究顯示,牙菌斑生長於不潔的牙 面,經過清除後,可於24~48小時內再度堆疊形成且逐漸鈣化,因此,如果每天都能有至少1~2次完整的刷牙潔牙,將可有效阻斷牙菌斑累積,避免對牙齒健 康形成持續性的傷害。

7.輕刷舌頭,防臭除斑
舌頭上的舌苔容易卡住微細的食物殘渣,因此也常成為細菌的溫床。在每天刷牙時不妨也輕輕刷洗一下舌頭,除了可降低牙菌斑的生成,還能減少口臭薰天的情形。

8.漱口水及嚼無糖口香糖無法取代刷牙
市售漱口水不外乎具有抗菌、含氟或口氣清新的效果,適用於老年人、身心障礙者或手術後暫時不便刷牙的患者,以及準備出門約會想有好口氣的人。而無糖口香糖 是以代糖取代蔗糖,加上人體咀嚼時會分泌唾液,有利沖刷掉部分食物殘渣,且口腔酸鹼值也會轉變為較不利牙菌斑生長的偏中性環境,所以,對齲齒的防範有部分 助益。不過,由於嚼無糖口香糖與用漱口水都無法完全去除掉口腔中堆積的牙菌斑,因此只能當做是口腔清潔的輔助品,無法完全取代刷牙及牙線的使用。

9.主副餐合併,減少用餐次數
細菌混合食物殘渣與唾液形成的牙菌斑,會使原本偏中性的口腔環境轉為酸性環境,造成牙齒表面脫鈣,直至刷牙後口中酸鹼值改變,牙齒才又轉為再鈣化的修復 期。所以如果每天頻繁進餐且常吃甜膩糕點,牙齒將長時間暴露於易脫鈣的環境中,恐加速琺瑯質崩解與窩洞的形成。因此,喜歡吃甜點的人,不妨把點心安排在餐 前或餐後一起食用,減少每天用餐的次數。

10.少吃甜食與過酸食物
精製食品、含糖量高及容易黏牙的食品,如糖果、巧克力、蛋糕、餅乾、洋芋片、汽水或可樂、冰淇淋等食品,都容易助長牙菌斑的形成,平時應該盡量少吃,且應 在吃完後馬上刷牙。而太酸的飲料,像水果醋或檸檬汁等容易造成牙釉質流失,嚴重者甚至可能傷及牙本質與牙髓,所以最好還是不要經常飲用。

11.多吃新鮮高纖蔬果
富含纖維質的食物,如根莖類食物、蔬菜、水果等,在咀嚼時有助於清除牙菌斑,以及殘留於牙縫間的食物殘渣,達到清潔牙齒的功能而起司及鮮奶富含牙齒再鈣化所需的磷酸鈣,也應適度食用。另外,足夠的水分攝取有助沖淡口腔內的食物殘渣,減少牙菌斑堆積的機會。

12.每半年1次專業洗牙
每天正確刷牙可以避免牙菌斑堆積,防止牙結石形成,但某些牙齒部位,可能因角度問題不易充分刷洗而容易產生牙結石,此時便需要至牙科接受專業洗牙以去除牙 結石。目前健保提供13歲以上民眾,每半年1次的洗牙服務。牙結石清除乾淨後,短時間內牙齒對於冷或酸可能較敏感,但通常一段時間後即可自然改善,而牙結 石去除後,可避免牙齦持續發炎,使牙齦與牙周組織更健康。

13.植牙、假牙一樣要防牙菌斑
不管是 人工植牙 或是裝置牙橋、全口假牙,如果沒有好好維持口腔衛生,任由牙菌斑在口腔中滋長,細菌仍會侵襲到牙根與齒槽骨之間,造成牙齦炎或牙周病,嚴重時連植牙都會動搖而需拔除,所以就算是滿口假牙的人,確實維護口腔衛生還是很重要。

14.全口塗氟防乳牙齲齒
雖然小朋友的乳牙會隨著成長發育換為恆牙,但從小一口爛牙,會影響咀嚼功能、營養攝取以及咬字發音等。而根據調查發現,台灣學齡前兒童乳牙齲齒率高達 51.5,要教導幼兒做到正確刷牙相對不易,因此目前衛生單位與牙醫學界也積極推動幼兒每半年接受一次全口塗氟。一般建議持續至小朋友第二顆大臼齒完全長 出為止,約可降低30~40的乳牙齲齒率。

15.定期接受口腔檢查
定期口腔檢查可以及早發現口腔疾病,及早接受必要矯正治療。通常嬰幼兒與學齡兒童因牙齒正處於萌發或換牙階段,建議應每隔3個月至半年接受一次口腔檢查,而青少年及成年以後則建議每隔半年至1年,應接受至少一次的口腔檢查及洗牙。各階段的口腔檢查重點如下:

6歲以下嬰幼兒期:此階段務必由父母或成人照顧者負責為孩子刷牙,不宜完全交由幼兒自行清潔,牙醫師在檢查時會特別注意孩子有無奶瓶性齲齒、顏面與咬合發育是否正常,並指導父母阻斷孩子咬手指等不良口腔習慣,以免影響牙齒萌發。

6~13歲學齡兒童:檢查口腔衛生習慣、乳牙換牙狀況、有無齲齒、顏面發育及有無咬合不良、牙齦是否良好等。

13~18歲青少年期:牙齒大都已換為恆齒,檢查有無咬合不良或齒列不整,是否有齲齒、年輕型牙周病等,以及早矯治。

成年人:檢查有沒有牙周病、齲齒、缺牙、假牙使用狀況與口腔黏膜異常或腫塊。

老年人:檢查有無牙周病、缺牙、假牙使用狀況、口腔黏膜異常或腫瘤、牙根齲齒等。



參考文獻:
1。 林俐妏 人工植牙的牙周考量
2。 陳佳炎 2009 人工植牙面面觀
3。張浩陞 2005 認識人工植牙

資料來源:長春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178&News_Class_ID=&Page=1



牙菌斑的危險性

口腔清潔工作沒做好,就會形成牙菌斑,而牙菌斑是細菌的安樂窩,不但會導致蛀牙、牙齦炎,若患 牙周病 ,得到心肌梗塞、中風等疾病的機率比較高。

我們用嘴巴品嚐美食,與人溝通並表達喜怒哀樂,嘴巴妙用無窮且不可或缺!但很多人可能從未留心,每天三餐外加點心、飲料以及進進出出的空氣,正好為 口腔內的細菌提供充足的養分,且在這溫暖潮濕的環境中,更是有利於細菌的滋生。而如果輕忽口腔清潔,讓口中細菌叢生,將形成怎樣可怕的景象呢?

牙菌斑如何形成?
根據科學家研究發現,人體口腔中的常見細菌約有500~700種,雖然之中有些可以與人體和平共處,但也有某些菌種一旦坐大,便會侵害牙齒及牙周組織的健康,而這些菌種的安樂窩就是惡名昭彰的「牙菌斑」。

想像一下,將器皿靜置在污水中一段時間,器皿表面會形成一層黏黏的薄膜同樣地,在清潔狀況不佳的口腔中,細菌以食物殘渣、剝落的口腔細胞及唾液中的糖蛋白為養分,黏附在牙齒表面與縫隙內茁壯成淡黃色薄膜狀的菌落,也就形成了所謂的牙菌斑。

口腔中不同部位的牙菌斑各有其不同的菌落,牙釉質齲齒處的牙菌斑以變形鏈球菌為大宗牙本質齲齒處除了變形鏈球菌外,也常見乳酸桿菌而牙根齲齒處的牙菌斑則多為放射菌種牙齦溝處的牙菌斑菌種更多,常見有細梭形桿菌、革蘭氏陰性菌、螺旋桿菌、放射菌等。

牙菌斑堆積的病變
牙菌斑在牙齒表面、齒縫間堆疊壯大,細菌分泌的毒素還會引發牙齦組織內一連串的免疫反應,造成牙齦、牙周、牙體的病變,甚至引起口腔黏膜及身體其他器官的病變。

1.牙結石
長期沒有被清除的牙菌斑會和唾液內的鈣及其他物質結合,一邊堆積一邊從內側開始變硬,不久之後,就整個變成像石頭般粗糙的牙結石,且成形後,就無法再用牙刷來去除。牙齦底下沈積的牙結石容易造成更多牙菌斑堆積,是造成牙周病惡化的主因,同時也會引發難聞的口臭。

2.牙齦炎
牙根、牙縫容易卡住食物殘渣,往往是牙菌斑群聚壯大的部位。當牙菌斑的勢力變得龐大,便會侵襲鄰近的牙齦組織,造成牙齦紅腫、肥厚,但痛感並不明顯,所以 患者在初期多不自覺,有些患者是刷牙時發現牙齦出血,求診牙科後才知道自己患有牙齦炎。此時期若能及早治療,並徹底改善口腔衛生,牙齦炎是有機會痊癒的。

3.牙周病
牙周病是牙齒週圍組織(包含牙齦齒軟組織以及齒槽骨與牙周韌帶)的病變,它會造成牙齦萎縮、腫脹、長膿?、流血,齒縫變大,牙齒搖搖欲墜且咬東西時酸軟無力等。而除了牙齒地基動搖引發的掉
牙危機外,另一項令患者困擾的是,牙周病的患者常有牙齦和牙齒間剝離形成囊袋,每每進食後食物殘渣容易掉入囊袋,在其中發酵並助長細菌滋生,而使患者發出 濃厚的口臭,有時甚至引發囊袋膿腫、發炎等情形。根據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的調查顯示,台灣9成以上的成年人患有或輕或重的牙周病。

4.蛀牙
牙菌斑內的細菌與黏附在牙齒上的醣類食物作用,產生大量有機酸,破壞牙齒表面的琺瑯質,造成牙齒脫鈣,引發齲齒空洞。小朋友的蛀牙常發生在牙齒咀嚼面,原 因在於未能好好刷除掉齒溝上的牙菌斑。牙縫兩側也是一般人容易發生蛀牙的部位,因為刷牙常刷不到這些部位,必須輔助使用牙線或牙間刷才能確實清除。至於牙 根蛀牙則多發生在有牙周病的中老年人身上,特別是牙齦萎縮導致牙根外露的部位,若有牙菌斑攀附滋生,再加上唾液變少,往往便會迅速出現齲洞。

5.其他疾病
口腔健康不佳,也會影響全身健康。近年來陸續有醫學研究顯示,牙周病患者發生心肌梗塞與中風的機率是一般人的3倍孕婦若有嚴重牙周病,發生早產或新生兒體 重過輕的機率是一般正常孕婦的7~10倍口腔衛生狀況不佳或有牙周病的臥床老人,較易罹患吸入性肺炎等。雖然其間的作用機轉還不甚明朗,但相關性的證實已 提醒著我們,要遠離這些危險,千萬不可忽視口腔的衛生與健康。



參考文獻:
1. 林顯書 2005 老年人牙齒第二春 人工 植牙 的應用
2. 林輔誼 2011 植牙臨床案例解析演講筆記
3. 廖榮彥 2008 Bicon 植牙系統簡介

資料來源:長春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177&News_Class_ID=&Page=1



2014年6月22日 星期日

分享人工植牙兩大步驟

種植牙的治療過程主要分為兩個大的步驟:


第一步:醫生會詳細諮詢患者的病史,健康狀況,並做全身和口腔的必要檢查,如拍口腔全景X片、測血壓、查血常規等等,以了解缺失區的骨質和骨量,以確定是否適合手術,再製訂相關的方案。

方案既定,即在專門的無菌室,在局麻下,用特製專用種植機在牙槽骨上製備孔洞,然後將人工材料製作的種植體植入上頜或下頜缺牙部位的牙槽骨內,再將牙骨床內嚴密縫合。

7-10天拆線後,原先戴著的假牙經醫生調整後仍可繼續佩戴,所以不影響外觀與生活。

接下來就是進入骨癒合期,等待第二次手術。

種植體植入後,上頜一般6個月,下頜一般3個月的骨癒合期,若植入時進行了植骨等手術,骨癒合期則相應延長。

第二步:4-6個月後,再在局麻下用特製的手術器械在植入種植體相對應的牙齦上旋切一個小口,暴露種植體上端后,安裝癒合基台(即使植入頜骨的種植體穿出牙齦),傷口不用縫合,軟組織會在三週內成形。

當軟組織袖口成形後,醫生會用一永久性基台替換下癒合基台。

7-10天后即可修復取模,製作種植橋架與義齒。

這個過程一般10天左右,試戴成功後即可使用您的種植牙了。



參考文獻:
1. 張浩陞 2005 認識 人工植牙
2. 鄭偉立 2005 牙科新知~談人工植牙
3. 陳佳炎 2009 人工植牙面面觀

資料來源:健康醫事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176&News_Class_ID=&Page=1





植牙7大注意事項

植牙 市場日漸擴大,民眾面對五花八門的宣傳話術,花了大把鈔票,對植牙卻一無所知,判斷不明往往被騙。患者必需瞭解成功植牙七部曲,從牙周檢查治療 牙周病 )、進行骨質評估(補骨技術)、照全口電腦斷層、製作手術範本、現場監看系統安全無誤、骨整合檢測安全有保障、咬合不順植牙必敗,以及牙周維護長長久久,這植牙七部曲缺一不可,成功植牙需要詳細的療程與諮詢,才能確保治療順利。

1、植牙前需做牙周檢查(治療牙周病)
植牙時,輕微的牙周病僅侵犯牙齦,若不及早治療則會蔓延至深部而破壞周膜、齒槽骨與骨質。有牙周病的人在植牙前一定要先將牙周病治療好,否則牙周病的細菌很可能會沿著植體侵襲牙床骨,以致骨質流失,植體周圍的地基不見了,植牙便會失敗。

2、植牙前進行骨質評估(補骨技術)
植牙前應該進行骨質評估,通常缺牙愈久,缺骨情形就會愈嚴重,一旦齒槽骨寬度不夠,那麼在植牙前,最好先做引導骨再生長,或是骨重塑生長,骨再生, 讓牙床骨的條件足夠植牙。一般來說,是以人工合成骨粉,或去除病原的動物異種骨來做補骨的動作;必要時植牙甚至必須透過全身麻醉,自患者的下巴或智齒後方 齒槽骨進行自體取骨移植。

3、植牙前要做照全口電腦斷層
植牙前置作業還有一項不可或缺的是,照全口電腦斷層評估骨質立體位置,可幫助牙醫師精準在植牙時瞭解病患口腔的狀況,使植牙不用再如同“盲人摸象”一般,並能減低病患對植牙手術的恐懼。

4、植牙前製作手術範本
植牙時醫師將手術定位範本製作精良,可使牙床骨的植體位置趨吉避凶地往較佳的方向定位,在植牙時減少手術中突如其來的變數。

5、植牙時要現場監看系統安全無誤
植牙手術最怕有意外!專家表示,植牙可能的意外是在上顎怕鼻竇打穿、在下顎怕打到下顎神經,所以精良的監看系統是必須的,植牙臨場監看系統讓醫師邊植邊看,可更精準的將植體植到應到位的地方,不怕植太深,產生意外;植太淺,植體不穩固容易失敗。

6、植牙後骨整合檢測安全有保障,咬合不順植牙必敗
植牙植體種好了,醫師會依其經驗判定骨質是否足以可裝 假牙 ,現在有骨整合檢測的新式儀器,可以判定骨質生長密度與速度,可做更科學、精確與快速的判斷。咬合不順,植牙必敗。植牙手術因為需依骨頭現狀,而調整植入 位置,所以在口腔中的植體是依循骨頭多寡,以及疏密度而有傾斜不正的狀況,此時假牙的咬合設計就非常重要,否則植牙就算成功,在2至3年內也會因咬合不正 而宣告失敗,所以選擇有全口重建經驗的醫師就非常重要。

7、植牙後牙周維護長長久久
植牙後首重牙齒清潔保養,因植牙仍像真牙一般,會遭受牙周病侵襲。若發生軟組織或硬組織問題時,無法及時做適當處理,可能會造成有病的植體,甚至成為失敗的植體。因此植體牙周的部份,也需運用雷射去做術後保養,就能迅速、有效的清除植體上的污染物。

植牙失敗常見原因是骨整合失敗及細菌感染,前者起因於人工牙根與周遭骨頭不能密合,後者即與口腔衛生有關。因此,遵照以上植牙致勝七部曲,就能擁有第三套好牙。



參考文獻:
1. 張浩陞 2005 認識人工植牙
2. 鄭偉立 2005 牙科新知~談人工植牙
3. 陳佳炎 2009 人工植牙面面觀

資料來源:健康醫事

http://www.dentalimplant.net.tw/seo_news/News_Detail.asp?News_ID=175&News_Class_ID=&Page=1